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329天:德国统一的内部视角(典藏版)
:69.00元
作者:霍斯特·特尔切克(Horst Teltschik)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20101608
字数:280000
页码:404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德国统一外部问题谈判负责人霍尔斯特?特尔施克的私人日记,记述了从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开放至1990年10月3日德国统一之日的329天。从中可以看到二战后西方大国——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和波兰,以及正在消除隔阂而朝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迈进的欧共体在德国统一进程中的相互关系。从中可以看到各国政要在这一历史事件中的个人作用,他们的个人特色。
目录
前 言/1
柏林墙开放(1989.11.9~1989.11.20)/5
科尔的《十点纲领》(1989.11.21~1989.12.18)/38
崩溃前的民主德国(1989.12.19~1990.2.9)/84
莫斯科的绿灯(1990.2.10~1990.2.13)/136
棘手之处:北约、尼斯河与邻国(1990.2.14~1990.4.26)/146
西方赞成统一(1990.4.28~1990.5.10)/211
催化剂:贷款与协作(1990.5.13~1990.6.22)/229
三大峰会的积极信号(1990.6.25~1990.7.12)/284
莫斯科的奇迹(1990.7.13~1990.7.19)/309
外交余波(1990.8.13~1990.10.2)/341
人名索引(以外文姓氏首字母为序)/371
译后记——并非“他人的生活”/386
作者介绍
霍斯特·特尔切克(Horst Teltschik),德国政治家,活跃于政界和经济界。曾任德国基民盟总部外交与德国政策小组主任,莱-法州州长办公室主任,基民盟议会党团主席办公室主任,联邦总理府办公室副主任。离开政界后,先后任职于贝塔斯曼基金会(Bertelsmann Stiftung)、宝马公司(BMW AG)、宝马基金会(Herbert Quandt Stiftung)、波音公司(Boeing)等。2003年,担任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1999~2008年,特尔切克领导慕尼黑安全会议(Münchner Sicherheitskonferenz)。为位于纽约的美国对外关系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和位于柏林的大西洋倡议(Atlantische Initiative)协会成员。胡琨,德国波恩大学理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经济体制、金融与货币政策、地区与产业结构政策等。
文摘
序言
《329天:德国统一的内部视角(典藏版)》所展现的,是一幅幅生动而复杂的历史画卷,其深度和广度都令人惊叹。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巧妙地将宏大的历史事件与个体命运紧密结合,使得整个故事既有史诗般的宏伟,又不失细腻入微的个人情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不同社会阶层人物的刻画,从政府高官到普通市民,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立场,他们的对话和行为,共同构成了那个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图景。作者在处理历史细节上做得非常到位,许多我之前从未听闻的史实,都在书中得到了生动翔实的展现,这无疑为我对德国统一这段历史的理解,打开了全新的维度。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并没有简单地将一方描绘成正义,另一方描绘成邪恶,而是展现了统一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包括经济上的困难、社会观念的冲突,以及人际关系的重塑。这种客观而审慎的态度,让我对历史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理解了“统一”这个词汇背后所蕴含的沉重代价和来之不易的成果。这本书读起来需要一些耐心,因为它包含的信息量很大,但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和感悟,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佳作。
评分这本书《329天:德国统一的内部视角(典藏版)》带给我的是一种沉浸式的历史体验,让我得以从一个前所未有的角度去审视德国统一这一重大事件。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具有感染力,他仿佛是一位耐心的倾听者,将那些被岁月尘封的个人故事娓娓道来。我非常欣赏书中对不同个体在统一进程中所扮演角色的描绘,他们有的积极拥抱变化,有的则在忧虑中徘徊,还有的则在时代的洪流中寻找自己的定位。这些生动的人物群像,共同构建了一个立体而复杂的历史图景。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失去”与“获得”的探讨所触动,统一似乎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意味着一些旧事物的消逝,这种辩证的思考,让我对历史的理解更加深刻。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给出答案,而是引导读者自己去思考,去感受。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心酸,那是对那个时代人们所经历的动荡和选择的感同身受。这本书让我明白,历史的进程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它是由无数个人的选择和命运交织而成的。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每一次阅读都能带来新的感悟。
评分《329天:德国统一的内部视角(典藏版)》是一部充满力量的著作,它以一种极其个人化和细腻的方式,剖析了德国统一过程中那些不常被提及的“内部声音”。作者并没有聚焦于政治家们的宏大决策,而是将镜头对准了那些被历史浪潮裹挟的普通民众。我特别被书中那些充满个人回忆和情感叙述的篇章所吸引,它们像是散落在历史碎片中的珍珠,折射出那个时代人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无论是对于旧秩序的眷恋,还是对新生活的憧憬,亦或是对未知未来的恐惧,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的那种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让我为之动容。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任何宏大的历史变革,归根结底都是由无数个体的命运所组成的。那些微小的声音,那些被忽略的角落,才真正构成了历史的肌理。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去思考书中人物的处境,去感受他们的情感,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时代,与他们一同经历着这一切。这绝对是一本能够引发深度共鸣的书,它让我们更加珍视和平,也更加理解“统一”背后的复杂性。
评分这本《329天:德国统一的内部视角(典藏版)》真是让人爱不释手!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仿佛亲身经历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作者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将统一前东德人民的内心世界展露无遗。那些在历史洪流中挣扎、彷徨,却又充满希望的普通人,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矛盾与抉择,都通过作者的叙述变得鲜活而真实。我尤其被书中对家庭关系的描写所打动,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亲情成为了最坚实的依靠。无论是父母对孩子的期盼,还是子女对父母的关怀,都展现了人性中最温暖的光辉。那些关于告别、关于重逢、关于失去、关于拥抱的片段,常常让我热泪盈眶。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政治和历史,更是关于人心的力量,关于如何在变革中坚守自我,如何在困境中寻找出路。作者没有回避历史的复杂性,也没有过分渲染悲情,而是用一种冷静而深刻的观察,让我们看到一个民族如何在时代的巨轮下,一步步走向融合。那些曾经的伤痛,那些未竟的梦想,那些难以磨灭的回忆,都被妥善地安放在这本书中,等待着被我们重新发现和理解。这是一本能够触动灵魂的书,它让我对德国的过去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评分这本《329天:德国统一的内部视角(典藏版)》给我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它是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探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德国社会深处。作者以一种近乎于“纪录片”式的叙事风格,将统一前夕东德的种种景象,如同电影画面般呈现在读者眼前。那些破败的工厂,那些满怀期待的眼神,那些在政治变革中摇摆不定的人们,他们的生活点滴,他们的内心挣扎,都通过文字变得触手可及。书中对于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细节描写尤为精彩,从街头巷尾的谈话,到家庭餐桌上的争论,再到工厂车间的忙碌,都充满了时代的烙印。我尤其能感受到那种普遍存在的迷茫和不安,以及在未知面前的脆弱。但同时,我也看到了希望的萌芽,看到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以及在困难面前展现出的坚韧和勇气。作者在描绘这些人物时,并没有刻意去“拔高”或“矮化”,而是以一种平等、尊重的姿态,展现了他们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次关于“身份认同”和“国家变迁”的深刻洗礼,对历史的理解也因此变得更加立体和人性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