编辑推荐
                                    1.作者很专业——作者多年从事危险化学品行业救援,是危险化学品行业的知名专家。  
2.内容很全面——是对危险化学品全流程管理的实用技术手册,从生产、包装、储运、应急处置、事故案例等方面进行阐述,内容全面,一册在手,危险化学品知识全掌握。                 
内容简介
   《危险化学品安全实用技术手册》由十六章构成。主要内容包括危险化学品基本知识、生产单元操作、生产工艺过程、包装、储存、运输、管道输送、废物处理,危险化学品防火防爆、消防、危险源的辨识、风险控制、应急救援预案,危险化学品发生事故后的现场抢险概述、应急处置、泄漏事故的现场勘测及危险化学品泄漏后的带压堵漏技术;后介绍了事故的定义、特点、分类、特征,事故的分类,与事故相关的主要法规和标准,事故报告,事故调查与处理,事故赔偿,着重介绍了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重大事故案例、储存中的重大事故案例、运输中的事故案例、管道输送中的事故案例及国外重大化学事故案例。书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配有大量插图,便于读者理解,注重实用。是目前国内危险化学品安全实用技术方面较翔实的一部著作。  
本书可供从事危险化学品设计、科研、生产、包装、储存、运输、管道输送、废物处理、供销、使用、安全、环保、消防和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等工作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广大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及大中专院校安全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学习。     
作者简介
   胡忆沩,吉林化工学院,主任,教授,1976年在吉化公司炼油厂参加工作,从事化工操作。1978年考入吉林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1982年毕业,同年被分配到吉化公司有机合成厂,从事化工设备安装、检修和维护工作,负责苯乙烯装置热集成改造、乙烯裂解炉安装、工艺管道安装等大型工程18项,1987年破格晋升工程师,1992年又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2003调入吉林化工学院,同年晋升为研究员,2007年转职为教授。作为排名一的主研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2项,三等奖6项;获国家重点新产品1项,吉林省重点新产品1项;公开出版学术著作23部;发表论文83篇,其中被美国工程索引收录8篇,学位23篇,核心27篇;编制国家行业标准1部,国家标准5部,国家职业标准1部。吉林化工学院学科带头人;中国发明协会会员,中国石油学会会员,国家管道工高级考评员,政协吉林省吉林市九、十、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吉林省高级专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第5批和第八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吉林省首批拔尖创新人才。享受政府特贴。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危险化学品基本知识/001  
第一节危险化学品概述/001  
一、危险化学品基本概念/001  
二、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特点/002  
三、危险化学品的查询方法/002  
第二节危险化学品的分类/002  
一、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原则/002  
二、危险化学品的分类/003  
第三节危险化学品的标志与标签/006  
一、危险化学品的标志/006  
二、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011  
第四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014  
一、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内容/014  
二、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编写和使用/015  
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样例/016  
第五节危险化学品术语与定义/022  
一、术语概述/022  
二、一般术语/022  
三、爆炸品名词术语/023  
四、应急求援专业术语/023  
第六节危险化学品的特性/028  
一、危险特性/028  
二、爆炸品定义及特性/032  
三、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定义及特性/035  
四、易燃液体定义及特性/038  
五、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定义及特性/041  
六、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定义及特性/044  
七、有毒品定义及特性/047  
八、放射性物品定义及特性/050  
九、腐蚀品定义及特性/051  
第七节危险化学品经营/053  
一、经营单位的条件和要求/054  
二、剧毒化学品的经营/055  
三、汽车加油加气站的经营/056  
四、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056  
第八节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危害/059  
一、危险化学品的燃爆危害/059  
二、危险化学品健康危害/063  
三、危险化学品的环境危害/065  
第二章危险化学品防火防爆安全技术/067  
第一节燃烧的基本原理/067  
一、燃烧及其条件/067  
二、燃烧的种类/068  
三、燃烧过程及形式/069  
