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南北朝佛教研究
:35.00元
作者:张风雷, 金天鹤, 竹村牧男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5-01
ISBN:9787802548480
字数:
页码:28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南北朝佛教研究》是第二届中日韩佛教学术大会论文集,收录了关于南北朝佛教研究的展望及其课题、关于法上《十地论义疏》“加分”释的三种尽、吉藏教学与真谛三藏、涅槃师的佛性义探究、净影寺慧远的三佛性与二种姓等相关的论文。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特别是哲学与宗教的交织之处抱有浓厚的兴趣。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兴盛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碰撞与融合,无疑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我希望这本书能深入探讨佛教在这一时期如何被中国士人所理解、接纳,并最终融入到中国本土的文化体系之中。诸如“格义”的产生,玄学与佛教的对话,以及不同宗派的兴衰,这些都是我一直以来想要深入了解的。此外,佛教对艺术、文学以及社会伦理观念的影响,也是我关注的焦点。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机会,去系统地梳理和理解这个复杂而精彩的历史时期。我期待在阅读中,能够对佛教的中国化进程有更深刻的认识,以及它在中国文化基因中留下的印记。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相当考究,封面色调沉静而富有历史感,正文纸张的质感也十分不错,拿在手里有分量,阅读起来触感很舒服。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仅仅从目录和前言部分,就能感受到作者在梳理这个复杂而迷人的历史时期佛教发展脉络上的严谨态度。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大地经历了从传入、本土化到广泛传播的几个关键阶段,其间的思想融合、艺术风格演变以及与政治、社会各层面的互动,都是一个庞大且引人入胜的研究课题。我尤其期待书中对不同地域佛教特点的细致区分,例如北方佛教受外来文化影响的痕迹,与南方士族文化交融的佛教形态,以及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重要寺院遗址和经典文献的解读。这本书厚重的体量也预示着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相信能够为我们勾勒出那个时代佛教的生动图景,帮助我们理解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其作为学术研究的严谨性。通常,这类涉及特定历史时期和宗教的著作,其内容会涵盖大量的史料梳理、文献考证和理论分析,这对于渴望深入了解某一领域的读者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我关注的重点在于作者如何处理南北朝时期佛教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复杂性,比如不同王朝对佛教的态度差异、宗派之间的争论与融合,以及佛教教义如何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被重新诠释。我期待书中能够有对一些重要佛教人物(如鸠摩罗什、菩提达摩等)及其思想贡献的深入解读,以及对一些关键佛教经典的传播和演变的研究。这本书的厚度和书名中的“研究”二字,都让我对其内容的深度和专业性充满了信心,相信它能为我对南北朝佛教的认知提供一个扎实的研究基础。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古代艺术史略有了解的读者,我对南北朝佛教艺术的演变充满了好奇。众所周知,佛教的传入极大地丰富了中国艺术的表现形式和题材,而南北朝正是这一融合与创新的关键时期。从敦煌石窟的早期壁画,到云冈、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都展现了佛教艺术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并逐渐成熟的过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佛教造像和壁画风格的详细分析,探讨其在艺术手法、题材选择上受到的外来影响以及与本土艺术传统的结合。同时,我也对书中可能涉及的佛教寺院建筑的演变以及其在空间布局、装饰艺术上的特色感兴趣。相信通过这本书,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的独特性及其在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贡献。
评分我一直认为,理解一个时代的宗教,是理解那个时代社会结构和民众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社会动荡,在这种背景下,佛教为何能够迅速发展并获得广泛的民众基础,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对教义和艺术的阐述,更能深入到佛教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实际作用。例如,佛教寺院作为社会庇护所、教育机构,以及僧侣在社会伦理、慈善事业中的角色,这些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方面。我期待在书中能看到对佛教如何影响当时社会阶层、家族观念,甚至是民间信仰的详细论述。理解这些,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南北朝时期佛教的社会影响力及其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独特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