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百年学术经典精装系列:形而上学 哲学/宗教 哲学经典著作 书籍

西方百年学术经典精装系列:形而上学 哲学/宗教 哲学经典著作 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哲学
  • 形而上学
  • 西方哲学
  • 经典著作
  • 宗教哲学
  • 学术著作
  • 精装本
  • 哲学史
  • 思想史
  • 人文社科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福州金榜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ISBN:9787516811047L
商品编码:13894151716
出版时间:2016-01-01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书   名:形而上学

作   者:亚里士多德

I S B N :9787516811047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第1版

印刷时间:2016年10月 第1次

字   数:

页   数:

开   本:32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克

定   价:39.00元

编辑推荐

有了思想者,才有理想国!

《西方百年学术经典:形而上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重要的哲学著作,由吕克昂学园第十一代继承人安得洛尼可编成。由于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集中,本书排在有关物理学著作的后面,故名为“Metaphysic”,意思是“物理学之后”。本书所讨论的问题基本上都是重要的哲学问题,如存在的根本定因和本定问题等。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传》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确切地反映了本书的内容。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伟大思想家。马克思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博学的人”。他研究了哲学、逻辑学、心理学、自然科学、历史、政治学、伦理学、美学等问题。他在《形而上学》这一著作中叙述了自己的哲学体系。

《形而上学》一书共十四卷,由于是他的学生根据笔记整理而成,因而结构松散,各卷之间缺少连贯性,不成系统。不过这丝毫也不降低它的重要性,它依然是哲学研究的可靠资料,书中的许多问题一直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它是西方思想传统中重要的经典文本,它考察了人类知识的形成,进而提出关于普遍知识的理论,从根本上奠定了西方哲学思想的基本概念和问题。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目录

卷一/ 001

卷二/ 034

卷三/ 040

卷四/ 062

卷五/ 091

卷六/ 130

卷七/ 138

卷八/ 178

卷九/ 191

卷十/ 211

卷十一/ 234

卷十二/ 263

卷十三/ 285

卷十四/ 317


西方百年学术经典精装系列:形而上学 一部跨越时空的智慧探索之旅 “西方百年学术经典精装系列:形而上学”并非一本孤立的书籍,而是一扇通往西方哲学核心思想深处的大门。它汇集了自古希腊以来,西方哲学史上那些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关于“形而上学”的经典论述。这些著作,穿越了漫长的历史长河,经历了无数次的解读、辩论与传承,共同构建了西方思想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维度——对存在、实在、本质、宇宙以及我们自身最根本性质的追问。 我们所说的“形而上学”,其字源可以追溯至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将他的著作编纂成集时,其学生安德罗尼库斯将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哲学”的论述放在了关于“物理学”(physis)的论述之后,故称之为“meta ta physika”,意为“物理学之后”的学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形而上学”早已超越了其字面意义,演变为对那些超越感官经验、无法被科学实证直接衡量,但却构成了我们理解世界和自身之基础的根本问题的探究。它试图回答诸如:世界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事物最根本的构成是什么?存在意味着什么?时间与空间是真实的吗?自由意志是否存在?心灵与物质之间是什么关系?上帝或绝对实在是什么? 本系列收录的“形而上学”著作,正是对这些永恒问题的深刻回应。它们不是一套固定不变的答案,而是一个不断发展、辩证演进的思想谱系。从柏拉图的“理念论”出发,他认为我们所感知的现实世界只是不完美的摹本,真正实在的是永恒不变的“理念”世界,这为形而上学的理想主义奠定了基础。随后,亚里士多德则转向对现实世界的关注,他提出了“形式”与“质料”、“潜能”与“现实”等概念,试图在经验世界中寻找实在的根据。 进入中世纪,基督教神学与希腊哲学发生了深刻的融合。奥古斯丁将柏拉图的理念论与基督教的上帝观结合,强调上帝是终极实在和真理的源泉。托马斯·阿奎那则在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上帝的存在、神的属性以及人与神的关系,形而上学在此成为神学的重要工具。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开启了新的思想篇章。笛卡尔以“我思故我在”开启了近代哲学对主体性的关注,他区分了精神实体与物质实体,引发了长达数个世纪的“心物二元论”争论。斯宾诺莎试图建立一个统一的实体,即上帝或自然,将一切存在都归结于这一唯一的无限实体。莱布尼茨则提出了“单子论”,认为世界由无数个具有独立本质的“单子”构成,它们之间通过预定和谐而联系。 英国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如洛克、贝克莱和休谟,则对形而上学的抽象思辨提出了挑战。他们强调知识来源于感官经验,对那些无法被经验证实的形而上学断言持怀疑态度,尤其是休谟,他的怀疑论深刻地动摇了因果律、自我同一性等传统形而上学概念的根基。 康德,这位集大成的哲学家,对形而上学进行了划时代的批判。他区分了“现象”(我们所能认识的世界)与“本体”(独立于我们认识之外的实在),认为形而上学只能探讨“现象”的先验条件,而无法直接认识“本体”。他的“先验唯心主义”为形而上学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试图在理性与经验之间找到平衡。 德国唯心主义,特别是黑格尔,将形而上学的思辨推向了新的高度。他认为世界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精神(理念)是世界的根本,一切现实都是精神的不同发展阶段。他的“绝对精神”概念,试图解释宇宙的整体性和历史的必然性。 进入19世纪末和20世纪,形而上学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现象学、存在主义、分析哲学等不同的哲学流派,都对形而上学进行了新的解读和拓展。胡塞尔的现象学试图通过“意向性”来把握意识的本质,从而为认识提供可靠的基础。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则将形而上学的核心问题聚焦于“存在”本身,探究人的存在意义和死亡的必然性。维特根斯坦等分析哲学家则更多地关注语言与实在的关系,通过分析语言来澄清哲学问题。 “西方百年学术经典精装系列:形而上学”所呈现的,正是这样一条由无数巨匠共同铺就的智慧之路。这些著作,无论是对宇宙的宏观审视,还是对个体意识的微观洞察;无论是对普遍真理的孜孜以求,还是对有限存在的深刻反思,都展现了人类理性最深邃的探索能力。它们挑战我们固有的认知,引导我们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迫使我们去思考:我们是如何认识世界的?世界是如何存在的?我们自身的本质是什么? 阅读这些经典,我们并非要寻求一个现成的、包罗万象的答案,而是在于参与到这场持续了数千年的伟大对话之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被激励去独立思考,去辨析概念,去构建自己的理解体系。每一位伟大的哲学家都如同照亮黑暗的火炬,他们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渗透到科学、艺术、政治、伦理等各个领域。 本系列精装版的出版,不仅仅是对于这些重要思想的文献保存,更是为了提供一个高质量的阅读体验。精良的装帧,不仅是对这些经典著作本身的致敬,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沉浸式的阅读环境,让读者能够更加专注地进入哲学家的思想世界。 “形而上学”并非是与我们生活无关的空谈。它关乎我们如何理解现实,如何做出选择,如何构建我们的价值观,如何认识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每一次对形而上学问题的思考,都是一次对自身存在意义的追问。通过这部经典的系列,读者将能够系统地、深入地了解西方哲学中最核心、最深刻的智慧,开启一段自我发现与世界探索的非凡旅程。它鼓励我们超越日常琐碎,仰望星空,思考那些最根本、最永恒的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刻的洞察和更丰富的人生。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刚开始翻阅的时候,我感到极大的挫败感,很多术语和概念完全超出了我的知识储备。我不得不经常停下来,查阅大量的背景资料和注释,才能勉强跟上作者的思路。这套书的难度,绝对不是为初学者准备的“入门读物”,它更像是为那些已经对西方哲学史有一个初步了解的读者准备的深度挖掘工具。这种阅读体验是痛苦与快乐交织的。痛苦在于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去理解那些深奥的思辨,而快乐则来自于,当你终于攻克了一个核心概念,那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是任何轻松愉快的阅读都无法给予的。它强迫我慢下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思维定势,这对于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极为有益的。

