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斗数玄空系列 紫微斗数讲义:星曜性质
:25.00元
作者:陆斌兆 著,王亭之 注释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309094718
字数:220000
页码:25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33kg
编辑
中州学派**嫡传王亭之先生著作
目录
序
注释凡例
紫微斗数概述
紫微斗数是什么?
紫微斗数与天文学
紫微斗数和子平八字
星命学与迷信
行将失传的紫微斗数
推算紫微斗数的方法
闰年的推算方法
天地人三个盘图
星曜飞躔十二宫吉凶反应的研究
一、 紫微星
(1)命宫
(2)兄弟(姊妹)宫
(3)妻宫(夫宫)
(4)子女宫
(5)财帛宫
(6)疾病宫
(7)迁移宫
(8)交友宫
(9)事业宫
(10)田宅宫
(11)福德宫
(12)相貌(父母)宫
二、 天机星
(1)命宫
(2)兄弟(姊妹)宫
(3)妻宫(夫宫)
(4)子女宫
(5)财帛宫
(6)疾病宫
(7)迁移宫
(8)交友宫
(9)事业宫
(10)田宅宫
(11)福德宫
(12)相貌(父母)宫
三、 太阳星
(1)命宫
(2)兄弟(姊妹)宫
(3)妻宫(夫宫)
(4)子女宫
(5)财帛宫
(6)疾病宫
(7)迁移宫
(8)交友宫
(9)事业宫
(10)田宅宫
(11)福德宫
(12)相貌(父母)宫
四、 武曲星
(1)命宫
(2)兄弟(姊妹)宫
(3)妻宫(夫宫)
(4)子女宫
(5)财帛宫
(6)疾病宫
(7)迁移宫
(8)交友宫
(9)事业宫
(10)田宅宫
(11)福德宫
(12)相貌(父母)宫
五、 天同星
(1)命宫
(2)兄弟(姊妹)宫
(3)妻宫(夫宫)
(4)子女宫
(5)财帛宫
(6)疾病宫
(7)迁移宫
(8)交友宫
(9)事业宫
(10)田宅宫
(11)福德宫
(12)相貌(父母)宫
六、 廉贞星
(1)命宫
(2)兄弟(姊妹)宫
(3)妻宫(夫宫)
(4)子女宫
(5)财帛宫
(6)疾病宫
(7)迁移宫
(8)交友宫
(9)事业宫
(10)田宅宫
(11)福德宫
(12)相貌(父母)宫
七、 天府星
(1)命宫
(2)兄弟(姊妹)宫
(3)妻宫(夫宫)
(4)子女宫
(5)财帛宫
(6)疾病宫
(7)迁移宫
(8)交友宫
(9)事业宫
(10)田宅宫
(11)福德宫
(12)相貌(父母)宫
八、 太阴星
(1)命宫
(2)兄弟(姊妹)宫
(3)妻宫(夫宫)
(4)子女宫
(5)财帛宫
(6)疾病宫
(7)迁移宫
(8)交友宫
(9)事业宫
(10)田宅宫
(11)福德宫
(12)相貌(父母)宫
九、 贪狼星
(1)命宫
(2)兄弟(姊妹)宫
(3)妻宫(夫宫)
(4)子女宫
(5)财帛宫
(6)疾病宫
(7)迁移宫
(8)交友宫
(9)事业宫
(10)田宅宫
(11)福德宫
(12)相貌(父母)宫
十、 巨门星
(1)命宫
(2)兄弟(姊妹)宫
(3)妻宫(夫宫)
(4)子女宫
(5)财帛宫
(6)疾病宫
(7)迁移宫
(8)交友宫
(9)事业宫
(10)田宅宫
(11)福德宫
(12)相貌(父母)宫
十一、 天相星
(1)命宫
(2)兄弟(姊妹)宫
(3)妻宫(夫宫)
(4)子女宫
(5)财帛宫
(6)疾病宫
(7)迁移宫
(8)交友宫
(9)事业宫
(10)田宅宫
(11)福德宫
(12)相貌(父母)宫
十二、 天梁星
(1)命宫
(2)兄弟(姊妹)宫
(3)妻宫(夫宫)
(4)子女宫
(5)财帛宫
(6)疾病宫
(7)迁移宫
(8)交友宫
(9)事业宫
(10)田宅宫
(11)福德宫
(12)相貌(父母)宫
十三、 七杀星
(1)命宫
(2)兄弟(姊妹)宫
(3)妻宫(夫宫)
(4)子女宫
(5)财帛宫
(6)疾病宫
(7)迁移宫
(8)交友宫
(9)事业宫
(10)田宅宫
(11)福德宫
(12)相貌(父母)宫
十四、 破军星
(1)命宫
(2)兄弟(姊妹)宫
(3)妻宫(夫宫)
(4)子女宫
(5)财帛宫
(6)疾病宫
(7)迁移宫
(8)交友宫
(9)事业宫
(10)田宅宫
(11)福德宫
(12)相貌(父母)宫
内容提要
中国由晋代起,即有玄空与斗数的秘密传授,这种传授,称为“中州学派”。据说由晋代的郭璞开始成立,及至明末,有蒋大鸿出,融合道家与儒家,将此发扬光大。
中州学派每代只传一人,虽有旁支,但未得全部教法,于近代此学派传人为刘惠苍先生,他于龄时传于王亭之先生,王亭之先生感到若仍然依一师一徒的传统,实嫌不足,因此将所学公开,撰述斗数玄空系列,次第说明这传承余年的中国绝学,《斗数玄空系列:紫微斗数讲义(星曜性质)》即为其中之一。
《斗数玄空系列:紫微斗数讲义(星曜性质)》油印本,其所依底本世传为“钦天监秘籍”,故得到此书的人常视为珍品,怀宝自秘,师承中州学派的王亭之先生特将它公诸于世。
陆斌兆先生为中州学派的旁支,王亭之先生则对陆斌兆先生所著的《斗数玄空系列:紫微斗数讲义(星曜性质)》加以补注及评述,并补充中州学派所秘传的“六十星系”,使中州学派的学说得以完整。
《斗数玄空系列:紫微斗数讲义(星曜性质)》图表文字清楚、简易,是认识紫微斗数很好的入门书。
