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术演讲与写作

英语学术演讲与写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英语写作
  • 学术写作
  • 演讲技巧
  • 英语演讲
  • 学术英语
  • 论文写作
  • 口语表达
  • 写作技巧
  • 英语学习
  • 高等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哈尔滨市学府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0337289
商品编码:1270000069

具体描述

ISBN:9787560337289
内容介绍


ISBN号码:9787560337289
书名:英语学术演讲与写作
作者:王景惠 李晓文
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08-01
页数 :
版次 :第一版
开本 :
语种 :汉语
定价 :28.80



目录
UNIT 1 Oral Presentation

1.1 Speaker's image

1.2 Strategy planning

1.3 Opening and closing remarks

1.4 Language style

1.5 Use of notes and visuals

1.6 Questions handling

1.7 Delivery and evaluation

UNIT 2 Abstract Writing

2.1 An overview of abstracts

2.2 Key qualities of an abstract

2.3 Different types of abstracts

2.4 Stylistic features of abstracts

2.5 Difference between an abstract and a summary

2.6 How to write an abstract

UNIT 3 Research Papers

3.1 An overview of research papers

3.2 The Introduction section

3.3 Writing techniques for each move

3.4 The Materials and Methods section

3.5 The Results section

3.6 The Discussion/Conclusion section

3.7 The Acknowledgments section

3.8 The Tide

UNIT 4 Summary Writing

4. I Purposes of summary writing

4.2 Functions of a summary

4.3 Strategies for summary writing

4.4 Structure and vocabulary

4.5 An example of summary writing process

4.6 A sample summary with a grading scale

4.7 Sample summaries

UNIT 5 Essay Writing

5.1 Composing an essay

5.2 Informative writing

5.3 Explanatory writing

5.4 Persuasive writing

5.5 Argumentative writing

5.6 Expressive writing

UNIT 6 Model Essays

6.1 Model 1 Competitive Sports Build Character

6.2 Model 2 Chinese Americans

6.3 Model 3 Is true Friendship Dying Away?

6.4 Model 4 Reflections on US Energy Challenges

6.5 Model 5 Why Business Needs Scientists?

6.6 Model 6 An Observation and an Explanation

6.7 Model 7 Canada Goes Green

6.8 Model 8 Win with Your Strengths

6.9 Model 9 The Life of a Black Scientist

UNIT 7 Practical Writing

7.1 Letter writing

7.2 Writing for specific purposes

7.3 Official document

References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真实语料和实践环节培养研究生的学术演讲与写作能力,逐渐实现从知识到能力培养的转变,旨在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自身的英语学术演讲与写作能力,将科研成果在国际舞台展示,使学生真正成为国际化的科技人才。



本书共包括七个章节:学术演讲、英语摘要、科研论文、英语概要、英语短文、英语范文、应用文体写作。本书可作为研究生教材,同时适用于欲提高英语演讲与写作能力的人员使用。



暂时没有目录,请见谅!

