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三國演義-(經典綫裝本 全套四冊)
定價:395.00元
作者:(明)羅貫中
齣版社:吉林齣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齣版日期:2011-07-01
ISBN:9787546359182
字數:650000
頁碼:全4冊
版次:1
裝幀:綫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
內容提要
《三國演義》原名《三國誌通俗演義》,是羅貫中根據晉人陳壽《三國誌》和南朝人裴鬆之為《三國誌》所作注文中引用的大量野史雜記,並汲取平話雜劇中若乾故事情節寫作而成的。羅本刊刻於明嘉靖元年(1522),共為二十四捲,二百四十則,前有弘治八年(1494)金華蔣大器(庸愚子)序,梓行後時人“爭相謄錄,以便觀覽”(庸愚子序),新刊本亦隨之大量齣現,見諸於後人著錄的主要有:
十二捲本係列一一
《新刻校正古本大字音釋三國誌通俗演義》,明萬曆十九年(1591)金陵周曰校刻;
《新刊校正古本大字音釋三國誌通俗演義》,明夏振宇刊刻;
《新刊校正古本大字音釋圈點三國誌傳通俗演義》明鄭以楨刊刻。
二十捲係列一一
《新刻按鑒全像批評三國誌傳》,明萬曆二十年(1592)餘氏雙峰堂刻,署書坊仰止餘世騰批評;
《新刊校正演義全像三國誌傳評林》明萬曆間餘象鬥刻;
《新刻京本補遺通俗演義三國全傳》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熊清波刊;
《新鎸京本校正通俗演義按鑒三國誌傳》明萬曆三十三年(1606)鄭少垣聯輝堂三垣館刻本;
《重刻京本通俗演義按鑒三國誌傳》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閩建楊春元閩齋刊本;
《新鍥京本校正通俗演義按鑒三國誌傳》,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鄭世榮刻本;
另外,還有明萬曆間喬山堂刻《新鍥全像大字通俗演義三國誌傳》;明刊《新刻湯學士校正古本按鑒演義全像通俗三國誌傳》;明天啓三年(1623)黃正甫刻《新刻考訂按鑒通俗演義全像三國誌傳》;明刻《新刻音釋旁訓評林演義三國誌史傳》;明富沙劉榮吾刻《新鎸按鑒全像鼎峙三國誌傳》、明雄飛館閤刻《英雄譜》本《三國誌》;煙水散人編次本《三國誌傳》;江夏湯賓尹校正《全像通俗三國誌傳》等,以上二十捲本係列,大多以羅本為底本,內容變動不大,書名亦大同小異。明末李贄把羅本二百四十迴則閤並為一百二十迴,不分捲,題為《李卓吾先生批評三國誌》,後來的鍾惺評本《三國誌傳》,吳郡寶翰樓刊本《三國誌真本》,清初吳郡綠蔭堂覆明本《三國誌》,清藜光樓南槐堂刊本《三國誌》,均齣於此本。
目錄
迴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第二迴 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竪
第三迴 議溫明董卓叱丁原 饋金珠李肅說呂布
第四迴 廢漢帝陳留踐位 謀董賊孟德獻刀
第五迴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
第六迴 焚金闕董卓行凶 匿玉璽孫堅背約
第七迴 袁紹磐河戰公孫 孫堅跨江擊劉錶
第八迴 王司徒巧使連環計 董太師大鬧鳳儀亭
第九迴 除暴凶呂布助司徒 犯長安李催聽賈詡
第十迴 勤王室馬騰舉義 報父仇曹操興師
第十一迴 劉皇叔北海救孔融 呂溫侯濮陽破曹操
第十二迴 陶恭祖三讓徐州 曹孟德大戰呂布
第十三迴 李催郭汜大交兵 楊奉董承雙救駕
第十 四迴 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呂奉先乘夜襲徐郡
第十五迴 太史慈酣鬥小霸王 孫伯符大戰嚴白虎
第十六迴 呂奉先射戟轅門 曹孟德敗師清水
第十七迴 袁公路大起七軍 曹孟德會閤三將
第十八迴 賈文和料敵決勝 夏侯惇拔矢啖睛
第十九迴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門樓呂布殞命
第二 十迴 曹阿瞞許田打圍 董國舅內閣受詔
第二十一迴 曹操煮酒論英雄 關公賺城斬車胄
第二十二迴 袁曹奮起馬步三軍 關張共擒王劉二將
第二十三迴 禰正平裸衣罵賊 吉太醫下毒遭刑
第二十四迴 國賊行凶殺貴妃 皇叔敗走投袁紹
第二十五迴 屯土山關公約三事 救白馬曹操解重圍
第二十六迴 袁本初敗兵摺將 關雲長掛印封金
第二十七迴 美髯公韆裏走單騎 漢壽侯五關斬六將
第二十八迴 斬蔡陽兄弟釋疑 會古城主臣聚義
第二十九迴 小霸王怒斬於吉 碧眼兒坐領江東
第三十迴 戰官渡本初敗績 劫烏巢孟德燒糧
第三十一迴 曹操倉亭破本初 玄德荊州依劉錶
第三十二迴 奪冀州袁尚爭鋒 決漳河許攸獻計
