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58包邮)倭寇战争全史 梁晓天

(满58包邮)倭寇战争全史 梁晓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梁晓天 著
图书标签:
  • 历史
  • 军事
  • 倭寇
  • 明朝
  • 海战
  • 梁晓天
  • 包邮
  • 战争史
  • 古代史
  • 东亚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湖北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ISBN:9787510708572
商品编码:154031644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01-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倭寇战争全史 作者 梁晓天
定价 49.80元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ISBN 9787510708572 出版日期 2015-01-01
字数 页码 256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倭寇战争全史》记录了明代倭寇武装集团席卷和荼毒中国沿海、台湾、琉球、朝鲜甚至东南亚的事件,以及明帝国的能臣名将唐顺之、俞大猷、戚继光等率兵抗击倭寇的历史,对于当时倭寇侵袭和抗倭所涉及的风物也进行了图文并茂的介绍。

   作者简介
梁栋,笔名梁晓天。爱好中、日、韩三国历史文化,平日涉猎此类文献较多,曾利用业余时间研究16~17世纪东亚军事技术史近十年,对该领域有一定积累。长期在SONCIBBS论坛发表军事文章 ,擅长戚继光战史、抗倭历史、明清时期东亚城防武备复原等课题。

   目录

章:早期倭寇的产生(11世纪到13世纪初)

第二章:蒙古来袭导致的倭寇扩大化(13世纪中叶到14世纪中叶)
大次东征:文永之役
第二次东征:弘安之役
御家人的破产与意淫下的狂妄

第三章:“恶党”倭寇肆虐高丽(14世纪中叶到15世纪)
庚寅以来的倭寇
只爱美人不管江山的恭愍王
弑王与政斗的高丽国
抗倭名将李成桂的崛起
李氏朝鲜的建立
攻击对马岛:己亥东征

第四章:倭寇对中华帝国的早期试探(14世纪初到15世纪初)
明帝国重建朝贡与海防体系
望海堝大捷

第五章:西方殖民者与倭寇的合流(16世纪)
与倭寇无异的西方海盗
明军痛击船坚炮利的西方海盗
与东、西方海盗勾结的明朝乡绅
西方殖民者对倭寇的武装
双屿攻灭战
中国衣冠之盗的卑劣报复

第六章:嘉靖大倭乱的荼毒:东南绎骚(1552年—1558年)
虚弱的沿海防务
西班牙火炮外攻,江南士绅内耗
明军加强防御
地利、天时、人和皆不在的明代海防
倭寇的恐怖袭击战术
离间计杀徐海
招安计擒汪直

第七章:嘉靖大倭乱的终结:明帝国的反击(1559年—1564年)
凭福船,用发熕
鸳鸯阵,长枪手
杀敌一千,自损三人
万里杀倭,戚老虎

第八章:倭寇的余孽(1564年—1625年)
倭寇流传至东南亚
林凤的余波
倭寇的后狂想


   编辑推荐
拨开倭寇事件背后的重重迷雾,窥探推波助澜的幕后真凶。
明朝海禁制度的始作俑者,中国沿海、台湾地区、琉球、朝鲜甚至东南亚长达3个世纪的海上梦魇。
“东方海盗”传说:封建集权的农耕王朝与混合了东西方野心与利益的海洋武装集团间的血腥较量。

