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电工从入门到精通
:99.00元
作者:韩雪涛 吴瑛,韩广兴 数码维修工程师鉴定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12229671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本书是专门介绍电工基础知识及技能的图书,特色就是通过学习可以将电工入门的**知识、实操技能在短时间内全部掌握。
本书有以下特点:
1.图书在内容的制作上大胆进行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创新,将传统的“读文”学习变成“读图”学习。
2.配置二维码教学视频,对重要的知识点和操作技能,专门录制讲解视频,对本书内容进行补充和强调。
3.全彩印刷,全图讲解,为读者带来学习的全新体验,为初学者的入门学习带来直观的感受,确保学习者在短时间内获得不错的学习效果。
本书采用全彩色图解的形式,以电工行业的工作要求和规范作为依据,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电工的相关知识。通过对内容的学习,电工初学者不仅可以轻松入门掌握电工的基础知识,而且还可以深入掌握电工相关技能,并在工作中熟练应用,*终成为一名合格的电工技术人员。本书内容包括:电工基础入门、电子元器件、常用电器元件、电工识图、电工计算、电工工具和电工仪表、电动机、导线的加工和连接、电工安全与触电急救、电工焊接技能、电工布线与设备安装技能、电工检测技能、电动机的拆卸与检修技能、供配电线路及检修调试技能、照明控制线路及检修调试技能、电动机控制线路及检修调试技能、变频器技术、变频器的使用与调试、PLC技术和PLC编程语言与PLC系统的安装及调试等。本书对电工知识的讲解全面详细,理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内容由浅入深,语言通俗易懂,全书内容彩色图解,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非常方便读者学习。本书采用微视频讲解互动的全新教学模式,在内页重要知识点相关图文的旁边附印了二维码。读者只要用手机扫描书中相关知识点的二维码,即可在手机上实时浏览对应的教学视频,视频内容与图书涉及的知识完全匹配,复杂难懂的图文知识通过相关专家的语言讲解,帮助读者轻松领会,这不仅进一步方便了学习,而且还大大提升了本书内容的学习价值。本书可供电工学习使用,也可供职业院校、培训学校相关**的师生学习使用。
第1篇电工入门篇
第1章电工基础入门(P2)
1.1电与磁(P2)
1.1.1电与磁的概述(P2)
1.1.2电与磁的关系(P3)
1.2电路连接与欧姆定律(P4)
1.2.1串联方式(P4)
1.2.2并联方式(P5)
1.2.3混联方式(P6)
1.2.4电压变化对电流的影响(P7)
1.2.5电阻变化对电流的影响(P7)
1.3电流与电动势(P8)
1.3.1电流(P8)
1.3.2电动势(P8)
1.4电位与电压(P9)
1.4.1电位(P9)
1.4.2电压(P11)
1.5直流电与交流电(P11)
1.5.1直流电与直流供电方式(P11)
1.5.2单相交流电与单相交流供电方式(P13)
1.5.3三相交流电与三相交流供电方式(P16)
第2章电子元器件(P19)
2.1电阻器(P19)
2.1.1固定阻值电阻器(P19)
2.1.2可变阻值电阻器(P21)
2.1.3特殊电阻器(P22)
2.2电容器(P22)
2.2.1无极性电容器(P23)
2.2.2有极性电容器(P23)
2.2.3可变电容器(P24)
2.3电感器(P25)
2.3.1固定式电感器(P25)
2.3.2可调式电感器(P27)
2.4二极管(P28)
2.4.1整流二极管(P28)
2.4.2发光二极管(P28)
2.4.3稳压二极管(P29)
2.4.4开关二极管(P29)
2.5三极管(P30)
2.5.1PNP型三极管(P30)
2.5.2NPN型三极管(P30)
2.6晶闸管(P31)
2.6.1单相晶闸管(P31)
2.6.2双向晶闸管(P32)
2.7场效应晶体管(P33)
2.7.1结型场效应晶体管(P33)
2.7.2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P33)
第3章常用电器元件(P34)
3.1开关(P34)
3.1.1电源开关(P34)
3.1.2按钮开关(P35)
3.2继电器(P37)
3.2.1通用继电器(P37)
3.2.2控制继电器(P41)
3.2.3保护继电器(P41)
3.3接触器(P41)
3.3.1交流接触器(P42)
3.3.2直流接触器(P43)
3.4传感器(P44)
3.4.1温度传感器(P44)
3.4.2湿度传感器(P45)
3.4.3光电传感器(P45)
3.4.4气敏传感器(P46)
3.5保护器(P46)
3.5.1熔断器(P46)
3.5.2漏电保护器(P47)
3.5.3过热保护器(P49)
第4章电工识图(P50)