这本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对于我这种刚接触命理学不久的新手来说,它的讲解方式简直是太友好了。我之前尝试过好几本相关的书籍,但常常因为术语太专业、概念太晦涩而感到气馁。这本书的作者在阐述复杂理论时,总能用非常形象和贴近生活的例子来做类比,让那些原本抽象的星曜特质变得触手可及。比如说,它对某些宫位组合的解读,不是简单地罗列吉凶,而是深入剖析了这种结构下个人心性的自然倾向和行为模式,读起来就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人生导师娓娓道来。我特别喜欢它那种不急不躁、层层递进的叙述节奏,既保证了学术的严谨性,又照顾到了初学者的接受能力。光是理解其中关于“四化”串联的动态变化,我就反复看了好几遍,每次都有新的感悟。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命理书那种刻板印象的认知,它更像是一本关于自我探索和认识潜能的指南手册,而不是一本僵硬的算命工具书。它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让人学会用更宏观和辩证的角度去看待人生中的起伏不定。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在学术考证和历史脉络梳理上做得极其出色,这对于追求深层次理解的读者来说是无价之宝。市面上很多命理书籍往往只关注“术”的应用,却忽略了其背后的哲学根基和流派演变。然而,本书的注释部分,尤其是对不同时代、不同流派观点的引用和辨析,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献功底。它没有武断地宣称某一种解释是绝对真理,而是将各种学说的源头和演变过程清晰地展示出来,让读者能够自行判断,甚至从中发展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种开放且严谨的态度,极大地提升了本书的学术价值。我常常被书中引用的古代典籍片段所吸引,然后会主动去查找这些原著,这极大地拓宽了我对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易学思想的理解广度。它不是那种读完就束之高阁的书,而是一本需要经常翻阅、对照参考的工具书,每一次重读,都能从中挖掘出新的历史和理论细节,确保我们所学的“术”是建立在坚实的文化和历史基础之上的,而不是空中楼阁。
评分如果说有什么能让这本书从众多同类著作中脱颖而出,那就是它在论述中体现出的那种深邃的辩证思维和审慎的态度。作者在处理一些极具争议性的命理观点时,表现出了极大的克制和圆融。他似乎总是在不同的观点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不是急于站队。这种“和光同尘”的论述风格,使得书中的观点不易产生偏激或僵化的解读。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提到某些“大格局”命理时,所流露出的对传统文化中“德行与能力匹配”的强调。他反复提醒读者,星曜只是一个基础配置,而个人的修为和后天的努力才是决定人生高度的关键。这种对主体能动性的肯定,对于那些容易在命理研究中迷失方向,产生依赖心理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剂清醒剂。它引导我们走向的,是一种知命而不囿于命的境界,这才是真正的国学智慧的体现。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设计,无疑是提升阅读体验的关键因素之一。我收到的这本实体书,纸张的质感非常舒服,印刷清晰,即便是那些复杂的图表和符号,也丝毫没有模糊不清的感觉。更值得称赞的是其排版的匠心独运。很多专业书籍为了塞入尽可能多的内容,常常将字体挤得密密麻麻,让人阅读起来非常吃力,需要时刻集中精神去辨认。但这本书显然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它合理地运用了留白、分段和标题层级,使得阅读过程中的视觉疲劳大大减轻。特别是那些需要对比分析的章节,作者巧妙地使用了加粗、斜体和列表等方式来突出重点,逻辑线条非常清晰。对于需要长时间研读的命理经典来说,舒适的阅读体验是保证学习效率的重要前提。这本书从拿在手里的那一刻起,就透露出一种对读者的尊重感,让人愿意沉浸其中,慢慢品味每一个字句的深意,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考试或快速得到一个结论。
评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超越了单纯的“预测”层面,而深入探讨了“改造”与“应对”的智慧。很多命理书籍都在强调“宿命论”,似乎人生轨迹早已被写定,我们能做的只是被动接受。然而,本书的很多论述中都蕴含着积极的、主动的干预思想。它不光告诉你星曜组合的倾向性,更重要的是,它在解读这些倾向时,总会巧妙地引申出在现代生活中如何通过调整认知、改变行为模式来趋吉避凶的方法。例如,在分析某些压力较大的命局时,作者会建议如何通过环境的选择、职业的定位甚至日常习惯的培养来弱化负面影响,强化正面能量。这种实用主义和哲学思考的结合,让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大大提升。它不再是冷冰冰的图解,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指导,让人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能够找到一种积极应对的策略和内心的平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