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桥梁漫笔 | 作者 | 万明坤 项海帆 秦顺全 罗玲 |
| 定价 | 180.00元 | 出版社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 ISBN | 9787113210861 | 出版日期 | 2015-11-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是我国五十多位很有影响的桥梁专家、学者联合撰写的一部全面介绍桥梁知识的参考书。内容包括桥梁的历史、文化、类型、结构、勘测、设计、制造、安装、施工、试验、监测、维修、养护、管理、可持续性评估、今后的宏伟发展前景,以及与之有关的水文、地质、气象、地震、风害、材料、物理、力学和美学方面的知识。本书全面反映了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桥梁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结合国内外大桥进行介绍,图文并茂,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参考书,可供在桥涵科学技术及建设领域的工作者和大专院校师生参考,也可供对桥梁事业有兴趣的人士以及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序的青少年阅读。 |
| 作者简介 | |
| 万明坤,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前校长,中国铁道学会前副理事长,欧美同学会暨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前常务副会长;项海帆,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荣誉资深教授,土木工程学院名誉院长;秦顺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罗玲,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前总工程师,中国工程设计大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 目录 | |
| 目 录CONTENTS第 1 部分? 桥梁史话?...................................................................11? 关于古今中外桥梁的故事?............................................32? 中国古代桥梁?........................................................ 27第 2 部分? 桥梁概论?................................................................453? 关于桥梁的一些基本知识?.......................................... 474? 桥梁上部结构的安装与施工方法?................................. 715? 桥梁下部结构的类型与施工方法?................................. 976? 桥梁支座与桥面伸缩装置?........................................121第 3 部分? 不同材料的桥梁?..................................................... 1417? 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桥?...................................1438? 钢? 桥?...............................................................161第 4 部分? 各种形式的桥梁?.....................................................1859? 梁式桥—一种使用广泛的桥梁型式?.......................18710? 刚构桥—一种独特的桥梁型式?...............................20311? 拱式桥—一种既古老又年轻的桥梁型式?....................23112? 斜拉桥—一种 20 世纪 50 年代蓬勃兴起的桥梁型式?.....25713? 悬索桥—一种适合于大跨度的桥梁型式?.................289第 5 部分? 各种用途的桥梁?.....................................................31314? 城市立交桥..........................................................315-10-15? 城市跨河桥及轨道交通桥?.......................................34916? 跨谷桥?..............................................................37917? 跨海大桥?...........................................................39918? 高速铁路桥梁?.....................................................421第 6 部分? 桥梁概念设计基础?.................................................45319? 大型桥梁的设计理念与过程?....................................45520? 桥梁美学?...........................................................47521? 桥梁的可持续性与评价方法?....................................503第 7 部分? 