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二三 四五庭主办的《中国刑事审判指导案例(3卷破坏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增订第3版)》是*高人民法院刑 事审判**至五庭主办的刑事审判业务指导和研究性 刊物——《刑事审判参考》的合订分解集成本。本次 出版的增订第3版在2012年出版的《中国刑事审判指 导案例》(增补版)的基础上,进行全新编排,根据 案例所涉的核心法律问题,按照刑法总则、刑法分则 各章罪名和刑事诉讼法体系重新分类编排;增补了《 刑事审判参考》2011年至2013年卷刊载的指导案例、 审判业务研讨文章;此外,收录了截至2014年底发布 的相关刑事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性文件及其理解与适 用。本册是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分册,全面收 录刑法分则第三章相关指导案例、司法解释及其理解 与适用、相关业务指导文章等内容。
指导案例
一、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王洪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第8号]
——对于生产、销售不具有生产者、销售者所许诺的使用性能的新产品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
陈建明等销售伪劣产品案[**18号]
——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产品行为如何定性
韩俊杰、付安生、韩军生生产伪劣产品案[**43号]
——为他人加工伪劣产品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
鞠春香、张志明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65号]
——生产、销售假药行为的定罪量刑
熊漓斌等生产、销售假药案[**15号]
——生产、销售假药进行诈骗的行为如何定性
孟广超医疗事故案[第429号]
——具有执业资格的医生根据民间验方、偏方制成药物诊疗,
造成就诊人死亡的行为如何定性
王桂平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销售伪劣产品、虚报注册资本案[第503号]
——向药品生产企业销售假冒的药品辅料的行为如何定性
林烈群、何华平等销售有害食品案[第94号]
——以工业用猪油冒充食用猪油予以销售致人死亡的行为如何定性
俞亚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66号]
——销售以“瘦肉精”饲养的肉猪致多人中毒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
王岳超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第715号]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与相关罪名的辨析及办理生产、
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案件时对行为人主观“明知”的认定
刘泽均、王远凯等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案[第47号]
——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如何具体界定
李云平销售伪劣种子案[**09号]
——生产、销售伪劣种子犯罪的法律适用
二、走私罪
蓑口义则走私文物案[第416号]
——走私古脊椎动物、古人类化石的行为应以走私文物罪定罪处罚,
走私古脊椎动物、古人类化石以外的其他古生物化石的行为不能以走私文物罪定罪处罚
岑张耀等走私珍贵动物、马忠明非法收购珍贵野生动物、
赵应明等非法运输珍贵野生动物案[第616号]
——具有走私的故意,但对走私的具体对象认识不明确如何定罪处罚
朱丽清走私**禁止出口的物品案[第744号]
——走私年代久远且与人类活动无关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的行为如何定性
刑事立法、司法规范
审判释疑
经验交流
专题论坛
实务探讨
疑案争鸣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种沉稳大气的深蓝色封面,配上烫金的书名,透着一股法律书籍特有的严肃与权威感。拿到手上就能感受到纸张的厚重,显然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翻阅起来手感极佳,内页的排版也十分考究,字迹清晰易读,即使是面对那些冗长复杂的法条和案例分析,也能保持阅读的连贯性。尤其是卷一的目录结构,逻辑性极强,像是为初学者量身打造的地图,指引着你逐步深入到复杂的法律世界。整体来看,这套书的实体品质无疑是顶级的,能让人在阅读时就产生一种“这是值得珍藏的专业工具书”的心理预期,这点对于需要频繁查阅资料的法律从业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细节。
评分这套书最大的价值,可能在于它对“新罪名”和“疑难情形”的处理方式。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型经济犯罪手段,传统法条往往滞后。书中对几起涉及“利用信息网络进行诈骗”的关联案件的并案分析,堪称经典。它不仅仅停留在罪名适用层面,更着重探讨了跨地域管辖、证据链的固定以及如何适用量刑情节的平衡艺术。这种对司法实践中“痛点”的精准捕捉和提供可行性“止痛药”的能力,使得这套书超越了普通参考书的范畴,更像是一位资深导师在旁耳提面命,告诉你如何避开那些最容易在二审、再审中被推翻的陷阱。
评分初读时,我曾担心这套书的理论深度会因为追求“指导性”而显得过于浅尝辄止,但事实证明我的顾虑完全是多余的。它在理论高度上,丝毫不逊色于那些纯粹的学术专著。作者在论述“职务侵占罪”的认定标准时,引用的那些学界关于“非法占有目的”的经典争论,梳理得井井有条,并且最终给出了一个兼顾效率与公正的实践操作模型。这种将深奥的法理学思辨,转化为具体裁判标准的桥梁搭建能力,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完美结合,让读者在理解“为什么这么判”的同时,也领悟了“应该如何判”的更高阶智慧。
评分从阅读体验上说,它的“增订第三版”的更新速度和覆盖面令人印象深刻。我特意对比了旧版关于“单位犯罪”认定的部分,这次增订的内容明显吸纳了近两年来最高法发布的一系列指导意见,尤其是对企业合规背景下,如何区分高管个人责任与单位责任的论述,增加了许多具体的界限划分标准。这表明编纂团队并非只是简单地修订错别字,而是真正紧跟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司法解释的最新脉搏,确保了书中所载的每一条“指导”,都具有最强的时效性和法律生命力,对于追求“与时俱进”的法律工作者而言,这套书的常备价值不言而喻。
评分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案例选择上的独到眼光。这些案例并非简单地罗列事实和判决结果,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一个判决背后的司法精神和最新的立法解释动态。例如,其中一则关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案例分析,不仅详尽梳理了相关司法解释的沿革,还巧妙地引入了最新的经济形势对犯罪构成要件可能带来的微妙影响,这对于我们这些身处一线,需要处理复杂经济案件的律师来说,简直是及时雨。它教会的不仅仅是“如何定罪”,更是“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经济活动中,准确界定法律的边界”,这种前瞻性和实操性是教科书难以比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