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国家重点图书
专家指点迷津,尽释技术关键,引领时代潮流,培养养殖能手。
内容简介
《育肥猪健康养殖百问百答》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猪的养殖行情分析与把握、规模养殖场投资与效益分析、规模养殖风险防范、养殖场建设、品种选择、营养需要和饲料、健康饲养与管理、疾病防治和保健等内容。《育肥猪健康养殖百问百答》叙述简明扼要,注重实用性,适合广大养猪户参考阅读。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一、养殖行情分析与把握
1.养猪业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2.猪场为什么要重视市场预测?
3.什么是市场动向?
4.目前养猪户最担心的是什么?
5.猪价上涨的原因有哪些?
6.生猪行情主要受几个方面的影响?
7.如何预测养猪能否盈利?
8.猪场如何做好市场预测?
9.近几年的生猪行情发展情况如何,能否预测以后的形势?
10.近几年猪病日趋复杂,如何能更好地养好猪?
11.养猪业市场不好时,养猪场如何面对?
12.生猪价格出现下滑的原因有哪些?
二、规模养殖场投资与效益分析
13.如何分析猪场的经济效益?
14.规模化养猪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5.规模养猪场如何作出正确的投资方案?
16.规模化养猪有哪些好处?
17.有哪些养猪方式?应该选择哪种养猪方式7
18.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实际经验有哪些?
19.国家在养猪生产方面都有哪些补贴政策?
20.为了提高规模养猪场的养殖效益,应采取哪些措施?
三、规模养殖风险防范
21.养猪业风险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22.为确保经济效益,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防范风险?
23.出现猪只咬尾、咬耳、打斗等异常行为的原因是什么?该采取哪些措施进行防范?
24.如何让引进猪尽快适应场地环境,维持原有猪群的健康状态?
四、养殖场建设
25.选择猪场的场址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6.选择猪场场址时,对地势和位置有什么要求?
27.新建一个猪场,除考虑场地的地形、地势外,还有哪些应考虑的因素?
28.对猪场的各种建筑物进行设计规划时,应掌握什么原则?
29.规划猪场的场地时,如何进行分区?
30.对养猪场内的道路和排水有什么要求?
31.如何对养猪场场区进行绿化?
32.在对猪场中建筑物进行布局时,有哪些具体的要求?
33.规模化养猪对猪舍建筑及设施设备有什么要求?
34.猪舍建筑常见类型有哪些?
35.建筑猪舍要特别注意哪几方面的问题?
36.水泥地面猪舍常见问题有哪些?
37.猪舍内通道在建设方面有何要求?
38.猪舍的排污方法有哪些?
39.如何控制猪舍的温度?
40.猪舍建筑一般都有哪些要求?
41.猪舍内的哪些因素会对猪的健康有影响?
42.现在养猪防病难,且猪场疫病难以控制和消灭,在建设养猪场时应注意什么?
43.养猪场如何使用自动饮水设备?
44.发酵床养猪舍有哪些布局形式?
45.利用发酵床养育肥猪,如何设计一个简单实用的育肥猪圈舍?
46.养猪生产中应选择怎样的饲喂设备?
五、品种选择
47.我国是养猪大国,猪的品种也很丰富,我国的猪种是怎么分类的?
48.按经济类型分,猪是怎样划分的?
49.在我国比较优秀的品种有哪些?
50.我国有哪些主要地方猪种?
51.我国主要有哪些培育品种猪?
52.我国主要有哪些引进品种猪?
53.如何选择育肥猪品种?
54.养猪场应如何选择猪的品种?
55.选购种猪的标准是什么?
56.什么是杂交?什么是杂种优势?
57.猪的经济杂交有什么好处?
58.对杂交亲本的选择有什么要求?
59.选购育肥的瘦肉型仔猪时,该注意哪些问题,才能挑选好仔猪呢?
60.养猪是养土种猪好还是养洋种猪好?
六、育肥猪的营养需要和饲料
61.猪的消化生理有哪些特点?
62.育肥猪的生长发育都需要哪些营养物质?
63.水对育肥猪的作用有哪些?
64.蛋白质对育肥猪有什么营养作用?
65.是否蛋白质饲料越多越好呢?
66.在猪的日粮中供给多少蛋白质合适呢?
67.什么是氨基酸?
68.育肥猪需要的必需氨基酸有哪些?
69.育肥猪需要的矿物质有哪些?
70.钙和磷对育肥猪有什么作用?
71.钙、磷在哪些饲料中含量丰富?
72.育肥猪的日粮中为什么要添加食盐?
73.日粮中加多少食盐才能满足育肥猪的需要?
74.育肥猪需要的微量元素有哪些?
