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設計,我賺錢!
學會這75招,讓未來成功的自己,感激現在的你!
ding尖設計師如何走向成功之路?
才華之外,更要擁有經營自我事業的能力!
結束創意被踐踏的受雇鳥日子,開一家成功的設計公司吧!
本書教你節節打通75道創業難題,讓創意瞬時變成好生意!
.從開業到經營,所有撇步一看就懂。
.文字深入淺出,詳解設計創業者的必經難題。
.ding尖設計師親授成功密招,zui實用的狀況對策寶典。
當你用力拍桌跟老闆說「老子不幹了!」帥氣地辭掉工作然後自立門戶,是否100%確信這是個不後悔的明智決定?在拍桌之前,該做些什麼準備,好讓自己的設計創業之路暢行無阻?而面對創業過程的重重難關,又要如何過關斬將,解決一個個接踵而至的難題?
「我的設計如何收費?」
「如何簽好合約?」
「如何找到一個新客戶?」
「如何拒絕客戶要求?」
「如何搞定麻煩客戶?」
「如何自我行銷?」
「我的特殊市場在哪裡?」
從自我評估開始,創業前的辦公室籌措、品牌命名、行銷、找客戶,或是實際運作時的簡報、報價、談判……,到如何找到自己的特殊市場、與客戶溝通、自我行銷、異業合作……,本書列出75項zui常在網路上被詢問的設計師創業與經營問題,針對每個關鍵狀況一一提供zui詳盡清楚的建議,加上來自世界各地眾多老練的設計師與同業的經驗分享,全方位提供設計師成功創業的zui佳參照!
身為zhiming的企業商標與平面設計師,也是好幾個設計網站的作者,作者大衛.艾瑞(David Airey)除了融會自身多年來的設計創業經驗談之外,更有一大部分是來自世界各地、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設計師們,所貢獻出的經驗資訊寶庫。
大衛.艾瑞(David Airey)
大衛.艾瑞(David Airey)是來自於北愛爾蘭的企業識別與平面設計師,同時是三個zhiming設計部落格的作者,擁有來自全世界的眾多忠實讀者,2010年出版企業識別設計暢銷書《好LOGO,如何好?》(Logo Design Love)
di七章 為你的品牌命名 68
一切都從一個名字開始 71
di八章 設計你的品牌形象 78
你的平面品牌形象 81
品牌形象的其他部分 86
di九章 在家工作或是租賃辦公空間 88
在家工作 89
租一個工作室空間 93
健康地工作 96
di十章 建立你的網站 98
網站的基本需求 99
得來不易的經驗 107
把你的競爭者當作盟友 112
di十一章 行銷自己,找到好客戶 114
從做公益開始 117
愛你的同伴 120
網路免費行銷 122
小小的研究,大大的回報 123
從你認識的人開始 125
接洽其他設計代理商 126
走不一樣的路 127
給一些有料的 127
腦筋動得快一點 128
在你買東西的地方做生意 131
當事情無法如願… 132
di十二章 為什麼生意越大不一定越好 134
親身接觸 137
你就是客戶要的 138
di十三章 合法、正直與道德 142
合法性 145
正直性 148
道德性 153
diⅢ部 你要如何管理你的案子? 156
di十四章 聰明地選擇客戶 158
發現警告信號 162
di十五章 當客戶開始聯絡你 172
客戶問卷調查 173
避免浪費時間 178
一個好的開始 179
di十六章 為你的作品訂價 182
決定你的收費 183
分解你的提案 186
並不一定是為了錢 187
採購先生的迷思 188
如何協調提高收費 190
提高現有客戶的收費 191
「你應該收得更高」 192
di十七章 約定條款與細則 196
應該包括什麼 204
這並不稀奇 207
di十八章 如何zui佳呈現你的作品 210
diⅣ部 在我們啟程以前 226
di十九章 前輩們的建議 228
di二十章 未來,你不只可以靠接案賺錢 242
網路廣告 245
參與行銷聯盟 246
你也可以有產品 247
寫書 249
把能量當成一種收入 250
di二十一章 保持熱情不滅 254
di二十二章 相關資源 272
書籍 273
部落格 274
出版社 274
個人出版 275
廣告供應商 275
專案小助手275
別忘了 275
獻言者 276
di二部 你要成為什麼樣子
萬事起頭難,無數的好點子來了又走,只因為人們沒有將它付諸行動。但這次是不一樣的,這次是你,你即將開始你的旅程,一段美妙的旅程。
為了幫你指向正確的方向,在這一部份裡有許多閱歷豐富的設計師們,分享給你一些聰明的商業案例,告訴你如何讓一份事業計劃書成形與執行、如何打造自己這個品牌與如何建立網站、要從哪裡找到你的客戶、哪些法律問題你需要知道,以及其他更多的關鍵資訊。
di五章 直接接案還是當下游承包?