4.1电工电路的识图方法和识图步骤(P50)
4.1.1电工电路的识图方法(P50)
4.1.2电工电路的识图步骤(P54)
4.2电工电路的识图分析(P58)
4.2.1高压供配电电路的识图分析(P58)
4.2.2低压供配电电路的识图分析(P61)
4.2.3照明控制电路的识图分析(P64)
4.2.4电动机控制电路的识图分析(P66)
第5章电工计算(P69)
5.1电路计算(P69)
5.1.1直流电路计算(P69)
5.1.2交流电路计算(P70)
5.2单元电路计算(P71)
5.2.1整流电路计算(P71)
5.2.2滤波电路计算(P73)
5.2.3振荡电路计算(P74)
5.2.4放大电路计算(P76)
5.3变压器与电动机计算(P76)
5.3.1变压器计算(P76)
5.3.2电动机计算(P77)
第6章电工工具和电工仪表(P78)
6.1电工常用加工工具(P78)
6.1.1钳子(P78)
6.1.2螺钉旋具(P81)
6.1.3扳手(P82)
6.1.4电工刀(P84)
6.2电工常用开凿工具(P85)
6.2.1开槽机(P85)
6.2.2电钻和电锤(P86)
6.3电工常用管路加工工具(P87)
6.3.1切管器(P87)
6.3.2弯管器(P87)
6.4电工常用检测仪表(P88)
6.4.1验电器(P88)
6.4.2万用表(P89)
6.4.3钳形表(P91)
6.4.4兆欧表(P92)
第2篇电工提高篇
第7章电动机(P94)
7.1永磁式直流电动机(P94)
7.1.1永磁式直流电动机的结构(P94)
7.1.2永磁式直流电动机的原理(P95)
7.2电磁式直流电动机(P98)
7.2.1电磁式直流电动机的结构(P98)
7.2.2电磁式直流电动机的原理(P99)
7.3有刷直流电动机(P101)
7.3.1有刷直流电动机的结构(P101)
7.3.2有刷直流电动机的原理(P102)
7.4无刷直流电动机(P104)
7.4.1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结构(P104)
7.4.2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原理(P105)
7.5交流同步电动机(P109)
7.5.1交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P109)
7.5.2交流同步电动机的原理(P110)
7.6交流异步电动机(P111)
7.6.1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结构(P111)
7.6.2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原理(P113)
第8章导线的加工和连接(P120)
8.1线缆的剥线加工(P120)
8.1.1塑料硬导线的剥线加工(P120)
8.1.2塑料软导线的剥线加工(P122)
8.1.3塑料护套线的剥线加工(P123)
8.1.4漆包线的剥线加工(P124)
8.2线缆的连接(P125)
8.2.1线缆的缠接(P125)
8.2.2线缆的绞接(P129)
8.2.3线缆的扭接(P130)
8.2.4线缆的绕接(P131)
8.3线缆连接头的加工(P132)
8.3.1塑料硬导线连接头的加工(P132)
8.3.2塑料软导线连接头的加工(P133)
8.4线缆焊接与绝缘层恢复(P135)
8.4.1线缆的焊接(P135)
8.4.2线缆绝缘层的恢复(P136)
第9章电工安全与触电急救(P138)
9.1电气设备的安全常识(P138)
9.1.1电气绝缘与安全距离(P138)
9.1.2电能防护与安全标志(P1140)
9.2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P142)
9.2.1保护接地(P142)
9.2.2保护接零(P144)
9.3静电的危害与预防(P146)
9.3.1静电的危害(P146)
9.3.2静电的预防(P148)
9.4触电的危害与应急处理(P150)
9.4.1触电的危害(P150)
9.4.2触电的种类(P151)
9.4.3触电的应急措施(P153)
9.4.4触电急救(P154)
9.5外伤急救与电气灭火(P156)
9.5.1外伤急救(P156)
9.5.2烧伤处理(P158)
9.5.3电气灭火的操作(P159)
第10章电工焊接技能(P160)
10.1电焊管路(P160)
10.1.1电焊设备(P160)
10.1.2电焊焊接管路(P160)
10.2气焊管路(P163)
10.2.1气焊设备(P163)
10.2.2气焊焊接管路(P163)
10.3焊接元器件(P166)
10.3.1电烙铁与热风焊机(P166)
10.3.2分立元器件的热熔焊(P167)
10.3.3贴片元器件的吹焊(P170)
第11章电工布线与设备安装技能(P172)
11.1明敷线缆(P172)
11.1.1瓷夹配线的明敷(P172)
11.1.2瓷瓶配线的明敷(P173)
11.1.3金属管配线的明敷(P174)
11.1.4塑料线槽配线的明敷(P175)
