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8月1日)
外文书名: Guidance of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for Drug Premises,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平装: 412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06750806
条形码: 9787506750806
商品尺寸: 25.8 x 18.4 x 2.2 cm
商品重量: 762 g
《药品GMP指南:厂房设施与设备》是《药品GMP指南》丛书之一,为新修订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提供全面、深入、实用的科学参考。本书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编写,紧扣新修订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并参考美国、日本、欧盟、世界卫生组织等的相关文件。本书由三部分组成,即厂房、水系统和空调净化系统。厂房部分具体包括厂房设计、设备;水系统部分具体包括定义、内容和法规要求,制药用水及蒸汽系统技术要求,运行和验证,问题讨论;空调净化系统部分具体包括原料药及各种制剂的空调系统设计、调试、确认和运行,常见问题讨论等。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可供药品生产企业及工程设计、设备制造、药品监管等单位的管理、技术、生产和检查人员参考使用。
1厂房设计
1.1概述
1.1.1厂址选择和厂区总体布局
1.1.2厂房设施的设计和使用要求
1.2生产区
1.2. 1生产制造区
1.2.2包装区
1.3仓储区
1.3. 1医药仓储区GMP风险
1.3.2平面布局、设施设计原则
1.4质量控制区
1.5辅助区
2设备
2.1设备生命周期管理
2.2设备的设计选型
2.3设备技术资料管理
2.4设备维护与维修
2.5设备使用和清洁
2.5.1概述
2.5.2标准操作程序
2.5.3设备状态标识
2.5.4设备使用日志
……
我们公司是一家初创的生物制药企业,在筹建新厂的过程中,对于厂房设施和设备的GMP合规性问题,我们一直感到十分棘手。在朋友的推荐下,我们购买了《药品GMP指南:厂房设施与设备》,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我们解决当前困境的及时雨。书中关于生物制品生产车间的设计,特别强调了对微生物控制、隔离技术和灭菌工艺的要求,这与我们生物药的生产特点高度契合。它详细讲解了生物安全柜、隔离器等关键设备的选型和使用规范,以及如何通过环境监测来评估洁净度和微生物限度。书中还对冷链管理、无菌操作等环节的设计和验证给出了具体的指导,这对于我们生物药的生产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于设备验证的章节,详细阐述了DQ、IQ、OQ、PQ的流程和内容,以及如何进行工艺验证,这为我们今后的生产和注册申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顾问,为我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让我们能够以更低的风险、更高的效率完成新厂的建设。
评分我是一名对制药工程领域充满好奇心的在校学生,希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药品GMP指南:厂房设施与设备》是我近期阅读的非常有价值的一本书。书中对制药厂房设施的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对原本抽象的GMP概念有了具象化的认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无菌药品生产厂房”的设计内容,它详细介绍了无菌隔离器的使用原理、洁净区划分的严格要求,以及如何通过设计来确保操作的无菌性。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实际案例,让我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更好地理解设计理念的形成过程。例如,在描述设备材质的选择时,书中不仅仅列出各种材质的优缺点,还结合了不同的药品类型,说明了为什么某种材质更适合用于生产某些特定的药品。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对学习的兴趣。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现代制药生产的窗户,让我对未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评分作为一名刚入行不久的制药工程技术人员,我常常感到自己知识的浅薄和实践的不足。幸运的是,在一次行业交流会上,有前辈向我推荐了《药品GMP指南:厂房设施与设备》。拿到这本书后,我简直如获至宝。它的语言通俗易懂,没有过于晦涩的专业术语,让我这个新手也能轻松理解。最令我惊喜的是,书中对厂房设施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从选址、总平面布局,到车间划分、空气净化系统,再到给排水、供电、照明等公用工程,几乎涵盖了所有可能涉及到的内容。而且,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通过大量的图示和表格,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各种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物料流和人流”的章节,它用流程图的方式清晰地展示了药品生产过程中各种物料和人员的流向,并强调了如何通过合理的布局来避免交叉污染,这对我理解车间设计的重要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书中对设备安装、调试和维护的建议,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一步步地引导我学习,让我对制药厂房设施和设备有了系统的认识。
评分我是一名在制药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深知GMP合规的重要性。最近购入的这本《药品GMP指南:厂房设施与设备》,实在是给了我不少启发。虽说我一直认为自己对厂房布局和设备选型方面颇有心得,但仔细研读后,才发现许多细节之处,甚至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环节,都蕴含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例如,书中对于洁净室设计的空气流型和压差控制的阐述,就远比我以往理解的要精妙。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提及“保持正压”或“防止交叉污染”,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区域的洁净等级要求,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和验证手段,让我意识到原来这些看似基础的参数,背后有着如此严谨的科学依据。再比如,设备材质的选择,书中列举了不同材质的耐腐蚀性、易清洁性以及与药品的相容性,并结合不同剂型(口服固体制剂、注射剂、生物制品等)的特点,给出了详细的指导意见。这让我重新审视了我们车间一些设备的选择,发现有些看似“够用”的设备,在长期运行和严格的GMP要求下,可能存在潜在的风险。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用详实的案例和清晰的逻辑,引领我拨开了许多迷雾,对GMP合规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知。
评分我是一名药品注册申报的从业者,常年与药监部门打交道,深知GMP合规是药品能否顺利上市的关键。在工作中,我经常需要审核企业提交的厂房设施和设备相关文件,对其中的一些表述和设计细节常常感到困惑。《药品GMP指南:厂房设施与设备》的出现,极大地缓解了我的这一难题。这本书在解释GMP法规要求的同时,更加侧重于实际操作和技术细节的呈现。例如,它在介绍洁净厂房的设计时,不仅提及了洁净度等级,还详细讲解了不同等级的洁净室在换气次数、温湿度控制、压差梯度等方面的具体参数和设计要点,并提供了相关的计算公式和验证方法。这让我能够更准确地判断企业提交的设计是否符合标准,是否真正考虑到了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对于设备部分,书中对关键设备的选型原则、材质要求、自动化程度以及清洗验证等方面的深入阐述,也让我对如何评估设备的GMP合规性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视角,让我能够从“为什么”到“怎么做”都了然于胸,从而更有效地开展工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