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遣悲怀:纪德著作,聂华苓翻译。纪德以同性恋者之身,不羁之心,与妻子勉强厮守,此书是其心灵暗层的涌动,亦是纪德深切的极好自我剖白。
定价:32.80元
作者:【法】纪德,聂华苓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80769053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522kg
编辑推荐
纪德费尽周折娶挚爱的表姐为妻,却满足于柏拉图式的精神交流,把爱情和所爱的人视为**神圣与纯洁的存在,过起了一种精神分离割裂的生活。纪德妻子是他作品中无数美好少女、难忘文学人物、理想女性的原型,然而命运让她做了隐忍而终的悲剧女性。叛逆的世纪末先锋和旧式淑女,爱情和折磨,纪德在她去世后,用写作为她、为自己,做了迟到的悲伤、怜惜和自我剖析。
内容提要
法国作家纪德以自身婚姻为背景创作的《遣悲怀》,是其一生悲剧和文学成就好的注解。全书哀思凄楚,充满了自我谴责与自我辩解。由《遣悲怀》这本书,我们了解纪德夫人不仅在纪德的情感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并且影响了他的一生与作品。他许多小说中的女主人翁,多多少少可说是纪德夫人的化身。写尽人生诸相的纪德,对于自己这一幕婚姻悲剧也始终感到惶惑。这是一部感情极为复杂,过目难忘的文学作品。
目录
论纪德 伊妮德·斯塔基摩门译
纪德与《遣悲怀》 聂华苓
遣悲怀 安德列·纪德 聂华苓 译
日尼薇 安德列·纪德 聂华苓译
纪德日记选之一 安德列·纪德 蔡进松 译
纪德日记选之二 安德列·纪德 郑培凯 译
附 录
浪子 马丁·特尼尔
王润华译
纪德之死 罗杰·马丁·杜·贾尔得
朱百成译
纪德年谱 伊妮德·斯塔基
作者介绍
安德烈·纪德,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死后作品被法国天主教教会列为,但仍是法国家喻户晓的作家。在我国知识阶层中有持续近一个世纪的引进推荐史。译者:聂华苓,世界美籍华人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因创办国际作家写作室,被称为“世界文学组织的建筑师”、“世界文学组织之母”。积极参与社会和文学公益事业,2012,纪录片《三生三世聂华苓》记录了一位极具风骨的女作家传奇跌宕的个人史。
文摘
序言
读完“遣悲怀”,我脑海中萦绕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它不是那种一目了然的喜悦或悲伤,而是一种更深沉、更绵长的感受,就像秋日里落叶在风中盘旋,带着一丝无奈,又夹杂着一种释然。纪德的文字,像一把锋利的解剖刀,毫不留情地剖析着人性的种种矛盾与挣扎,特别是那种在社会规则与内心渴望之间的拉扯。译者聂华苓的功力令人惊叹,她用流畅且充满力量的中文,将纪德那种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思想深度完美地呈现出来,没有丝毫生涩感,仿佛这一切本就该是中国语境下的表达。阅读的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精炼的句子,思考其中蕴含的哲理。书中描绘的角色,他们的选择,他们的痛苦,他们的追求,都那么真实,那么触动人心。这是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反思,让人在掩卷之后,依然久久不能平静。
评分“遣悲怀”带给我的,是一种精神上的震撼,也带来了一种对自身存在的重新审视。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可能对某些道德标准和生活方式有着固有的看法,但纪德的文字,却像一股清流,涤荡了我内心的陈规,让我开始思考,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什么又是真实的自我。他对于个体生命价值的追求,对于打破束缚、拥抱真实的呼唤, resonate (共鸣) 到了我内心最深处。书中的情节,虽然并非直接描绘,但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和行为的暗示,却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张力,一种在压抑中求索、在矛盾中前行的生命力。这种力量,不是喧嚣的呐喊,而是沉静的坚守。聂华苓的翻译,精准地捕捉了纪德文字中那种微妙的情感起伏和深刻的哲学意涵,使得即使是对于不熟悉西方文化背景的读者,也能深刻理解其中的意味。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雅致,带着一种古典的沉静感,书名“遣悲怀”本身就充满了一种历史的厚重与情感的挥洒。拿到手里,纸张的触感温润,字迹清晰,翻开的第一页,是聂华苓先生的译序,字里行间流淌着对纪德及其作品的深刻理解和敬意。我一直对那些在时代浪潮中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灵魂充满好奇,而纪德,无疑就是这样一个闪耀着独特光芒的名字。他的作品,总是能触及人内心最深处的隐秘角落,引发长久的共鸣。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深入阅读正文,但仅仅从扉页、目录和译者序,就能感受到一种即将开启的、充满探索与启迪的旅程。我想,这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是一场与伟大的思想家、艺术家跨越时空的对话,一次对人性复杂性与丰富性的深入体察。这本书,仿佛是一坛陈年的老酒,散发着迷人的芬芳,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一饮而尽,细细品味其中的甘醇与回味。
评分“遣悲怀”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纪德的作品,总是在最不经意的地方,揭示出人性的幽微之处。他对于个体精神世界的探索,以及在时代的洪流中,如何保持独立思考和自我意识,都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发。这本书并非是那种容易读懂的通俗读物,它需要读者静下心来,去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张力,去领悟那些含蓄而深刻的哲理。聂华苓的翻译,如同一座桥梁,将纪德那个充满思辨和情感的世界,稳稳地引入了中文的语境。她用一种既尊重原著的精髓,又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的方式,让这本书的文字充满生命力。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自己对人性的理解,对情感的认知,都有了更深的层次和更广阔的维度。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审视生命与情感的全新视角。纪德对于人类情感复杂性的描绘,尤其是那种难以言说的、潜藏在表面之下的暗流涌动,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并没有将人物简单地标签化,而是展现了他们多层次、多面向的内心世界。这种对人性的深入挖掘,让我看到了在社会期待和个人欲望之间,个体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以及他们为了生存和自我实现所付出的种种努力。聂华苓先生的翻译,将纪德那种疏离却又饱含深情的叙述风格,以及他文字中蕴含的理性与感性并存的特质,都恰如其分地传达给了中文读者。每次翻开,都感觉像在进行一场深度对话,一场关于爱、关于自由、关于存在的哲学探讨,它迫使我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去理解那些更为广阔和深刻的可能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