11.1.5钢索配线的明敷(P176)
11.2暗敷线缆(P177)
11.2.1金属管配线的暗敷(P177)
11.2.2塑料线管配线的暗敷(P178)
11.2.3金属线槽配线的暗敷(P179)
11.3安装照明灯具(P179)
11.3.1普通照明灯泡的安装(P179)
11.3.2日光灯的安装(P180)
11.3.3节能灯的安装(P181)
11.4安装插座(P182)
11.4.1电源插座的安装(P182)
11.4.2网络插座的安装(P183)
11.4.3有线电视插座的安装(P183)
11.4.4电话插座的安装(P183)
11.5安装开关(P184)
11.5.1单控开关的安装(P184)
11.5.2多控开关的安装(P184)
11.6安装电动机(P185)
11.6.1电动机的安装(P185)
11.6.2电动机的接线(P186)
11.7安装配电设备(P187)
11.7.1配电箱的安装(P187)
11.7.2配电盘的安装(P188)
第12章电工检测技能(P189)
12.1电阻器的检测(P189)
12.1.1普通电阻器的检测(P189)
12.1.2敏感电阻器的检测(P190)
12.2电容器的检测(P193)
12.2.1普通电容器的检测(P193)
12.2.2电解电容器的检测(P194)
12.3电感器的检测(P195)
12.3.1普通电感器的检测(P195)
12.3.2电感线圈的检测(P196)
12.4二极管的检测(P196)
12.4.1整流二极管的检测(P196)
12.4.2发光二极管的检测(P197)
12.4.3光敏二极管的检测(P197)
12.5三极管与晶闸管的检测(P198)
12.5.1三极管的检测(P198)
12.5.2晶闸管的检测(P200)
12.6开关与保护器的检测(P201)
12.6.1开关的检测(P201)
12.6.2保护器的检测(P201)
12.7接触器与变压器的检测(P202)
12.7.1接触器的检测(P202)
12.7.2电力变压器的检测(P203)
12.7.3电源变压器的检测(P204)
12.7.4开关变压器的检测(P205)
第3篇电工精通篇
第13章电动机的拆卸与检修技能(P207)
13.1直流电动机的拆卸(P207)
13.1.1有刷直流电动机的拆卸(P207)
13.1.2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拆卸(P208)
13.2交流电动机的拆卸(P209)
13.2.1单相交流电动机的拆卸(P209)
13.2.2三相交流电动机的拆卸(P210)
13.3电动机的常用检测方法(P211)
13.3.1电动机绕组阻值的检测(P211)
13.3.2电动机绝缘电阻的检测(P214)
13.3.3电动机空载电流的检测(P215)
13.3.4电动机转速的检测(P216)
13.4电动机主要部件的检修(P217)
13.4.1电动机铁芯的检修(P217)
13.4.2电动机转轴的检修(P219)
13.4.3电动机电刷的检修(P220)
13.4.4电动机集电环(换向器)的检修(P221)
第14章供配电线路及检修调试技能(P222)
14.1供配电线路的结构特征(P222)
14.1.1高压供配电线路的结构特征(P223)
14.1.2低压供配电线路的结构特征(P224)
14.2供配电线路的检修调试(P225)
14.2.1高压供配电线路的检修调试(P225)
14.2.2低压供配电线路的检修调试(P229)
14.3常见高压供配电线路(P232)
14.3.1小型变电所配电线路(P232)
14.3.26~10/0.4kV高压配电所供配电线路(P233)
14.3.3总降压变电所供配电线路(P234)
14.3.4工厂35kV变电所配电线路(P235)
14.3.5工厂高压变电所配电线路(P236)
14.3.6高压配电所的一次变压供配电线路(P237)
14.4常见低压供配电线路(P238)
14.4.1单相电源双路互备自动供电线路(P238)
14.4.2低层楼宇供配电线路(P239)
14.4.3住宅小区低压配电线路(P240)
14.4.4低压配电柜供配电线路(P241)
第15章照明控制线路及检修调试技能(P242)
15.1照明控制线路的结构特征(P242)
15.1.1室内照明控制线路的结构特征(P242)
15.1.2公共照明控制线路的结构特征(P244)
15.2照明控制线路的检修调试(P245)
15.2.1室内照明控制线路的检修调试(P245)
15.2.2公共照明控制线路的检修调试(P248)
15.3常见照明控制线路(P250)
15.3.1一个单控开关控制一盏照明灯线路(P250)
15.3.2两个单控开关分别控制两盏照明灯线路(P250)
15.3.3两个双控开关共同控制一盏照明灯线路(P250)
15.3.4两室一厅室内照明灯线路(P251)
15.3.5日光灯调光控制线路(P252)
15.3.6卫生间门控照明灯控制线路(P253)
15.3.7声控照明灯控制线路(P254)
15.3.8光控楼道照明灯控制线路(P255)
第16章电动机控制线路及检修调试技能(P256)
16.1电动机控制线路的结构特征(P256)
16.1.1交流电动机控制线路的结构特征(P256)