桥梁的科学问题与未来发展?..................................... 51522? 桥梁设计中的物理、力学问题?..................................51723? 桥梁抗震?...........................................................52924? 桥梁抗风?...........................................................53725? 桥梁结构试验?.....................................................55126? 桥梁管理与养护?..................................................56927? 桥梁工程的历史回顾与宏伟发展前景?.........................591附录 1? 各篇首页插画桥名录?...................................................623附录 2? 英译本书内容摘要?......................................................624附录 3? 德译本书内容摘要?.....................................................637附录 4 ? 参加本书筹划与组织实施工作人员.....................................651后? 记???..............................................................................652-11- |
| 编辑推荐 | |
| 《桥梁漫笔》一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详实具体的资料,系统地向广大读者介绍了桥梁的历史、文化、类型、结构、勘测、设计、施工、检验,以及水文、地质、气象、地震、防风、材料、力学、美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是一本全方位解读桥梁科技知识的高级科普读物。参与编著此书的数十位作者均为桥梁界的专家、学者,从而使本书的内容具有极高的科学性、性和准确性。在科学的前提下,本书又不失通俗生动,使非专业读者阅读时不感到深,专业读者阅读时不觉得浅。《桥梁漫笔》不仅向读者全面系统的介绍了桥梁科技知识,也为广大青少年建立了一条通往桥梁科技事业的“桥梁”,激励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桥梁建设中,为桥梁事业增光添彩。本书是一部引领青少年走入桥梁事业的科普作品,同时也会使广大桥梁工作者、爱好者对桥梁知识有更加全面、准确的认识。本书荣获“国家出版基金”和“铁路科技图书出版基金”双基金的支持。曾庆元院士、王梦恕院士、刘宝琛院士、罗宝恒教授级高工,庄军生研究员等为本书申请相关基金作了认真推荐。《桥梁漫笔》是“大家”写科普的典范代表,是不可多得的科普精品,是奉献给广大读者的读物。本书对于推动桥梁科技普及和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
| 文摘 | |
| 序言 | |
《桥梁漫笔》这本书,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由无数精巧结构和智慧闪光组成的宏伟殿堂。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连接世界的伟大工程充满敬畏,而桥梁无疑是其中的典范。《桥梁漫笔》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将桥梁的科学性、艺术性和人文性完美融合。书中对不同类型桥梁的设计理念和结构特点的阐述,让我对“力学之美”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某座桥梁如何应对极端地形和复杂地质条件的章节。作者们详细描述了工程师们如何通过创新的设计,例如采用特殊的桩基技术、复杂的预应力系统,来解决那些看似无法克服的工程难题。读到这里,我仿佛能感受到工程师们在面对自然挑战时,那种沉着冷静、一丝不苟的精神。他们不仅仅是在建造一座桥梁,更是在与自然对话,用人类的智慧去化解潜在的危险,去创造和谐共生的可能。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桥梁维护和加固的故事,这让我认识到,一座桥梁的生命周期,不仅仅在于其建造的辉煌,更在于其长期的守护与传承。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桥梁作为一项伟大工程的深远意义,它不仅仅是连接,更是连接过程中的无数智慧与付出的结晶。
评分《桥梁漫笔》这本书,初拿到手时,我并没有抱有多大的期待。我平常对工程技术类的书籍算不上特别精通,更多的是一种普通读者的好奇心,想看看那些宏伟的桥梁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然而,翻开第一页,我便被深深吸引了。作者们(万明坤、项海帆、秦顺全、罗玲)以一种极其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原本在我看来枯燥乏味的桥梁建造过程,描绘得如同娓娓道来的故事。他们并没有堆砌一堆又一堆的专业术语,而是将那些复杂的力学原理、材料特性、设计理念,巧妙地融入到一个个具体的案例和场景中。我仿佛能看到工人们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工程师们在图纸前眉头紧锁,他们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将一座座看似不可能的建筑拔地而起的。书中对于不同类型桥梁的介绍,从最古老的木桥、石桥,到现代的悬索桥、斜拉桥,再到那些充满想象力的异形桥,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科技的魅力。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某座特大桥的章节,作者详细阐述了其选址的艰难、地质条件的复杂,以及为了应对极端天气所设计的独特结构。读到这里,我才真正理解了“创新”这两个字的重量,它不仅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对自然挑战的智慧回应。这本书让我对“桥”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仅仅是连接两岸的物理通道,更是人类智慧、勇气和协作精神的象征。