你有成千上萬的選擇必需要去做,這是我在一開始創業時所沒想到的。當我還是別人的員工時,大部份的公司決策都由同事或是上級在做,我只需要做些印刷與網站管理決策就好。但是現在,從獲利、記帳、行銷,到公關,一切的決定都回歸到我身上。
其中有一個決策會一而再地重複:我可以直接與客戶合作(實際上買我的設計的人),或者我也可以和其他工作室或代理經紀合作(那些被客戶雇用,然後轉包設計工作給設計師的人)。
兩者各有優缺點,你可以決定怎麼做對自己zui好。
●直接和客戶接觸
過去這幾年,我所有的客戶都是直接找我談合作。但並不是一直都這樣,再之前的幾年比例大概有一半一半,其中一半的案子來自於經紀人轉包而來(這部分我們等下會描述)。這幾年我發現直接與客戶接觸對我來說比較好,但不見得你也一樣。
優點:
這個方式有一個zui大的好處就是:當我直接和客戶接觸,我有更多的掌控權去達到我和客戶之間設計方向的共識。這裡面有一堆理由,其一,打從一開始,我被雇用就是因為我的作品、我的名聲,還有我的設計方式,而非經紀人的作品。此外,我與決策者的距離拉近,因此很多想法就不會在傳達的過程中,被代理經紀的某個客戶經理給誤導了。
缺點:
然而,當你直接與客戶合作的時候,你不會像是和某個跟你一樣熟悉設計的人討論案子。雖然他們公司可能會有個設計團隊,但zui常見的狀況是,做決策的人是沒有設計相關經驗的。
在我的客戶裡只有少數幾個人具有代表性的創意專業背景,我曾有幸和一些創意工作者合作過,比方說,貝蒂埃(Berthier),一間在日本的室內設計公司;還有TalkTo,一個獨特的簡訊平台新創事業,這家公司的決策者之一非常精通網頁設計與開發。對我來說,這些客戶是例外;但對你來說,則是要根據你所選定的特殊市場(我們在di3章有提到一些特殊市場)。畢竟,也許你會將你的客戶群目標,設定在創意公司,像是建築師或是工業設計師的方向。
在我的經驗中,當和那些不是很精通設計的人交涉的時候,你需要更直接地讓他們知道你打算怎麼做,以及進行過程的步驟是如何。這就是為什麼有一個能夠提供資訊與好操作的網站能夠節省你很多時間的原因。(di十章會把焦點放在建立你的網站上面)
所以,當我和一個潛在客戶開始接觸時,我想要知道的di一件事就是,這個客戶是否參與過其他設計案,或者和其他設計師合作過,這將決定我用什麼方式去解釋某些案子的步驟。比方說,如果客戶是di一次雇用設計師,那我會去反覆說明所有的問題,不管是多麼基本的問題,因為我工作的一大部份就是要讓客戶感到放心。此外,透過去了解這個客戶以前是否僱用過其他設計師,也可以發現一些可能的警訊。(請見di14章有更多關於這方面的資訊)
目前為止,我做過超過一百個品牌識別的專案,過去沒有品牌識別設計經驗的客戶,一般會有比較多的疑問。所以,問問題是必要的,對雙方都是。(更多的討論請見di15章)
●與代理經紀合作
設計經紀或者顧問公司之所以選擇把工作轉包給獨立的設計師是有道理的。畢竟,每個案件都不同,客戶又有各式要求,所以通常只有zui大型的代理商才有辦法在己內部全部處理掉。也因為這樣,在成立個人工作室之後的幾年,我發現自己定期會收到來自世界各地,透過我的網站找到我的代理商,提出一些他們的需求。
優點:
顯然這讓我很高興,因為這是來自那些傳送創意服務的人的肯定。當你接到這樣的機會,請為自己的技能感到驕傲。而且不管你選擇接不接受這個案子,都要感謝那些和你接洽的人,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你跟這個代理經紀會有多少合作機會。同時, 因為代理商通常更容易得到大案子,你可以期待有更多的機會和zhiming品牌合作。所以,請對他們好一點。
代理商與大型工作室通常也更能吸引穩定經營的企業──他們比你需要更多的客戶,來維持他們團隊的收益。所以,成為一個代理商的案件下包商,你很可能接著很快就能得到他們定期的接洽詢問,這能夠大大減輕你對於下個客戶要從哪裡來的那種焦慮感,特別是,如果你的客戶不是那種會不斷有需求的,就像我做品牌識別設計的這類特殊市場。
另外一個當下游承包的優點是,你參與了這些深富經驗的創意公司所進行的工作,因此透過每個案子你都可以得到更大的進步。
缺點:
但同時,你在承包工作的時候要小心,得知道可能讓你陷入困境的會是什麼。請牢記在心,看看這個英國使用者體驗公司Clearleft的創辦合夥人安迪.巴德(Andy Budd),在他網站上一段有用的討論,關於從「中間人」那邊得到工作所需要冒的風險。
「很多的代理經紀商都是先得到客戶,然後才來想資源在哪裡。我總是會碰到一些自由接案者,他們很多都是在zui後一刻才被帶進案子裡面,並且被迫隱瞞接案者的身份。他們很多到了zui後變成是在幾乎沒有代理商的協助下,自己獨力做案子,而當客戶為資深代理團隊買單時,這些接案者其實無法得到應得的好處。很多的情況下,網站設計咨詢公司就像是工作仲介,他們以低價雇用別人,並且把這些人的報酬剝了一層皮來留給自己。」
「我zui近在和朋友喝一杯的時候,他告訴我,他的設計與開發代理商裡面有超過兩百個人,只有十個是設計師,二十個是開發者,其他有六十人在銷售團隊、四十個是專案管理師、二十個專案聯絡人,然後還有一堆行政管理人員。大家去找這個英國新時代媒體(NMA)評比的百大代理商是因為他們的專業,但他們主要的工作是讓接案者去完成的,而當然,他們的客戶並不知道。這個代理商基本上就是一群行政管理人員與銷售人員的陣線,吃進了大筆的錢,產出了平庸的設計。」