16.1.2直流电动机控制线路的结构特征(P258)
16.2电动机控制线路的检修调试(P260)
16.2.1交流电动机控制线路的故障分析及检修流程(P260)
16.2.2直流电动机控制线路的故障分析及检修流程(P261)
16.2.3常见电动机控制线路故障的检修操作(P262)
16.3常见电动机控制线路(P267)
16.3.1直流电动机调速控制线路(P267)
16.3.2直流电动机降压起动控制线路(P268)
16.3.3直流电动机正/反转连续控制线路(P269)
16.3.4单相交流电动机连续控制线路(P270)
16.3.5限位开关控制单相交流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P271)
16.3.6三相交流电动机电阻器降压起动控制线路(P272)
16.3.7三相交流电动机Y—Δ降压起动控制线路(P273)
16.3.8三相交流电动机限位点动正/反转控制线路(P275)
16.3.9三相交流电动机间歇控制线路(P276)
16.3.10三相交流电动机调速控制线路(P277)
16.3.11三相交流电动机反接制动控制线路(P278)
16.3.12两台三相交流电动机交替工作控制线路(P279)
第17章变频器技术(P280)
17.1变频器的种类与功能特点(P280)
17.1.1变频器的种类(P280)
17.1.2变频器的功能特点(P283)
17.2变频器的应用(P286)
17.2.1制冷设备中的变频电路(P286)
17.2.2机电设备中的变频电路(P287)
17.3变频器电路(P288)
17.3.1海信KFR-4539(5039)LW/BP型变频空调器中的变频电路(P288)
17.3.2单水泵恒压供水变频控制电路(P290)
17.3.3恒压供气变频控制电路(P293)
17.3.4工业拉线机的变频控制电路(P296)
第18章变频器的使用与调试(P299)
18.1轻松搞定变频器的使用(P299)
18.1.1变频器的操作显示面板(P299)
18.1.2操作显示面板的使用(P300)
18.2变频器的调试(P312)
18.2.1操作显示面板直接调试(P312)
18.2.2输入端子控制调试(P316)
18.2.3综合调试(P318)
第19章PLC技术(P322)
19.1PLC的控制特点(P322)
19.1.1传统电动机控制与PLC电动机控制(P322)
19.1.2工业设备中的PLC的控制特点(P325)
19.2PLC控制技术的应用(P332)
19.2.1运料小车往返运行的PLC控制系统(P332)
19.2.2水塔给水的PLC控制系统(P336)
19.2.3汽车自动清洗的PLC控制系统(P342)
19.2.4工控机床的PLC控制系统(P346)
第20章PLC编程语言与PLC系统的安装及调试(P352)
20.1PLC编程语言(P352)
20.1.1PLC梯形图(P352)
20.1.2PLC语句表(P357)
20.2PLC的编程方式(P359)
20.2.1编程软件编程(P359)
20.2.2手持式编程器编程(P367)
20.3PLC系统的安装与调试(P372)
20.3.1PLC系统的安装(P372)
20.3.2PLC系统的调试(P382)
我对这本书在“电工从入门到精通”这个承诺上,认为其“精通”的部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于已经有一些电工基础的人来说,书中很多内容可能显得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例如,在讲解“三相交流电”时,书中只是重复了基础的概念,而没有深入探讨三相不平衡、功率因数、以及如何提高电能利用效率等更高级的话题。这些都是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面对的问题,而书中却鲜有涉及。
评分本书关于“电工接线”的部分,虽然提供了一些图示,但其清晰度和完整性都有待提高。很多图示过于简化,缺乏必要的标注和说明,导致读者难以理解其具体含义。例如,在讲解“ motor control circuits”时,书中提供的图例并没有清晰地标明接触器、热继电器、按钮等的具体型号和规格,也没有详细说明不同元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这使得读者在实际接线时,容易感到迷茫。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能提升自己在电工接线方面的实践能力。然而,书中关于接线的指导,虽然列出了一些常见的接线图,但整体而言,其详细程度和实用性都远未达到我的预期。例如,书中展示的工业控制面板的接线图,仅仅是示意性的,并没有给出具体的端子编号、导线规格、以及每个接线点所连接的具体功能。在实际工作中,这些细节至关重要。我希望能够看到更具体、更贴近实际的接线图,例如不同类型电机的接线方式、配电箱的接线流程、以及PLC输入输出模块的接线指南等。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吸引了我,但读完之后,我发现它在一些关键领域的内容深度上远远不足,甚至可以说是浅尝辄止。