   文摘








   序言

《战火岁月:海盗、朝贡与海上争霸》 历史长河中,有一段波澜壮阔的画卷,描绘了东亚海上力量此起彼伏的兴衰。这不仅仅是关于掠夺与抵抗的故事,更是关于文化交融、贸易往来,以及不同国家在广阔海域上,如何争夺主导权、寻求生存与发展的复杂图景。本书将目光聚焦于一段被许多人忽视却又至关重要的时期,深入剖析盘踞在东亚海域的各类海上力量,它们如何形成,又如何影响着陆地国家的命运。 从古至今,海洋一直是连接世界的重要纽带。然而,当海洋被不法之徒所占据,当航道不再安全,当商业的繁荣被海盗的阴影所笼罩,一种新的生存形态便应运而生——海上武装力量,或被称为“海盗”、“倭寇”,亦或是承担朝贡使命的商船武装。它们并非单一的掠夺者,其背后往往牵扯着复杂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因素。 本书将首先追溯这些海上力量的起源。在中国,陆权思维长期占据主导,但对海洋的向往与利用从未中断。从早期对“海外蛮夷”的认知,到唐宋时期发达的海上贸易,再到明朝严苛的海禁政策,以及随后民间走私和海上武装的滋生,中国与海洋的关系经历了深刻的演变。本书将探讨,在国家政策的摇摆不定中,如何催生了大量的海上活动,其中不乏以武力为后盾的贸易,甚至是直接的掠夺。 与此同时,本书也将视角转向朝鲜半岛。这个地理位置独特的国家,既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桥梁,也深受海洋的影响。朝鲜半岛的海上力量,既有抵御外敌的自卫需求,也曾积极参与区域性贸易。在不同历史时期,朝鲜半岛上的势力如何运用海上力量,是应对来自陆地和大洋挑战的关键。本书将详细梳理其海上政策的演变,以及与邻国的互动。 日本,作为本书的另一个重要观察对象,其岛国特性决定了海洋在其历史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从古代的“海盗”出没,到镰仓幕府时期对海外贸易的初步涉足,再到战国时期海盗的活跃,以及江户时代锁国政策下的海上秩序,日本的海上力量形态呈现出多样的面貌。本书将深入探讨日本各个时期,特别是那些被称为“倭寇”的海上活动,它们究竟是单纯的掠夺者,还是肩负着政治或经济任务的武装力量?其活动范围、组织形式、以及对周边地区造成的具体影响,都将得到细致的呈现。 本书并非仅仅罗列事件,而是致力于挖掘这些海上力量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将探讨: 一、经济的驱动力: 海上贸易是驱动海上力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无论是以朝贡形式存在的官方贸易,还是更为隐秘的走私活动,其背后都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利益。本书将分析不同时期,东亚各国对海上贸易的需求,以及商品流通如何催生了对航道安全的依赖,进而促使武装力量的出现。海盗的出现,往往与不公平的贸易环境、禁海政策下的走私活动,以及对陆地经济资源的掠夺紧密相连。 二、政治的博弈: 海上力量的兴衰,往往与国家政治格局的变化息息相关。当中央集权的力量衰弱,地方势力便可能利用海上资源来壮大自身。当国家之间的关系紧张,海上力量也可能成为政治博弈的工具,用于骚扰敌国、破坏其经济,甚至进行侵略。本书将详细考察,中国、朝鲜、日本等国在不同历史时期,是如何利用、控制、打击或默许海上武装力量的,以及这些政策如何反过来影响了海上力量的走向。 三、社会因素的影响: 陆地上的贫困、战乱、阶级矛盾,也常常是将一部分人推向海洋,成为海上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这些“海盗”并非都是凶神恶煞的专业掠夺者,其中可能混杂着失意的士兵、逃离灾荒的民众,甚至是追求自由生活的冒险家。本书将尝试还原这些海上力量组成者的社会背景,分析其形成动机,以及他们在社会变迁中的角色。 四、地域文化的交融与冲突: 东亚海上力量的活动,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对抗,更伴随着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海盗的足迹所到之处,往往会带来新的商品、新的技术、甚至新的思想。同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海上力量,也呈现出各自独特的组织形式和作战风格。本书将关注这些文化层面的互动,以及它们如何塑造了东亚海上力量的面貌。 本书的结构设计,将以时间为主线,辅以地域和主题的深入探讨。我们将从早期零星的海上活动开始,逐步深入到明朝时期,重点考察“倭寇”活动的高峰期,分析其与日本国内的政治动荡、朝贡体系的崩溃以及中国东南沿海的社会经济状况之间的复杂联系。随后,我们将转向清朝初期,探讨海禁政策的延续与调整,以及郑氏集团等海上势力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分析“倭寇”问题时,本书将特别注重区分不同性质的海上活动。并非所有在日本海域或沿海活动的武装团体都可以简单地归为“倭寇”。本书将细致辨析,其中哪些是纯粹的日本海盗,哪些是中日混合的武装团流,哪些又是利用“倭寇”之名行贸易或政治目的的活动。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这段历史,避免简单的标签化。 本书还将深入探讨海上力量的作战方式、组织结构、武器装备以及它们对陆地社会造成的冲击。无论是对沿海城镇的劫掠,还是对海上贸易路线的控制,亦或是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这些海上力量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本书将通过翔实的史料,描绘出这些海上力量在历史舞台上的真实面貌。 《战火岁月:海盗、朝贡与海上争霸》,旨在为读者呈现一幅更全面、更 nuanced 的东亚海上历史画卷。它挑战了传统叙事中对“海盗”的简单化理解,揭示了海上力量在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所扮演的复杂而重要的角色。本书将带领读者一同穿越历史的烟云,去理解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海上力量,它们如何塑造了东亚的今日,又为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历史遗产。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历史著作的魅力在于它能让你穿越时空,去感受那些已经远去的时代。而《倭寇战争全史》,光听名字就充满了史诗感,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我特别关心书中对于战争细节的刻画。比如说,明朝军队在与倭寇的交锋中,采用了哪些战术?他们的武器装备又是怎样的?有没有一些著名的战役,书中会进行详细的复盘,分析胜败的原因?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叙述事件,更能展现出当时人们的生存状态。倭寇的出现,对沿海百姓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他们是被迫迁徙,还是奋起反抗?书中是否会涉及到一些民间抵抗的故事,或者是一些文人的记录,能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心态?另外,我对书中对于倭寇内部的描述也充满兴趣。他们是否是一个单一的群体,还是内部也存在着复杂的构成?他们的组织形式、领导人物,以及他们的活动目标,是否有深入的挖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更立体、更全面的视角,让我们对那个动荡的时代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拿到这本《倭寇战争全史》,着实是抱着极大的好奇心翻开的。我对那段历史一直有着朦胧的印象,只知道是东亚海域一段漫长而复杂的冲突时期。梁晓天先生的这部作品,据说涵盖了从明朝初年到明末清初,倭寇活动的全貌,这让我非常期待。我尤其想了解,那些所谓的“倭寇”,究竟是以怎样的形式出现的?是单纯的海盗抢掠,还是背后有更深层次的政治、经济根源?书中对倭寇的构成、他们的航线、以及他们在沿海地区造成的具体影响,是否有细致的描绘?我希望能看到不同于以往一些零散记载的、更加系统和深入的分析。例如,书中是否会探讨倭寇活动与当时明朝的朝政腐败、海禁政策、乃至民间经济状况之间的关联?以及,明朝方面是如何应对的?是单纯的武力镇压,还是有策略性的海防建设和海上力量的调整?我对书中对于战争的描写也非常感兴趣,希望能看到不仅仅是战役的罗列,而是对战争的残酷性、对普通民众的影响,以及对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有所触及。读历史,总是希望能够触摸到那些鲜活的生命和真实的情感,希望这本书能带给我这样的体验。

