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适用解答
定价:86元
作者:奚晓明,杜万华主编
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03月
ISBN:978751091171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标识:9787510911712
编辑推荐
本书由参与**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起草工作的同志精心撰写,以司法解释的章节为脉络,采用问答形式,立足司法实践,从审判角度选取司法解释在司法适用中的348个重要问题,进行了精练的解析。形式简洁、内容明确,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实用性,尤其方便办案人员在实务中理解和操作。
内容提要
暂无
目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认真学习贯彻适用《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的通知(2015年2月4日)
一、管辖
1.如何认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住所地?
2.如何认定公民的经常居住地?
3.公民被注销户籍时如何确定管辖法院?
4.公民户籍迁出后如何确定管辖法院?
5.当事人被监禁或者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时如何确定管辖法院?
6.追索赡养费、抚育费、扶养费案件的几个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辖区的,如何确定管辖?
7.不服指定监护或者变更监护关系的案件如何确定管辖法院?
8.双方当事人均为军人或者军队单位的民事案件如何确定管辖法院?
9.如何确定离婚案件的管辖法院?
10.如何理解不动产纠纷专属管辖的范围?
11.如何确定合同履行地?
12.管辖协议对具体管辖法院约定不明的如何确定管辖法院?管辖协议约定两个以上人民法院管辖的,是否有效?如何确定管辖法院?
13.经营者使用格式条款与消费者订立管辖协议,未采取合理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的,如何认定管辖协议格式条款的效力?
14.管辖协议签订后,当事人变更住所地的,如何确定管辖法院?
15.合同转让的,合同的管辖协议条款对合同受让人是否有效?
16.如何确定保险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法院?
17.哪些涉及公司的纠纷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18.对信息网络侵权纠纷案件,如何确定管辖法院?
19.对因产品、服务质量侵害他人人身、财产而引起的诉讼,如何确定管辖法院?
20.对因申请保全错误给被申请人、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而引起的诉讼,如何确定管辖法院?
21.如何理解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应诉答辩?当事人在答辩期间届满尚未应诉答辩的,人民法院在一审开庭前发现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如何处理?
22.当事人因同居或者在解除婚姻、收养关系后发生财产争议时,是否可以约定管辖?有约定的,人民法院如何确定管辖?
23.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变更的,或者行政区域变更的,是否影响该法院的管辖权?是否需要将案件移送给变更后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24.人民法院对管辖异议审查后确定有管辖权的,当事人提起反诉、增加或者变更诉讼请求等主张的,是否因此改变管辖法院?
25.对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的案件,在指定管辖裁定作出前,下级人民法院对案件作出判决、裁定的,上级人民法院如何处理?
..
二、回避
三、诉讼参加人
四、证据
五、期间和送达
六、调解
七、保全和先予执行
八、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九、诉讼费用
十、*审普通程序
十一、简易程序
十二、简易程序中的小额诉讼
十三、公益诉讼
十四、第三人撤销之诉
十五、执行异议之诉
十六、第二审程序
十七、特别程序
十八、审判监督程序
十九、督促程序
二十、公示催告程序
二十一、执行程序
二十二、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
附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介绍
暂无
文摘
暂无
媒体推荐
暂无
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这位法律工作者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明灯。一直以来,我都在为如何在复杂的民事诉讼实践中准确理解和适用最高人民法院的各项司法解释而感到头疼。法律条文总是相对原则性,而司法解释则更加贴近实务,但其数量之多、内容之杂,有时让人应接不暇,甚至出现理解上的偏差。这本书的书名就直接点明了其核心价值——“司法解释适用解答”,这正是我急需的。我期望这本书能够系统梳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的各项司法解释,并且能够对其中的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深入剖析。我尤其关心的是,它能否针对一些争议较大的法律适用问题,提供清晰的解答和权威的论证。例如,在证据规则的适用、管辖权异议的处理、程序性权利的保障等方面,实践中常常存在不同的理解和做法,一本能够提供统一、明确指导的书籍,其价值不言而喻。当然,我也希望这本书在引用司法解释时,能够注明最新的版本和生效日期,避免因为使用过时或错误的解释而导致办案失误。这本书的篇幅也预示着其内容的翔实,我期待它能够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案例,帮助我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适用知识体系。