评分当我翻开《桥梁漫笔》,我以为我将看到一堆冷冰冰的技术图纸和公式,但事实却远非如此。这本书更像是一部关于人类智慧与勇气的史诗。它讲述了无数普通人,如何凭借着非凡的毅力和创造力,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的梦想变为现实。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百年工程”的论述,作者们探讨了桥梁的耐久性、可持续性,以及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如何考虑未来世代的需求。这让我不仅仅从技术的角度审视桥梁,更从一种宏大的历史和人文视角去理解它们。书中还提到了许多在建造过程中遇到的突发状况和挑战,例如恶劣天气、地质突变,甚至是一些意想不到的技术难题。然而,书中并没有渲染戏剧性的冲突,而是着重于描述工程师们如何冷静分析问题,如何通过团队合作,集思广益,最终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案。这种沉着、冷静、务实的精神,让我由衷地钦佩。读完这本书,我不再仅仅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而是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桥梁背后所蕴含的关于坚持、创新和责任的深刻含义。
评分阅读《桥梁漫笔》的过程,与其说是在“读”一本技术书籍,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我时常在想,在那些古老的年代,没有先进的测量工具和计算软件,人们是如何凭借对自然的理解和经验,建造出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的宏伟石拱桥?书中对于历史桥梁的描述,不仅仅是冰冷的数据和结构图,更是对工匠们精湛技艺和不懈精神的致敬。我能想象到,他们在没有机械辅助的情况下,是如何一块一块地打磨石料,如何精准地计算拱券的受力,如何在无数次的尝试中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那种纯粹的智慧和对品质的追求,是现代社会有时会缺失的宝贵财富。而当视角转向现代桥梁时,书中又展现了科技进步带来的惊人成就。那些横跨峡湾、飞越山脉的巨型桥梁,其设计之精巧,建造之宏伟,足以让人叹为观止。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某座斜拉桥的介绍,作者详细描述了其主塔的设计理念,以及拉索如何将巨大的荷载分散传递。读到这里,我忍不住去搜索了现实中的照片,当我看到那两座高耸入云的主塔,以及如同竖琴琴弦般优美的拉索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书中所说的“化繁为简,以巧胜拙”的艺术魅力。这本书让我深刻感受到,桥梁的建造,是一门融合了科学、艺术与工程的伟大实践。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我身边那些习以为常的桥梁。我一直觉得,桥梁只是一个简单的功能性建筑,但《桥梁漫笔》却让我看到了它们背后蕴含的深刻含义。书中对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桥梁的介绍,让我看到了桥梁与当地环境、人文习俗的紧密联系。我尤其被书中对某座古老木桥的描写所打动。作者们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这座桥是如何与周围的村落融为一体,又是如何承载了当地居民几代人的生活记忆。那种朴素而深厚的感情,让我看到了桥梁不仅仅是钢筋水泥的结合,更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而当书中转向现代桥梁时,我更是被其宏伟和科技感所折服。特别是关于某座大型桥梁的建造过程,作者们详细阐述了其复杂的施工技术和严谨的安全保障措施。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庞大的工程团队,在严苛的条件下,如何通过精密的计算、高效的协作,以及对细节的极致关注,最终将一座挑战自然极限的宏伟工程呈现在世人面前。这本书让我对“工程奇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人类智慧、毅力和协作精神的集中体现。
评分《桥梁漫笔》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关于工程技术的书,不如说是一部关于人类不断超越自我的史诗。我一直认为,桥梁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连接,更是精神层面的沟通与融合。书中对不同历史时期桥梁建造的梳理,让我看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轨迹。从古代简单的木桥、石桥,到中世纪的宏伟石拱桥,再到现代的悬索桥、斜拉桥,每一个阶段都代表着人类在材料、技术和设计理念上的重大突破。我特别被书中对某座极具代表性的现代桥梁的深入剖析所吸引。作者们详细介绍了其在设计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例如如何在高强度风力的作用下保证结构的稳定,如何利用最先进的计算机模拟技术来预测结构在各种荷载下的表现。读到这里,我仿佛置身于一个高度智能化的设计室,看着屏幕上不断跳跃的数据和模拟图像,感受着科学家们严谨的思维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一座现代桥梁的诞生,是无数科学家的智慧结晶,是无数工程师不懈努力的成果,更是人类不断探索未知、挑战极限的有力证明。