评分

我对《倭寇战争全史》这部作品的期待,更多地源于对其“全史”二字的关注。我希望它能描绘出一段连贯而完整的历史画卷,而非零散的片段。首先,我非常想了解书中是如何界定“倭寇”的,以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倭寇”的构成和活动特点是如何变化的。这其中是否包含了对明朝海禁政策的详细分析,以及它如何间接催生了沿海的混乱局面?我希望看到对这些复杂关系的细致梳理。其次,我特别期待书中对战争的描绘。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军事行动记录,我希望它能展现出战争的残酷性,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影响,以及当时社会的反响。例如,书中是否会涉及到一些具体的战役,通过对战术、武器、兵力等方面的分析,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战争的进程?同时,我希望作者能提供一些关于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的描述,例如沿海地区的经济状况、商贸活动,以及这些因素如何与倭寇的活动相互作用。最后,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探讨这场长期冲突对东亚格局,特别是对明朝和日本关系产生的深远影响。

评分

拿到《倭寇战争全史》这本书,我最大的好奇点在于其对“全史”的完整呈现。我希望它能像一部恢弘的史诗,将那段漫长而复杂的时期娓娓道来。首先,我对书中对于倭寇起源的论述非常感兴趣。它是否仅仅指日本的海盗,还是涵盖了更广泛的、涉及中国沿海民众参与的武装团伙?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明朝的海禁政策、土地兼并等社会经济因素,是如何为倭寇的滋生提供了土壤?我希望能看到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分析,而不是简单的标签化。其次,我非常期待书中对战争的具体描绘。我希望它能细致地展现出不同时期的战役,包括明朝军队是如何组织防御、如何进行反击的。例如,戚继光和俞大猷等名将的抗倭策略,他们的战术创新,以及这些策略在实战中的效果。我希望通过这些描述,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当时的海战技术和陆地作战的特点。此外,我也希望书中能反映出倭寇活动对沿海地区民众生活的影响,无论是经济上的破坏,还是文化上的冲击,亦或是民众的反抗精神。最后,我也对书中对于倭寇内部构成、组织形式以及其活动目标是否有更细致的描绘抱有期待,希望能够打破以往一些刻板印象。

评分

说实话,对于“倭寇”这个词,我一直有着一些模糊的概念。这本《倭寇战争全史》,听说是国内少有的全面梳理了这段历史的作品,这让我非常期待。我最想从书中了解的是,倭寇的起源到底是什么?是单纯的日本海盗,还是涉及到明朝的海上贸易禁令,催生了沿海走私和犯罪活动,导致了“非官不商,亦官亦商”的复杂局面,并最终吸引了日本浪人加入?书中的分析是否能揭示出更深层次的原因?我希望它不仅仅是讲述战事,更能探讨历史事件背后的社会经济动因。此外,书中对于明朝在抗击倭寇过程中的策略和成果,是否会有详细的论述?例如,戚继光、俞大猷等名将的抗倭事迹,他们的战略部署、战术创新,以及最终是如何扭转战局的?我期待看到对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入解读,而不是简单的罗列。更进一步,我希望书中能展现出这场战争对明朝社会、经济、乃至文化产生的长期影响。它是否改变了海防的格局?是否促进了某些技术的革新?是否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