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老年国画大学堂 月季
定价:24.00元
作者:曹国鉴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10205578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2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老年国画大学堂·写意花鸟画技法》是在总结作者曹国鉴五十余年写意花鸟画艺术实践和二十年老年大学教学经验基础上编写出的。本套丛书内容详实,尤其侧重于基础技法的讲解,在笔法、墨法、色法、水法及构图方面论述充实,文字与图解相对照便于初学者自学。本书为《老年国画大学堂·写意花鸟画技法》之《月季》分册。全书切中老年人学画心理,总结老年人学画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融入到具体技法讲解中,使本书更具实用价值。
目录
作者介绍
曹国鉴,字慕植,祖籍安徽歙县,室名雅怡堂。1936年生。师从汪慎生先生,后又得到陈半丁、高希舜、王雪涛诸先生的教诲,画艺日趋成熟。画风受林良、陈淳、石涛、八怪及海派画家的影响。作品《雪梅图》被中南海收藏。《曹国鉴花鸟画教学》教材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原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现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画研究会会员、今日华夏艺术中心特聘画师、文化部侨联文华阁书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书画家协会顾问,并在新华社、外交部等十余所中央部委的老年大学任教。艺术简历刊于《中国当代书画家印款辞典》《中国历代书画名家大辞典》。韩嘉明,女,1941年10月26日生。书画世家。自幼受故宫顾问外祖父李浚之(响泉)、湖社画家舅老爷李鹤筹(枕湖)及二舅李树智(晴湖)、母李树萱(冷云)影响修习国画。毕业于中国画研究会人物进修班,由蒋兆和、黄胄、叶浅予、黄均诸先生授课。中国画研究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辅仁美术研究会研究员。18岁作品《百蝶图》参加北京“三八节”画展获奖,并加入北京国画社,在此期间临摹了大量古代人物画作品,并坚持练习素描,从师于老一辈画家王重年教授。1959年从师于黄均教授专攻工笔人物画。并从师北京师范大学郭预衡教授修习古典文化。作品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各种画展,《月夜仕女》、《蝶恋花》等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选入画集。《水月观音图》于日本参展入编《中日邦交20周年现代中国书画名作展画集》。作品《嫦娥奔月》为中南海收藏。作品《竹林仕女图》选入《北京辅仁大学建校七十周年画集》。
文摘
序言
我之所以对这本《老年国画大学堂:月季》如此着迷,不仅仅是因为我对国画的向往,更是因为“月季”这个主题本身所蕴含的丰富意象。月季,花开四季,象征着坚韧不拔、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这与我们老年人积极乐观、追求不老的生活态度不谋而合。在翻阅此书的过程中,我仿佛能感受到曹国鉴先生在描绘月季时,倾注其中的情感与匠心。从勾勒花瓣的线条,到渲染花萼的色彩,再到点缀叶片的墨色,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他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对艺术的深刻理解。我特别好奇,在国画中,月季的哪些特点会被着重突出?是那层层叠叠的花瓣,还是那带着露珠的叶片?又或是那错落有致的枝干?书中是否会介绍月季的不同品种,以及它们在传统文化中各自象征的意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导我,不仅仅是学习绘画的技巧,更能体会到月季所代表的美好寓意,并将这种美好的情感融入到我的画作中。对于我们老年人来说,学习艺术的过程,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项技能,更是为了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这本书,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老年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平台。我迫不及待地想跟着曹国鉴先生的笔触,去探索国画的奥秘,去感受月季的美丽,去发现属于自己的艺术乐趣。
评分这本书,名为《老年国画大学堂:月季》,由曹国鉴先生执笔,人民美术出版社倾力发行,光是书名就充满了温情与艺术的召唤。拿到手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封面设计,淡雅的色彩,一株盛开的月季,花瓣层层叠叠,姿态万千,仿佛带着一股淡淡的幽香扑鼻而来,立即勾起了我对中国传统绘画,特别是国画的浓厚兴趣。作为一名有着闲暇时间,渴望学习新事物,同时又对生活充满热情的退休人士,我一直觉得老年生活不应该只是停留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重复,而是应该有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而艺术,无疑是其中最能滋养心灵的选择。国画,更是承载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底蕴,其写意的水墨,灵动的笔触,无不透露着东方特有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这种愿望,它不仅提供了一个学习国画的平台,更以“月季”为主题,选择了一个如此生动、多姿多彩的花卉作为切入点,这让我感到非常惊喜。我一直觉得,花卉在国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仅是客观的描绘,更是画家情感的寄托,是意境的载体。《月季》这个篇章,想必会带领我领略画家笔下的月季,如何从一株植物,跃然纸上,成为富有生命力和情感的艺术品。