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规矩:做讲原则、知敬畏、敢担当的干部
定价:38.8元
作者:赵敏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日期:2015-04-01
ISBN:9787569901801
字数:186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 规矩是*强调的关键词
  在的治国理政观点中,他*强调的有三个词语:敬畏、担当、规矩。特别是规矩,提到了十几次,结合当下的“四个全面”,显得尤为重要。
  2.领导人的**观点、**数据案例
  本书不仅系统全面,而且引用观点、数据均是**的,包括2015年2月的案例分析、2015年上、李克强的相关观点解读。
  3. 学习路上:本书带来的团购机会
  本书可作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党的建设教育活动、四个全面学习活动辅助读本,也可作为单位开展廉政教育、反腐教育、作风建设、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教材。
  4. 参加“学习路上讲规矩”征文比赛
  购买此书读者,可以通过添加微信公众号,参加“学习路上讲规矩”征文比赛。
 
内容提要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对于一个党员,规矩是高压线;对于一个政党,规矩是生命线。总书记多次在若干个场合讲到规矩,不使用法律法规、党内成文纪律和不成文传统等说法,却使用了规矩这个通俗易懂的词汇,别有意味,也更有震慑力。本书从讲规矩、崇规矩、立规矩、懂规矩、用规矩、守规矩六个部分,各部分既有内在逻辑联系,又独立成章,为读者阅读提供方便;每一章每一节,案例全新,故事引人入胜,文字既说理又说事,浅显易懂,力求平白朴实,刀刀见血。规矩,无疑正成为中国政治生活的新常态;讲规矩,也必将是一个党员干部的新韬略!
目录
作者介绍
赵敏,毕业于辽宁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现为党校科研部副主任,哲学副教授。二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研究领域为哲学、社会学、政治学,著作多部,主持和参与省市级课题十多项。
文摘
  让讲规矩成为新常态、新韬略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规矩”一词本来自木匠术语,规矩早就是指画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如果没有规和矩,就无法画出圆形和方形。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规矩这一具有浓郁乡土社会色彩的词汇,至今已经演变成为一种标准并引申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者说,规矩已经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既包括党纪国法、规章制度,又包括道德规范、标准礼仪。规矩是整个社会有秩序的运转、人们和谐共处的必然要求,规矩对社会上的每个人来讲,都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保障。
  我们常说,“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制度。”这种对规则制度的敬畏与遵从,用百姓的话来说,都是在谈讲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这句成语,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这个典故,原来是说一个人纵使眼力见儿再好,技艺再超群,倘若没有圆规和矩尺,就一样画不成圆形和方形,比喻做什么事情如果没有准则约束,将难成其事。国家有法律法规,村有村规民约,企业有企业管理制度,学校有校规,一个家庭也有自己的家教家规。这足见规矩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须臾离不开。
  人是社会的一个细胞,任何一个人都处在社会群体中生存、发展,这样,也就要求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按照一定的规矩去办事、去处理问题,否则无法达到目的,甚至弄不好还可能受到规矩的制裁。可见,尽管规则的制定是少数领导者的事情,规则的遵守却是包括领导在内的大家的事情。于是,在规矩的制约之下,社会公平有序,文明和谐,生活成本和生产代价大大降低,这样的社会竞争能力还有不大增的?再于是,遵守规矩也成为一种教养、一种风度、一种文化、一种文明。
  遗憾的是,当今社会,就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很多没规矩、不文明现象。许多人不讲规矩、不懂规矩、不守规矩。现代社会诸多问题的产生,也就源于这种规矩意识的缺失。这还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也混迹其中,不守规矩!更可怕的是,在一些领导干部、个别高级领导干部身上,根本没有规矩可言,他们“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规矩之外,大玩潜规则,习惯于搞特殊、耍霸道,随心所欲、无所禁忌,特权思想浓厚,官僚习气十足,陶醉于、沉迷于“当官做老爷”,不思党章要求,不讲党性修养,不想群众安危,“不照镜子不洗澡”,这种现象不制止,对一个不懂规矩的党员干部,群众大不了会对其“臭而远之”,但如果有一群不懂规矩的党员干部、领导干部,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威信就必然会大打折扣!长此以往,党将不党、国将不国!
  如何来应对挑战?总书记给出了答案。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他强调,各级党组织要把严守纪律、严明规矩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努力在全党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他还强调,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让大家都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该这样做、哪些事该那样做,自觉按原则、按规矩办事。这些重要论述,为党员干部如何做人做事为官提供了根本遵循。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对于一个党员,规矩是高压线;对于一个政党,规矩是生命线。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在若干个场合讲到规矩,不使用法律法规、党内成文纪律和不成文传统等说法,却使用了规矩这个通俗易懂的词汇,别有意味,也更有震慑力!
  总书记的讲话,强调了规矩的性,目的就是以此规矩破彼规矩,以明规矩破潜规则!而有了讲明规矩的党员干部,必将培育出按明规矩办事的政府习惯,进而形成崇尚明规矩的社会氛围,那么,一个清明的政治生态必将早日形成!
  规矩,无疑正成为中国政治生活的新常态;规矩,必将是悬在贪官头上的一把利剑。讲规矩,才不会被请去“喝咖啡”。讲规矩,是从政可靠的“护身符”;讲规矩,也必将是一个党员干部的新韬略!
