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贫血饮食宜忌全书
定价:39.80元
作者:吴剑坤, 于雅婷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53766751
字数:380000
页码:448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 跟着营养专家学补血食法,有章法,不盲目。
2. 吃对了,事半功倍,补过了,事倍功半。
3. 吃健体菜、喝元气汤、饮补血茶,早日做个暖美人
内容提要
改善贫血症状,除了有的放矢的药物治疗外,饮食的调养也是非常重要。说到贫血,人们通常简单地理解为'血少''缺血',对于如何通过食疗来辅助调理贫血的知识更是少之又少。贫血症覆盖不同人群,又分为不同类型,《贫血饮食宜忌全书》专家编者因人、因病制宜地制定了不同的饮食方案,帮助读者更科学、智慧地进补。此外,编者还精心收集了103种补血佳品,推荐了100多道健体菜肴,罗列了78种慎吃食物,让读者更好地预防或改善贫血症的状况。
目录
作者介绍
吴剑坤
中医治未病科主任、体检中心主任,北京市中医医院副主任药师、执业药师、高级健康管理师。荣获2004 年度、2005 年度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先进个人。2006 ~ 2009 年担任中药房主任,出版《医院制剂手册》《药品手册-中药分册》,内容包325种中成药、600种常用中药饮片、医院制剂品种、协定处方等内容的介绍,颇受欢迎。
于雅婷
主任医师、高级药膳食疗师、北京世健联首席养生专家、中国特效医术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现任北京亚健康防治协会理事兼饮食健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复杂的养生理念变得触手可及。虽然它有一个看似非常具体的标题,但打开一看,内容却涵盖了从日常饮食的细节到深层生活习惯的调整,堪称一本“生活指南”。我个人一直对“养生”这个概念有点模糊,总觉得离自己很远,需要什么名贵的药材或者高深的理论。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强调的是“求己”的力量,即我们身体本身就拥有强大的自愈和调节能力,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激发和支持它。作者用了很多生动的故事和生活化的例子,来解释为什么我们要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为什么不应该等到生病了才去“救火”,而是要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将“治未病”的理念融入生活。我特别喜欢它关于“情绪与健康”的章节,以往我总觉得情绪只是主观感受,和身体健康关联不大,但书中却详细阐述了长期负面情绪如何影响内分泌、免疫系统,进而导致各种身体不适,甚至包括贫血这样的生理问题。它还给出了很多非常实用的情绪管理方法,比如深呼吸、冥想,甚至是一些简单的放松技巧,都是我之前从未接触过或者认为效果有限的方法,但实践下来却发现确实有效。这本书让我明白,养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某个人的专利,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去实现的。
评分这次偶然在书店翻到这本《贫血饮食宜忌全书》,虽说标题听着很聚焦,但翻开内容却发现它远不止于此,更像是一本关于身体内在运作的百科全书。我最开始是被“贫血”这个关键词吸引,因为身边有朋友一直受这方面的困扰,想着或许能给她一些实用的建议。然而,书中的内容却如同一张巨大的网,将贫血的原因、种类、以及它可能牵扯到的身体其他系统都一一梳理清楚。它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多吃红肉补血”这种流于表面的说法,而是深入探讨了铁的吸收机制、维生素C的重要性、叶酸的作用,甚至还提到了B族维生素在造血过程中的关键角色。更让我惊喜的是,书里还穿插了许多关于不同生活习惯如何影响血液健康的案例分析,比如长期熬夜、过度节食、甚至是情绪压力,都可能对血液循环和生成产生微妙但深远的影响。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不同食物时,不仅仅是罗列“宜”与“忌”,而是详细解释了为什么某种食物适合,或者为什么某种食物需要避讳,背后的科学原理清晰易懂。比如,它会解释菠菜虽然富含铁,但因为含有较多草酸,可能会阻碍铁的吸收,这时再配合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就能有效改善。这样的讲解方式,让我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能够更科学、更主动地去调整自己的饮食和生活。
评分这次入手这本《贫血饮食宜忌全书》纯属偶然,但翻开后却意外地发现它是一本非常扎实的、综合性的健康指南,远不止标题所限制的“贫血”范畴。它以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了大量的临床案例和生活经验,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关于身体健康的全面认知体系。我之前对贫血的理解非常片面,只知道要补铁,但书中却系统地讲解了导致贫血的多种原因,包括营养吸收不良、慢性失血、造血功能障碍等等,并针对不同原因给出了相应的饮食和生活调整建议。我尤其欣赏它在解析“宜”与“忌”时,不仅仅是简单列出清单,而是深入剖析了背后的生物化学原理,让我能够真正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死记硬背。例如,书中详细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吃了富含铁的食物后仍然贫血,这可能与胃酸分泌不足、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有关,这些细节的披露,让我豁然开朗。此外,本书还非常强调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的理念,将贫血与身体其他系统的健康状况联系起来,比如脾胃虚弱、肝郁气滞等,这些都让我对身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但内涵却十分丰富,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我之前一直有个误区,认为“养生”就是刻意去吃某种食物,或者坚持某种看起来很“健康”的作息,但结果往往是疲惫不堪,收效甚微。直到我读了这本书,才真正理解了“养生别养病”的深刻含义。它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生活哲学。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并没有教你如何“对抗”疾病,而是教你如何“构建”健康。它关注的不是那些已经被确诊的病症,而是那些处于亚健康状态,但尚未引发严重后果的身体信号。比如,书中详细解析了“气血不足”在身体不同部位可能出现的表现,这些细节非常贴近生活,让我能对照自身,发现自己很多被忽视的小毛病,原来都与身体的内在失衡有关。它提出的方法,不是让你去吃什么灵丹妙药,而是从最基础的饮食、睡眠、运动、情绪这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全面的优化。我尤其欣赏它关于“顺应自然”的养生观,它鼓励我们去倾听身体的声音,理解不同季节、不同时辰身体的需求,并据此做出调整。比如,它会建议在春天多吃一些能够舒展肝气的食物,在秋天则要注重滋润肺部。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让我觉得养生不再是与身体作对,而是一种与身体“对话”和“协作”的过程。
评分作为一名生活节奏非常快,经常需要加班的职场人士,我一直觉得健康离我遥不可及,似乎只有等身体彻底垮了,才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生活·饮食·健康》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关于健康的读物,不如说是一份关于如何“活好”的行动指南。它没有那些枯燥的说教,也没有过于高深的医学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直观、易懂的方式,将健康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我最喜欢它关于“微习惯”的理念,它倡导的不是让你去做多么宏大的改变,而是从最容易实现的小步骤开始,比如每天多喝一杯水,每顿饭多吃一份蔬菜,或者每晚提前半小时睡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改变,在日积月累之下,却能对身体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书中还提供了大量关于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搭配建议,让我能够更明智地选择食物,而不是随波逐流。比如,它会解释为什么早餐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年龄段的人在早餐的选择上应该有什么侧重点。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意识到,健康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健康,还包括心理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富足。书中关于如何培养积极心态、如何缓解工作压力的方法,也让我受益匪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