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审判业务专家是怎样炼成的
书号:9787519708795
定价:58.00
作者/编者: 蔡小雪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8月
编辑推荐
zui高人民法院胡云腾大法官等倾力推荐,高度评价:真实呈现司法审判的过程,淬炼资深法官三十余年的审裁判方法与裁判经验。
全国*届审判业务专家、zui高人民法院原审判长蔡小雪的倾囊相授:通过其亲自办理的12个典型案件,全方位展示具体案件中“法官如何思考”和“法官如何裁判”。
这本书凝聚了一个有着三十余年审判经验的资深法官的裁判方法、思维与技能,是一本锻炼法律人思维的指导书。作者精选了自己曾亲自办理的12个典型案例,全面展现法官审理案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途径方法及适用法律的过程。既有真实断案推理过程的坦陈,又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
蔡小雪 ,男,1954年2月出生,一级**法官,zui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第三合议庭原审判长、*届全国审判业务专家、2010年被评为全国**法官,2014年5月退休。国家法官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辽宁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兼职研究员。1979年9月考入安徽大学法律系,1983年7月大学毕业获法学法士学位。1983年8月至1987年6月在铁路运输**法院工作,先后担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1987年6月至今在zui高人民法院工作。先后任行政审判庭助理审判员、审判员、第三合议庭审判长。参加zui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行政诉讼撤诉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行政案件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等有关行政诉讼重要司法解释的起草工作。专著有《行政审判中的合法性审查》、《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行政诉讼证据规则及适用》;合著有《具体行政行为释论及合法性审查100例》、《国家赔偿法释义与讲座》、《中国行政诉讼法教程》、《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适用》、《基层人民法院法官培训教材实务卷行政审判篇》、《行政审判与行政执法实务指引》、《国家赔偿法条文释义与专题讲座》、《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适用》、《行政诉讼实务指引》、《房屋征收案件审理指引》;在《人民司法》、《法律适用》、《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目录
“蹊跷”的背后
——香港K饭店有限公司诉咸阳市人民政府土地登记行为案
根据以往审理案件的经验,笔者感觉这些蹊跷问题的后面,申诉人肯定有意向法庭隐瞒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与影响裁判的事实有着紧密联系,如果忽略它,有可能作出错误的裁判,有损司法的公正。只有查清这些蹊跷背后的问题,才能找到隐藏的原因,避免作出错误的裁判。正因为该案存在三个蹊跷的问题,合议庭决定到当地阅卷,并组织当事人进行听证。
隐藏的争议
——周某等11人诉榆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变更登记案
法官在办案时,发现行政、民事争议同时存在的,尽可能摸清原告的真实意图,查清其中隐藏的争议。法官不要跟着原告及其代理人的思路走,而是要紧紧围绕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对与合法性审查无关的民事争议问题,一般不宜表态。若原告坚持不提起民事诉讼请求,在各方当事人愿意接受调解的情况下,可以就民事纠纷进行调解。调解达不成协议的,应对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作出判决,同时释明民事争议应通过其他途径解决。
疑团的辨析
——小里坊组、刘某等四人诉宜春市袁州区政府山林确权申诉案
因时间久远以及历史原因,导致情况变迁、证据灭失、原告、被告及第三人均无法收集到相关证据。人民法院在对此类案件事实认定时,应当适用优势证据的标准进行确认;在适用法律、法规上,应结合当时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规定和本着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生产和发展、有利于促进团结的方向,进行综合判断。只要原则上符合的,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利益的平衡
——白露村第二村民小组诉柳州市柳北区人民政府土地确权申诉案
法院在审理土地确权案件中,往往因历史的原因,导致很多证据已经灭失,案件的各方当事人都难以提供证明自己主张事实的证据。此类案件采取优势证明的标准,确定案件事实。因此,难免与事实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故处理时采取“从实际出发,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原则。解决这类案件要对各方当事人的利益进行平衡,不仅要对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还要对涉案的相关处理决定、判决一并进行考虑,确定各方当事人的利益不发生大的偏差。
行民交叉案件的处理
——C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诉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行政登记申诉案
