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博登海默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978756207293

正版 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博登海默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97875620729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博登海默 著
图书标签:
  • 法理学
  • 法律哲学
  • 法律方法
  • 博登海默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正版
  • 教材
  • 法学
  • 理论
  • 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上海中法图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072935
商品编码:14276757525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 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书号: 9787562072935
定价: 69.00
作者/编者: 博登海默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内容简介

暂无具体内容




目录

重译本序 | 邓正来001

作者致中文版前言005

1974年修订版前言010

1962年版前言011

di一部分
法律哲学的历史导读

di一章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法律理论 … 005

di一节早期希腊的理论005

第二节柏拉图的法律观009

第三节亚里士多德的法律理论014

第四节斯多葛派的自然法观018

第二章中世纪的法律哲学 … 030
第五节早期基督教教义030

第六节托马斯的法律哲学033

第七节中世纪唯名论者037

第三章古典时代的自然法 … 044

第八节导言044

第九节格劳秀斯和普芬道夫048

第十节霍布斯与斯宾诺莎054

第十一节洛克和孟德斯鸠061

第十二节美国的自然权利哲学067

第十三节卢梭及其影响072

第十四节古典自然法学派的实际成就077

第四章德国的先验唯心主义 … 082

第十五节康德的法律哲学082

第十六节费希特的法律哲学087

第十七节黑格尔的guo家和法律哲学089

第五章历史法学与进化论法学 … 096

第十八节萨维尼与德国的历史学派096

第十九节英国和美国的历史法学派101

第二十节斯宾塞的法律进化理论105

第二十一节马克思主义的法律理论107

第六章功利主义116

第二十二节边沁和穆勒116

第二十三节耶林120

第七章分析实证主义126

第二十四节何谓实证主义126

第二十五节约翰?奥斯丁与分析法学派131

第二十六节纯粹法学理论137

第二十七节新分析法学和语言学法学143

第八章社会学法学和法律现实主义152

第二十八节欧洲的社会学法学和心理学法学152

第二十九节利益法学和自由法运动157

第三十节庞德的社会学法学160

第三十一节卡多佐和霍姆斯164

第三十二节美国的法律现实主义169

第三十三节斯堪的纳维亚guo家的法律现实主义175

第九章自然法的复兴和价值取向法理学184

第三十四节新康德自然法184

第三十五节新经院主义自然法194

第三十六节狄骥的法律哲学200

第三十七节拉斯韦尔和麦克杜格尔的政策科学202

第三十八节新近的其他价值取向法哲学206

第三十九节结论性意见220

第二部分
法律的性质和作用

第十章秩序需求233

第四十节导言233

第四十一节自然界中有序模式的普遍性234

第四十二节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中的秩序239

第四十三节对秩序之需求的心理根源242

第四十四节无政府状态与专制政体246

第四十五节法律的普遍性要素251

第四十六节力求独立与自主的法律261

第十一章正义的探索265

第四十七节普洛透斯似的正义之面265

第四十八节正义与理性273

第四十九节正义的概念范围281

第五十节正义与自然法290

第五十一节正义与自由301

第五十二节正义与平等310

第五十三节正义与安全319

第五十四节正义与共同福利324

第十二章法律——秩序与正义的综合体332

第五十五节秩序与正义的关系332

第五十六节法律的稳定与变化341

第五十七节法律的命令因素与社会因素345

第五十八节法律规范的有效性(validity)349

第五十九节制裁的意义361

第十三章法律——与其他社会控制力量的区别371

第六十节法律与权力371

第六十一节法律与行政380

第六十二节法律与道德388

第六十三节法律与习惯400

第十四章法治的利弊406

第六十四节人的创造力的开发406

第六十五节促进和平409

第六十六节相互冲突的利益之调整414

第六十七节法律的弊端419