我自己也發現過類似的情況。一個紐約代理商在2007年的5月1日與我聯絡,問我是否想要幫他們的一個客戶創造商標。當時的我沒什麼經驗,因此很高興有這樣的機會,所以接受了他們的條件:我必須馬上著手進行,在5月12日以前提出初步構想給他們,並在他們的預算下操作,而且,我不能告訴任何人這個是我做的
事後看來,以上三點我現在都不會接受。這些條件全都是經紀代理商所設定的,所以從一開始我就處於劣勢
从整体的阅读体验来看,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到位,张弛有度。它不会让你沉浸在冗长的理论海里无法自拔,而是巧妙地穿插了大量的真实案例,这些案例的选取很有代表性,涵盖了不同规模和不同领域的项目挑战。读到那些成功案例时,你会感到鼓舞;而读到那些失败教训的分析时,你又会保持警醒。这种实战与理论的交织,让整本书读起来有很强的代入感和启发性。它不是那种一口气就能读完的书,更像是一本工具书,需要反复翻阅、思考,甚至对照自己的实际工作进行演练。每一次重读,可能都会因为当前阶段的职业侧重点不同,而从中发掘出新的领悟和价值,这一点非常难得。
评分我翻阅了一些章节的目录和引言部分,能感受到作者在讲述理念时,那种非常务实、不吹嘘的笔触。很多行业内的“潜规则”和“心法”,往往是那些在圈子里摸爬滚打了很久的人才能总结出来的,这本书显然不是闭门造车。它没有过多渲染“天才设计师”的浪漫光环,而是聚焦于如何将创意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价值,这对我这种更关注落地执行层面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干货满满。比如,关于如何与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制定合理的报价体系,以及在项目陷入僵局时如何巧妙地引导方向,这些都是教科书上学不到的真本事。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导师在耳边,用最直接的方式点拨迷津,让人感觉每走一步都踏在了坚实的土地上。
评分最让我欣赏的是,作者在书中似乎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设计师职业生态圈”的认知框架。它不仅谈论如何做好设计本身,更深入地探讨了如何构建个人品牌、如何建立行业人脉,甚至是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精力,以避免职业倦怠。这已经超越了一本单纯的“技能指导书”,更像是一份全面的“创业者生存指南”。很多年轻设计师常常只专注于技术提升,却忽略了商业运作和人际网络的重要性,这本书恰恰弥补了这一块的教育空白。它让你意识到,一个成功的独立设计师,其实是一个微型企业的CEO,需要多方位的能力支撑。这种宏观视角的引导,极大地拓宽了我对未来职业道路的想象空间和规划深度。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用那种带着点复古又有点现代感的字体排版,再加上一些精心挑选的色彩搭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当时在书店里随便翻阅,目光就很难从它上面移开。这说明作者或者设计团队在“门面功夫”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毕竟对于一个想在设计行业立足的人来说,懂得如何“包装”自己和作品,绝对是第一课。这本厚厚的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让人觉得内容一定非常扎实,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成功学口号。我特别喜欢它整体散发出的那种专业又自信的气场,仿佛翻开扉页就能立刻进入一个高手的思维领域,准备好接受实战的洗礼。这种视觉上的吸引力,对于初入行的新手来说,简直就是一盏指路明灯,至少在审美和专业形象的塑造上,已经先人一步。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质量,简直是高水准的体现。内页的纸张质感非常棒,即便是印刷的图例和案例分析,细节处理得也十分清晰锐利,没有出现模糊不清或者色彩失真的情况。在设计行业的书籍中,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设计本身就是视觉的艺术,如果连样本展示都做不好,那无疑是自砸招牌。而且,书中对关键概念的强调,比如使用粗体、特定的颜色区块或者信息图表来区分,使得复杂的信息结构变得井井有条,便于快速查找和回顾。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其实也侧面印证了书中倡导的“设计思维”——即尊重每一个组成部分的完整性和功能性。对于我这种需要经常查阅和对比不同设计流程的读者来说,这种清晰的逻辑梳理能力,大大提升了学习效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