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2014版 河蟹高效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螃蟹 毛蟹水产高效养殖书籍 蟹养殖大全书籍螃

正版 2014版 河蟹高效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螃蟹 毛蟹水产高效养殖书籍 蟹养殖大全书籍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螃蟹养殖
  • 河蟹养殖
  • 毛蟹养殖
  • 水产养殖
  • 蟹类养殖
  • 疾病防治
  • 养殖技术
  • 高效养殖
  • 2014版
  • 图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葫芦弟弟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08491
商品编码:1374851986
品牌:葫芦弟弟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书 名:河蟹高效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作 者: 汪建国、李钟杰、刘家寿 等编著

I S B N : 9787122208491

出 版 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9-1

印刷时间: 2014-9-1 

版 次:1版

印 次:1次

字 数:205千字

页 数:234页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包 装:平装

重 量:240克

原 价:29.8元

编辑推荐

《河蟹高效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的内容以河蟹高效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相结合,轻松掌握河蟹健康养殖技术,为读者的河蟹养殖工作或河蟹知识的学习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目录

第一章河蟹的生物学特性1 第一节河蟹的形态结构1
一、外部形态1
二、内部构造2
第二节河蟹的生活习性4
一、穴居4
二、运动5
三、食性6
四、生长6
第三节河蟹的繁殖习性8
一、生殖系统8
二、性腺发育9
三、生殖洄游10
四、交配产卵11
五、胚胎发育12
六、幼体发育12

第二章河蟹的苗种来源与鉴别15
第一节河蟹的苗种来源15
一、天然苗种15
二、人工苗种16
第二节蟹种的质量鉴别18
一、不同水系河蟹蟹种的鉴别18
二、同属蟹种的鉴别19
三、蟹苗与螃蜞苗的鉴别21
四、正常蟹种与性早熟蟹种的鉴别22

第三章河蟹的人工繁育苗种24
第一节河蟹的繁殖与苗种培育24
一、蟹的选留24
二、亲蟹的运输25
三、亲蟹的饲养管理25
四、亲蟹饲养管理措施26
五、亲蟹暂养27
六、抱卵蟹的收捕27
七、抱卵蟹的运输28
八、抱卵蟹的饲养管理28
九、河蟹的人工促产31
第二节河蟹的育苗、管理与运输32
一、温室培育32
二、网箱培育35
三、土池培育37
四、水泥池培育39
五、河蟹的布幼技术41
六、河蟹的幼体培育技术43
七、蟹苗的出池与运输49
第三节蟹种的培育54
一、幼蟹培育模式55
二、幼蟹的蜕壳管理57
三、1龄蟹种对水域环境的要求58
四、1龄蟹蟹池建设的要求59
五、1龄蟹的蜕壳管理61
六、1龄蟹养殖中的僵蟹61
七、幼(仔)蟹和扣蟹运输63
八、扣蟹性早熟的原因及控制64

第四章河蟹的营养与饲料67
第一节河蟹育苗阶段的饵料67
一、育苗阶段的生物饵料67
二、育苗阶段的人工配合饵料68
三、育苗阶段的商品微粒饵料68
第二节河蟹育成阶段的饵料69
一、育成阶段生物饵料69
二、育成阶段的人工饵料70
三、育成阶段配合饵料70
第三节河蟹生长期各阶段的饵料配方71
一、状幼体的饵料配方71
二、大眼幼体(蟹苗)的饵料配方72
三、早期幼蟹(仔蟹)的饵料配方72
四、幼蟹的饵料配方73
五、成蟹的饵料配方73
第四节河蟹的饵料投喂技术75
一、投饵时间75
二、投饵内容75
三、投饵数量75
四、投饵方法75
第五节河蟹的生物饵料培养76
一、浮游单胞藻的培养76
二、褶皱臂尾轮虫的培养77
三、淡水轮虫的培养82
四、盐水丰年虫(卤虫)的培养83
五、丝蚯蚓的培养91
六、蚯蚓的培养93
第六节河蟹的营养需求94
一、蛋白质94
二、脂肪及脂肪酸95
三、矿物质95