《英语学术演讲与写作》是一本旨在提升非英语母语学者在国际学术交流中沟通能力的实用指南。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着重于培养读者在实际应用中所需的关键技能,使他们能够自信、清晰、有说服力地进行学术演讲和撰写学术论文。 本书内容编排严谨,逻辑清晰,从基础原则到高级技巧,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掌握学术沟通的精髓。 第一部分:学术演讲的艺术 这一部分深入探讨了如何准备和进行一场成功的学术演讲。 理解听众与目的: 首先,本书强调了在开始任何演讲准备之前,深刻理解听众的背景、知识水平以及演讲的根本目的至关重要。是介绍前沿研究?是探讨某一理论?还是进行综述?不同的听众和目的决定了演讲内容的侧重点、语言风格乃至视觉辅助的设计。本书提供了分析听众和明确演讲目标的实用框架,帮助读者避免“自说自话”的局面,确保信息能够被有效传递和理解。 构建引人入胜的演讲结构: 成功的演讲并非内容堆砌,而是精心构建的故事。本书详细介绍了构建演讲结构的黄金法则:引人入胜的开场(Hook)、清晰的背景介绍(Background)、核心论点的展开(Key Arguments/Findings)、支持性证据的呈现(Evidence/Data)、讨论与解释(Discussion/Interpretation)、以及强有力且令人难忘的结尾(Conclusion/Take-home Message)。每一步都配有具体的范例和技巧,指导读者如何逻辑性地组织信息,让演讲思路清晰,易于跟随。 设计有效的视觉辅助: 幻灯片(Slides)是学术演讲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但也是常见的“演讲杀手”。本书提供了关于设计高效幻灯片的详细指南,包括幻灯片的内容原则(少即是多)、视觉元素的运用(图表、图片、关键词)、避免文字堆积的技巧、以及如何利用幻灯片增强演讲的吸引力而非分散注意力。读者将学会如何制作出既美观又能有效传达信息的幻灯片。 掌握演讲技巧: 演讲不仅仅是内容的传递,更是通过声音、表情、肢体语言与听众的互动。本书深入剖析了演讲者的声音技巧(语速、语调、停顿)、非语言沟通(眼神交流、肢体语言、姿态)、以及如何克服紧张情绪。书中提供了大量的练习方法和实操建议,帮助读者提升自信心,自然流畅地表达。 应对问答环节(Q&A): Q&A环节是演讲者与听众深度互动的机会,也是展现专业素养的关键时刻。本书提供了如何预测可能被问到的问题、清晰、准确、简洁地回答问题的策略,以及如何礼貌地处理棘手问题或不确定的情况。读者将学会如何将Q&A环节转化为进一步展示自己研究价值的平台。 不同类型学术演讲的考量: 除了通用的演讲技巧,本书还针对不同类型的学术演讲,如会议报告、学位论文答辩、邀请讲座等,提供了特定的准备和执行建议,帮助读者在不同场合都能游刃有余。 第二部分:学术写作的精髓 这一部分将焦点转移到学术论文的撰写,强调清晰、严谨、规范是学术写作的核心。 理解学术写作的本质: 本书首先阐释了学术写作的特点:客观性、逻辑性、准确性、规范性以及对已有研究的贡献。它强调学术写作是为了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发展,而非个人抒情。读者将理解不同学科领域在写作风格上的细微差别,以及如何根据期刊要求调整写作策略。 论文结构的科学构建: 无论是研究论文、综述文章还是学位论文,清晰的结构是可读性的基础。本书详细讲解了学术论文的标准结构,如引言(Introduction,包括背景、研究问题、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研究方法(Methodology)、研究结果(Results)、讨论(Discussion)、结论(Conclusion)和参考文献(References)。每部分的功能、内容要求以及写作技巧都得到详尽阐述,并配以优秀范文进行剖析。 引言的“吸引力”与“定位”: 引言是论文的“门面”,它需要抓住读者的兴趣,同时准确地界定研究的范围和意义。本书提供了构建引人入胜的引言的步骤:从宏观背景切入,逐步聚焦到具体的研究问题,明确研究的创新点和价值,并概述论文的组织结构。 文献综述的批判性梳理: 文献综述并非简单地罗列前人研究,而是要对其进行批判性的分析、梳理和总结,找出研究的空白,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本书指导读者如何有效地搜索、筛选、阅读和评价文献,以及如何组织和撰写具有分析性和综合性的文献综述。 严谨的研究方法描述: 研究方法部分是论文的“骨架”,必须清晰、详细、准确地描述,以便他人能够重复和验证。