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school Drums
ISBN13: 9781908920201
类型: 精装(精装书)
出版日期: 2012-04-30
出版社: Rockschool Ltd
重量(克): 170
尺寸: 303 x 230 x 3 mm
我是一个自学成才的鼓手,最大的痛点就是缺乏专业指导,很多技巧都是靠模仿和试错摸索出来的,效率低下且容易养成坏习惯。拿到这本书后,最大的惊喜在于它对“动态控制”的重视程度。很多教材只教你怎么打得响,但这本书却花了大篇幅讲解如何控制力度变化,如何用不同的鼓棒触点和握持方式来营造出从“耳语般轻柔”到“雷鸣般震撼”的巨大音域跨度。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Ghost Notes”和“Rimshots”时的那种细腻入微的笔触,他不仅仅是告诉你“在哪里打”,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要这么打”,以及这种处理方式在不同音乐风格中的作用。我尝试着用书中的方法去重新编排了我正在排练的一首 Funk 歌曲的鼓部分,听起来层次感和立体感瞬间提升了一个档次,连乐队其他成员都注意到了我的变化,纷纷夸赞我的演奏“更有味道了”。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或许是配图可以更丰富一些,毕竟是涉及到肢体协调的技巧,如果能有配套的视频链接或二维码,那就完美了,但就文字和谱例的清晰度而言,它已经是市面上顶尖的水准了。
评分这本书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苦于找不到一本既能系统讲解,又能兼顾实际演奏需求的鼓谱集。市面上很多教材要么过于偏重基础理论,枯燥乏味,要么就是一堆难度爆炸的练习曲,让人望而却步。但《摇滚鼓手进阶指南》(姑且这么称呼它吧,因为内容确实是关于进阶技巧的)完全不同。它巧妙地将复杂的节奏型拆解成易于理解的小模块,配合清晰的乐谱标注,让我在学习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比如,书中对复合拍号的解析,简直是拨云见日,我以前总是在那些 odd meter 里迷失方向,这本书的编排逻辑让我一下子抓住了核心。而且,它没有死板地停留在“击打”这个动作本身,而是深入探讨了“律动”(groove)的构建,光是关于脚部控制的章节,我就反复看了好几遍,里面的一些关于脚踏板的细微调整建议,对提升我的踩镲控制精度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装帧设计也挺用心,纸张质量不错,在多次翻阅后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平整度,这对于需要将乐谱平铺在鼓架上练习的乐手来说非常重要。这本书的实战性远超我的预期,它提供的不仅仅是音符,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评分我是一个偏爱融合爵士和拉丁音乐的鼓手,对那些过分强调重型摇滚的教材往往提不起兴趣。但让我惊讶的是,这本书在涵盖了扎实的摇滚节奏基础之后,竟然非常自然地过渡到了更复杂的拉丁和世界音乐节奏型。作者对 Habanera、Clave、以及 Samba 的节奏分解,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精准和易懂。他非常注重不同文化的节奏元素是如何相互影响和融合的,这一点对于想拓展音乐视野的乐手来说至关重要。我记得书中有一章专门讲到了如何将巴西的 Bossa Nova 节奏与传统的摇滚底鼓节奏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律动感。我立刻在我的练习曲中应用了这种方法,效果非常震撼,它让原本平淡的四四拍背景突然拥有了一种微妙的流动性。这本书的广度令人印象深刻,它没有为了迎合大众市场而牺牲深度,反而通过拓宽题材,让基础的摇滚技巧也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绝对是值得所有寻求全面发展的鼓手拥有的参考书。
评分我是在一个非常紧凑的巡演日程中购买这本书的,时间非常宝贵,我需要的是快速吸收、高效练习的材料。这本书最符合我这种“时间就是生命”的乐手的地方,在于它的“故障排除”和“舞台应用”章节。它不只是教你如何打得好听,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在舞台上不掉链子。比如,关于如何处理舞台返送系统不佳时对重音判断的校准,以及在极度疲劳状态下保持节奏稳定性的心理技巧,这些都是在其他教材里完全找不到的“幕后知识”。作者分享了他自己多年来在世界各地演出的经验教训,非常接地气。例如,他提到了一种在快速换场时,如何利用特定的鼓棒握法和敲击位置来快速找回鼓的“中心感”的技巧,这在我上次连续三天都有演出时派上了大用场,极大地缓解了我的肌肉记忆偏差。这本书读起来就像是有一位经验丰富、耐心且直言不讳的导师在你身边亲自指导,它提供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提升,更是一种专业的态度和舞台智慧的传承。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种“大部头”的鼓教材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里面充斥着很多华而不实的理论堆砌。然而,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具有启发性,它不是线性的,更像是一个知识网络。它没有强迫你必须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而是鼓励你根据自己当前的薄弱环节进行选择性学习。我个人最感兴趣的是关于“即兴Solo”的部分。以往我 Solo 起来总是像在背诵一堆固定的花样,缺乏连贯性和音乐性。这本书里的 Solo 练习是建立在特定的“动机发展”原则之上的,它教你如何提取一个小小的节奏或旋律片段,然后在不同的鼓件上进行变形、扩展和对比,从而构建出一个结构完整、逻辑清晰的 Solo 段落。这种“作曲式”的练习方法对我来说是颠覆性的。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单纯地敲打鼓点,而是在进行一种有目的的音乐对话。这种从“表演者”到“创作者”的思维转变,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宝贵的财富,远超乎我最初购买时对“鼓谱”的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