第五章成蟹养殖97
第一节蟹池建设与设计97
一、蟹池地点选择97
二、蟹池结构98
第二节河蟹的养前管理99
一、蟹池建设及清理99
二、蟹池水草移栽100
三、浮游生物培养101
四、蟹种的投放101
五、蟹种的投放密度102
六、蟹种的投放时间102
第三节河蟹的生长管理102
一、水草的作用102
二、河蟹饵料投喂103
三、河蟹养殖水体操作规程104
四、换水管理105
五、消毒补钙管理106
六、日常管理106
第四节河蟹的蜕壳管理107
一、河蟹的蜕壳与生长107
二、影响蟹壳变硬的因素109
三、蜕壳素在河蟹养殖中的应用111
四、河蟹的安全蜕壳管理111
第五节河蟹的防逃设施112
一、竹箔与盖网结合112
二、石壁或水泥板壁防逃墙112
三、尼龙薄膜或聚酯塑料板防逃墙113
四、钙塑板防逃墙113
五、玻璃钢防逃墙113
六、加高池墙113
第六节成蟹捕捞与运输113
一、捕捞时间113
二、捕捞方法114
三、运输方法114
四、注意事项114
第七节成蟹暂养管理115
一、室内暂养管理115
二、池塘暂养管理115
三、水泥池暂养管理116
四、网箱暂养管理117
五、蟹笼暂养管理119
第八节河蟹池塘越冬管理119
一、水位119
二、水温120
三、水中气体120
四、水域底质120
五、水生生物120

第六章河蟹的稻田养殖122
第一节河蟹的饵料来源124
一、植物性饵料124
二、动物性饵料125
三、配合饲料126
第二节稻田培育扣蟹130
一、稻田的选择和工程要求130
二、投放蟹苗前的准备132
三、蟹苗的投放134
四、扣蟹的饲养管理134
五、扣蟹的起捕136
六、扣蟹的越冬136
七、蟹种性早熟的控制137
第三节成蟹的稻田养殖140
一、稻田的选择和工程要求140
二、投放蟹种前的准备141
三、蟹种放养143
四、稻田养蟹的管理技术143

第七章防治蟹病的药物148
第一节常用药物介绍148
一、生石灰148
二、硫酸铜149
三、漂白粉150
四、食盐150
第二节抗微生物药151
一、抗生素154
二、合成抗菌药163
三、抗微生物中药制剂167
第三节杀虫驱虫药物174
硫酸锌粉175
第四节消毒药物177
一、醛类178
二、卤素类182
三、季铵盐类——苯扎溴铵溶液193
第五节中药制剂195
一、筋骨草195
二、肝胆利康散196
三、龙肝泻肝散197
四、虾蟹蜕壳促长散198
五、蜕壳促长散199
第六节环境改良剂200
一、过硼酸钠粉200
二、过碳酸钠201
三、过氧化钙粉202
四、过氧化氢溶液203
五、硫代硫酸钠粉204
六、硫酸铝钾粉205
七、氯硝柳胺粉206

第八章河蟹疾病的防治技术208
第一节河蟹疾病的特点208
一、与鱼类病害不同的特点208
二、与鱼类病害相同的特点209
第二节病毒性疾病及其防治210
颤抖病210
第三节细菌性疾病及其防治214
一、黑鳃病214
二、腐壳病215
三、烂肢病216
四、水肿病216
五、甲壳溃疡病217
六、弧菌病218
七、水霉病219
第四节寄生虫疾病及其防治219
一、纤毛虫病及其防治219
二、蟹奴病及其防治224
三、本尼登虫病229
四、肺吸虫病及其对人体的危害229
第五节其他疾病及其防治232
一、蜕壳不遂病232
二、青泥苔病232
三、中毒病233
四、常见敌害的防治234
参考文献235             