本书提供了如何准确描述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方法、分析工具等关键要素,确保研究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清晰呈现研究结果: 结果的呈现应客观、准确,并以图表等可视化手段增强信息传递的效率。本书教授读者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如何清晰地标注图表,以及如何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关键的统计结果,避免主观臆断。 深入的讨论与有力的结论: 讨论部分是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分析和与现有研究的比较。本书指导读者如何解释结果的意义,分析其局限性,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结论部分则应简洁明了地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和贡献,并强调其在学术领域的价值。 掌握学术语汇与句式: 学术写作需要使用精确、客观、正式的语言。本书提供了大量常用的学术词汇、短语和句型,以及如何避免口语化、模糊不清的表达。读者将学会如何运用恰当的连接词和过渡语,使文章逻辑流畅,衔接自然。 学术引用与避免抄袭: 规范的引用是学术诚信的基石。本书详细介绍了不同引用格式(如APA, MLA, Chicago等)的基本规则,以及如何有效地整合引用,避免无意或故意的抄袭。 第三部分:跨文化沟通与实践 这一部分将演讲和写作的技能置于更广阔的国际学术交流背景下,强调文化差异对沟通方式的影响。 理解文化差异在学术交流中的体现: 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在沟通方式、表达习惯、对权威的态度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本书将引导读者认识这些差异,理解如何避免因文化误解而产生的沟通障碍,以及如何更好地适应多元化的学术环境。 跨文化沟通的策略: 本书提供了一些实用的跨文化沟通策略,例如:使用清晰、简洁的语言;注意非语言信号的解读;保持开放和尊重的态度;以及在必要时寻求解释和反馈。 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 最终,本书旨在帮助读者不仅能“说”和“写”,更能有效地“沟通”,从而提升他们在国际学术界的可见度和影响力。它鼓励读者积极参与学术讨论,与同行建立联系,并持续精进自己的学术表达能力。 《英语学术演讲与写作》是一本集理论指导、技巧训练和实践建议于一体的综合性工具书。它不仅能帮助读者掌握学术演讲和写作的基本规范,更能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逻辑组织能力和跨文化沟通意识,为他们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取得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本书的编写风格力求亲切实用,避免空泛的理论,而是聚焦于读者在实际应用中最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更自信、更清晰、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结构设计本身就体现了其专业性,给人一种非常“可信赖”的感觉。我尤其欣赏它所采用的“模块化学习路径”。它没有试图让你一口气读完所有内容,而是将复杂的技能拆解成若干个可以独立攻克的“单元”。比如,“图表标题的艺术”就是一个独立的小模块,它通过大量的对比案例,展示了平庸标题和精准标题之间的巨大差距。再比如,在论证部分,作者还引入了“反驳的艺术”,教导我们如何预判听众可能提出的质疑,并提前在演讲稿中进行建设性的回应,这种前瞻性的思维训练,是其他同类书籍很少涉及的。我个人认为,对于跨学科交流的学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尤其凸显。它有一章专门讨论了如何用“通用术语”来搭建不同领域专家之间的沟通桥梁,避免使用只有圈内人才懂的行话(Jargon),从而拓宽了研究的影响范围。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工具箱,而不是一本教科书,里面的每一个技巧都像是一个可以随时拿出来使用的工具,无论是修改PPT上的寥寥几行字,还是重塑一篇长篇论文的引言,都能立刻看到效果。

