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书名: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 | 作者:曹洪欣 编 | 定价:375 |
| ISBN:9787117127899 |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10-01 |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32开 |
| 重量: | 字数: | 装帧:平装 |
套装目录
| 序号 | ISBN | 书名 | 单价(元) | 作者 |
| 1 | 9787117127899 | 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第1册) | 43 | 曹洪欣 编 |
| 2 | 9787117128247 | 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第2册) | 35 | 曹洪欣 编 |
| 3 | 9787117129596 | 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第3册) | 33 | 曹洪欣 编 |
| 4 | 9787117126908 | 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第4册) | 33 | 曹洪欣 编 |
| 5 | 9787117126915 | 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第5册) | 39 | 曹洪欣 编 |
| 6 | 9787117127363 | 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第6册) | 40 | 曹洪欣 编 |
| 7 | 9787117127646 | 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第7册) | 40 | 曹洪欣 编 |
| 8 | 9787117128414 | 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第8册) | 40 | 曹洪欣 编 |
| 9 | 9787117129534 | 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第9册) | 36 | 曹洪欣 编 |
| 10 | 9787117128407 | 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第10册) | 36 | 曹洪欣 编 |
内容简介
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第1册)
《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第1册)》重新整理并校点这些在我国早已失传的中医善本,对研究这些文献以及这段医学发展史有重要意义。因此,本丛书的整理与出版将为中医文献、医史研究者提供宝贵的资料,对临床医生从中挖掘中医宝贵的临床诊疗经验与方法有参考价值。风科集验名方》为专科疾病的专门著作,对了解我国古代对风科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该书引用了众多元以前医书资料,对研究宋金元医学发展,乃至辑佚古医书,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第2册)
《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第2册)》蕴藏着博大精深的中国医药学理论和丰富的临证经验。两千多年来,我国在同周边国家及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医药古籍同时也传人了这些国家,对传入国的医学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因此日本等国至今仍保存着许多我国业已散佚的珍贵古医籍。为了使更多更好的经抢救、发掘回归的中医珍稀善本古籍早日与读者见面,满足广大读者研究和使用中医文献的需求,我社又精心策划了由财政部支持的“中医古籍抢救工程”中的《珍版海外回归中医古籍丛书》(影印本)与《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校点本),其中《珍版海外回归中医古籍丛书》已于2008年出版,共收录中医古籍抄本或刊本20种,版本价值和学术价值很高,皆为存世珍品。
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第3册)
《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第3册)》首集出版于2002年。该丛书出版后,先后获2003年第四届全国古籍整理优秀图书二等奖,200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著作奖一等奖。然而该丛书首集所收载的60余种书籍,只是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中的一小部分。为了将海外回归的中医善本古籍尽快为世所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将该项工作纳入了“中医古籍抢救工程”。
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第4册)
《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第4册)》蕴藏着博大精深的中国医药学理论和丰富的临证经验。两千多年来,我国在同周边国家及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医药古籍同时也传人了这些国家,对传入国的医学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因此日本等国至今仍保存着许多我国业已散佚的珍贵古医籍。为了使更多更好的经抢救、发掘回归的中医珍稀善本古籍早日与读者见面,满足广大读者研究和使用中医文献的需求,我社又精心策划了由财政部支持的“中医古籍抢救工程”中的《珍版海外回归中医古籍丛书》(影印本)与《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校点本),其中《珍版海外回归中医古籍丛书》已于2008年出版,共收录中医古籍抄本或刊本20种,版本价值和学术价值很高,皆为存世珍品。
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第5册)
《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共10册,收录回归中医古籍文献24种,附录2种。重新整理并校点这些在我国早已失传的中医善本,对研究这些文献以及这段医学发展史有重要意义。因此,本丛书的整理与出版将为中医文献、医史研究者提供宝贵的资料,对临床医生从中挖掘中医宝贵的临床诊疗经验与方法有参考价值。《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第5册)》为《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之五,收录《魏氏家藏方》和《医学原始》两种。其中,《魏氏家藏方》收录的方剂为作者亲自使用的有效方;《医学原始》为医学理论书籍,两部医书对了解我国古代中医人体理论和临床治疗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第6册)
《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第6册)》重新整理并校点这些在我国早已失传的中医善本,对研究这些文献以及这段医学发展史有重要意义。因此,本丛书的整理与出版将为中医文献、医史研究者提供宝贵的资料,对临床医生从中挖掘中医宝贵的临床诊疗经验与方法有参考价值。收录《十便良方》和《脉法正宗》。
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第7册)
《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第7册)》蕴藏着博大精深的中国医药学理论和丰富的临证经验。两千多年来,我国在同周边国家及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医药古籍同时也传人了这些国家,对传入国的医学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因此日本等国至今仍保存着许多我国业已散佚的珍贵古医籍。为了使更多更好的经抢救、发掘回归的中医珍稀善本古籍早日与读者见面,满足广大读者研究和使用中医文献的需求,我社又精心策划了由财政部支持的“中医古籍抢救工程”中的《珍版海外回归中医古籍丛书》(影印本)与《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校点本),其中《珍版海外回归中医古籍丛书》已于2008年出版,共收录中医古籍抄本或刊本20种,版本价值和学术价值很高,皆为存世珍品。