内容推荐

《河蟹高效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湖泊、池塘和稻田是河蟹养殖适宜的水体。特别是湖泊面积广阔、水质优良,产出的河蟹品质较高。但是,在保护水质的前提下,将河蟹高效养殖的几种模式与河蟹的疾病防治有机结合起来,争取更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本书的特点。河蟹高效养殖与疾病防治有机结合,积极推广以水资源保护为前提的生态渔业,调整与优化渔业结构,维护水体生态健康,努力建立环境-气候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渔业模式。这是本书《河蟹高效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重要的特色。


《绿色蟹业:生态养殖与健康管理实操指南》 导读: 在追求可持续发展和健康食材的时代,河蟹的生态养殖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绿色蟹业:生态养殖与健康管理实操指南》是一本为广大水产养殖从业者、科研人员及爱好者量身打造的深度实操手册。本书旨在突破传统养殖模式的局限,倡导科学、环保、高效的养殖理念,通过系统性的技术指导和丰富的实践案例,帮助读者构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蟹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本书内容聚焦于当前河蟹养殖中最具挑战性却也最有潜力的环节,即如何通过生态化的养殖方式,提升螃蟹的生长速度、品质,并最大限度地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对环境的影响。我们深知,每一位养殖者都渴望获得稳定、高产、优质的养殖成果,同时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碧水蓝天。本书正是承载着这样的使命,将前沿的生态养殖理念与接地气的实践技术相结合,力求为读者提供一套全面、可行、与时俱进的解决方案。 第一章:生态化养殖理念与环境构建 本章深入剖析生态化养殖的核心要义,强调“顺应自然,师法自然”的养殖哲学。我们将从源头出发,探讨如何科学选择养殖场地,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水体条件,避免对原始生态造成破坏。 1.1 生态养殖的科学内涵与优势: 区别于传统高密度、高化学投入的养殖模式,生态养殖更注重养殖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构建稳定的生态平衡。 分析生态养殖在提高蟹产品质、增强蟹体抵抗力、降低养殖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显著优势,为读者建立生态养殖的信心。 1.2 养殖环境的科学规划与改良: 水质管理: 详细介绍如何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调控水体溶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总磷、总氮等关键指标,确保水体生态健康。重点讲解“活水”、“培菌”、“调色”等实用技术,以及不同生长阶段对水质的具体要求。 底质优化: 阐述底质在水产养殖中的重要作用,介绍底泥的形成原因及其对水质和病害的影响。提供底质改良的多种方案,包括投放益生菌、种植水生植物、定期清淤等,旨在恢复底部的微生物群落,净化水体。 水草与微生物构建: 强调水草在提供氧气、净化水质、增加饵料、提供栖息地等方面的作用。推荐适合河蟹养殖的水草种类,并指导读者如何进行科学种植和维护。深入讲解养殖水体中有益微生物的构建与维持,包括乳酸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以及它们在降解有机物、抑制病原菌方面的作用。 1.3 智能化与信息化养殖的初步探索: 介绍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在养殖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如何实现对水温、溶氧、pH等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从而实现精准调控。 初步探讨数据化管理在养殖决策中的作用,帮助读者逐步迈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第二章:健康蟹种的选择与繁育 优质的蟹种是高效养殖的基础。本章将指导读者如何从源头把控,选择健康、优良的蟹种,并介绍一些基础的繁育技术。 2.1 蟹种来源与鉴别: 分析不同地域、不同批次蟹种的特点,强调选择来源可靠、信誉良好的繁育场。 教授读者如何从外观、活力、抗病性等方面鉴别健康蟹种,避免购买带病或劣质蟹苗。 2.2 蟹种的培育与暂养: 介绍蟹苗下塘前的培育方法,包括饵料选择、水质控制、病害预防等。 讲解暂养池的构建与管理,确保蟹苗能够适应新环境,增强体质。 2.3 基础繁殖技术简介(针对有条件的养殖户): 简要介绍亲本选择、抱卵蟹的鉴别、孵化条件控制等基本繁殖流程,为有志于自主繁育的读者提供入门指引。 