  本书以讲规矩、崇规矩、立规矩、懂规矩、用规矩、守规矩六个板块来细分,各部分既有内在逻辑联系,又独立成章,这样为读者的阅读提供了方便;每一章每一节,案例全新,故事引人入胜,文字既说理又说事,浅显易懂,力求平白朴实,刀刀见血。
  本书可以作为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开展党的建设教育活动的辅助读本,也可以作为各级各部门单位开展廉政教育、反腐教育、作风建设、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教材,更是每一个团队、组织开展讲规矩、懂规矩、守规矩活动的必选读本!
……
序言
我对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认可,它给人一种沉静、思考的氛围,非常适合一本关于领导干部素质的书籍。我尤其关注“规矩”这个核心概念。我理解,“规矩”不仅仅是简单的服从,更是对规则、准则和道德的深刻认同和内化。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剖析“规矩”的深层含义,以及它在领导干部工作中的重要性。例如,“讲原则”部分,我期待能够看到一些关于如何识别和坚持原则的指导,如何在面对两难选择时做出最佳决策,以及如何确保原则的执行不打折扣。 “知敬畏”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一个方面。我猜测书中会从多个维度阐释“敬畏”的内涵,比如对国家法律的敬畏,对社会公序良俗的敬畏,对历史使命的敬畏,以及对人民群众的敬畏。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方法,帮助干部们在日常工作中,将这种敬畏感转化为一种内在的约束和自觉的行为。而“敢担当”则是我认为衡量一个干部是否成熟和有能力的重要指标。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培养担当精神的实际建议,例如,如何正确看待风险,如何克服恐惧,以及如何在责任面前不推诿、不逃避,勇于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一种严肃而稳重的感觉,没有花哨的图案,只有简洁的标题和书号。这立刻让人联想到一种专业、务实的书籍风格,仿佛它里面承载着沉甸甸的智慧和经验,而非轻松娱乐的读物。我购买它的初衷,是希望通过阅读,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规矩”二字的含义,以及它在领导干部身上的具体体现。我期待它能像一本指南,为那些身处管理岗位的人员提供清晰的方向和有力的支撑。 “规矩”,这个词本身就蕴含着秩序、标准和边界。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尤其是在需要承担领导责任的岗位上,没有规矩,一切都可能变得混乱无序。我特别好奇这本书会从哪些角度去解读“规矩”?是历史的演变,是文化的根基,还是现实的需要?我想,书中应该会涉及一些具体的案例,通过生动的故事来阐释“讲原则”的重要性,比如如何在复杂的利益纠葛中坚守底线,如何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同时,“知敬畏”也是一个非常吸引我的点,它关乎对权力、对责任、对人民的敬畏之心,这种敬畏感是如何培养的,又能在哪些方面影响一个干部的行为决策,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有精彩的论述。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时,感觉它比预想的要厚实一些,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书页的纸质触感不错,印刷清晰,字体大小也适中,阅读起来应该会很舒适。我之前对“规矩”的理解,更多停留在一些不成文的约定俗成,或是法律条文的框架内。但这本书的名字似乎暗示着更深层次的探讨,它不仅仅是关于“不犯错”,更是关于“做得对”,以及“如何做得更好”。“敢担当”这个词,尤其能够引起我的共鸣。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很多时候,担当意味着要面对压力,要做出艰难的抉择,甚至要承担风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培养这种担当精神的有效方法,比如如何进行风险评估,如何建立责任意识,以及如何在逆境中保持韧性。 我设想,这本书或许会从理论的高度,分析“担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然后再过渡到实践层面,给出一些可操作的建议。也许会通过一些历史人物或者当代优秀干部的故事,来展现担当的力量和价值。我期待它能激发我内心深处的责任感,让我明白,作为一名干部,肩上的担子不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是沉甸甸的使命。它应该会提供一些思考框架,帮助读者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担当”,以及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将这种担当精神付诸实践,成为一名真正值得信赖和依靠的领导者。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充满了力量感和指导性。“规矩”,一个听起来朴实无华的词,却蕴含着深厚的学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规矩”的内涵,以及如何在复杂的官场环境中将其化为行为准则。特别是“做讲原则的干部”,这是我最看重的一点。在信息爆炸、价值多元的时代,坚守原则并非易事。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思考方法和实践技巧,帮助干部们在各种情况下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外界干扰,坚定地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知敬畏”同样是一个极具深度的主题。我猜测书中会探讨敬畏的对象,以及如何培养这种敬畏之心。例如,对权力的敬畏,意味着要时刻提醒自己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谨慎使用;对法律的敬畏,意味着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办事;对人民的敬畏,意味着要时刻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敢担当”,则是我认为评价一个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培养这种担当精神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比如如何正确认识风险,如何做出明智的决策,以及如何在困难面前保持乐观和坚韧。
评分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一位正直、公正、有远见的领导形象。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构建这样的形象。我特别关注“讲原则”的部分,这通常是最难做到但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原则”往往是抽象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它们会体现在无数个具体的决策和行动中。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指导,例如,在面对不同意见时,如何坚持自己的原则而不失灵活;在执行政策时,如何确保公平公正,避免人情干扰。 “知敬畏”对我而言,是一个既熟悉又有些模糊的概念。我知道敬畏是必要的,但具体需要敬畏什么?是对法律的敬畏?是对人民的敬畏?还是对历史的敬畏?我希望这本书能帮我厘清这些概念,并给出具体的实践方法。例如,如何通过学习来增强对法律的敬畏感,如何通过深入基层来体会人民的期盼,从而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而“敢担当”,我理解为一种勇气,一种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不回避的决心。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培养这种勇气的途径,比如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承担责任的后果,但更重要的是,理解担当所带来的成就感和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