四、燃烧特性/069  
五、防火技术基本理论/071  
第二节爆炸的基本原理/072  
一、爆炸/072  
二、爆炸的分类/073  
三、爆炸性混合物/075  
四、爆炸过程/075  
五、爆炸极限/075  
六、粉尘混合物的爆炸/078  
七、防爆技术基本理论/079  
第三节火灾爆炸的形成及总体预防/080  
一、火灾发生的条件/080  
二、火灾与爆炸事故/081  
三、预防火灾与爆炸事故的基本措施/082  
第四节防火防爆安全措施/084  
一、灭火措施/084  
二、防火防爆安全装置/084  
三、火灾爆炸事故的处置要点/086  
第三章危险化学品生产单元操作安全技术/087  
第一节物料输送/087  
一、固体块状物料和粉状物料输送/087  
二、液态物料输送/088  
三、气体物料输送/089  
第二节加热/090  
一、直接火加热/090  
二、水蒸气、热水加热/090  
三、载体加热/091  
四、电加热/091  
第三节冷却、冷凝与冷冻/092  
一、冷却、冷凝/092  
二、冷冻/092  
第四节加压与负压/093  
一、加压/093  
二、负压操作/093  
第五节粉碎与筛分/094  
一、粉碎/094  
二、筛分/094  
第六节熔融与混合/095  
一、熔融/095  
二、混合/096  
第七节过滤/096  
一、过滤操作概述/096  
二、过滤的安全要点/096  
第八节蒸发与干燥/097  
一、蒸发/097  
二、干燥/097  
第九节蒸馏/098  
一、蒸馏操作概述/098  
二、蒸馏的安全要点/099  
第十节气体吸收与解吸/100  
一、概述/100  
二、气体吸收的种类/100  
三、吸收剂选择分析/101  
第十一节结晶/101  
一、结晶方法/101  
二、结晶单元操作安全事项/102  
第十二节萃取/102  
一、选用的萃取剂的原则/102  
二、萃取剂的应用/103  
三、萃取的操作/103  
第四章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过程安全技术/104  
第一节氧化/104  
一、氧化反应及其应用/104  
二、氧化的危险性分析/105  
三、氧化的安全技术要点/106  
第二节还原/106  
一、还原反应及其应用/106  
二、还原的危险性分析/107  
三、还原的安全技术要点/107  
第三节硝化/108  
一、硝化反应及其应用/108  
二、硝化的危险性分析/109  
三、硝化的安全技术要点/109      
前言/序言
   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得到全面提升。但在安全科技研发水平和资金投入方面与发达国家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在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和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等环节上,仍有火灾、爆炸、泄漏、中毒事故发生。如:2013年吉林省“6·3”液氨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2013年输油管线“11·22”特别重大泄漏事故;2015年天津港危险化学品“8·1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等。这些事故不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严重,还会引发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而安全有效地预防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和迅速、有效地控制事故蔓延,减少损失是危险化学品安全实用技术的主要内容。  
《危险化学品安全实用技术手册》编写过程中突出了时代性、权威性、实用性。针对国内近年颁布、修订的相关危险化学品方面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国家现行标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对国内外最新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和工程技术经验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力图满足安全技术与管理、安全健康与环保、消防安全、职业卫生与健康等行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学习需要。重点介绍危险化学品事故安全抢险救援实用技术是本书的突出特点。本书是目前国内危险化学品安全实用技术方面较翔实、实用的一部著作和技术参考书。  
本书可供安全技术与管理、安全健康与环保、消防安全、职业卫生与健康等行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阅读,同时也可作为高职高专学校化学化工、环境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和参考书。可供从事危险化学品设计、科研、生产、包装、储存、运输、管道输送、废物处理、供销、使用、安全、环保、消防和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等工作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广大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及大中专院校安全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学习。  
书中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  
危险化学品的基本概念、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特点等;  
燃烧的基本原理、爆炸的基本原理、火灾爆炸的形成及总体预防、防火防爆安全措施;  
物料输送、加热、冷却等生产单元操作安全技术;  
氧化、还原、硝化等生产工艺过程安全技术及化工工艺参数的安全控制;  
