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和珅传
定价:24.00元
作者:唐文基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9-01
ISBN:9787506035996
字数:198000
页码:20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全书在翔实史料的基础上,缜密考辨,写出和珅从普通官学生,到权倾朝野的“二皇帝”,终被缢杀于狱中的一生。和珅是弄权敛财的巨贪,可政治上并非庸才。
和珅在编纂《四库全书》中的作用,在与英国使团谈判中做了哪些事,乾隆内禅期间,乾隆、嘉庆、和珅三者间微妙关系,和珅擅权期间谁是真正反对者,乾死后嘉庆如何追杀和珅,书中都有详细叙述。尤其是,书中指出,和珅擅权,政以贿成,促使“康乾盛世”结束,颇有历史借鉴意义。
目录
前言
章 青少年和珅
节 和珅家世
第二节 咸安学官生,侍郎孙女婿
第三节 当侍卫获宠于乾隆帝
第二章 飞黄腾达的日子
节 27岁的户部侍郎
第二节 推行议罪银制度
第三节 审理李侍尧案
第四节 镇压撒拉族回民起义
第五节 审理国泰案
第六节 与阿桂矛盾逐渐激化
第七节 曹锡宝弹劾刘全
第八节 参与《四库全书》的纂修
第三章 人称“二皇帝”
节 乾隆后期,和珅权势大增
第二节 与英国使臣谈判
第三节 控制了军机处,与新老皇帝关系微妙
第四节 名声太臭,反对者不少
第五节 和珅擅权,政以贿成,“康乾盛世”结束了
第六节 和琳非和珅可比
第四章 下场可悲
节 嘉庆逮捕和珅
第二节 和珅被缢杀于牢狱
第三节 处理和珅同党
第四节 查抄和珅、福长安家产
第五节 嘉庆的局部政治改革
第五章 和珅日常生活及其家庭
节 贪财好色,生活
第二节 盖府邸,建花园,筑坟茔
第三节 和珅与《红楼梦》
第四节 生前的痛苦与伤心事
第五节 和珅身后,“门楣衰替”
和珅年表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在描述宫廷斗争的细节上,展现出了近乎于稗官野史的生动与活泼,这与我预期的严肃历史读物有所出入,但效果却异常出色。作者擅长运用一些民间流传的轶事,并小心翼翼地将其融入主线叙事中,使得原本枯燥的政治博弈变得妙趣横生。例如,书中对和珅如何利用“小动作”在皇帝面前展现忠诚,以及他如何巧妙地平衡满汉大臣关系的网络构建,写得如同精妙的武打场面,招式连绵不绝,步步为营。特别是关于他与福长安、阿桂等人的复杂同盟与竞争关系,写得极其精彩,充满了人性的算计与权谋的较量。如果说历史是冰冷的,那么这本书则用细腻的笔法,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有血有肉、充满烟火气的权力游戏现场。读起来酣畅淋漓,仿佛能嗅到当年紫禁城内那股混杂着檀香、铜臭和恐惧的气息。
评分这本《和珅传》的笔触着实令人耳目一新,它没有落入一般历史传记的窠臼,而是将这位大清权臣的生平,置于一个宏大而又细致入微的时代背景中去审视。作者似乎并不急于对和珅本人做出简单的道德审判,而是如同一个高明的棋手,一步步展现他是如何在康乾盛世的末期,凭借着过人的智慧、无与伦比的审时度势能力,以及那份近乎妖异的政治敏感度,将自己雕琢成一个权力的核心。我尤其欣赏其中对官僚体系内部运作机制的剖析,那些关于漕运、盐政乃至军饷调拨的细节,读来如同身临其境,让人深刻理解“权力是如何被系统化地分配和侵蚀的”。它让我看到一个复杂人性的侧面——在极端的机遇与压力下,一个人可以攀升到何种高度,又必须付出何种代价。那些描述乾隆晚年朝堂上微妙的权力更迭、派系间的暗流涌动,写得惊心动魄,完全可以媲美优秀的政治惊悚小说。这种将史料的严谨性与叙事的张力完美结合的处理方式,无疑提升了整部作品的格局。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震撼的地方,在于其对和珅“文化素养”的挖掘,这部分内容与其他同类传记处理得尤为不同。我们通常对他的印象多半是贪婪的化身,但作者通过大量的引文和对和珅主持文化活动的记载,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极富才情、精通多国语言、对艺术品味极高的人物形象。这种“德才兼备”与“贪腐无度”之间的巨大反差,使得人物形象立体到令人不安。书中花了大量篇幅描述他如何参与编纂《四库全书》的相关事宜,如何收藏古籍字画,这些细节告诉我,权力的巅峰往往伴随着对精神世界的极致占有欲。这种对物质与精神双重享乐的追求,构成了和珅这个人物最迷人的、也是最致命的矛盾点。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反思,一个拥有如此卓越智商和审美情趣的人,为何最终选择了一条如此单一而野蛮的致富之路?这种哲学层面的叩问,让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得到了质的升华。
评分从文笔上看,此传记的风格极为成熟和老练,它没有过多地使用华丽辞藻来堆砌气氛,而是依靠精准的动词和场景的重构来推进故事。作者在处理和珅的结局部分,表现出了一种克制而有力的叙事倾向。当他最终被抄家,财富被清点的那一幕,文字的处理是极简的,却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那些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字画古玩,在寥寥数语中被点出,象征着他一生权力的具象化,也预示着其人生的彻底终结。这种“大音希声”的收尾,比任何长篇累牍的批判都更有力量。它让读者自己去体会,一个人穷尽一生所追求的物质顶峰,在王朝更迭的瞬间,如何化为一堆冰冷的数字和物件。全书的逻辑推导严密,论证清晰,即便对于不熟悉清史的读者来说,也能轻松跟上作者的思路,是一部兼具学术价值和可读性的上乘之作。
评分读罢此书,我心中涌起的是一种近乎于宿命论的悲凉感。作者对和珅的童年和早期经历着墨不多,但恰恰是那几笔轻描淡写的勾勒,为后来的巨变埋下了伏笔。那种从底层一跃而上,被帝王之术选中,继而沉溺于财富与权力的漩涡,最终无可避免地走向覆灭的过程,被描绘得充满了一种古典悲剧的美感。此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好,前半部分如同涓涓细流,暗流涌动,积蓄力量;待到和珅权势达到顶峰时,文字骤然变得紧凑有力,仿佛能听到时间滴答作响,预示着清算时刻的临近。其中对嘉庆继位后,朝中势力如何快速集结,以及如何精准而高效地完成对和珅势力的剪除过程的描述,简直是一场教科书级别的权力转移范本。它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传记,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封建王朝末期,体制僵化、皇帝更迭所带来的剧烈震荡与不可逆转的衰亡趋势。这种深层的历史洞察力,远超了一般野史的猎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