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参数:
 产品名称:新编AutoCAD制图快捷命令速...
 是否是套装: 否书名: 新编AutoCAD制图快捷命令速查一册通
 定价: 29.00元出版社名称: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7年6月
 作者: 无开本: 32开
 书名: 新编AutoCAD制图快捷命令速查一册通
 ISBN编号: 9787115447920
     目录  
第1章 AutoCAD 2016入门 
1.1 AutoCAD 2016的启动与退出.......... 14 
001 启动AutoCAD 2016的几种方法..................14 
002 新建AutoCAD 2016图形文件.................... 14 
003 打开现有的图形文件.................................. 15 
004 保存图形文件............................................. 16 
005 另存为图形文件......................................... 16 
006 退出AutoCAD 2016的几种方法................. 16 
1.2 AutoCAD 2016工作空间................ 16 
007 【草图与注释】工作空间............................ 16 
008 【三维基础】工作空间............................... 17 
009 【三维建模】工作空间............................... 17 
010 如何恢复AutoCAD的经典工作空间界面?..... 18 
1.3 AutoCAD 2016执行命令的方式...... 20 
011 功能区按钮输入命令..................................20 
012 命令行输入命令.........................................20 
013 菜单栏输入命令.........................................20 
014 快捷菜单输入命令......................................22 
015 命令的重复................................................22 
016 命令的撤销................................................22 
017 命令的重做................................................23 
018 自定义快捷键.............................................23 
1.4 AutoCAD视图的控制..................... 24 
019 全部缩放视图.............................................24 
020 窗口缩放视图.............................................24 
021 范围缩放视图.............................................25 
022 比例缩放视图.............................................25 
023 平移视图....................................................26 
024 命名视图....................................................27 
025 重生成与重画视图......................................27 
026 设置弧形对象的显示分辨率........................28 
027 如何调整界面颜色......................................29 
第2章 文件管理类命令 
2.1 样板文件....................................... 30 
028 什么是样板文件?......................................30 
029 无样板创建图形文件..................................30 
2.2 文件的输出.................................... 31 
030 输出为.dxf文件.......................................... 31 
031 输出为.stl文件............................................ 31 
032 输出为.igs文件...........................................32 
033 其他格式文件的输出..................................32 
2.3 文件的备份与修复.......................... 32 
034 自动备份文件.............................................32 
035 如何恢复备份文件?..................................32 
036 如何修复意外故障时损坏的文件?..............33 
第3章 坐标系、对象选择命令与辅助绘图工具 
3.1 AutoCAD的坐标系....................... 34 
037 世界坐标系................................................34 
038 用户坐标系................................................34 
039 直角坐标系................................................34 
040 极坐标系....................................................35 
041 juedui坐标....................................................35 
042 相对坐标....................................................35 
043 坐标值的显示.............................................35 
3.2 选择对象...................................... 36 
044 直接选取....................................................36 
045 窗口选取....................................................36 
046 交叉窗口选取.............................................36 
047 不规则窗口选取.........................................37 
048 快速选择....................................................38 
