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再复杂,
都有一个核心的东西,而且只有一个。
有能力借钱给别人的人更容易出人头地?
言辞精致的老服务员更容易被人谅解?
谨言慎行的人适合做项目?
……
事实上,都不是!
每个人的言行举止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有所隐藏或者暗示。
想要看透对方隐藏的心理,除了天资禀赋造就外,
还可以刻意练习习得。
48个人类最基本的行为逻辑,48个设计巧妙的问题,让你知道对方的行为试图在隐藏什么、暗示什么,帮你识破对方在想什么、对方的话里有什么深意,从而使工作和生活效率更高赢得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个又一个成功。
内藤谊人: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社会学研究科博士、安捷鲁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在以说服交流为主的社会心理学和以精神分析为主的临床心理学方面成就显著,被称为“日本狡猾的心理学家”、“心理学之神”。
前言
01借钱的学问
02谈判桌上的错觉
03我能读懂你的脸
04什么样的爱情“见光死”
05哪种环境容易拉近关系
06演讲要点应如何记录
07你适合做新项目吗
08怎样更容易被谅解
09让老板更喜欢你的秘密
10如何选择谈判场合
11你为什么没有人缘
12怎样握手会让人记住你
13何时让人帮忙是最好的
14如何获得谈判主导权
15真诚的道歉是什么样的
16怎样写出吸引人的文案
17你为什么对工作没有激情
18如何才能不暴漏喜好
19如何获得别人的关照
20“缺德事”都是谁干的
21聪明人如何安排工作
22迷人的报告是怎样的
23我会更喜欢谁
24谁会成为你的朋友
25最会说话的人
26 参与感的强大魔力
27最佳决策是怎样做出来的
28人什么时候最谨慎
29为什么有的人度日如年
30出生时间里隐藏了什么
31想放松时应该去哪儿
32喜欢冒险的是那种人
33 适合投资的天气
34为什么烦躁的总是你
35哪种图案更容易被关注
36你会和谁坐在一起
37你喜欢在哪儿喝酒
38读不懂的邮件
39哪家店的东西更容易卖出
40为什么越脏的地方会越脏
41抢占先机的沟通方式
42谁能种出好吃的西红柿
43谁有丰富的创造力
44你喜欢哪种角色
45如何显得更有威慑力
46穿出“权威感”
47如何快速消除紧张感
48谁是更有行动力的人
后记
各位朋友,想不想知道你们自己在他人眼中是什么样评价?不论是谁,试着对对方开口这么说:“嘿,借我点儿钱吧!”
试试看。
“别,借钱还钱这事儿也太……”
“哎呀,真对不起,我手头也正紧着哪!”
若是遇到如上种种,被人婉言拒绝的话,大家基本可以判断,你在这个人眼里,并不被信任。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查尔斯·金教授曾有这样的论述:一个人想要判断自己的人际关系是不是完美无缺、圆滑顺利,向对方借个20美金就看出来了。只要双方的友谊不是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借钱还钱这件事情,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发生的。查尔斯教授以20美金为界的论断或有些夸张,但毋庸置疑,“钱”这个东西,确实是检验人心最真枪实弹的道具。
将来必然要出人头地的人,其平时也一定会具有威信,并被周围朋友所信任。并且,想知道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人,钱物的借还,可以作为你的重要参考。只要问问“能借我点儿钱吗”,马上就明白了。
也有人会问,保险起见,对方会对我借钱的原因刨根问底的吧?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亲爱的朋友,你在这位朋友这里恐怕是不被信任的类型。如果是真正的朋友,或者他/她真正信任你,一定会连理由也不问,就干脆地说“明白了,借给你,需要多少?”的。
是否能取得他人的信任,是决定你将来是否真正出人头地的重要因素。
所以,说句玩笑话,为了检测自己的信用度到底如何,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放下架子,跟你想测试的人,张口借钱吧!
正确答案:A
02谈判桌上的错觉
下图中的两位女性,偶然在同一天受了伤。并且,两位都从事关于营业、营销类的工作。那么,请问,既然这两位都受了伤,在商业谈判中不受影响的,是哪一位呢?
这个问题的实质,是要各位读者朋友选择“个人身体状态对谈判气势、谈判结果不构成影响”的一位。换言之,通过这个问题,希望各位能够仔细回想一下自己在进行商业谈判的过程中,习惯使用什么样的肢体语言,如果缺少了这些肢体动作,我们是否还能顺利坚持我方立场,完成谈判,并达到预期效果。
A选项中的这位女性是手腕受伤,B选项中的女性是头部受伤,绑着绷带。
很明显,跟手腕受伤比起来,很多人认为,头部受伤一定会使思维受到影响,进而使商业谈判的效果大打折扣,如此,我们应该选择B选项,这位头部受伤的女性,谈判失败的可能性一定更大。
“手腕嘛,最多也就写写字,跟商业谈判没什么关系吧?”