在行政与民事交叉案件中,民事争议事实是行政案件的基础事实的,可先进行民事诉讼,中止行政诉讼;当事人请求一并审理的,可以一并审理。当事人坚持只提起行政诉讼,不提起民事诉讼,经审查,涉及被诉行政行为合法性的民事事实中没有证据证明存在法律禁止行为的,可以推定他们之间已形成的民事事实成立。
受伤职工的权益保护
——刘某诉米泉市劳动人事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抗诉案
根据我国《宪法》第45条、《劳动法》第1条及有关工伤保险的法律规范规定,在处理工伤保险问题中,突出了对职工权利的保护,偏重职工的权利和用人单位的义务。可以说,有关工伤保险的立法是以职工为权利本位,以用人单位为义务本位。因此,在有关工伤保险法律规范中规定“应当认定工伤”不明确的,应当从宽适用。在对有关规定中的“工作原因”存在缩小解释与扩张解释都有一定道理时,适用扩张解释更符合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
细节与真相
——公某诉吉林市烟草专卖局登记保存行为并附带行政赔偿抗诉案
在行政案件中,双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往往真伪难辨或关键情节缺乏相应的证据,使法官对案件事实难以认定。为了接近案件事实的真相,法官在庭审、听证或询问中,对双方当事人叙述矛盾的事实或提供相反证据的,应向各方当事人或者证人进行详细询问,询问中要特别注意细节,从他们各自叙述中,找到哪些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哪些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去伪存真,使法官认定的事实更接近真相。
心结的解开
——钟某诉海南省工商局行政处罚决定案
一些行政案件是由于民事主体的双方当事人因误解或者冲突引发的。这类纠纷的根源,是要解决民事主体之间的误解或冲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了解他们的心结所在。在讲清法律问题的基础上,对心结产生的问题进行疏导,若能解开心结,纠纷将会顺利解决。
因起名引起的立法解释
——“北雁云依”诉济南市gongan局历下区分局燕山派出所户籍行政登记请示案
因每个人所处的环境、经历,涉及的领域等众多的不同,对法律条文的解读会出现很大的差异。作为法官不能仅仅停留在法律条文的一般文字表述上,还应从立法的原意、对社会的导向以及将可能产生的影响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才能作出结论。必要时,应报请上级法院,由zui高人民法院提请立法**作出立法解释。
行政协调中的利益衡量
——青岛W热电有限公司诉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政府应急预案行为上诉案
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对法律规定不明确,法院无论作出何种判决都难以解决实质问题时,可以采取协调的方式。协调时应全面衡量公共利益、各方当事人的利益以及所涉及的其他人的合法权益,在此基础上促使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
不信任的消除
——天津市H医院诉天津市卫生局医疗纠纷行政处理再审案
法官要想调解成功,*先要取得当事人的信任。若当事人不信任,调解工作很难进行下去。要取得当事人信任,就要从小事上关心或者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困难,对他们的困难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并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使他们体会到法官确实是在为他的利益考虑,法官提出的建议或者意见,才有可能被他们接受,调解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解除行政协议的可诉性
——张某诉石家庄市政府、平山县渔政站解除行政协议申诉案
行政**依据行政职权单方变更或者解除行政协议的行为,行政相对人不服依法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行政案件受理。
zui高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如果遇到学术界、实务界争议较大的法律问题,为避免草率作出裁判,除影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外,还有可能误导全国各级法院对相关问题的裁判。对有争议的法律问题都要召开论证会,听取相关方面的学者、专家和相关部门的意见。
后记
拿到这本《正版 审判业务专家是怎样炼成的》时,我首先注意到的是它所传递出的专业性和权威感。从书名就能明显感受到,这是一本深入探讨如何成为一名合格审判业务专家的指南。我一直认为,审判工作是法律体系中最核心、最关键的一环,它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更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我非常好奇,那些在法庭上能够精准判断、公正裁决的专家们,他们的成长之路究竟是怎样的?他们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积累宝贵经验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的事件来阐述审判业务中的关键环节,例如证据的收集与运用、法律法规的解读与适用、庭审策略的设计与执行等等。此外,我认为这本书的出版方——法律出版社,也为这本书增添了重要的可信度。毕竟,法律出版社在国内拥有良好的声誉,其出版的书籍通常都经过严格的审核,内容严谨,质量上乘。因此,我对于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相信它能够为我带来深刻的启发和宝贵的学习机会,帮助我在法律实践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传递出一种“实战”的气息。