好的,以下是一本关于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著作的详细简介,内容不涉及您提供的具体书目信息: --- 法之光辉: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深度探析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论的导览。在现代社会复杂多变的法律图景中,理解法律背后的深层逻辑、历史演变及其内在的规范性结构,是每一位法律人乃至社会公民的必修课。本书不仅立足于对经典理论的梳理,更着眼于当代法律实践中的具体挑战与前沿议题。 第一编:法律哲学的奠基与流变 法律哲学,作为对法律本质、价值与目的的反思性学科,是理解法律制度的灵魂所在。本篇从古希腊的城邦理念出发,系统考察了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关于“自然法”与“实在法”的经典论辩。我们详细剖析了自然法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形态演变,从托马斯·阿奎那的神授律令,到启蒙运动时期洛克、卢梭对天赋人权的阐释,直至20世纪以来,以德沃金(Ronald Dworkin)为代表的新自然法理论对规则主义的批判与超越。 与自然法相抗衡的,是自19世纪兴起的法律实证主义思潮。本书对边沁(Jeremy Bentham)的功利主义法学观进行了细致的梳理,重点阐释了奥斯汀(John Austin)的“命令说”及其理论结构。随后,我们深入探讨了凯尔森(Hans Kelsen)的纯粹法学理论,解析了“规范阶层结构”与“基本规范”的构建逻辑。特别地,哈特(H.L.A. Hart)的“规则的社会性”理论,即关于初级规则与次级规则的区分,以及对“边缘情形”的处理,被视为实证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本部分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辨析。 除了两大主流理论,本书亦涵盖了对法律现实主义、批判法学(CLS)以及后现代主义法律理论的考察。我们探讨了现实主义者如何将法律实践视为社会力量博弈的结果,而非纯粹理性的产物;并分析了批判法学对法律中蕴含的意识形态权力结构的解构尝试。通过这种多维度的理论对话,读者能够清晰地认识到法律规范性主张背后的复杂哲学根基。 第二编:法律方法的解析与应用 法律方法论是连接抽象法律理念与具体案件裁判的桥梁。本篇聚焦于法律推理的类型、解释的原则与法律适用的技术。 一、法律推理的架构: 我们首先区分了演绎推理(三段论)在法律判断中的核心地位,并讨论了其在规范适用中的局限性。随后,重点阐述了归纳推理、溯因推理(最佳解释推理)以及类比推理在法律发现与论证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类比推理,如何在缺乏直接法律条文的情况下,实现法律价值的延伸与维护。同时,本书也审视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法律论证理论,探讨了法律论证如何超越单纯的逻辑必然性,融入道德说服与社会共识的层面。 二、法律解释的艺术与科学: 法律条文的开放性与模糊性,使得解释成为法律实践中最具创造性的环节。我们系统梳理了主要的法律解释方法,包括文义解释(Literal Interpretation)、体系解释(Systematic Interpretation)、历史解释(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以及目的解释(Teleological Interpretation)。本书不仅描述了这些方法的运用,更着重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冲突与调和机制。例如,当文义清晰的条文与立法者最初的模糊意图产生矛盾时,法官应如何权衡“法律的文本性”与“法律的功用性”。 三、法律漏洞与衡平: 法律体系的闭合性并非绝对。当面对法律“未规定”或“规定不周”的情形时,法官如何填补法律漏洞?本书详细分析了利用类推、法律原则(Principles)和法律推断(Presuppositions)来构建新的法律规范。同时,我们深入探讨了衡平(Equity)的概念,分析了衡平在现代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它既是实现个案正义的必要手段,也必须受到严格的程序约束,以防范任意性的滥用。 第三编:当代法律的挑战与前沿视域 面对科技革命与全球化带来的深刻变革,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论正面临新的考验。本部分探讨了当代热点问题: 一、法律与道德的再定位: 随着社会价值的多元化,法律如何回应少数群体权利、环境正义等新型道德议题?本书讨论了道德诉求如何通过“公共理性”的路径,转化为可操作的法律规范,并检视了法律的强制性工具在推广特定道德观念时的界限。 二、技术治理中的法律适用: 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在司法和监管领域的应用,对传统法律推理模式提出了挑战。我们探讨了算法黑箱问题如何影响司法透明度和可问责性,并审视了新兴的“技术法学”中,法律方法如何适应非人类主体的行为逻辑。 三、全球化与法律冲突: 在跨国商事、人权保护等领域,不同法域间的冲突日益增多。本书考察了国际私法、比较法的方法论基础,分析了国际法规范如何被国内法所吸收和解释,以及在缺乏统一主权者的背景下,法律权威的来源问题。 结语 本书力求提供一套结构清晰、论证有力的法律思维工具箱。通过对法律哲学源流的溯源和对法律方法实践的深入剖析,读者将不仅能掌握“如何应用法律”,更能理解“为什么如此适用法律”,从而在复杂多变的法律世界中,保持清醒的批判性视角与坚实的理论根基。本书适合法学专业学生、法律实务工作者,以及所有对人类社会规范体系抱有深切兴趣的思考者阅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在接触法律的过程中,我常常会遇到一些看似简单但背后却蕴含着复杂哲思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某些行为是违法的,而另一些行为却是被允许的?这些界限又是如何划定的?这本书的书名,尤其是“法律哲学”和“法律方法”这两个词,准确地击中了我的兴趣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系统性的视角,去审视这些根本性的问题。我期待它能揭示不同法哲学流派是如何理解和塑造法律的,以及在实际的法律实践中,究竟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被用来解决纷争、维护秩序。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能拥有更敏锐的法律洞察力,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法律的深度和广度。