我对曹国鉴先生的画风,以及他如何将复杂的国画技法,以适合老年读者理解和学习的方式呈现,充满了期待。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品牌保证,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品质和内容有了更高的信心。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画册,更像是一扇窗,一扇通往艺术殿堂,通往内心宁静与喜悦的窗。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位对艺术有着深厚兴趣,却又因年龄和时间而觉得稍显力不从心的老年人来说,一本名为《老年国画大学堂:月季》的书,简直是一份珍贵的礼物。它不仅点明了学习的主题——国画,更以“月季”这一生动而富有象征意义的花卉为切入点,这让我觉得非常贴合我们的生活节奏和情感需求。月季,不像某些花卉那样短暂易逝,它四季常开,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不息,这与我们老年人积极向上、珍惜当下生活的态度不谋而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循循善诱地引导我进入国画的世界。书中对月季的描绘,不仅仅是停留在形的模仿,更希望能够触及神韵的表达。比如,曹国鉴先生是如何通过笔墨的浓淡干湿,来表现月季花瓣的晶莹剔透?又是如何运用线条的刚柔并济,来刻画月季枝干的生命力?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有对具体绘画步骤的详细解析,例如,如何起笔勾勒花瓣的轮廓,如何运用渲染的方式来表现色彩的层次,以及如何通过墨色的变化来塑造花蕊的立体感。此外,我也希望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月季的文化内涵的介绍,让我们在学习绘画的同时,也能更深刻地理解月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从而将这份理解融入到我们的创作中,让笔下的月季不仅仅是色彩的堆砌,更是情感的流露。
评分拿起《老年国画大学堂:月季》这本书,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沉静而美好的艺术氛围。作为一名年过花甲的长者,我一直希望能为自己的晚年生活注入一些艺术的色彩,而国画,以其独特的东方韵味和写意精神,一直是我心中所向往的。这本书的书名,就非常精准地捕捉到了我的这份需求。“大学堂”寓意着系统的学习,“月季”则代表了生机勃勃的生命力,这恰好契合了我们老年人积极向上、追求活力的心态。我非常期待曹国鉴先生在这本书中,能够以一种非常平缓、易懂的方式,将国画的奥秘展现在我眼前。我希望书中能有关于如何握笔、如何运腕、如何控制墨色的浓淡干湿等基础技巧的讲解。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够学习到如何描绘月季的各种形态,从含苞待放的娇羞,到盛开时的热烈,再到凋零时的从容。我对月季的构图也有很大的兴趣,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安排花、叶、枝的比例,以及如何运用留白来营造空间感和意境的指导。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绘画教程,更像是开启了我一段新的旅程,一段在色彩与墨韵中探索自我、实现价值的旅程。
评分这本《老年国画大学堂:月季》,就像是一缕温暖的阳光,照进了我退休后的生活。长久以来,我一直对中国水墨画情有独钟,但苦于没有好的入门途径,一直未能如愿。这本书的出现,给了我一个绝佳的机会。《老年国画大学堂》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觉得亲切而有力量,它传递出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让我觉得非常受鼓舞。《月季》作为主题,更是让我心生欢喜。月季,花期长,姿态美,而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象征着美好的爱情和吉祥的寓意,这与我们老年人渴望生活幸福美满的心愿不谋而合。我非常好奇,曹国鉴先生在书中,将如何带领我们这些初学者,一步步掌握国画的精髓。他是否会从最基础的笔墨练习开始,比如勾线、皴擦、点染等,然后逐步深入到月季的创作?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有不同品种、不同花态的月季的示范图,以及详细的步骤解析,这样我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模仿和练习。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介绍一些关于色彩搭配的知识,以及如何运用留白来营造画面的意境。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绘画技法的指导书,更像是一本心灵的读物,它将引导我在艺术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平静与快乐。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位热爱生活,又渴望在晚年充实自己的退休人士来说,一本能帮助我学习传统艺术的书籍,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老年国画大学堂:月季》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这份期待。书名中的“大学堂”三个字,预示着它将以一种系统而深入的方式,带领我们领略国画的魅力。而“月季”这一主题,更是让我倍感亲切。月季,花开不败,寓意着生命的活力与坚韧,这与我们老年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不谋而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用最平实易懂的语言,为我揭开国画的神秘面纱。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讲解描绘月季的各种技法,比如如何用墨色来表现花瓣的层次感和透明感,如何用线条来勾勒出月季枝干的生命力,以及如何通过色彩的搭配来营造出温馨而富有生机的画面。