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40年》
主要记述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铁路的发展与改革的辉煌历程,以及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巨大作用,同时对中国铁路“走出去”进行了细致的描述。本书具体描绘了中国高铁、机车车辆、高原铁路、重载铁路、既有线大提速等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的重大史实,还讲述了铁路特种运输、铁路体制改革鲜为人知的故事,讴歌了中国铁路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中国铁路如何实现运输效率世界第yi?中国高铁如何实现运营里程世界第yi?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如何实现世界第二?这些问题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才铁军,铁路资深记者、纪实文学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著作有《神州大动脉——中国铁路建设120年》《伟人与中国铁路》《世纪之梦大京九》等。
引 言 复兴号驰骋新时候代 / 1
第一章 中国“走出去”:“一带一路”铁路先行
第一节 从“产品零售”到“成套出口” / 5
第二节 钢轨上的“丝绸之路” / 10
第二章 高速铁路:国家名片 感动世界
第一节 中国高铁成长记 / 18
第二节 市场换技术的“铁路模式” / 33
第三节 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 38
第三章 铁路建设:高潮迭起 铸就动脉
第一节 “三大战役”拉开序幕 / 60
第二节 “八五”铁路建设的春天 / 72
第三节 跨世纪铁路建设大会战 / 102
第四节 世界第二的数字报告 / 121
第四章 技术装备:大国重器 跨越发展
第一节 不得不说的常识 / 132
第二节 创业史很“中国” / 135
第三节 创新史更精彩 / 140
第四节 信息化为铁路添翼 / 145
第五节 行走新时代 智慧铁路行 / 153
第六节 鲜为人知的“大养机械” / 157
第七节 让耳聪目更明 / 163
第五章 重载运输:超级工程 享誉全球
第一节 世界江湖与中国现状 / 170
第二节 战略工程大秦线 / 176
第三节 重载骄子 / 186
第四节 走向成熟的成套技术 / 191
第六章 特种运输:昨日辉煌 今日壮美
第一节 令人自豪的铁路特种运输史 / 199
第二节 铁路特种运输的新时代 / 207
第三节 通向太空的航天铁路 / 213
第七章 青藏铁路:神奇天路 世界一流
第一节 先行者——青藏一期 / 227
第二节 雪域高原千年祈盼 / 237
第三节 破解世界“三大难题” / 253
第八章 既有铁路:十年六次大提速
第一节 “慢牛”与“瓶颈” / 272
第二节 中国式铁路大提速 / 275
第三节 大提速给中国铁路“提素” / 280
第九章 体制改革:上下求索 有序推进
第一节 政企终于分开了 / 286
第二节 精干主业 主辅分离 / 291
第三节 运输体制改革是大戏 / 293
第四节 投融资体制改革风云录 / 299
尾 声 自信与愿景 / 307
后 记/ 309
用20 几万字来记录中国铁路改革开放40 年的辉煌成就,实为一件难事。因为时间跨越太大,特别是早期的人和事,重新采访已不可能,第一手资料也难以收集。好在这40 年,我是中国铁路飞速发展的见证者、记录者,也是参与者,采访记录了不少重要史实,积累了大量资料,否则真的难以胜任。
我在自己的一本论著《新闻采写纵横》中,提出一个概念,写作通用三原则:为什么?是什么?结果怎么样?我以为,所有的写作都必须回答这三个问号,才能让作者写明白,读者看明白。在编著此书的过程中,我尽力“以身作则”,每章每节都力争用最简洁的文字,将事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说清楚。
有位高师跟我说:把简单的事情弄复杂了,叫学问、叫“课题”,可以出书;将复杂的事情弄简单了,叫凝聚、叫提炼,难度可能更大,更劳神费力。我比较赞同这个说法。编著此书时,我尽量从40 年的历史长河中“捞干的”,取其精华,尽量让叙述具有史料性、逻辑性、可读性,让其既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又是文学的。
对极少数无法重新采访的人和事,我干脆实行“拿来主义”,但要注明出处,名正言顺地引用人家的资料,避免不必要的版权纠纷。但这种引用、引述,绝不是单摆浮搁在那里,要用自己的观点、逻辑,将其非常自然地编进去。我努力了。同时,也郑重、诚恳地向被引用、引述的原作者致以敬礼,恕我不能一一当面致谢。
