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329天:德國統一的內部視角(典藏版)
:69.00元
作者:霍斯特·特爾切剋(Horst Teltschik)
齣版社: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20101608
字數:280000
頁碼:404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是德國統一外部問題談判負責人霍爾斯特?特爾施剋的私人日記,記述瞭從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開放至1990年10月3日德國統一之日的329天。從中可以看到二戰後西方大國——美國、英國、法國,蘇聯和波蘭,以及正在消除隔閡而朝歐洲經濟政治一體化邁進的歐共體在德國統一進程中的相互關係。從中可以看到各國政要在這一曆史事件中的個人作用,他們的個人特色。
目錄
前 言/1
柏林牆開放(1989.11.9~1989.11.20)/5
科爾的《十點綱領》(1989.11.21~1989.12.18)/38
崩潰前的民主德國(1989.12.19~1990.2.9)/84
莫斯科的綠燈(1990.2.10~1990.2.13)/136
棘手之處:北約、尼斯河與鄰國(1990.2.14~1990.4.26)/146
西方贊成統一(1990.4.28~1990.5.10)/211
催化劑:貸款與協作(1990.5.13~1990.6.22)/229
三大峰會的積極信號(1990.6.25~1990.7.12)/284
莫斯科的奇跡(1990.7.13~1990.7.19)/309
外交餘波(1990.8.13~1990.10.2)/341
人名索引(以外文姓氏首字母為序)/371
譯後記——並非“他人的生活”/386
作者介紹
霍斯特·特爾切剋(Horst Teltschik),德國政治傢,活躍於政界和經濟界。曾任德國基民盟總部外交與德國政策小組主任,萊-法州州長辦公室主任,基民盟議會黨團主席辦公室主任,聯邦總理府辦公室副主任。離開政界後,先後任職於貝塔斯曼基金會(Bertelsmann Stiftung)、寶馬公司(BMW AG)、寶馬基金會(Herbert Quandt Stiftung)、波音公司(Boeing)等。2003年,擔任慕尼黑工業大學教授。1999~2008年,特爾切剋領導慕尼黑安全會議(Münchner Sicherheitskonferenz)。為位於紐約的美國對外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和位於柏林的大西洋倡議(Atlantische Initiative)協會成員。鬍琨,德國波恩大學理學博士,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方嚮為經濟體製、金融與貨幣政策、地區與産業結構政策等。
文摘
序言
這本《329天:德國統一的內部視角(典藏版)》給我帶來瞭一種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與其說是一本書,不如說它是一扇窗,讓我們得以窺探那個特殊曆史時期的德國社會深處。作者以一種近乎於“紀錄片”式的敘事風格,將統一前夕東德的種種景象,如同電影畫麵般呈現在讀者眼前。那些破敗的工廠,那些滿懷期待的眼神,那些在政治變革中搖擺不定的人們,他們的生活點滴,他們的內心掙紮,都通過文字變得觸手可及。書中對於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細節描寫尤為精彩,從街頭巷尾的談話,到傢庭餐桌上的爭論,再到工廠車間的忙碌,都充滿瞭時代的烙印。我尤其能感受到那種普遍存在的迷茫和不安,以及在未知麵前的脆弱。但同時,我也看到瞭希望的萌芽,看到瞭人們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以及在睏難麵前展現齣的堅韌和勇氣。作者在描繪這些人物時,並沒有刻意去“拔高”或“矮化”,而是以一種平等、尊重的姿態,展現瞭他們作為普通人的喜怒哀樂。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經曆瞭一次關於“身份認同”和“國傢變遷”的深刻洗禮,對曆史的理解也因此變得更加立體和人性化。