评分这本书,让我对“桥”这个字有了全新的理解。我一直认为,桥梁是连接两地的物理结构,但《桥梁漫笔》却让我看到了它们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的故事和深邃的智慧。《桥梁漫笔》以一种极为生动且富有洞察力的笔触,描绘了桥梁从概念到落成的全过程。书中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桥梁的案例分析,让我看到了人类文明的演进和科技的进步。我尤其对其中关于某个极具挑战性桥梁项目的描述印象深刻。作者们详细阐述了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例如如何在高海拔、低温环境下进行大规模混凝土浇筑,如何解决运输和安装大型构件的难题。读到这里,我仿佛能感受到项目团队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但同时也看到了他们那种不畏艰险、勇于创新的精神。书中并没有简单地罗列技术细节,而是通过生动的叙述,将那些复杂的工程原理和实践经验,变得易于理解和引人入胜。我能够想象到,在那些艰苦的施工现场,无数的工程师和工人是如何通力合作,如何克服困难,最终将一座座宏伟的桥梁矗立起来。这本书让我更加尊敬那些默默奉献的工程技术人员,是他们的智慧和汗水,才有了这些连接世界的伟大工程。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改变地貌、连接世界的宏伟工程充满敬畏,而桥梁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桥梁漫笔》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桥梁世界的窗户。它并非是一本枯燥的教科书,而是以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视角,讲述了桥梁背后的故事。书中对于桥梁选址的考量,从地理、地质到人文、经济,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一个看似简单的选址决定,背后却可能牵涉到无数的勘探、评估和权衡。我特别被其中关于某座在特殊地质带上建造的桥梁的章节所打动。作者描绘了工程师们如何应对地下暗河、松软土质带来的巨大挑战,他们是如何通过创新性的基础处理技术,确保桥梁的稳固与安全。读到这里,我仿佛能感受到工程师们面对未知的风险,那种审慎、坚持与乐观。此外,书中对于不同材料应用的探讨,也让我大开眼界。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到现代的高强度合金、复合材料,每一种材料的选择都凝聚着科学的智慧和对性能的极致追求。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一座宏伟的桥梁,不仅仅是钢筋水泥的堆砌,更是无数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工人和劳动者心血的结晶。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个由无数线条、弧度和支撑组成的奇妙世界。我一直认为,桥梁的美,在于其功能性与形式感的完美结合。《桥梁漫笔》恰恰捕捉到了这一点,并将其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书中对各种桥梁类型的设计美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无论是古老石拱桥的典雅,还是现代斜拉桥的轻盈动感,亦或是悬索桥的雄浑壮阔,都让我心生赞叹。作者们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桥梁如何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如何在满足通行需求的同时,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一座跨海大桥的描写,它不仅仅是一条连接大陆和岛屿的通道,更是人类征服自然、拥抱海洋的壮丽宣言。书中详细介绍了这座桥在设计过程中,如何克服海风、海浪、潮汐等恶劣环境因素,如何确保桥梁的抗震、抗腐蚀性能。读到这里,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建造者们面对海洋的渺小与伟大,以及他们将科技的力量注入到一座座桥梁中的决心。这本书让我更加理解了“工程师的艺术”这一说法,那是一种将科学的严谨与审美的追求完美融合的境界。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震撼,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却又无比深远的。我一直对那些宏伟的建筑工程充满好奇,而桥梁,作为连接人与人、连接地域的标志性工程,更是让我着迷。《桥梁漫笔》这本书,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揭开了桥梁建造的神秘面纱。它不仅仅介绍了各种桥梁的结构类型,更重要的是,它让我看到了每一座桥梁背后,都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书中对于某座传奇桥梁的建造历程的描写,让我印象极其深刻。作者们详细叙述了在那个技术相对落后的年代,建造者们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是如何用最朴素的方法解决最复杂的问题。我能想象到,在那个没有现代机械的时代,他们是如何用集体的智慧和巨大的劳动,将一块块沉重的石块堆叠起来,是如何用经验和直觉去判断结构的安全。这种对人类潜能的挖掘和对极限的挑战,让我感到无比振奋。同时,书中也展现了现代桥梁建造的科技力量,那些跨越千米的巨型桥梁,其设计之精巧,建造之高效,足以颠覆我之前的认知。这本书让我明白,一座桥梁的建成,是技术、艺术、管理以及无数人心血的完美结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