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介绍一些关于月季的文化意蕴,让我明白,笔下的月季,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象征。这本书的出现,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我迫不及待地想跟随曹国鉴先生的指引,去探索国画的奥秘,去感受月季的美丽,去为我的晚年生活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评分在我心中,艺术的学习从来不是一件年轻人的专属。特别是国画,它所蕴含的东方哲学和写意精神,对我来说,有着一种天然的吸引力。而《老年国画大学堂:月季》这本书,正好抓住了我这样的需求。书名中的“大学堂”三个字,就传递出一种系统性、专业性,但又不失亲切的学习氛围。而“月季”这个主题,也让我倍感亲切。月季的花姿,千变万化,色彩丰富,而且它所代表的寓意——四季常开,生生不息,更是我们老年人所向往的生活状态。我非常好奇,曹国鉴先生是如何引导我们这些初学者,一步步走进国画的殿堂的。他是否会从最基础的笔墨技巧讲起,比如如何执笔,如何运腕,如何控制墨的浓淡干湿?又是否会针对月季的特点,传授一些特殊的绘画方法?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有不同品种、不同花期的月季的示范画,这样可以让我对月季的形态有更全面的认识,也方便我根据不同的状态来练习创作。而且,我期待书中能够讲解一些关于构图的知识,比如如何安排花、叶、枝的比例,如何利用留白来营造空间感,让画面看起来更加生动、有层次。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绘画教程,更像是一位良师益友,引导我在晚年生活中,找到一份新的寄托,一份新的乐趣,去感受艺术的魅力,去挥洒生命的色彩。
评分当我看到《老年国画大学堂:月季》这本书时,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美好的召唤。长久以来,我对中国水墨画的意境之美心生向往,但总觉得门槛较高,难以企及。这本书的出现,给了我一个绝佳的理由去尝试。书名中的“大学堂”三个字,让我感受到了其系统的教学理念,而“月季”作为主题,更是让我心生喜爱。月季,它不像一些名花那样娇贵,它坚韧顽强,四季常开,这与我们老年人即使岁月流逝,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的态度不谋而合。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曹国鉴先生将如何带领我们这些国画初学者,一步步领略其中的奥妙。我希望书中能够有详细的笔墨运用技巧讲解,比如如何通过墨色的浓淡干湿来表现月季花瓣的质感,如何用线条的粗细变化来勾勒出月季枝干的生命力,以及如何运用色彩来渲染出月季丰富而温暖的色彩。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月季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的介绍,这样我能在绘画的同时,更深刻地理解其内涵。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绘画书籍,更像是一份心灵的慰藉,它将帮助我在晚年生活中,找到一份宁静,一份乐趣,并为生活增添更多绚丽的色彩。
评分退休后的生活,对我而言,就像是一本尚未完全翻阅的书,充满了未知,也渴望着新的色彩。当我在书店看到《老年国画大学堂:月季》这本书时,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契机,一个可以让我为这本“书”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的契机。《老年国画大学堂》这个名字,让我觉得它充满了包容性,似乎是在说,任何年龄段的人,只要心怀对美的追求,都可以走进国画的世界。《月季》这个主题,更是让我心动。月季,它不像牡丹那样雍容华贵,也不像梅花那样孤傲清冷,它是一种更加温和、更加持久的美。它四季常开,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坚持,这与我们老年人即使岁月流逝,依然心怀热忱的生活态度不谋而合。我非常期待,曹国鉴先生在这本书中,是如何将月季的形态之美,与国画的写意之魂相融合的。他是否会介绍一些国画的基本笔法,如“兰叶描”来勾勒花瓣的轮廓,“介字描”来刻画叶子的脉络?又或者,他会如何运用“积墨法”、“破墨法”等技法,来表现月季花朵的层次感和立体感?我尤其希望书中能够有对月季不同姿态的详细讲解,比如含苞待放时的娇羞,盛开时的热烈,以及残败时的从容。通过学习,我希望不仅仅是学会画月季,更是能通过月季,去感悟生命的意义,去体会艺术带来的宁静与喜悦。
评分当我翻开《老年国画大学堂:月季》时,我首先被其扉页上那幅月季的写意画所吸引。那不仅仅是一朵花,更是一种意境的流露。曹国鉴先生的笔触,既有传统文人画的写意精神,又不失对现实花卉形态的精准把握。花瓣的层次感,色彩的晕染,以及叶片的疏密有致,都做得恰到好处。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非常人性化,字体大小适中,留白恰当,让阅读体验非常舒适。作为一名初学者,我尤其担心会遇到过于专业的术语和晦涩的理论。但从这本书的整体风格来看,我预感它会以一种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讲解国画的技法,并结合月季的绘画实践,让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我希望书中能有不同角度、不同姿态的月季的画法示范,比如含苞待放的、怒放盛开的、以及凋零衰败的,这样可以帮助我更全面地理解月季的生命周期,也为我的创作提供更多灵感。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介绍一些国画的常用笔法和墨法,例如“用墨之道”,如何通过墨色的浓淡干湿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立体感,以及“用笔之道”,如何通过不同的运笔方式来勾勒出花瓣的柔软和枝干的遒劲。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国画艺术的大门,我迫不及待地想踏入其中,去探索无限的可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