从书名“审判业务专家是怎样炼成的”就能感受到,它不是那种纯粹的学术研究,更侧重于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我尤其对“炼成”这个词印象深刻,它暗示着这是一个需要付出努力、不断磨砺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指导,比如如何处理疑难案件,如何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如何在压力下做出明智的判断。我了解到这本书是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的,这让我对其内容的可信度和专业性有了初步的信心。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要找到一本真正有价值、能够指导实践的书籍实属不易。这本书的选题非常精准,聚焦在“审判业务”这个核心环节,对于很多初入法律行业,或者希望在审判领域深耕的读者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我个人对案件的分析和庭审的技巧一直很感兴趣,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学习和提升的绝佳机会。我期待它能分享一些“秘籍”,帮助我突破瓶颈,成为一名更优秀的法律工作者。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就透着一股扎实的学术气息,书脊上的信息清晰明了,尤其是出版社的名字“法律出版社”,这让我对内容的严谨性有了初步的信心。我一直对审判业务这个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其复杂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专家是怎样炼成的”这个副标题,更是点燃了我内心深处的好奇心,它预示着这本书并非简单的理论罗列,而是充满了经验的沉淀和方法论的总结。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剖析审判工作的核心要义,从案件的初期介入,到证据的梳理与分析,再到法庭上的逻辑博弈,乃至最终的判决,都能够有详细的阐述和独到的见解。尤其吸引我的是,它可能会分享一些“内行”的视角,比如如何识别案件中的关键点,如何规避潜在的风险,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来推动案件的顺利进行。我之前也读过一些法律类的书籍,但很多都偏向于理论,而这本书似乎更侧重于“实操”,这对于我这样希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其宝贵的。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通往审判业务精深殿堂的大门。
评分这本书我前两天刚收到,迫不及待地翻开。包装很严实,送过来的时候没有一点破损,这点我很满意。封面设计倒是挺简洁大方的,那种偏正式的风格,很符合法律类书籍的定位。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粗略翻了一下目录,感觉内容应该会很扎实。它好像是聚焦在“审判业务”这个特定领域,这对于很多正在从事法律实务工作,或者对这方面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特别是“专家是怎样炼成的”这个副标题,很能勾起人的好奇心,让人期待能从中学习到一些独到的见解和实用的方法论。我个人对法学理论有一些涉猎,但实践经验相对较少,所以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就像是及时雨,希望能从中汲取养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我特别看好它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案件分析、证据审查、庭审策略等方面的深度解析,这些都是实践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出版社是法律出版社,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保证,毕竟国内在法律出版领域,这家出版社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我之前也读过他们出版的一些书籍,质量都相当不错。所以,综合来看,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值非常高,相信它能为我打开一扇通往审判业务精深领域的大门。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感觉到它沉甸甸的分量,不仅仅是纸张和油墨的物理重量,更像是知识和经验的厚重。我一直对法律这个行业怀有敬畏之心,特别是审判,那是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其复杂性和严谨性不言而喻。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揭开了一层面纱,让我得以窥见那些在法庭上沉着冷静、洞察秋毫的“审判业务专家”是如何一步步成长的。我一直好奇,是什么样的训练、什么样的思考方式,才能让他们在纷繁复杂的案件中,拨开迷雾,直抵真相?这本书的结构设计,我猜想应该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会结合大量的案例,用生动的语言来阐述深奥的法律原理。我特别期待能够学到一些关于如何构建逻辑链条、如何有效运用证据、如何在激烈的辩论中保持清醒头脑的技巧。毕竟,理论学习是一方面,而将理论融会贯通,并运用到实际的审判工作中,才是真正的考验。作者的名字“蔡小雪”,虽然是第一次接触,但法律出版社的背书,让我相信这位作者一定在审判业务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和独到的见解。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份职业成长的地图,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