……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最近沉迷於研究古代的軍事思想,這本書簡直就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書。我不是那種隻看錶麵熱鬧的讀者,我更關注的是那些戰略戰術的細節。書裏對於兵法的運用,從孫臏的遺風到諸葛亮的八陣圖,簡直是信手拈來,環環相扣。比如長阪坡一戰,趙雲七進七齣救阿鬥,固然是勇猛的體現,但背後圍繞著曹軍的部署和劉備集團的突圍策略,都充滿瞭軍事上的考量。再比如赤壁之戰,周瑜和諸葛亮如何利用火攻和地利,以少勝多,那份對天時地利的精準把握,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範例。每當我讀到這些關鍵的戰役描寫時,我都會對照著現代的兵法書籍去思考,發現很多古老的智慧至今仍有其指導意義。這本書的敘事結構也非常巧妙,通過戰爭的起承轉閤,將各個勢力之間的矛盾和演變清晰地展現齣來,使得曆史的脈絡一目瞭然,是理解古代戰爭形態的絕佳入門讀物。
評分我特彆喜歡這種裝幀考究的版本,拿在手裏有一種莊嚴感。與市麵上常見的平裝本相比,綫裝本帶來的儀式感,讓閱讀本身變成瞭一種需要慢下來的、沉浸式的體驗。每一次小心翼翼地翻開書頁,都能感受到一種對經典的敬畏。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其史詩般的宏大敘事,它將近百年風雲變幻濃縮在幾百萬字中,人物數量龐大,關係錯綜復雜,但羅貫中先生的功力在於,即便如此龐雜的綫索,也能梳理得井井有條,絲毫不亂。讀者可以清晰地追蹤每一個政治集團的興衰軌跡,理解他們決策背後的動機。從黃巾之亂的序麯,到三國歸晉的尾聲,那種曆史的宿命感是壓倒性的,讓你深深體會到“分久必閤,閤久必分”的自然規律。它成功地將曆史的厚重感與文學的想象力完美結閤,造就瞭這部不朽的傑作,讓人一讀再讀,常讀常新,每次都有新的領悟。
評分作為一名對傳統文化有著深厚感情的人,這本書帶給我的文化衝擊是巨大的。它不僅僅是一部小說,它已經深深地融入瞭我們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很多成語典故,比如“樂不思蜀”、“賠瞭夫人又摺兵”、“說曹操曹操到”,都源自於此,每一次在日常交流中用到這些詞匯時,我都會情不自禁地聯想到書中的場景,那份親切感是其他任何書籍都無法比擬的。這本書所弘揚的“忠義”精神,雖然在現代社會看來可能有些理想化,但在那個亂世之中,正是這份對信念的堅守,纔支撐起瞭一個個英雄的形象。它教會我們思考何為“義”,何為“權”,以及在麵對重大抉擇時,內心的掙紮與取捨。它構建瞭一個完整的、充滿道德睏境的古代社會模型,讓我們得以在虛構的故事中,反思現實生活中的價值取嚮。讀完後,總覺得胸襟開闊瞭許多,對曆史人物的評價也變得更加辯證和全麵。
評分說實話,我是一個對文學作品要求比較高的人,這本書的語言功力簡直令人嘆服。它那種古典白話文的韻味,既有史書的莊重,又不失民間故事的生動活潑,讀起來朗朗上口,卻又字字珠璣。尤其是那些經典對話,比如“桃園三結義”時的豪言壯語,或是“空城計”時的沉著冷靜,被羅貫中老先生描繪得入木三分,那種氣勢和神韻,是現在很多白話文作品難以企及的。我最欣賞的是它在人物塑造上的精妙之處,沒有絕對的好人或壞人,即便是被後世定性為“奸雄”的曹操,其身上也有著令人敬佩的雄纔大略,他的詩篇和他的決策,都展示瞭一個復雜而立體的形象。這種復雜性,讓整個故事的張力達到瞭極緻。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細細琢磨某一個場景的描寫,那份細膩的情感刻畫,比如周瑜臨死前對諸葛亮的復雜嫉妒與不甘,都處理得極為到位。這本書不僅僅是讀故事,更是在品味一種文學上的極緻追求,文字本身就帶著一種曆史的厚重感和藝術的感染力。
評分這本厚重的曆史畫捲,讀起來真叫一個酣暢淋灕!我手裏拿的這個版本,紙張的觸感溫潤而富有質感,裝幀的古樸典雅,透著一股子老味道,一看就知道是下瞭功夫的。故事本身就不用多說瞭,群雄逐鹿,英雄輩齣,曹操的奸詐、劉備的仁厚、孫權的隱忍,個個鮮活得仿佛就坐在你對麵。《三國演義》的魅力就在於它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曆史復述,更像是一部關於權謀、忠義、智慧與命運的百科全書。每一次翻閱,都能從中讀齣新的東西。比如年少時讀,隻覺得關羽的義薄雲天最為動人;中年再讀,纔品齣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背後的無奈與擔當;如今,更能體會到那些小人物在時代洪流中的掙紮與不易。書中的戰爭場麵描寫得波瀾壯闊,從官渡之戰到赤壁之戰,那運籌帷幄的細節,讀得人熱血沸騰,恨不得自己也能拿起長矛上陣廝殺一番。而那些巧妙的計謀,每一次都能讓人拍案叫絕,感嘆古人的智慧之高深。這本書,確實值得反復品味,每次都能帶來不同的心緒和感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