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新华书店 正版图书 中华山水掌故词典(修订本) 特价 9787100089692

现货新华书店 正版图书 中华山水掌故词典(修订本) 特价 978710008969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成志 著
图书标签:
  • 中华文化
  • 历史地理
  • 掌故
  • 词典
  • 文化典籍
  • 新华书店
  • 正版图书
  • 修订本
  • 特价
  • 9787100089692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云书网旗舰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89692
商品编码:13160029818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4-04-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华山水掌故词典(修订本)

:118.00元

作者:徐成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4-04-01

ISBN:978710008969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华山水掌故辞典(修订本)(精)》由徐成志编著,本书是一部以山水文化为内容的工具书。它依据中华山水文化多形态、跨时空的特色,创用“掌故、名胜、诗词三位一体”的条目结构,以山水掌故为中心,同时介绍相关名胜和诗词作品。《中华山水掌故辞典(修订本)(精)》收录山水掌故2287条,介绍名胜2338处,引录诗词2078首;掌故条目以掌故所涉时代为序排列于所属山水名称之下,组成336个山水掌故单元,以其山水的地理位置划分到各省市行政区。前有分省山水掌故目录,后附掌故、名胜、诗词三种索引。

目录


序言
自序
前言
凡例
分省(市、区)山水掌故词目表
辞典正文
附录:道教名山洞天福地表
掌故词目笔画索引
名胜古迹笔画索引
相关诗词索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古韵新声:中国古典文学鉴赏与解读》 引言: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其文学成就犹如璀璨星河,照亮了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之路。古典文学,作为民族精神的瑰宝,不仅记录了历史的变迁与社会的风貌,更蕴含着古人对生命、自然、情感的深刻体悟。本书《古韵新声:中国古典文学鉴赏与解读》,旨在为当代读者搭建一座通往古代文学殿堂的桥梁,深入浅出地剖析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学精髓,引导读者真正走进古人的内心世界,领略那份穿越时空而来的文化魅力。 本书并非枯燥的学术专著,而是一部兼具知识性、可读性和启发性的鉴赏指南。我们力求在保证学术严谨性的基础上,以生动流畅的笔触,将那些看似遥远的经典文本,重新置于我们眼前,唤醒它们鲜活的生命力。 第一篇:文学的源头与奠基——先秦至汉魏的磅礴气象 本篇聚焦于中国文学的开端,探寻那些奠定后世文学基石的早期经典。 一、《诗经》:风土人情的凝练之声 我们将从《诗经》的“风、雅、颂”三大体例入手,细致解读其中反映的周代社会生活、爱情婚姻、祭祀祈祷等主题。“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些意象如何构建出朦胧而又真实的古代情感图景?我们不仅会分析其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更会探讨其对后世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深远影响。重点解析“黍离之悲”所蕴含的家国情怀,以及“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体现的朴素审美观。 二、《楚辞》:浪漫主义的瑰丽想象 《楚辞》以屈原为代表,标志着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自觉的、强烈的个人主体意识。《离骚》的宏大叙事、瑰丽的象征体系,构建了一个与中原文化截然不同的、充满神秘色彩的南方世界。本部分将重点剖析“香草美人”的政治隐喻,探讨屈原如何通过神游与求索,表达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并阐述其对后世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启迪。 三、《汉赋》:铺陈排比的盛世气象 汉代,大一统帝国对文学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宏大叙事和铺陈描写成为主流。《汉赋》,尤其是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杨雄的《玄伸赋》,展现了汉代宫廷的奢华与知识分子的思想挣扎。我们将解析赋体结构中对仗工整、辞藻华丽的技巧,并探讨赋体如何在歌颂盛世的同时,也逐渐孕育出对僵化文风的反思,为后来的文体革新埋下伏笔。 四、《建安风骨》:乱世中的慷慨悲歌 曹氏父子与“建安七子”在东汉末年,以其悲壮、沉郁、慷慨激昂的诗风,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建安风骨”。这批作品充满了对生命无常、时局动荡的深刻感叹。我们将着重分析曹操《观沧海》中的博大胸襟与曹植《白马篇》中的济世抱负,理解这种“慷慨悲歌”如何成为后世知识分子面对困境时的精神底色。 第二篇:中古文学的嬗变与高峰——魏晋南北朝至唐代的辉煌 这一时期,文学在形式与内容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百花齐放,群星璀璨。 一、魏晋玄学与田园诗的诞生 随着士人阶层的崛起,对个体生命意义的探讨成为主题。竹林七贤的放诞不羁,玄学的清谈之风,深刻影响了文学的表达方式。陶渊明作为田园诗的鼻祖,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展现的归隐情怀,不仅仅是肉体的抽离,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独立与自足。本部分将深入解析陶诗中“真”与“假”、“入”与“出”的辩证关系。 二、唐诗的黄金时代:格律的精进与意境的拓展 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其艺术成就难以超越。本书将按照发展脉络,系统梳理唐诗的演变: 初唐: 从宫廷宴乐到初露锋芒,如王勃的俊逸。 盛唐: 气象万千,盛世气象的体现。重点解读王维的禅意山水(诗中有画),李白的浪漫飘逸(天才的奔放),杜甫的沉郁顿挫(诗史的担当)。我们将使用具体的名篇进行剖析,如《登高》如何以严谨的格律承载了深沉的忧患意识。 中唐: 风格转向社会批判与个体情感的细腻表达。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韩愈、柳宗元的古文复兴及其对诗歌的影响。 晚唐: 李商隐、杜牧的唯美与伤感,对意象的精雕细琢,预示着下一阶段的转型。 三、唐传奇:小说的雏形与叙事艺术的探索 唐代的传奇小说,在叙事结构、人物刻画和情节设置上,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莺莺传》、《枕中记》、《南柯太守传》等篇目,不仅是故事,更是对人生命运、功名利禄的深刻反思,为后世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篇:市民文化的兴起与小说戏剧的繁荣——宋元明清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文学体裁开始向更通俗、更贴近大众生活的方向发展。 一、《宋词》:格律之美与婉约豪放 宋词在音乐的伴奏下,发展出不同于唐诗的独特韵味。我们将区分“婉约派”与“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及其风格。李清照词中对个人不幸的细腻哀婉,与苏轼词中“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旷达胸襟形成鲜明对比。分析宋词如何通过长短句的错落变化,更好地捕捉瞬间的心绪波动和复杂情境。 二、《元曲》:舞台的生命力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是北方市民文化和戏剧艺术的集中体现。《窦娥冤》的悲愤控诉、《西厢记》的浪漫情爱,展现了那个时代底层民众和文人的心声。本部分将侧重于元曲的口语化特征、强烈的戏剧冲突以及其对后世戏剧结构的影响。 三、《明清小说》:世态人情的全景展现 明清小说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成熟。《三国演义》的宏大历史叙事,《水浒传》的草莽英雄群像,《西游记》的浪漫奇幻,《红楼梦》的百科全书式描摹,共同构建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我们将选取关键的艺术手法进行解析: 《红楼梦》: 探讨其结构艺术的精妙(如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人物塑造的立体性(如贾宝玉、林黛玉的复杂性),以及语言的炉火纯青。 世情小说: 分析《金瓶梅》等作品如何细腻地描摹世俗生活和人情冷暖,揭示社会百态。 结语:传统的回响 中国古典文学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本书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体裁文学作品的梳理与赏析,不仅希望读者能欣赏到古人高超的文字技巧,更期待读者能从中汲取面对人生的智慧与力量。阅读古典文学,即是与古人对话,是滋养我们当代精神的永恒之源。让我们带着敬畏之心,在那些古老的文字中,听见历史的回响,获得今日的启迪。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书的知识覆盖面之广,真的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原以为它会更侧重于某个特定领域的收录,但实际上,它像一个巨大的知识网络,将看似分散的概念有机地联系了起来。我尝试去查询一些比较冷门或者跨学科的术语,竟然都能找到详尽且有深度的解释,这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定义,更重要的是,它往往会提供这些概念的演变历史、在不同语境下的细微差别,以及重要的学术争论焦点。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一个初学者也能快速入门,而资深研究者也能从中挖掘出新的洞见。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仿佛上了一堂非常扎实的综合性讲座,知识的边界在不断被拓宽。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实在是太精美了,拿到手里沉甸甸的,那种厚实的质感让人一下子就觉得物超所值。封面设计得非常典雅,色彩搭配沉稳大气,透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我特别喜欢它用的纸张,摸上去细腻而有韧性,印刷的字体清晰锐利,即便是这样一本内容详实的工具书,阅读起来也毫无压力。每次翻开它,都能感受到出版方在细节上的用心,书脊的处理也很到位,即使是经常翻阅,应该也不容易损坏。这种对实体书品质的坚持,在如今这个电子阅读盛行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可以陈列在书架上、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我甚至会花点时间去欣赏一下它的版式设计,那种留白的处理,使得密集的文字内容也变得井然有序,让人心生亲近感,而不是望而生畏。毫无疑问,从包装到内页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对读者的尊重。