75.微量元素对育肥猪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76.育肥猪需要哪些维生素?维生素的作用是什么?
77.维生素A对育肥猪有什么作用?哪些饲料中含有维生素A?
78.维生素D对育肥猪有什么作用?哪些饲料中含有维生素D?
79.维生素E对育肥猪有什么作用?哪些饲料中含有维生素E?
80.维生素K对育肥猪有什么作用?哪些饲料中含有维生素K?
81.维生素B1对育肥猪有什么作用?哪些饲料中含有维生素B1?
……
七、育肥猪的健康饲养与管理
八、育肥猪的疾病防治与保健
精彩书摘
所谓市场动向,就是市场上某种商品如生猪、猪肉、猪副产品等供求关系变化的趋向,如市场猪肉供不应求、出现紧缺时,价格就会提高;相反情况下,猪肉供过于求时,或者价格提的过高,消费者承受不了,市场就会出现暂时的过剩,销售量下降,又会使价格回落下来。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实质就是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生产多了,消费少的话,就会供过于求;而生产的少,消费量多的话,就会供不应求,这种供求关系的变化集中表现在价格上。因此,供求关系的变化影响价格的涨落,是市场价格变动的一般规律。
4、目前养猪户最担心的是什么?
目前养猪农户最大的担心是生猪生产发展后引起价格下跌的市场风险。
通过对多个养殖户(场)调查,国家对生猪养殖的一系列政策深入人心,目前养猪积极性大大调动起来了,原有养殖户大多表示要扩大养殖规模;一些过去有养殖经验后因猪价低、亏损而放弃养殖的,现在又准备恢复;有些在外打工的农民也准备回家养猪,有的地方还形成了以村为单位的养猪小区,初步形成了较有规模的养殖小区。但反映最突出,也是养猪户最担心的两个问题:一是猪生病带来的疫病风险,担心大量投入资金后一旦发生疫病,将亏损甚至血本无归;二是市场行情变化带来的市场风险,当猪价行情看好时,政府部门也会大力扶持,虽然效益可观,但担心一旦生产发展起来后,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引起猪价大幅下跌,而且如果政府也不采取措施化解市场风险,则投入的成本就难于收回。
前言/序言
育肥猪健康养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养殖场建设、品种选择、营养需要和饲料、健康饲养与管理、疾病防治和保健等诸多方面,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猪群健康和养殖的经济效益。为指导健康的养猪生产,作者密切结合养猪生产的情况,围绕“育肥猪健康养殖,,过程中遇到的买际问题,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养殖行情分析与把握、规模养殖场投资与效益分析、规模养殖风险防范、养殖场建设、品种选择、营养需要和饲料、健康饲养与管理、疾病防治和保健等内容,以及实现健康养猪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本书在叙述上力求简明扼要,注重实际操作,以便适应广大养猪户的需要。
由于作者的理论和技术水平有限,书中不妥、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致富经:生猪养殖全程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套系统、实用、科学的生猪养殖全程解决方案,涵盖从种猪选择、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到环境保护、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力求帮助养殖户提升养殖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本书内容详实,贴近生产实际,语言通俗易懂,是养殖户的案头必备。 第一部分:种猪选择与繁育管理 种猪的起源与选育: 历史沿革: 简述生猪品种的演变,从原始的家猪到现代的优良品种,强调不同品种在生产性能上的差异。 选育目标: 阐述现代生猪选育的核心目标,包括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胴体品质、繁殖性能、抗病力等方面。 品种介绍: 地方优良品种: 介绍我国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优良猪种,如“内江猪”、“太湖猪”、“陆川猪”等,分析其在特定环境下的适应性、肉质特点及其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价值。 引进优良品种: 详细介绍几种国际上广泛推广的优良瘦肉型猪品种,如“约克夏”、“杜洛克”、“长白猪”等,阐述其各自的优点(如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繁殖力强等),以及它们在三元杂交体系中的作用。 品系与杂交: 解释品系的意义,以及在不同杂交组合(如杜长约三元杂交、二元杂交等)中,不同品种发挥的作用,帮助养殖户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最适合的杂交方案。 种猪的引进与管理: 引进渠道与质量鉴别: 指导养殖户如何选择正规的种猪销售渠道,如何从外观、体型、遗传性能等方面鉴别种猪的优劣。强调引进种猪的健康证明、检疫合格证等的重要性。 隔离观察与健康评估: 详细介绍新引进种猪的隔离期管理,包括隔离场所的要求、饲养管理、疫病监测(如口蹄疫、猪瘟、蓝耳病等)以及逐步适应新环境的措施。 