评分当我拿到《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适用解答》这本书时,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涌上心头。作为一名常年与民事案件打交道的律师,深知民事诉讼法条文的精妙之处,但更明白司法解释才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然而,随着司法实践的不断发展,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释越来越多,更新也越来越频繁,要想及时、准确地掌握所有解释的精髓,并将其灵活运用到实际案件中,实非易事。这本书的作者团队,奚晓明、杜万华等,都是在民事诉讼法领域极具声望的专家,他们的名字本身就保证了这本书的权威性和深度。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系统地梳理和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与民事诉讼法相关的所有重要司法解释,并针对每个解释,详细阐述其出台背景、立法原意、核心要义以及在不同类型案件中的具体适用。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包含大量的实务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展现如何将抽象的司法解释转化为具体的法律行动,从而有效地解决当事人的纠纷。这样的内容,无疑将极大地提高我在案件代理中的精准度和效率,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法律服务。
评分翻开《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适用解答》这本书,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学术的严谨与实务的结合。作为一名法律研究者,我深知司法解释在当下中国法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是连接法律条文与司法实践的纽带,更是不断推动法律适用的前进。然而,如何系统地、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海量的司法解释,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学术研究和理论建构,对我而言一直是一个挑战。这本书汇集了奚晓明、杜万华等学界和实务界的重量级专家,他们的名字本身就足以吸引我。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高度系统化的梳理,将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进行分类、归纳,并对其进行深刻的理论解读。我尤其希望书中能够探讨司法解释的生成逻辑、价值取向,以及其在中国民事诉讼法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我也希望作者们能够提供一些前瞻性的视角,对未来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为我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一些启发。一本能够兼具深度理论探讨和前沿视野的书籍,对于我这样一位追求学术精进的读者来说,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评分在浩如烟海的法律书籍中,《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适用解答》这本书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我关注这本书的出版,是源于其解决实践痛点的巨大潜力。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很多时候需要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各项司法解释来理解和适用,才能真正发挥其效力。然而,司法解释的数量庞大,内容精深,尤其是对于一些新的解释,如何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并在具体案件中恰当运用,对法律工作者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我寄希望于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权威、系统、全面的解答,将最高人民法院近些年颁布的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进行梳理、整合,并对其进行逐条、逐款的深入解读。我期待它能够详细分析每个司法解释的条文含义、适用范围、以及与其他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于一些容易产生争议的条文,希望能有更深入的论述和观点。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典型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案例分析,那就更加完美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法律条文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从而提高办案的质量和效率。
评分刚刚入手了这本《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适用解答》,虽然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仅从其厚度和编辑排版来看,就足以感受到其分量和严谨。作为一名长期在法律领域摸爬滚打的从业者,深知司法解释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民事诉讼法的条文往往抽象,而司法解释则像是将这些条文具体化、情境化的“翻译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法律。我尤其关注的是,这本书是否能够收录当前最高法发布的最新、最权威的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并且对这些解释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解读。毕竟,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而司法解释的生命则在于其是否能够真正指导实践,解决司法难题。这本书的作者阵容也颇具看点,奚晓明、杜万华等名字,在民事诉讼法学界和实务界都享有盛誉,他们的解读必然是深刻而独到的。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套系统、清晰的理论框架,让我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民事诉讼法的精神实质,从而在办案中更加得心应手,避免因理解偏差而产生的错误。特别是对于一些疑难复杂案件,如何恰当适用司法解释,往往是案件的关键所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前沿的、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案例分析,帮助我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法律技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