3.3 辅助绘图工具................................ 39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一本AutoCAD各版本都通用的学习工具书,收录了实用、常用的命令和功能,开本小巧,内容实用,是学习AutoCAD的随身速查宝典。 本书共14章,内容包括AutoCAD入门、文件管理、图形坐标系、图形的绘制与编辑、图形标注、文字与表格、图层与图块特性、块与外部参照、设计中心、三维绘图基础、三维实体与网格建模、三维模型的编辑、三维渲染以及图形打印等知识。 本书配有诸多超值的电子书,可以增强读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本书定位于AutoCAD初、中级用户,可作为广大AutoCAD初学者和爱好者学习AutoCAD的专业指导教材。同时对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和速查手册。 
   作者介绍  
CAD辅助设计教育研究室是由多位CAD/CAM/CAE技术的专家、高级讲师组成的研究机构,长期关注和研究CAD领域的发展方向和技术。其创作的很多CAD教材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品种上百种,重印十多次。在国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关联推荐  
新编实用速查手册,命令功能解析+常见问题解答+绘图技能练习,AutoCAD制图快捷命令一览通,双色印刷,赠9本超值电子书,适用于AutoCAD 2007-2016及以上版本
				
 
				
				
					建筑设计与施工实务精通指南  本书旨在为建筑设计、施工及相关专业人士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高度实用的技术指导与实战经验总结。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对工程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掌握前沿的设计理念、先进的施工技术以及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至关重要。本书摒弃了传统教材中侧重基础理论的冗余描述,直击行业痛点,聚焦于如何将设计蓝图高效、精准地转化为高质量的实体工程。   第一部分:现代建筑设计理论与前瞻技术  本部分深入剖析了当前建筑设计领域的核心趋势与创新方向,帮助读者建立宏观视野并掌握应对复杂项目挑战的能力。  第一章:绿色建筑与可持续设计     低碳设计策略: 探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能耗分析,重点介绍被动式节能技术(如自然通风、遮阳设计、高性能围护结构)的应用,以及主动式节能系统(地源热泵、光伏一体化BIPV)的集成优化。    材料的绿色选择: 详细分析再生材料、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材料的选择标准,以及本土化、可循环材料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案例与规范要求。    场地适应性设计: 强调基于场地微气候、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的敏感性设计方法,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第二章:参数化设计与数字化工作流     参数化建模基础: 介绍Grasshopper等视觉化编程工具在建筑形态生成、结构优化和立面分析中的应用逻辑,强调“设计意图”到“参数驱动”的转化过程。    性能化设计导向: 重点讲解如何将能耗模拟(Energy Simulation)、日照分析(Daylight Analysis)和风环境模拟(CFD)工具无缝嵌入设计流程,实现设计决策的量化支撑。    BIM的深化应用——从4D到5D: 探讨如何利用Revit或其他主流BIM平台实现项目进度的可视化管理(4D)和成本精细化控制(5D),以及如何建立跨专业模型协同的机制。  第三章:结构工程前沿技术解析     大跨度与超高层结构设计: 分析新型结构体系(如巨型框架、伸臂桁架、筒中筒结构)的受力特点、关键节点构造及其在抗震、抗风设计中的特殊处理措施。    新型材料在结构中的应用: 深入研究高性能混凝土(HPC)、钢管混凝土(CFT)以及先进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施工工艺和规范限制。    结构设计与施工一体化: 探讨如何通过精细化建模,指导预制构件的工厂化生产,减少现场湿作业,提升结构安装的精度与效率。   第二部分:施工组织、工艺控制与质量保证  本部分聚焦于将设计转化为现实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提供了从基础施工到复杂设备安装的全流程实战指导。  第四章:复杂基础与地基处理技术     深基坑支护的动态监测与风险控制: 详细阐述多道支撑、SMW工法、地下连续墙等主流支护技术的适用条件、施工顺序和关键监测指标的设定与解读。    特殊地基处理方法: 针对软土地基、岩溶区、高含水率土层,系统介绍换填、真空预压、高压喷射灌浆等方法的工艺流程、验收标准及效能评估。    防水与防排工程: 强调地下室结构自防水的构造细节(如止水带、后注浆管的布置),以及高效可靠的降水和长期排水系统的设计与维护。  第五章:主体结构施工精细化管理     模板工程的安全与精度: 重点解析大跨度梁板、异形柱和核心筒的模板支撑体系设计原则,包括承载力校核、支撑架体的稳定性分析以及拆模时间的科学确定。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控制(内部测温、冷却措施),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配合比优化,以及冬季、夏季施工的温控技术。    预应力结构施工要点: 讲解预应力筋的张拉、锚固、应力损失计算以及孔道灌浆的质量控制要点,确保预应力效果的可靠性。  第六章:建筑物理与机电系统集成     建筑声环境控制: 深入探讨隔声、吸声、隔振的构造层次设计,尤其关注楼板撞击声和设备噪声的有效衰减措施。    高性能围护的施工: 详述幕墙系统的气密性、水密性和抗风压性能的保证措施,包括耐候密封胶的选择、幕墙龙骨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节点构造。    暖通、给排水与电气系统协同: 强调机电管线综合排布的冲突避免策略,预留预埋的精度控制,以及高效能设备(如VRV系统、中水回用系统)的调试与验收标准。   第三部分:项目全周期风险管理与交付  本部分关注项目管理视角下的技术应用,旨在提升项目交付的合规性、可控性和最终的资产价值。  第七章:施工安全与职业健康管理     危大工程的风险评估与审批流程: 系统梳理脚手架、起重设备、深基坑等危大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专家论证和现场验收的关键环节。    新型安全技术的应用: 介绍BIM在安全交底、碰撞检测中的应用,以及物联网技术在监测高空作业人员安全状态、材料堆放稳定性等方面的实践。  第八章:工程质量控制与竣工验收     全过程质量控制点: 提炼出贯穿设计、施工、验收各个阶段的“核心质量控制点”(KQC),明确各方的责任边界。    隐蔽工程的验收规范: 详细列举结构、防水、管线预埋等隐蔽工程的验收标准、取样频率和记录要求,确保后续工程有据可查。    竣工文档的标准化: 指导如何编制高质量的竣工图、设备移交文件和《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为建筑的后续运营和维护打下坚实基础。  本书的特点在于其极强的操作性。内容紧密结合国家现行规范和最新的行业标准,通过大量真实工程案例的剖析,将复杂的理论转化为可执行的工艺步骤和明确的质量目标。 无论是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寻求技术升级,还是项目经理需要强化现场管控,本书都将是您提升专业素养、保障项目成功的必备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