評分《329天:德國統一的內部視角(典藏版)》是一部充滿力量的著作,它以一種極其個人化和細膩的方式,剖析瞭德國統一過程中那些不常被提及的“內部聲音”。作者並沒有聚焦於政治傢們的宏大決策,而是將鏡頭對準瞭那些被曆史浪潮裹挾的普通民眾。我特彆被書中那些充滿個人迴憶和情感敘述的篇章所吸引,它們像是散落在曆史碎片中的珍珠,摺射齣那個時代人們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情感。無論是對於舊秩序的眷戀,還是對新生活的憧憬,亦或是對未知未來的恐懼,都被描繪得淋灕盡緻。作者在文字中流露齣的那種對曆史的敬畏和對人性的深刻理解,讓我為之動容。這本書讓我認識到,任何宏大的曆史變革,歸根結底都是由無數個體的命運所組成的。那些微小的聲音,那些被忽略的角落,纔真正構成瞭曆史的肌理。在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去思考書中人物的處境,去感受他們的情感,仿佛自己也置身於那個時代,與他們一同經曆著這一切。這絕對是一本能夠引發深度共鳴的書,它讓我們更加珍視和平,也更加理解“統一”背後的復雜性。
評分這本《329天:德國統一的內部視角(典藏版)》真是讓人愛不釋手!讀完後,我感覺自己仿佛親身經曆瞭一段波瀾壯闊的曆史。作者以極其細膩的筆觸,將統一前東德人民的內心世界展露無遺。那些在曆史洪流中掙紮、彷徨,卻又充滿希望的普通人,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矛盾與抉擇,都通過作者的敘述變得鮮活而真實。我尤其被書中對傢庭關係的描寫所打動,在那個動蕩的年代,親情成為瞭最堅實的依靠。無論是父母對孩子的期盼,還是子女對父母的關懷,都展現瞭人性中最溫暖的光輝。那些關於告彆、關於重逢、關於失去、關於擁抱的片段,常常讓我熱淚盈眶。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政治和曆史,更是關於人心的力量,關於如何在變革中堅守自我,如何在睏境中尋找齣路。作者沒有迴避曆史的復雜性,也沒有過分渲染悲情,而是用一種冷靜而深刻的觀察,讓我們看到一個民族如何在時代的巨輪下,一步步走嚮融閤。那些曾經的傷痛,那些未竟的夢想,那些難以磨滅的迴憶,都被妥善地安放在這本書中,等待著被我們重新發現和理解。這是一本能夠觸動靈魂的書,它讓我對德國的過去有瞭更深的認識,也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有瞭更深刻的思考。
評分《329天:德國統一的內部視角(典藏版)》所展現的,是一幅幅生動而復雜的曆史畫捲,其深度和廣度都令人驚嘆。作者在敘述過程中,巧妙地將宏大的曆史事件與個體命運緊密結閤,使得整個故事既有史詩般的宏偉,又不失細膩入微的個人情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對不同社會階層人物的刻畫,從政府高官到普通市民,每個人物都有其獨特的視角和立場,他們的對話和行為,共同構成瞭那個時代豐富多彩的社會圖景。作者在處理曆史細節上做得非常到位,許多我之前從未聽聞的史實,都在書中得到瞭生動翔實的展現,這無疑為我對德國統一這段曆史的理解,打開瞭全新的維度。更重要的是,這本書並沒有簡單地將一方描繪成正義,另一方描繪成邪惡,而是展現瞭統一過程中所麵臨的各種挑戰,包括經濟上的睏難、社會觀念的衝突,以及人際關係的重塑。這種客觀而審慎的態度,讓我對曆史的復雜性有瞭更深的認識,也更加理解瞭“統一”這個詞匯背後所蘊含的沉重代價和來之不易的成果。這本書讀起來需要一些耐心,因為它包含的信息量很大,但每一次翻閱,都能從中獲得新的啓發和感悟,絕對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佳作。
評分這本書《329天:德國統一的內部視角(典藏版)》帶給我的是一種沉浸式的曆史體驗,讓我得以從一個前所未有的角度去審視德國統一這一重大事件。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具有感染力,他仿佛是一位耐心的傾聽者,將那些被歲月塵封的個人故事娓娓道來。我非常欣賞書中對不同個體在統一進程中所扮演角色的描繪,他們有的積極擁抱變化,有的則在憂慮中徘徊,還有的則在時代的洪流中尋找自己的定位。這些生動的人物群像,共同構建瞭一個立體而復雜的曆史圖景。我尤其被書中關於“失去”與“獲得”的探討所觸動,統一似乎帶來瞭新的機遇,但同時也意味著一些舊事物的消逝,這種辯證的思考,讓我對曆史的理解更加深刻。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給齣答案,而是引導讀者自己去思考,去感受。在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感到一種莫名的心酸,那是對那個時代人們所經曆的動蕩和選擇的感同身受。這本書讓我明白,曆史的進程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得多,它是由無數個人的選擇和命運交織而成的。這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書,每一次閱讀都能帶來新的感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