危险化学品包装术语、定义、分类、编码,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容器等;  
危险化学品储存定义、分类,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审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方式与储存条件,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安全要求,危险化学品容器储存安全技术等;  
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危险性、安全管理等;  
管道输送的优点、管道输送的缺点、压力管道的定义、危险化学品管道涂色标识、分类与分级、压力管道安全技术、典型危险化学品管道泄漏、燃烧事故应急处置;  
防火防爆基本措施、常用灭火剂及其灭火的基本原理、危险化学品火灾灭火常识等;  
危险化学品废物的来源与特性、危险化学品废物与危险废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等;  
危险化学品危险源的辨识、国家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化学危险源的分类、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等;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抢险的概念等;  
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处置原则、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应急处置、液氨事故应急处置等;  
泄漏的定义、泄漏分类、危险化学品泄漏介质的物理与化学特性等;  
带压堵漏技术的机理、带压堵漏技术的组成、带压堵漏技术应用范围、注剂式堵漏应急技术、钢丝绳锁快速带压堵漏技术等,涵盖我国目前在危险化学品抢险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泄漏部位与抢险方法的对比写法及案例插图说明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事故的定义、分类、特征,与事故相关的主要法规和标准,事故报告,事故调查与处理,事故赔偿,着重介绍了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重大事故案例等。  
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本书最后附有“危险化学品泄漏初始隔离距离和防护距离”、“危险化学品法规和标准识读”两个附录,供读者参考。  
全书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配有大量插图,便于读者理解,注重实用。本书第一章、第二章、第十六章由杨梅执笔;第四章~第七章、第十章由陈庆执笔;第三章、第十三章、第十五章由李浩荣执笔;第八章、第九章、第十一章由王海波执笔;第十二章、第十四章、附录由高路执笔;全书由胡忆沩统稿。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书中缺点和疏漏在所难免,敬请各位专家和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胡忆沩  
2018年1月吉林化工学院    
				
 
				
				
					《应急响应与灾难管理:理论与实践》  内容简介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世界中,自然灾害、人为事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日益增加,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峻挑战。掌握有效的应急响应与灾难管理知识和技能,已成为个人、组织乃至国家层面不可或缺的能力。《应急响应与灾难管理:理论与实践》一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且高度实用的指导,深入剖析应急响应的各个阶段,探讨灾难管理的深层逻辑,并结合丰富的案例分析,帮助读者建立起坚实的风险意识,提升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本书的编写,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扎实的学术基础,又贴近实际操作需求。全书共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层层递进,内容详实,覆盖了从灾害的预防预警到灾后恢复重建的整个生命周期。  第一部分:应急响应的理论基石  本部分首先奠定了应急响应的基础理论框架。我们将从应急管理的基本概念出发,深入探讨风险评估与管理的重要性。这包括如何识别潜在的风险源,评估其发生的可能性和潜在影响,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减缓措施。我们将详细介绍风险矩阵、脆弱性分析等常用工具,并阐述其在不同类型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随后,我们将聚焦于灾害的分类与特点。从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干旱、火山爆发等)到人为灾害(如火灾、爆炸、化学品泄漏、核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建筑物倒塌等),再到公共卫生事件(如流行病、恐怖袭击等),本书都将进行细致的梳理和分析。每种灾害的成因、影响机制、发展规律以及特点都将得到详尽的阐述,帮助读者建立对各类灾害的直观认识。  紧接着,本书将深入探讨应急响应的组织与指挥体系。我们将分析不同层级(国家、区域、地方、社区)的应急管理机构职能,介绍应急指挥体系的构成要素,如指挥部设置、职责分工、信息沟通、资源调度等。特别地,我们将强调跨部门、跨区域协调的重要性,以及建立高效协作机制的关键。  信息在应急响应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本部分将详细介绍应急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和传播。