例如,关于PLC编程语言的部分,书上只是简单地罗列了一些指令,却没有深入讲解指令的功能、应用场景以及如何进行逻辑判断和流程控制。我期望的是能够看到实际的案例分析,比如如何用PLC实现一个简单的自动化流水线控制,或者如何通过PLC对传感器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书中提供的例子非常基础,对于已经有一些PLC基础的读者来说,这些内容显得过于“科普”,而对于初学者而言,缺乏足够的引导,很容易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困难。特别是关于梯形图、指令表、SFC等编程方式的比较和选择,书中几乎没有提及,这对于理解不同编程方式的优劣和适用性至关重要。
评分作为一名即将踏入电工行业的学生,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学习到扎实的识图能力。然而,书中关于电路识图的部分,虽然给出了不少图例,但讲解方式过于死板,缺乏系统性。它更多的是展示了各种元器件符号和连接方式,但并没有深入讲解如何根据电路图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判断故障点,以及如何根据需求修改电路。例如,对于一些复杂的组合电路,书中仅仅给出了一个图,然后就说是“某某设备电路”,却没有进一步的剖析。我希望看到的是如何从一个简单的原理图推导出实际接线图,如何理解不同导线的功能和颜色含义,以及在实际布线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包含了“PLC编程语言”和“变频器技术”,我本以为会在这两个方面获得更深入的理解。然而,令人遗憾的是,PLC编程部分过于概念化,没有太多实际操作的指导。例如,在讲到“中断”时,书中只是简单提及了中断的作用,却没有提供如何设置和使用中断的实际案例。这对于需要编写复杂程序来处理实时事件的工程师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同样,变频器技术部分也缺乏对不同品牌、不同型号变频器之间差异的介绍,以及针对特定应用场景的选型和调试技巧。
评分我非常看重图书的“识图”能力提升。这本书在这方面确实提供了一些图例,但其深度和广度都存在不足。例如,在讲解“逻辑电路”时,书中仅列出了基本的逻辑门符号,而没有深入探讨如何用这些逻辑门来构建更复杂的控制电路,例如多路选择器、编码器、解码器等。对于自动化控制领域来说,良好的识图能力是基础,而这本书在这方面的教学显得有些“点到为止”,缺乏系统性的训练和进阶指导。
评分我对书中关于变频器技术的部分感到非常失望。标题中承诺的“精通”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书中关于变频器的工作原理介绍非常简略,更多的是对参数的罗列,而缺乏对这些参数背后含义的深入解释。比如,关于载波频率的选择,书中只是说“根据电机功率和噪音要求调整”,但却没有给出具体的指导原则或者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错误的载波频率设置可能会导致电机过热、效率降低甚至损坏。此外,书中对于变频器的故障诊断和排除方面的论述也极其有限,仅仅提到了几个常见的故障代码,而没有提供详细的排查步骤和解决方案。这对于一个需要独立解决现场问题的电工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评分这本书在“入门”方面做得还可以,但“精通”二字则显得有些夸张。对于初学者来说,书中关于电工基础知识的部分,比如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以及常见的电工工具的使用,还是有一些帮助的。但是,当涉及到更深入的内容时,比如电动机的启动方式、继电器控制原理、以及一些基础的电力系统知识,书中都显得不够详尽。例如,在讲解电动机的直接启动时,书中只是简单提到了启动电流大,但没有详细解释为什么启动电流大,以及如何通过其他方式来减小启动电流。这对于理解电动机的运行特性以及选择合适的保护器件非常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中提到了“PLC编程语言”和“变频器技术”,我希望能在这两个方面获得更深入的理解。然而,PLC编程部分过于笼统,缺乏具体的编程实例和调试技巧。例如,在讲解“步进指令”时,书中只是简单地介绍了指令的功能,却没有提供如何利用步进指令来设计复杂顺序控制的实际案例。对于变频器技术,书中也只是泛泛而谈,没有深入分析不同型号变频器的特性和应用范围,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很不错的书
评分还可以,后面继续学习
评分一般
评分东西到的非常快
评分一般
评分还可以,后面继续学习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