评分

我最近开始尝试用这本书来辅助我的个人兴趣拓展项目,它的实用性简直是“立竿见影”。比如,在处理一些需要背景知识支撑的案例分析时,我不再需要费力去翻阅十多本不同的书籍。这本书就像一个强大的“知识中枢”,所有需要的定义、背景、关联信息都集中在这里,而且表述清晰,易于理解和消化吸收。尤其让我欣赏的是,它在解释复杂概念时,会恰到好处地穿插一些生动的例子或典故,这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避免了纯粹的术语堆砌带来的枯燥感。这本书已经成为了我案头常备的工具书,每次遇到困惑,翻开它总能迅速找到突破口,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校对工作做得简直无可挑剔,这对于一本内容复杂的参考书来说,是极其难得的。我之前买过几本同类型的词典,总是在一些关键的术语或条目中发现细微的笔误或注释混乱的问题,阅读体验大打折扣。但这本书,我特意挑选了几个交叉验证的知识点进行了核对,无论是引文的标注还是释义的精准度,都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准。这背后必然凝聚了大量专业人士的心血和时间,是对知识严谨态度的最好体现。当我需要快速定位某个信息时,清晰的页眉、合理的索引结构极大地提升了效率,不会让人在浩如烟海的条目中迷失方向。这种专业性,使得它在我日常的写作和研究中,成为了一个可以完全信赖的知识伙伴,而不是一个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去修正错误的辅助工具。

评分

作为一名对文字和文化有较高要求的读者,我对这本工具书的语言风格表达出由衷的赞赏。它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并没有陷入晦涩难懂的泥潭。作者的行文流畅自然,用词考究却不故作高深,逻辑推进清晰有力。尤其在描述那些历史悠久或文化色彩浓厚的条目时,那种文气和底蕴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让人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享受到了阅读本身的愉悦感。这本书的文字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体现,它教会我如何更精确、更有力量地表达思想,远超出了单纯的“查字典”的功能范畴。它让我体会到,真正的专业工具书,其文字本身也应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