种猪的饲养管理: 营养需求: 针对不同生理阶段(如公猪、母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后备母猪)的种猪,提供详细的日粮配方建议,包括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的比例,并重点强调饲喂量和饲喂方式的控制。 环境控制: 阐述良好的饲养环境对种猪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光照、氨气浓度等的适宜范围,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猪舍设计和管理来实现。 行为管理: 引导养殖户关注种猪的日常行为,及时发现异常,如发情不明显、采食量下降、精神不振等,并分析其可能原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繁殖管理: 母猪的配种管理: 发情鉴定: 详细讲解母猪发情的各种表现(外观、行为、分泌物等),以及辅助发情鉴定的方法(如公猪刺激法),提高配种的准确率。 配种方式: 介绍自然配种和人工授精(AI)的优缺点,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配种时机: 强调最佳配种时机的重要性,指导如何根据发情表现精准判断配种时间,提高受胎率。 公猪的管理: 配种能力评估: 如何通过观察公猪的性欲、精液品质等指标来评估其配种能力。 配种频率与休息: 合理安排公猪的配种频率,确保其体力和配种能力。 精液采集与质量检测: 介绍精液采集的流程和方法,以及精液质量的评估标准(如密度、活力、畸形率等)。 妊娠与分娩管理: 妊娠期营养: 妊娠母猪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以及饲喂量和饲料的调整。 分娩准备: 介绍分娩舍的消毒、垫料准备、接产设备等。 分娩过程观察与助产: 详细讲解分娩过程的正常流程,如何识别和处理难产,如胎位不正、产道阻塞等,以及助产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产后护理: 产后母猪的饮食、运动、清洁消毒,以及乳房炎的预防与处理。 第二部分:生长育肥猪饲养与管理 不同生长阶段的饲养特点: 仔猪期(断奶至30-35日龄): 断奶应激: 分析断奶对仔猪造成的生理和心理应激,提出缓解措施,如逐步更换饲料、提供易消化的优质饲料、保持环境稳定等。 仔猪料的配制: 强调仔猪料的营养密度、易消化性、适口性,以及抗腹泻的功效,推荐优质的仔猪教槽料和保育料。 采食与饮水: 引导仔猪尽早采食,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 温度与湿度: 仔猪对温度要求较高,详细说明不同日龄仔猪的适宜温度和湿度。 保育期(断奶后至60-70日龄): 过渡料的选用: 如何从仔猪料平稳过渡到保育料。 饲料转化率的提升: 关注仔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优化饲料配方和饲喂管理。 疾病预防: 保育期是仔猪疾病高发期,强调疫苗接种和日常保健。 育肥期(60-70日龄至出栏): 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 育肥猪不同阶段的能量、蛋白质、氨基酸需求变化,以及如何根据生长速度调整饲料配方。 饲料管理: 鼓励自由采食与定时定量相结合,饲喂策略的优化,减少饲料浪费。 环境控制: 育肥期猪对环境的适应性增强,但仍需注意通风、温度、湿度,以及氨气、粉尘的控制。 生长速度与饲料效率: 如何通过科学饲养最大限度地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缩短育肥期。 饲料的科学配制与应用: 基础饲料原料: 介绍玉米、麸皮、豆粕、鱼粉、菜粕等主要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及应用价值。 饲料添加剂: 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钙、磷、铁、锌、铜、锰等,以及缺乏症的表现和补充方法。 维生素: A、D、E、K、B族维生素等,及其在猪体内的作用。 氨基酸: 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等,在饲料配方中的关键作用。 酶制剂: 如植酸酶、木聚糖酶等,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 益生菌与益生元: 改善肠道健康,提高免疫力。 药物添加剂(谨慎使用): 抗生素、抗球虫药等,强调规范用药,避免产生耐药性。 饲料配方的调整: 如何根据原料成本、猪的生长阶段、生产目标等因素,动态调整饲料配方,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猪舍环境与卫生管理: 猪舍结构设计: 通风、采光、排水、保温等方面的要求。 垫料管理: 麦秸、稻草、锯末等的使用,保持干燥清洁。 定期消毒: 采用合适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定期对猪舍、设备、用具进行消毒,预防疾病传播。 粪污处理: 介绍干清粪、湿清粪等方法,以及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如沼气、有机肥)。 日常饲养管理要点: 饲喂量与次数: 根据猪的日龄、体重、采食量、环境温度等因素,灵活调整饲喂量和次数。 饮水管理: 保证全天候供应清洁、充足的饮水,饮水质量直接影响猪的健康和采食量。 运动与活动: 适度的运动有利于猪的骨骼发育、消化吸收和健康。 个体观察: 每天仔细观察每头猪的精神状态、采食情况、粪便颜色、尿液情况、体温等,及时发现异常。 