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西方哲学史(图文版)
作者:张世英 著
ISBN: 9787500093060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月 第1版
印刷时间: 2014年1月第1次印刷
字数:100000字
页 数:138
开 本:16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280克
定价:19.8元
目录
古希腊哲学
中世纪哲学
中世纪早期哲学
中世纪中期哲学
中世纪晚期哲学
近代哲学
文艺复兴时期哲学
近代中期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
现代哲学
西方哲学史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特点
哲学与科学、宗教的关系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一与多的关系
附录
内容介绍
《西方哲学史(图文版)》以哲学家张世英在《中 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史》卷中为“西方哲学史”撰写的 条目为文本基础,提取重要内容配以阐释性条目及相 关延展内容,同时辅以丰富图片别致编排。《西方哲 学史(图文版)》有条不紊的对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 学、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逐一介绍。
这本所谓的“西方哲学史”读物,我刚翻开时还抱有一丝期待,毕竟名字里带着“中国大百科全书·名家文库”的字样,总觉得该有点分量。然而,读进去之后,那种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座堆满了二手家具的仓库,虽然东西不少,但整理得毫无章法,让人摸不着头脑。作者张世英先生似乎想把从古希腊到近现代的哲学脉络一网打尽,但呈现出来的效果却是碎片化和跳跃性的。比如,谈到康德的先验哲学时,前面铺垫的现象学观点还没完全消化,下一章突然就跳到了实用主义的论述,中间的逻辑过渡生硬得像是被强行剪辑过一样。我尤其不能忍受的是,书中对一些核心概念的解释,总是在关键时刻显得语焉不详,仿佛作者是怕读者完全理解了似的。举个例子,对于“存在主义”的阐述,更多的是罗列了几位代表人物及其观点,但对于“人是自由的”这一核心命题背后的深层焦虑和形而上学根源,却蜻蜓点水般带过。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障碍,让人感觉自己只是在进行一场走马观花式的哲学“到此一游”。如果说哲学史是一条河流,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河流被截断成了无数小水洼,水流不畅,景色也自然大打折扣。我原本指望能领略到思想的磅礴气势,结果只收获了一堆干涩的知识点罗列。
评分这本书在对一些“新”哲学流派的介绍上,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有些过时。特别是在处理二十世纪后半叶,如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以及女性主义哲学等议题时,内容显得非常保守和浅尝辄止。作者似乎更愿意将笔墨集中在古希腊的奠基者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巅峰人物上,这可以理解,毕竟那是西方哲学的“正统”所在。但既然定位为一部全面的“哲学史”,对近现代思想的复杂性和颠覆性缺乏足够的呈现,就显得不够完整。例如,对于福柯对权力/知识关系的颠覆性论述,书中给出的解读似乎还停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某些解读框架内,未能展现出这些新思潮对传统形而上学构架带来的根本性冲击。这种对新思想的“轻描淡写”,使得这本书更像是一部优秀的“前人梳理”,而非一部能引导读者面向未来的哲学导览。对于希望了解当代思想前沿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会大打折扣,因为它似乎更关注于如何“保存”经典,而不是如何“激活”经典。
评分作为一本严肃的哲学史著作,它在处理跨文化语境时的视野略显局促,这在我阅读到近代哲学部分时感受尤为强烈。西方哲学的发展,本身就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科学革命紧密交织,作者在描述这一进程时,似乎更关注于思想家之间的“继承”与“批判”,而对这些思想赖以产生的外部土壤挖掘得不够深入。例如,当谈到启蒙运动时,虽然提到了理性至上的口号,但对于当时欧洲社会结构的变化、新市民阶层的崛起这些宏大背景的着墨不多。这使得那些伟大的哲学思辨,读起来仿佛是悬浮在真空之中,缺乏了历史的厚重感和现实的张力。我期待的是一种能够将思想置于历史洪流中去理解的叙事方式,而不是仅仅关注文本内部的逻辑演变。这种“非历史化”的处理,使得读者很难真正体会到,为什么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节点,某些问题会变得如此迫切和重要。整本书读完,我脑海里留下的,更多是哲学家的名字和生卒年份,而不是他们如何回应了那个时代最深刻的挑战。
评分我买这本书的初衷是想找一本能真正“通俗”地讲解西方哲学复杂思想的入门读物,毕竟“通俗读物”这四个字是吸引我的关键。遗憾的是,这本书的“通俗”似乎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过度简化,导致了意义的丧失。它的语言风格,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来说,就像是把一部厚重的交响乐,硬生生改编成了只有主旋律的口哨曲。很多哲学家的思想精髓,比如黑格尔那环环相扣的辩证法,或者尼采对权力意志的精妙剖析,在作者的笔下,被简化成了几个简单的定义或者一两句口号式的总结。我尝试着对比阅读了其他几本侧重于特定时期的哲学著作,会发现这些精髓一旦被剥离了严密的论证结构,就失去了其原有的生命力。更让我感到困惑的是,虽然声称是“图文版”,但那些插图和图表似乎也只是为了凑数而存在,很少能起到真正的阐释作用,很多时候甚至与上下文脱节,让人分不清它们到底是在解释哪个哲学流派。阅读体验上,它缺乏一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引导感,更像是一本知识卡片的集合,需要读者自己去拼凑出完整的哲学图景,这对于一本宣称要普及哲学的书来说,无疑是本末倒置了。
评分整体而言,这本《西方哲学史》给我的感觉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堆砌,而非“大师手笔”的精炼。它拥有大量的知识点,但缺乏一种贯穿始终的、能够抓住读者心神的叙事节奏和鲜明的作者个人洞察力。阅读它的时候,我时常需要频繁地查阅其他资料来辅助理解,这与一本优秀的入门读物应该提供的即时反馈机制是相悖的。一本好的哲学导读,应当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不仅能指明方向,还能在你迷失时及时拉你一把,点出脚下的陷阱。而这本书,更像是摊开了一张非常详尽但缺乏注释的地图,地图上的地名很多,但每条路该怎么走,它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建议。因此,对于那些期待一次酣畅淋漓、豁然开朗的哲学之旅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可能提供的是一场略显疲惫的知识跋涉,最终获得的更多是“我读完了”的成就感,而非“我理解了”的深刻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