第三章:科学投喂策略与营养管理 科学合理的投喂是促进河蟹生长、提高饵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的关键。本章将详细阐述不同生长阶段的投喂原则与技巧。 3.1 蟹的食性与营养需求: 深入分析河蟹在不同生命阶段(幼蟹、蜕壳期、成蟹期)的食性特点和营养需求,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3.2 饵料的种类与选择: 天然饵料的利用与培养: 介绍在养殖水体中培养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小型浮游生物,以及螺蛳、蚬子等底栖生物的重要性。讲解如何科学管理和补充天然饵料,以满足蟹的日常营养需求。 配合饲料的科学选择与配制: 推荐优质的商品配合饲料,并指导读者如何根据蟹的生长阶段、水温、水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饲料品牌和规格。对于有条件的养殖户,提供基础的配合饲料配制原则和配方参考,强调原料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活饵的使用原则与注意事项: 讲解如鱼、虾、蚕蛹等活饵的使用方法,以及活饵的优点与潜在风险,如病害传播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3.3 投喂量的确定与投喂方法: 详细介绍如何根据蟹的摄食情况、天气变化、水温等因素,灵活调整投喂量,避免浪费和水质污染。 指导读者掌握科学的投喂时间和投喂方式,如定点、定时、定量投喂,并根据蟹的活动规律调整投喂策略。 介绍“边吃边投”、“少食多餐”等灵活的投喂技巧。 3.4 营养强化与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讲解如何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营养强化剂,以弥补饲料不足,促进蟹的生长发育。 介绍微生态制剂在改善蟹体消化吸收、提高免疫力、促进生长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具体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四章:河蟹疾病的识别、预防与绿色防治 疾病是影响河蟹养殖产量和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章将重点关注河蟹常见疾病的识别、预警以及采用绿色、环保的防治手段。 4.1 河蟹常见病害的识别与诊断: 细菌性疾病: 详细介绍弧菌病(烂鳃、蜕壳不遂)、嗜水气单胞菌病(败血症)、溶藻弧菌病等常见细菌性疾病的症状、病原体、发生规律和诊断方法。 病毒性疾病: 介绍蟹类呼肠孤病毒病(肌坏死病)、杆状病毒病等病毒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寄生虫病: 讲解纤毛虫病、聚缩虫病、血吸虫病等寄生虫病的危害,以及如何通过显微镜等工具进行诊断。 敌害生物的识别与危害: 介绍水蛭、水老鼠、蛙类、鱼类等可能对蟹造成危害的敌害生物,以及它们的识别方法和防治策略。 4.2 疾病的系统性预防措施: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 强调建立完善的养殖档案,定期进行水质、底质、蟹体健康检查。 强化水体管理: 通过优化水质、培植有益菌群、保持水体活力,提高蟹的抗病能力,抑制病原菌滋生。 科学投喂,避免应激: 确保饵料新鲜、营养均衡,避免过量投喂和投喂不足,减少因营养不良或消化不良引起的疾病。 适度密度,减少挤压: 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造成的应激和病原传播。 定期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介绍在养殖过程中,如换水、放苗、捕捞前后等关键时期,采取何种安全、有效的消毒措施。 4.3 绿色、环保的疾病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 重点介绍利用益生菌(如芽孢杆菌、乳酸菌、光合细菌)来调控水体微生态,抑制病原菌生长,增强蟹体免疫力。讲解如何选择和使用不同种类的益生菌。 中草药防治: 推广使用安全、高效的中草药,如板蓝根、大蒜素、黄连、金银花等,它们在抗病毒、抗菌、抗寄生虫方面的应用,以及具体的配伍和使用方法。 物理防治: 介绍如加氧、增氧、换水、晒池等物理方法在辅助疾病防治中的作用。 化学防治的谨慎使用: 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提供如何正确、安全、合理地使用国家允许的化学药品,并强调严格遵守休药期规定,避免药物残留。 抗生素的替代与减用: 深入探讨如何通过生态化养殖和生物防治,最大程度地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保障蟹产品质量安全。 第五章:蜕壳期管理与生长调控 蜕壳是河蟹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和导致损失的环节。