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主权归属涉及的海洋权益有多大?
美日为何频频在南海“搅浑水”?
台湾问题的意义仅仅在于祖国统一吗?
未来的世界中心在哪里?
???? 放眼世界,博弈是永恒的主题,但每个时代的大国博弈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天涯论坛国际观察代表人物温骏轩历时8年,以地理环境为切入点,以地图为工具,从地缘视角探讨了中国崛起路线。在地域上,他形象生动地解析了欧洲、东亚、东南亚、南亚等区域与中国的地缘政治关系;从时间上,他回顾了世界的历史,探讨了文明兴衰、民族兴亡的规律,为我们了解当今世界大国格局和未来国际趋势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更广阔的视野。
????
温骏轩,网帖笔名“鄙视抢沙发的”,生于20世纪70年代,法律专业出身,长于分析解读国际局势。其2009年7月在天涯论坛“国际观察”版块开设的《地缘看世界》一帖,有理论,有资料,有地图,有分析,广受读者关注,点击量超过1700万次,回复超过7万条。
推荐序
序
第1章 谁是世界的中心
第1节|主宰世界的思维
世界的中心是一座岛
拥有海洋就拥有世界
发现边缘地区的力量
第二节|谁在主宰世界
世界之主的帝王之相
俄罗斯——大陆的征服者
欧盟——世界的发现者
印度——低纬度地区的代言人
中国——世界中心zui有力的挑战者
美国——“新世界岛俱乐部”的缔造者 大国的后花园
第三节|中国如何崛起 “新老世界岛”之争
中国的崛起路线图
第二章 欧亚大陆第1缕阳光: 东亚与西太平洋地区
第1节| 东亚的范围
东亚的地缘结构
第二节| 中央之国
“海中地”与“地中海”
中央之国的地缘博弈
第三节|气候与东亚格局
北纬 42 度温度线
地缘孤岛
中央之国核心区的气候
第四节|农耕民族的扩张
最后的耕地
农耕民族的禁区
第五节|东亚的岛屿
日本征服外岛的历史
日本的终ji梦想
琉球群岛
离开日本的日子
第六节|台湾岛
“海商”与台湾岛
台湾岛地缘文化的形成
台湾岛的地缘定位
第七节|东亚核心圈
东亚核心圈的概念形成
东亚核心圈的框架模式
第八节|美国与西太平洋
两条岛链
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布局
APEC 背后的地缘博弈
第三章 连接三洲两洋之地: 东南亚与南海部分
第一节|中南半岛的地缘结构
中南半岛的地理范围
三级地形
中南半岛的国家与民族
河流与中南半岛的文明进程
殖民时代的遗产
第二节|缅甸
缅甸的地缘结构
掸邦与金三角
克钦邦与南方丝绸之路
史迪威公路与缅甸的地缘政治价值
第三节|越南与印度支那
越南的地缘扩张 印度支那之争
第四节|泰国
平衡是一种技巧
克拉地峡
中国与泰国的地缘关系
第五节|大航海时代之前的南洋群岛
南洋群岛的地缘结构
印度文明与华夏文明在南洋群岛的竞争
伊斯兰文明在南洋群岛的扩张
第六节|殖民时期的影响?
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与教皇子午线
麦哲伦与菲律宾
商本主义者——荷兰
大英帝国的地缘战略
第七节|华夏文明与南洋群岛
“下南洋”现象的地缘背景
华人对“南洋群岛”地缘政治的影响
第八节|文莱、巴厘岛以及东帝汶 文莱的选择
巴厘岛—不仅仅是度假天堂
东帝汶—大国的“新战场”
第九节|中国南海
南海断续线
南海岛礁的五方格局与北纬 12度线
经略南海
南海的咽喉——马六甲海峡
备选方案——印尼通道
第四章 南亚与印度洋部分
第一节|南亚次大陆
南亚的地缘结构
印度文明的外部压力
印度文明的特点
巴基斯坦
旁遮普与锡克教
孟加拉国
第二节|龙与象的较量
安达曼 - 尼科巴群岛
第三节|印度洋与中国的南海战略
美国在印度洋的存在
送给印度的“珍珠链”
取代马六甲的安全陆上通道
中国的印度洋战略布局
第五章 俄罗斯与北冰洋部分
第一节|俄国在东亚的存在
俄国与日本海
豪猪取暖
第二节|北冰洋
温室效应与北冰洋的新生
俄罗斯的希望——北冰洋航线
北冰洋开发对中国的影响
后记 :暗战时代
我曾经在某个论坛上看到过关于“天涯爆帖”的一些讨论,当时就对其中一些关于国际关系的深度分析印象深刻。所以,当看到《地缘看世界》这本书竟然是源自天涯社区的1700万点击量爆帖,我几乎可以肯定,这本书的内容一定有着非常扎实的群众基础和讨论热度。这意味着作者的观点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与普通读者的认知和关注点是契合的,甚至能够引发更加激烈的讨论和辩驳。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继承那种“接地气”的风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剖析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国际政治和地缘战略。我希望它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者,娓娓道来,将那些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和权力博弈,抽丝剥茧地呈现在我面前。我不希望看到枯燥的学术论文,而是希望能读到有温度、有观点、有思想的文字,能够让我感受到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对这个世界是如何观察、思考和感悟的。