评分

说实话,我对法律的很多概念总是感到模糊,特别是那些形而上的讨论。总觉得法律离我们普通人有点远,但又深知它的重要性。我购买这本书,是希望它能成为一座桥梁,连接我与那些深奥的法律思想。我期待书中关于“法律哲学”的部分,能够用更易懂的语言,阐述那些关于正义、公平、权利、义务等根本性问题的探讨,让我明白这些抽象概念是如何成为法律的基石的。同时,“法律方法”的章节,我希望能够看到具体的、可操作的分析框架,了解法官、律师是如何运用逻辑、论证、解释等工具来解决法律纠纷的。我希望读完这本书,我能对法律产生一种新的认知,不只是被动接受,而是能够理解其中的逻辑和智慧。

评分

作为一名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我一直对法律的运作机制感到好奇。总觉得法律就像一个精密运作的机器,而法理学就是解释这台机器如何工作的“说明书”。我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它不仅仅聚焦于某个具体的法律领域,而是从更宏观的角度,探讨法律的本质和普遍规律。我希望书中关于“法律方法”的论述,能够让我理解法律人是如何进行推理和论证的,例如,他们是如何解释法律条文的,又是如何平衡不同法律原则的。此外,我也对“法律哲学”部分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带领我走进那些关于法律与道德、法律与社会、法律与权力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辨,让我明白法律不仅仅是规则,更是一种社会建构和价值取向的体现。

评分

一直以来,我总觉得法律就像是一门复杂的语言,而法理学就是破解这门语言的“密码本”。我之前接触过一些法理学的入门读物,但总觉得不够系统,很多概念的理解都停留在表面。这次选择博登海默的《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权威性和全面性。我了解到这本书在西方法理学界享有盛誉,被誉为经典之作。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构建一个更加完整的法理学知识体系,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不同法学流派的核心观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更重要的是,我期望它能帮助我掌握分析法律问题、理解法律推理的“方法”,让我在面对真实的法律案例时,能够运用更深刻的理论视角去剖析,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有分量,博登海默这个名字在法学界也是如雷贯耳。拿到书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厚实,纸质也很不错,阅读体验很舒服。我一直对法律的背后逻辑很感兴趣,不仅仅是条文本身,更是那些支撑条文诞生的思想和理念。法理学,在我看来,就是一门“究根问底”的学问,它试图解释为什么会有法律,法律是如何运作的,以及法律的未来可能走向何方。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阐述这些宏大的命题,特别是“法律哲学”和“法律方法”这两个关键词,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能引导读者去思考法律的本质,去理解那些看似抽象的原则是如何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对法律的认识从“是什么”上升到“为什么”和“怎么做”。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