1978年至今,中国铁路的发展简直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我一直对这段波澜壮阔的历程充满好奇。想象一下,40年前,绿皮火车是大家出行的主要方式,速度不快,舒适度也有限,可即便如此,它承载了无数人的希望与梦想,连接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而如今,高铁的飞驰,从“千里江陵一日还”变成了“朝发夕至”,不仅缩短了物理距离,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心,让“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为可能。我特别想知道,在这40年里,是什么样的技术革新、政策推动、以及无数铁路建设者们的心血和汗水,才造就了今日中国铁路的辉煌?从早期引进技术,到自主研发,再到引领世界,这个过程中的艰辛与成就,以及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都是我迫切想要了解的。它不仅仅是一部交通工具的发展史,更是一部浓缩的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生动写照,记录着国家经济腾飞、社会进步的点点滴滴。
评分当我在朋友圈看到关于中国铁路40年发展的图片集锦时,就被深深吸引了。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记录着简陋的站台、满载旅客的列车,与如今流线型车身、高速运行的高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视觉上的冲击,让我对这段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特别想通过阅读这本书,去探寻那些隐藏在图片背后的故事。比如,最早的高铁试验是如何进行的?当时的技术团队克服了哪些最棘手的难题?在国际合作与自主创新之间,中国铁路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发展路径的?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了解那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铁路项目,例如京沪高铁的建设,是如何成为中国科技实力和工程能力的一次集中展示的。这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火车速度的故事,更是关于一个国家如何通过交通动脉,实现经济腾飞和国家崛起的伟大篇章。
评分我一直对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宏大叙事很感兴趣,而中国铁路的40年发展,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耀眼的成就之一。从最初的“一穷二白”,到如今拥有世界最大运营里程和最发达高铁网络的铁路系统,这其中的挑战与突破,绝对是一部荡气回肠的史诗。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在经济发展初期,铁路建设是如何被摆在优先地位的?在面临技术瓶颈、资金短缺、以及各种复杂的地质和环境挑战时,是如何克服的?那些曾经修建“天堑变通途”的桥梁、隧道,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设计理念和工程奇迹?我希望能够看到,不仅仅是宏观的数字和政策,更能触及到那些在建设一线挥洒汗水的普通建设者们的故事,他们的奉献与牺牲,才是这段辉煌历史最坚实的基石。
评分从我记事起,火车似乎就一直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时候,过年回家,火车票总是最难买到的。绿皮车的摇晃、车厢里热闹的谈话声、以及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构成了我童年最深刻的记忆。而今,高铁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出行体验。它快速、准时、舒适,让我能够更频繁地与远方的亲友相聚,也让我有机会去探索更多未知的风景。我一直好奇,在这短短的40年里,中国铁路是如何实现如此惊人的蜕变的?从最初的引进、消化、吸收,到如今的自主创新和世界领先,这个过程一定是充满了智慧与汗水的。我特别想了解,在技术革新、管理模式、服务理念等方面,中国铁路是如何一步步超越自我,走向高峰的?这本书,或许能为我揭示这段传奇背后的奥秘,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中国铁路所承载的时代意义。
评分作为一名曾经在不同时期搭乘过中国火车的老乘客,这段历史对我而言,有着一份别样的亲切感。我依稀记得小时候,火车票还是纸质的,上面印着模糊的班次和座位号,车厢里总是弥漫着一股混合着煤烟、饭菜和人声的独特气味。那时候,一次长途旅行,不仅仅是空间的跨越,更是一次对时间的考验,旅途中的风景,也因此显得尤为珍贵。而现在,智能化的售票系统、宽敞明亮的候车大厅、平稳快速的高铁列车,都让我感叹科技的力量。我特别想从书中找到那些曾经熟悉的、充满时代印记的细节,比如那些经典的绿皮火车模型,它们在40年的变迁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从蒸汽时代到电气化时代,再到如今的智能高铁,每一次技术飞跃背后,是否都凝聚着一代代铁路人的智慧与奋斗?这本书,或许能勾起我许多尘封的记忆,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中国铁路共同走过的时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