我们将探讨各种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如何建立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以及在信息爆炸时代如何筛选和利用关键信息。此外,信息发布的透明度和及时性,以及谣言的识别与辟谣策略,也将是重点关注的内容。  第二部分:应急响应的关键环节与策略  本部分将聚焦于应急响应过程中的具体环节和关键策略。  1. 预警与信息发布: 建立完善的灾害预警系统是减少损失的第一步。本书将介绍各种预警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如气象监测、地震监测、地质监测、传染病监测等。同时,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制定科学有效的预警信息发布流程,确保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传递给目标受众,并指导公众如何正确理解和响应预警信号。  2. 疏散与撤离: 在灾害发生或临近时,人员疏散是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本书将详细分析不同类型灾害下的疏散策略,包括疏散路线的选择、疏散信号的发布、疏散过程的组织与管理、特殊人群(如老人、儿童、残疾人、孕妇)的疏散保障等。我们将强调疏散计划的制定与演练的重要性,并分享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及应对方法。  3. 搜救与救援: 灾害发生后,搜救遇险人员、提供紧急医疗救助是救援工作的重中之重。本书将介绍各种搜救技术和装备,如无人机搜救、搜救犬、生命探测仪等。同时,我们将详细阐述现场医疗救护的基本原则和技术,包括伤员分类、止血包扎、心肺复苏、创伤处理等。本书还将关注专业救援队伍的组织与协作,以及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救援的模式。  4. 现场管理与安全保障: 应急现场的管理直接关系到救援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本部分将重点介绍现场的秩序维护、交通管制、物资分发、临时避难所的搭建与管理等内容。同时,我们将强调现场安全保障的重要性,包括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灾后次生灾害的防范,以及防止踩踏等次生事故的发生。  5. 资源调配与后勤保障: 充足且及时的资源是应急响应的物质基础。本书将详细介绍应急物资的储备、管理与调配,包括食品、饮用水、药品、医疗器械、救援设备、帐篷、被褥等。我们将探讨如何建立高效的后勤保障体系,确保救援队伍和受灾民众能够获得所需的支持。  第三部分:灾难管理与恢复重建  当紧急响应告一段落,灾难管理和恢复重建工作便提上日程。  1. 灾后评估与损失统计: 准确的灾后评估是制定恢复重建计划的前提。本书将介绍灾害损失评估的方法与技术,包括财产损失、环境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等方面的评估。我们将强调评估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全面性。  2. 恢复与重建的规划与实施: 灾后恢复重建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本书将探讨不同类型灾害下的恢复重建模式,包括基础设施修复、公共服务恢复、经济发展重启、环境治理等。我们将详细介绍重建规划的制定流程,以及如何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重建工作。  3. 心理援助与社会支持: 灾难不仅对物质造成破坏,更会对受灾民众的心理造成严重创伤。本书将重点关注灾后心理援助的重要性,介绍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和技术,以及如何为受灾民众提供持续的社会支持。  4. 总结经验与教训: 每次灾害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本书将强调总结经验教训对于提升未来应急响应能力的重要性。我们将介绍如何进行灾后复盘,识别问题,改进流程,并将其转化为预防和应对未来灾害的行动指南。  第四部分:案例分析与未来展望  为了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本部分将选取全球范围内发生的典型灾难事件进行深入剖析。这些案例将涵盖不同类型的灾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应急响应模式,以及在应对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与创新。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读者将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理论的应用,学习成功的经验,并吸取失败的教训。  最后,本书还将对未来应急响应与灾难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我们将探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在灾害预警、监测、响应和管理中的潜在应用,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应急合作的新模式。本书将鼓励读者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提升自身的应急素养,共同构建一个更安全、更有韧性的社会。  《应急响应与灾难管理:理论与实践》不仅是应急管理专业人士的案头必备,更是广大公众提升风险意识、掌握自救互救技能的实用指南。无论您是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社区工作者,还是普通市民,阅读本书都将为您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提供有力的知识支撑和行动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