第三部分:生猪常见疫病诊断与防治 疫病防控理念: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强调疫苗接种、消毒、隔离、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综合免疫: 制定科学的疫苗接种计划,针对不同疫病、不同品种、不同阶段的猪进行免疫。 生物安全: 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体系,从人员、车辆、引种、病死猪处理等各环节入手,阻断疫病传播。 常见疫病的识别与诊断: 细菌性疾病: 猪瘟(Classic Swine Fever, CSF): 症状(高烧、皮下出血、腹泻)、诊断方法、防控措施。 猪丹毒(Erysipelas): 症状(菱形红斑、关节肿胀、心内膜炎)、诊断、防治。 猪链球菌病(Streptococcosis): 症状(精神沉郁、呼吸困难、脑膜炎、关节炎)、诊断、防治。 副猪嗜血杆菌病(Haemophilus parasuis): 俗称“肺炎”,症状(咳嗽、呼吸困难、鼻涕、浆膜炎)、诊断、防治。 大肠杆菌病(Colibacillosis): 仔猪黄白痢,育肥猪水肿病,症状、诊断、防治。 沙门氏菌病(Salmonellosis): 症状(腹泻、高烧、败血症)、诊断、防治。 病毒性疾病: 猪蓝耳病(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PRRS): 俗称“蓝耳病”,对繁殖性能和呼吸系统危害极大,症状(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呼吸困难、高死亡率)、诊断、防控(疫苗、生物安全)。 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 PRV): 俗称“喉喘病”,症状(神经症状、呼吸道症状、繁殖障碍)、诊断、防控。 仔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PED): 季节性爆发,症状(剧烈水样腹泻、呕吐、高死亡率)、诊断、防控。 轮状病毒病(Rotavirus): 仔猪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症状、诊断、防控。 传染性胃肠炎(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TGE): 早期仔猪高死亡率,症状、诊断、防控。 寄生虫病: 蛔虫病(Ascaridiasis): 症状(咳嗽、消化不良、生长迟缓)、诊断、驱虫。 球虫病(Coccidiosis): 仔猪腹泻,症状、诊断、治疗。 猪疥螨(Sarcoptic Mange): 症状(剧烈瘙痒、脱毛、皮肤增厚)、诊断、防治。 兽药的合理使用与管理: 兽药分类: 抗生素、抗病毒药、驱虫药、消毒剂等。 规范用药: 强调遵医嘱、按剂量、按疗程用药,避免滥用和误用。 休药期管理: 严格遵守兽药休药期规定,确保猪肉产品安全。 兽药的储存与管理: 避免变质、失效的兽药对猪造成危害。 生物安全体系的建设与维护: 人员管理: 进出场人员的消毒、着装要求。 车辆管理: 进出场车辆的消毒。 引种管理: 严格的种猪引进流程和检疫。 病死猪处理: 规范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 环境消毒: 猪舍、料槽、饮水器、工具等的定期消毒。 第四部分:猪场精细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 生产记录与数据分析: 记录内容: 详细记录母猪配种、妊娠、分娩、哺乳情况,仔猪生长、采食、发病情况,育肥猪日增重、饲料消耗等。 数据分析: 利用记录数据,分析各项生产指标,如发情率、配种受胎率、产仔数、断奶窝重、育肥期日增重、料肉比等,找出生产中的瓶颈问题。 指标考核: 建立科学的生产指标考核体系,激励养殖人员。 养殖成本核算与控制: 成本构成: 饲料成本、人工成本、兽药成本、折旧摊销、水电费、管理费等。 成本控制策略: 饲料成本: 优化饲料配方,选择性价比高的原料,减少浪费。 人工成本: 提高劳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支出。 兽药成本: 科学用药,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支出。 其他成本: 节约水电,提高设备利用率。 市场分析与营销策略: 市场行情预测: 关注生猪价格波动规律,了解影响价格的因素(供求关系、政策、季节性等)。 销售渠道: 拓宽销售渠道,与养殖户、屠宰场、批发市场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产品质量管理: 生产高品质生猪,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 品牌建设: 逐步建立个人或猪场的品牌形象,提高市场认可度。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沼气工程、有机肥生产,变废为宝,实现清洁生产。 节能降耗: 优化猪舍设计,采用节能设备,降低能源消耗。 疫病风险管理: 建立健全疫病防控体系,避免疫病爆发造成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 绿色养殖理念: 倡导科学、环保、健康的养殖模式,打造绿色、安全、优质的生猪产品。 本书以“学以致用,解决问题”为核心,通过大量实例和图表,将复杂的养殖技术化繁为简,让每一位读者都能轻松掌握,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本书不仅是养殖户学习知识的工具书,更是指导生产实践、提升养殖效益、走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