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第8册)
《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第8册)》蕴藏着博大精深的中国医药学理论和丰富的临证经验。两千多年来,我国在同周边国家及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医药古籍同时也传人了这些国家,对传入国的医学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因此日本等国至今仍保存着许多我国业已散佚的珍贵古医籍。为了使更多更好的经抢救、发掘回归的中医珍稀善本古籍早日与读者见面,满足广大读者研究和使用中医文献的需求,我社又精心策划了由财政部支持的“中医古籍抢救工程”中的《珍版海外回归中医古籍丛书》(影印本)与《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校点本),其中《珍版海外回归中医古籍丛书》已于2008年出版,共收录中医古籍抄本或刊本20种,版本价值和学术价值很高,皆为存世珍品。
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第9册)
《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第9册)》为《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之九,收录《诸症辨疑》、《医圣阶梯》和《医学四要》三种。其中,《诸症辨疑》注重辨明诸症相似、相疑之处,强调用方用药精准。《医圣阶梯》为综合性医书,涉及内科杂症、妇、儿、五官等病症150多种,内容丰富。《医学四要》为医学小丛书,收有4种医书,内容各不相关,或为医书难字、要字注音释义专书;或为一般急救的专书;或为制药专书;或为妇女用书。每部专书均简明扼要,使用方便,对了解我国古代有关医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第10册)
《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共10册,收录回归中医古籍文献24种,附录2种。重新整理并校点这些在我国早已失传的中医善本,对研究这些文献以及这段医学发展史有重要意义。因此,本丛书的整理与出版将为中医文献、医史研究者提供宝贵的资料,对临床医生从中挖掘中医宝贵的临床诊疗经验与方法有参考价值,也可供各级各类图书馆、中医资料室收藏。
《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第10册)》为《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之一,收录《全婴方论》《全幼对症录》《幼科辑粹大成》《胎产救急方》四种。
我最近入手了一套《温病学经典文献汇编》,这套书对于研究温病学说非常有价值。温病在中医里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又比较复杂的领域,它的发生、发展和治疗都与普通杂病有所不同。这套书收录了从《伤寒论》时期对热病的论述,到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等历代温病大家的重要著作,涵盖了不同时期、不同学派对温病的研究成果。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对不同温病证候的辨证论治,以及不同治法的原理和应用,都写得非常详细。例如,在分析“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时,书中不仅给出了详细的论述,还引用了大量的医案,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理论在实际临床中的运用。这套书对于我深入理解温病学的精髓,掌握温病的诊疗方法,有着极大的启发和帮助。
评分拿到这套《中国医学史画卷》的时候,我真的被它的内容深深吸引了。这本书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理论书籍,而是用生动形象的图画,把中国医学几千年的发展历程给展现出来了。从远古时期的萌芽,到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再到唐宋的繁荣,明清的创新,每一个时期都有专门的章节,配上当时的人物画像、器物图、药材图,甚至还有一些场景复原图。我最喜欢的是那些描绘古代名医诊病、配药、针灸的画面,感觉就像穿越回了那个时代,亲眼看到孙思邈在山间采药,看到华佗在为病人施针。书中的文字部分也写得非常有条理,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可读性,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它不仅是一部医学史的普及读物,更是一次视觉和知识的双重盛宴,让我对中医的起源、发展和演变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最近收了一套《中国历代名医方术集成》,这套书的规模简直令人惊叹,足足有二十大册,厚重得可以当镇纸了。翻开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浩如烟海的历代医籍,从最早的《黄帝内经》、 《神农本草经》,到历代医家的著作,几乎涵盖了中医发展史上的每一个重要节点。我尤其喜欢其中收录的一些稀见本和孤本,这些原本只在少数图书馆和私人藏书家手中流传的珍贵资料,如今能以如此清晰精美的面貌呈现在我面前,真是莫大的幸运。每一本书的校勘都十分严谨,注释也详尽到位,对于我这样一个业余爱好者来说,这套书不仅是一部中医药的百科全书,更是一部穿越时空的文化长卷。我常常沉浸其中,想象着古人如何将他们的智慧和经验凝聚成这些文字,如何用笔墨书写出治病救人的篇章。细细品味,那些古老的方剂、疗法,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也让我对中医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敬畏。
评分《本草纲目》这套书,我早就想入手了,这次终于如愿以偿,而且是这个版本,让我非常满意。我之前看的是电子版,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实体的书拿在手里,那种厚重感和翻阅的质感是电子书无法比拟的。这个版本装帧精美,纸张也很好,印刷清晰,让我能更仔细地欣赏上面那些精细的插图,那些药材的形态、生长环境,都描绘得栩栩如生。李时珍的严谨考证和博采众长的精神,在这部巨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每一味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法,都写得明明白白,还附有附方,非常实用。我常常会对照着书里的描述,去辨认一些身边的植物,感觉就像多了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在身边指导。更让我感动的是,它不仅仅是一部药学著作,更蕴含着古人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和理解,以及对生命健康的深切关怀。
评分我最近在读《中国古代医论精选》,这套书的选材非常讲究,汇集了历代许多重要的医学理论著作和学术争鸣的文献,对于我理解中医的哲学思想和理论体系非常有帮助。我特别喜欢其中收录的关于“阴阳五行”、“脏腑辩证”、“经络学说”等基础理论的论述,这些都是中医的根基,但往往在现代教材中被简化了。而在这里,我可以读到历代医家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和完善这些理论的,他们的思考过程、辩证方法,以及对这些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都写得非常深入。这本书也让我看到,中医的理论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医学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和深化的。阅读这些古老的医论,仿佛与古人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对话,让我对中医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能够触及到其深层的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