评分

我原本以为这套书会是那种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毕竟是“西方百年学术经典”,听起来就让人打瞌睡。然而,我发现自己错了。虽然这些思想的确需要集中精力去咀嚼,但作者们(或者说是被收录的这些思想家们)的论证过程充满了令人惊叹的逻辑推演和深刻的洞察力。阅读它就像是跟随一位高明的向导,穿梭于人类思想史上那些错综复杂的迷宫。你会发现,许多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观念,其根源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那些看似遥远的争论之中。比如,对于“真实”的探讨,不同的哲学家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解答,每一个角度都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人忍不住想要探究得更深一些。这种智力上的挑战和随之而来的豁然开朗,是阅读其他任何通俗读物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

从实用性角度来看,也许有人会质疑,这些古老的形而上学讨论,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还有什么意义?但我的体验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外部世界变化太快,我们才更需要一套坚实的、关于“不变”的基石来锚定自我。这套书提供了一套极其稳固的思维框架,帮助我们在信息爆炸的洪流中保持清醒。它探讨的是永恒的主题——什么是实在?我们如何知道?我们应该如何行动?这些问题不会因为摩天大楼的升高或人工智能的出现而消失。相反,科技越是发展,我们对这些基础问题的追问就越发迫切。这本书提供的是精神上的“长期主义”,是构建稳定内心世界的蓝图。

评分

这套书的价值,我认为远远超出了单纯的知识积累。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理性在面对存在、知识、价值等终极问题时所能达到的高度与局限。读着这些跨越世纪的辩论,我深刻体会到,哲学并非是少数精英的空中楼阁,而是关于我们如何生活、如何理解世界的根本性追问。每一次对某一学派论点的深入理解,都会反过来影响我日常生活中做决定的方式和看待社会现象的角度。它培养了一种对事物进行多维度、深层次审视的能力。我发现自己对新闻报道中的各种说辞,不再是全盘接受,而是习惯性地去探究其背后的预设前提和逻辑基础,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是此书最宝贵之处。

评分

这套精装书的装帧实在是没得说,光是拿到手里那种厚重感和纸张的质感,就让人心生敬畏。我一直觉得,好的书籍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它本身也应该是一种艺术品。这套书的封面设计典雅大气,字体排版考究,每一页的油墨都均匀而清晰,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当然,书籍的价值终究还是内容,但我必须承认,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阅读本身变成了一种享受。我常常在想,在如今这个快餐文化盛行的年代,能沉下心来做这样一套能传承下去的经典,实属不易。光是把它摆在书架上,都能感受到一种知识的力量和历史的厚重感。我本来对这类学术著作望而却步,觉得它们晦涩难懂,但看到这精美的包装,鬼使神差地就买了,希望这份仪式感能推着我向前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