本章将详细指导读者如何科学管理蜕壳期,确保蜕壳顺利,提高成活率。 5.1 蜕壳期的生理特点与易发问题: 分析河蟹蜕壳的生理过程,以及在蜕壳期间,蟹体生理机能的变化和对环境的敏感性。 列举蜕壳期常见的异常现象,如蜕壳不遂、软壳、甲壳硬化慢、因外伤或捕食死亡等。 5.2 蜕壳前的准备工作: 调整饵料: 在蜕壳前几天,适当调整投喂量和饵料种类,增加钙、磷等矿物质的摄入,为蜕壳提供充足的营养储备。 优化水质: 保持水质稳定,溶氧充足,避免pH值大幅波动,为蜕壳创造有利环境。 提供安全隐蔽场所: 在养殖池中提供充足的隐蔽物,如水草、竹片、砖块等,供蟹在蜕壳时藏身,避免被同类或敌害攻击。 5.3 蜕壳期的管理要点: 减缓投喂: 蜕壳期间,蟹的摄食量会显著下降,应根据情况减少投喂量,避免浪费和污染。 加强观察: 密切关注蟹的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 适度加氧: 确保水体溶氧充足,有助于蟹顺利完成蜕壳。 避免惊扰: 严禁在蜕壳期间进行打捞、搬运等操作,以免引起蟹的应激反应,导致蜕壳失败。 5.4 促进蜕壳的辅助措施: 补充钙、磷: 在饲料中或水体中适量添加钙、磷等元素,帮助蟹合成新壳。 使用蜕壳促进剂(绿色型): 介绍一些天然提取或生物发酵的蜕壳促进剂,如壳聚糖、几丁寡糖等,及其在促进蜕壳、提高蜕壳成活率方面的作用。 第六章:捕捞、包装与产品品质控制 科学合理的捕捞与包装是保证蟹产品价值、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最后一道关卡。 6.1 最佳捕捞时机与方法: 分析影响河蟹生长速度的因素,确定不同季节、不同规格河蟹的最佳捕捞时间。 介绍多种捕捞工具和捕捞方法,以及如何在捕捞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蟹的损伤。 6.2 捕捞后的处理与暂养: 讲解捕捞后如何进行初步的挑选、分级,去除死蟹、伤蟹。 介绍活蟹暂养池的构建与管理,以及暂养期间的投喂、水质控制,以保证蟹体活力和新鲜度。 6.3 包装与运输: 推荐适合不同销售渠道的包装方式,如泡沫箱、网袋、活鲜包装等。 指导如何进行科学的包装,确保运输过程中的通风、保鲜、防挤压。 介绍活蟹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最大程度地保证蟹的成活率。 6.4 提升产品品质的关键: 从养殖源头到销售终端,贯穿始终的产品品质控制理念。 讲解如何通过生态养殖,提升蟹肉的鲜甜度、饱满度、营养价值。 介绍绿色食品认证、有机认证等标准,以及如何为蟹产品争取更高的市场价值。 结语: 《绿色蟹业:生态养殖与健康管理实操指南》不只是一本书,更是我们对现代水产养殖业的一份承诺,一份期望。我们希望通过本书的传播,能够帮助更多的养殖者掌握科学、环保、高效的养殖技术,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坚信,当绿色理念深入人心,当生态养殖成为主流,我们的河蟹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美味的蟹产品,为我们的地球留下更加绿色的家园。 本书内容全部基于多年的实践经验、科学研究以及前沿的行业发展动态,力求严谨、实用、易懂,拒绝虚浮与炒作。我们期待本书能够成为您养殖道路上的得力助手,伴您一起“蟹”往成功!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读完的这本《现代贝类生态养殖与品质提升研究》,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启发,尤其是在环境友好型生产方面。作为一名致力于发展高端海产品的朋友,我一直苦于如何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不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海洋生态。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的新世界大门。它不像某些书籍那样,只会推销一些昂贵的进口设备或者听起来很玄乎的“高科技”。它聚焦的更多是如何利用本地的自然环境优势,比如潮汐规律、底质改良,来优化贝类的栖息地。书中关于“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模式”的案例分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我尝试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在我的鲍鱼养殖区套养了一些海藻,结果不仅藻类的生长状况得到了改善,水质也明显变得更稳定,投入的精力和成本几乎没有增加,回报却超出了预期。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接地气,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更像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手把手地传授秘诀,读起来非常舒服、有代入感。