评分

这本书绝对是为那些正在为自己下一场重要学术演讲或论文写作而焦头烂额的人准备的“及时雨”。我发现它最可贵的一点在于,它没有落入那种空泛的、理论堆砌的窠臼。相反,它给出了大量可以直接套用、实践性极强的模板和策略。比如,在构建论点时,它详细拆解了如何使用“三段式论证结构”,并且针对不同学科背景(比如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给出了不同的侧重点。读完相关章节,我感觉自己像是拿到了一份“学术表达的秘密地图”。特别是在处理复杂的实证数据时,书里关于如何用简洁、有力的语言将图表信息转化为听众易于理解的叙述的技巧,简直是受益匪浅。以往我总觉得数据展示部分很枯燥,但这本书教我的方法是,与其罗列数字,不如讲一个关于数字背后的“故事”。这种思维的转变,让我的演讲不再是干巴巴的报告,而更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逻辑剧。此外,对于非英语母语者而言,书中的“高级连接词和过渡句汇编”部分更是宝藏,它有效避免了那种生硬的、中式英语的痕迹,让我的文本瞬间提升了一个档次。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远超我预期的“基础指南”范畴,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在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在顶尖的学术场合中游刃有余。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我有点怀疑市面上这种宣称能提高“学术交流能力”的书籍的实际效果,毕竟语言能力的提升往往是潜移默化的。但是,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听众心理学”的关注。它不仅仅教你怎么写,更教你怎么“被听见”。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学术会议上的微妙气氛——那种听众从全神贯注到注意力涣散的临界点。书中有一部分专门讨论了“设计认知断点”的技巧,教你如何在演讲中巧妙地植入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或者突然转换语速和音调,从而重新捕获听众的注意力。这比单纯地提高词汇量要有效得多。在写作方面,它打破了我对“复杂句子等于高水平”的迷思。书中推崇的是一种“清晰至上”的原则,强调如何使用主动语态和精炼的动词来增强句子的冲击力,尤其是在摘要(Abstract)的撰写上,给出了极为严苛的字数和信息密度要求,指导我们如何在一小段文字里塞入研究的全部精髓。这本书的语气非常直接、务实,它不和你谈虚的,而是直接告诉你,什么样的表达在审稿人或听众那里最容易得分,什么样的表达是致命的错误。读完之后,我感觉我的“学术雷达”灵敏度提高了好几个百分度。

评分

这本书的实战价值,体现在它对“非线性叙事”的探讨上。在传统的学术训练中,我们总被教导要按部就班地“介绍背景—阐述方法—展示结果—得出结论”。然而,在如今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这种线性结构往往效率低下。这本书深入分析了多种成功的学术报告案例,揭示了如何运用“倒叙”、“悬念设置”甚至是“挑战现有范式”作为开场白,迅速抓住听众的注意力。它提供的“叙事骨架”模板非常灵活,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研究的特点。例如,对于那些颠覆性的发现,它建议使用强烈的“冲突式开场”;而对于渐进式的、细微的改进,则推荐使用“共识建立式开场”。在写作中,它也鼓励我们尝试使用“论点先行”的结构,而不是将最重要的发现埋藏在冗长的铺垫之后。这种对不同语境下最佳沟通策略的细致区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实战经验。这本书不是教你如何成为一个“好的作家”,而是教你如何成为一个“高效的沟通者”,而这两者在当代学术生态中,其重要性已经不相伯仲了。它提供的工具箱,完全能够胜任从小型研讨会到国际大会的全部演讲与写作需求。

评分

与其说这是一本指导手册,不如说它是一本关于“学术自信心”的养成指南。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演讲或写作的障碍并非是语言本身,而是内心的不确定感——担心自己的逻辑不够严密,担心自己的表达不够专业。这本书通过一系列细致入微的步骤,有效地瓦解了这种恐惧。它教会我们,优秀的学术表达不是靠华丽辞藻堆砌,而是靠无懈可击的逻辑链条支撑。它在关于“提问环节的应对策略”中给出的建议尤其精彩,它强调了倾听提问时的“解码”过程,教导我们如何快速辨别提问者的真实意图,从而给出最有针对性的回答,而不是被对方牵着鼻子走。这极大地提升了我在公开场合的掌控感。在写作层面,它对引文和注释的规范性要求达到了近乎偏执的程度,但这恰恰是学术诚信的基石,作者用明确的红线告诉我们,在学术规范上绝不能有丝毫马虎。这本书的严谨,让我们在追求表达效果的同时,始终坚守学术的底线。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学术交流的敬畏之心更强了,同时那种“我能做好这件事”的信念也油然而生。

评分

挺好的。

评分

非常好

评分

总体还行,印刷质量太差。。。。。。。

评分

非常好

评分

挺好的。

评分

评分

非常好

评分

非常好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