这种源自互联网社区的生命力,往往能让一本书变得更加鲜活,也更有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在书店里非常显眼,尤其是“现货”这个词,总让人觉得能立刻拿到手里,充满了即时性和期待感。我当时是被书名里的“谁在世界中心”这几个字吸引了。它好像在抛出一个巨大的谜题,一个关于权力、关于影响、关于历史走向的终极拷问。我脑海里瞬间浮现出各种各样的画面:古老的帝国如何争夺霸权,近代列强又是如何划分势力范围,甚至当下国际格局中,哪些国家扮演着关键角色,又是什么因素让它们占据了“中心”的位置?我一直在思考,这个“世界中心”究竟是一个地理概念,还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战略高地?这本书的副标题,特别是“8年潜心创作,1700万点击量天涯爆帖”,更是加深了我的好奇。1700万的点击量,这可不是小数目,说明它触动了无数人的神经,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共鸣。而且,“潜心创作”也暗示了作者在这本书上的投入和付出,这让我对内容的深度和独特性有了很高的期待。我好奇作者是如何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不断打磨、积累,才最终呈现出这样一个“爆帖”作品的。这种经历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感,让人想一探究竟,看看这八年的心血到底凝结成了怎样的思想火花。
评分当我翻开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近60幅原创地图”。作为一名对世界地理和历史脉络有着强烈求知欲的读者,我深知一张好的地图对于理解复杂的地缘政治概念是多么重要。文字的描述固然精彩,但缺乏直观的地理参照,很多时候会显得空洞和难以想象。我期待这些原创地图不仅仅是简单的地理绘制,而是能够巧妙地将历史事件、政治格局、经济活动等信息融汇其中,成为解读“世界中心”的关键线索。比如,我会期待看到某个时期,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路线图,或者某个重大战役的兵力部署图,亦或是石油、天然气等战略资源的分布图。这些地图能够清晰地展示出力量的对比,资源的流动,以及地缘环境对历史走向的塑造。我相信,通过对这些地图的细致观察和分析,我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所探讨的“世界中心”的动态变化,以及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这种通过视觉语言来构建认知的方式,往往比纯粹的文字叙述更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更容易帮助读者构建起一个清晰的世界图景。
评分我一直觉得,要真正理解世界,就不能只看新闻联播或者一些片段化的信息。你需要一个能够将零散的事件串联起来,并解释其背后逻辑的框架。这本书的书名《地缘看世界》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视角。我期待它能帮助我构建起一个“地缘”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为什么某些国家会选择特定的发展道路,为什么某些地区会频繁发生冲突,以及为什么全球的资源和权力会呈现出当前的分布状态。我希望作者能够通过梳理历史脉络,揭示地理环境、资源禀赋、民族文化等多种因素如何共同作用,塑造了国家之间的关系,影响着国际格局的演变。这本书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它就不只是一本书,而更像是一把钥匙,能够打开我理解世界的另一扇门。我会带着这种期待去阅读,希望能从中获得一种更加宏观、更加深刻的认知,从而能够更清晰地看到“世界中心”的真实面貌。
评分“8年潜心创作”这个信息,在如今信息爆炸、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显得尤为难能可贵。它传递出的是一种专注、一种坚持、一种对知识和真理的敬畏。我非常欣赏作者这种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去深入研究和打磨作品的态度。这让我相信,这本书的内容绝非浅尝辄止,而是经过了严谨的考证、深度的思考和反复的推敲。我会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作者对某个特定地缘区域的详尽分析,或者对某种国际关系模式的深刻洞察。也许是关于某个大国崛起的必然性,也许是关于某个地区冲突的深层根源,抑或是关于未来世界格局演变的多种可能性。我相信,8年的时间足以让作者对一个课题进行全方位的探索,搜集大量的资料,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种积累的厚度,是短期内无法比拟的,它能够赋予这本书一种沉甸甸的价值感,让我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一种智识上的满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