评分

这本《热带地区观赏水族造景与生态缸体构建》简直是送给所有水族爱好者的艺术宝典。我个人对水草缸和海水缸的造景一直充满热情,但常常困扰于如何平衡“美观”与“生态稳定”。市面上很多造景书,要么是浮于表面的效果图堆砌,要么就是过于侧重某一种特定生物(比如只讲海水珊瑚的饲养)。这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它将造景艺术与生态学原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它不仅仅告诉你如何摆放石头和沉木,而是深入讲解了不同底砂的渗透率如何影响根系生长、不同光照光谱对特定藻类的抑制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巧妙的水流设计来模拟自然界的动态环境。我特别喜欢它对“微环境梯度”的构建讲解,如何在一个小小的缸体内部,创造出高低pH值、不同溶解氧浓度的区域,从而养活更多样化的物种。读完后,我动手改造了自己的一个大型水草缸,采用了书中推荐的“仿热带雨林溪流”设计,不仅缸体内的水草和鱼类状态好了很多,连我自己看着都觉得心旷神怡,它真正做到了让观赏者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有生命力的自然之美。

评分

说实话,我对大部分技术手册都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很多书写出来只是为了应付出版要求,内容陈旧或者过于理想化。《深水网箱养殖工程力学与结构安全评估》这本书,却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我一直觉得,在近海进行大型网箱作业,最让人提心吊胆的就是极端天气。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专业且关键——结构安全。它用大量的篇幅讲解了水动力学计算、锚固系统的设计强度以及材料在海盐环境下的腐蚀防护机制。这些内容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定期更新或升级养殖设备的管理者来说,太重要了。我记得书中有一章专门分析了往年几次大型网箱受损事故的原因,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模型图,清晰地展示了哪里是薄弱环节,而不是简单地归咎于“运气不好”。这让我对我们现有网箱的维护计划进行了彻底的重新评估,特别是对拉紧索具的张力监测,现在有了一套更科学的判断标准。这本书虽然技术性强,但图表和插图制作精良,即便是我们这些非工程师出身的人,也能大致理解其核心逻辑。

评分

我对《南方水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经济学分析》这本书的评价是:视角独特,洞察深刻。我最初以为这只是一本关于“稻鱼共生”或者“稻鸭共生”的农业技术手册,但读完后发现,它的核心价值在于经济学和社会学层面的交叉分析。作者没有沉迷于描述如何投放鱼苗或如何管理水位这些操作细节,而是将重点放在了不同种养模式的“比较成本效益分析”上。书中细致地对比了传统单一水稻种植与各种综合种养模式在劳动力投入、风险分散能力以及市场溢价方面的差异。有一组数据让我印象深刻,它量化了“稻田养蟹”模式在极端干旱年份相对于传统种植模式的收益稳定性提升了多少百分之二十以上,这个量化的指标比任何定性的描述都更有说服力。这本书真正帮助我理解,我们从事的不仅仅是生产活动,更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决策过程。它教会我如何从投资回报和风险管理的长远角度来规划我的农场布局,而不是仅仅关注眼前的收成。

评分

这本《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VHS)防控实践指南》简直是为我们这些常年与水产打交道的养殖户量身定做的教科书!我记得我第一次接触VHS这种病的时候,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损失惨重。市面上那些零散的资料,要么太学术化,充满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看得我云里雾里;要么就是过于简略,只讲了“用什么药”,却没解释“为什么这么用”以及“何时用最有效”。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作者显然是长期蹲在养殖一线,深知我们面临的实际困难。比如,书中对于不同水温、不同养殖密度下病毒的潜伏期和致病力变化进行了细致的表格分析,这比那些一刀切的建议实用多了。我尤其欣赏它对“生物安全区”建设的详细步骤描述,从水源消毒到工具的定点管理,每一个细节都抠得很到位,让人觉得只要照着做,就能把风险降到最低。读完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养殖不是光靠经验的赌博,而是一门需要科学指导的精细化管理艺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