许多参加过多次商业谈判的朋友,也会这么想。
其实不然。
如果手臂、手腕等部位不能灵活自如地使用,是会极其影响商谈效果的;失去了肢体动作而无法流畅表达观点者,更不在少数。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有手臂骨折经历的人,恐怕会有设身处地的感受,是会选择A这个正确答案的。
尽管大部分人都认为,我们在同对方谈话的时候,只会动嘴动脑,不会动手,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其实,我们会通过自己特有的、习惯的手势和动作,来控制谈话的状态、速度、轻重缓急等问题。正因如此,如果你的手腕不能灵活自如地活动,谈判就会变得很难进行下去。由此可见,同平时的状态相比,商业谈判中正常的频率和步调也会显得混乱。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心理学专家弗朗西斯·罗夏曾就动作与谈话的关系,以“调查、研究会话中的生理反应”为课题展开了研究。他在接受测试的人手掌中装上伪造的电极,告诉他们,“在你们手上装了通电的电极,在谈话中,请不要用手、手腕、手臂等部位做任何动作”。然后,他让受测试者两两进行对话。结果,在整个谈话过程中,弗朗西斯非常明显地发现,受测者表现出很不舒服的状态,谈话根本不能流畅、顺利地进行下去。
之后,罗夏博士将受测部位从手转移到脚。他同样在受测者的脚部装上电极,做了同样的实验。结果显示,腿脚不能动,但谈话依然能够顺利进行下去。看来,腿脚不能活动,对人们进行谈话时的影响并不大;相反,手及手臂部位不能灵活使用的时候,则会对双方谈话造成相当大的影响,令人困惑。
当然,在这个问题里,关键不是手脚能不能动,而是脑中的思路受到影响、不能正常运转的问题。若是论及哪一部分会更使谈话受到影响,想必手一定会胜吧!不能自如活动手部,谈话会相当受挫,这实在是让人很无奈的事情。
这本书就像一个“社交雷达”,能够帮助你在错综复杂的人际网络中,更敏锐地捕捉到那些关键的信号。我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座由信任和理解搭建的桥梁。而这本书,则给了我更多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指南”。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看穿”别人,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这些洞察力,去建立更稳固、更健康的人际关系。书中关于“同理心”和“换位思考”的阐述,是我认为最精华的部分。它教我如何真正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感受他们的情绪,去理解他们的需求。这让我在与人交往时,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摩擦和误解,多了更多的支持和合作。举个例子,以前我可能会因为别人的一句无心之言而耿耿于怀,但现在,我学会了去思考这句话背后可能存在的原因,比如对方可能正处于压力之下,或者他只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并非针对我。这种理解,让我能够更平和地去面对各种人际挑战。
评分起初拿到这本书,我以为又会是一本“心灵鸡汤”类的读物,讲些大道理,听起来很舒服,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无从下手。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它那种直击问题的犀利和解决思路的清晰所吸引。作者没有贩卖焦虑,而是冷静地分析了我们在与人交往中经常遇到的困境,并且非常有条理地给出了应对方案。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强调了“情境”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所有人,却忽略了每个人所处的环境、经历以及内心的动机都是千差万别的。这本书教我如何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下,去理解对方的行为逻辑,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反应。它让我明白,所谓的“读心术”并非神通,而是基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行为模式的细致观察。我尝试着去运用书中的一些方法,比如在评估一个新项目时,我不再仅仅关注数据,而是更多地去思考项目参与者的“潜在利益”和“风险规避”心理。这让我能够更全面地识别出潜在的风险点,并提前做好准备。这本书对于那些希望在职场或生活中建立更有效沟通和更深层次理解的人来说,绝对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评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没有把“预知”这件事描绘成一种神秘的能力,而是将其拆解成了一套可学习、可实践的技能。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动机”分析的部分。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表面的行为,却忽略了行为背后的驱动力。这本书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工具,比如“利益图谱”、“需求层次”等等,帮助我们去挖掘他人行为的深层原因。我记得有一次,我跟一个同事因为一个项目分配问题产生了很大的分歧,我一直觉得他是在故意为难我。但当我试着用书中的方法去分析他的“潜在动机”时,我发现他其实是担心自己的团队在这个项目中承担过多的风险。理解了他的顾虑之后,我们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这种从“为什么”去理解,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真的让我的沟通效率提升了很多。它让我感觉到,人际交往不再是一场单纯的“博弈”,而更像是一场基于理解的“共舞”。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都觉得,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像一盘棋,而我常常觉得自己是个业余选手,总是被对手牵着鼻子走,事后才懊悔不已。读完这本书,我仿佛获得了一副能够看穿棋局的眼镜。它没有讲那些玄而又玄的心理学理论,而是提供了一套非常实用、接地气的思维框架。特别是关于“预期”和“反馈”的章节,让我明白了很多之前被忽略的细节。原来,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犯错,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够聪明,而是我们没有学会如何准确地“读取”对方的意图和情绪。书中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在商务谈判中,如何通过对方的肢体语言和语气判断他们真正想要什么;在人际交往中,如何避免因为误解而产生的冲突。我开始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技巧,效果真的惊人。比如,之前我很难跟一些性格比较固执的朋友沟通,总是僵持不下,但学会了从他们的“出发点”去理解,再用他们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引导,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这本书更像是一个“情商升级包”,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应对,而是能够主动地去塑造自己的人际关系。
评分老实说,我之前对“预测”和“洞察”这类话题一直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太过于“功利”和“算计”。但这本书却让我对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是教你去操纵别人,而是让你学会如何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模式,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达成更积极的合作。书中提到了很多关于“认知偏见”的案例,这些偏见就像我们眼中的“盲点”,让我们无法看清事情的真相。作者用非常易懂的方式解释了这些偏见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们对我们判断力的影响。我突然意识到,我之前很多失败的决策,很有可能就是受到了这些认知偏见的干扰。比如,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我可能因为对方的“光鲜履历”而忽略了他们潜在的“机会主义”倾向。这本书就像一个“纠偏器”,帮助我校准自己的思维,让我能够更客观、更理性地看待人和事。现在,我在做决策前,会先问自己:“是否存在某种认知偏见在影响我的判断?”这个问题,极大地提升了我决策的质量。
评分书很好,超级划算,希望能得到启发
评分昨天下的单,今天就收到了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旧书发黄了。内容的道理简单也没讲明白。没必要
评分买书还是京东,速度快优惠多。
评分收到宝贝,准备好好看书,做一个已经想成为的人。加油。
评分买书还是京东,速度快优惠多。
评分关键洞察力,好书好帮手,好!
评分关键洞察力,好书好帮手,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