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份:十大導演
(一)日本十大電影導演的選擇及排行榜
(二)大師的標準
(三)大師的數量
(四)大師的名作
1.黑澤明(1910-1998)
2.小津安二郎(1903-1963)
3.今井正 ( 1912-1991 )
4.木下惠介(1912-1998)
5.山田洋次(1931- )
6.市川崑(1915-2008 )
7.山本薩夫 ( 1910-1983 )
8.今村昌平(1926-2006)
9.溝口健二(1896-1956)
10.成瀨巳喜男(1905-1969)
11.新藤兼人(1912- )
12.內田吐夢(1898-1970)
13a.小林正樹(1916-1996)
14b.深作欣二(1930-2003)
15.熊井啟(1930-2007)
16.大島渚(1932-)
17a.豐田四郎 ( 1905-1977 )
17b.吉村公三郎 ( 1911-2000 )
17c.篠田正浩(1931- )
20.黑木和雄 ( 1930-2006 )
第二部份:十大名片
(一)十大導演代表作
1.黑澤明
2a.小津安二郎
2b.溝口健二
4a.木下惠介
4b.市川崑
4c.成瀨巳喜男
7.今村昌平
8.小林正樹
9a.山田洋次
9b.新藤兼人
(二)另十位導演代表作
11. 今井正
12.山本薩夫
13.內田吐夢
14.深作欣二
15.熊井啟
16.大島渚
17a.豐田四郎
17b.吉村公三郎
17c.篠田正浩
20.黑木和雄
(三)遺珠篇
21. 增村保造 ( 1927-2001 )
22. 勅使河原宏 ( 1927-2001 )
(四)平成年代
23. 北野武 ( 1947- )
總結:十大導演及十大代表作
第三部份:名單及片目
(一)《電影旬報》日本電影導演50強(1995)
(二)《電影旬報》20世紀日本導演票選排名(2000)
(三)1926-2006年《電影旬報》十大電影入選導演20強
(四)《文藝春秋》日本電影導演20強(1989)
(五)《電影旬報》日本電影百大(1999)
(六)十大導演全片目
1.黑澤明
2a.小津安二郎
2b.溝口健二
4a.木下惠介
4b.市川崑
4c.成瀨巳喜男
7.今村昌平
8.小林正樹
9a.山田洋次
9b.新藤兼人
(七)13位導演《電影旬報》年度十大入選片目
11今井正
12.山本薩夫
13.內田吐夢
14.深作欣二
15.熊井啟
16.大島渚
17a.豐田四郎
17b.吉村公三郎
17c.篠田正浩
20.黑木和雄
21.增村保造
22.勅使河原宏
23.北野武
我一直在寻找能带我穿越回日本电影黄金时代的读物,终于被这本《日本電影十大》吸引了。迫不及待地翻开,就好像打开了一个尘封已久宝箱,里面闪耀着的是那个时代特有的光芒。我尤其喜欢它对黑泽明的《罗生门》的深入剖析,不只是简单地复述剧情,而是从电影语言、叙事结构、以及它如何挑战当时观众的观看习惯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读。作者引用了大量的评论和研究,让我得以理解《罗生门》为何能一举打破西方电影界对日本电影的刻板印象,为后来的日本电影走向世界铺平了道路。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并没有停留在对经典作品的赞美,而是巧妙地将它们置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例如,在谈到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时,作者不仅展现了影片细腻的人物情感刻画,还深刻地探讨了战后日本社会变迁中家庭结构的动荡,以及这种变迁如何反映在电影中,成为一种普遍的乡愁和时代缩影。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在看一本电影评论,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与那些影像背后的时代精神对话,与那些导演和演员的匠心独运对话。这本书的文字流畅而富有感染力,仿佛能带领我亲身坐在影院中,感受那份经典带来的震撼。
评分我一直对日本电影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能触动人心的经典作品。《日本電影十大》这本书,无疑满足了我对这类书籍的所有期待。书中关于小津安二郎的《晚春》那段,我读了好几遍。作者并非流于表面地赞美纪子与父亲之间那种含蓄而深沉的父女情,而是深入挖掘了影片中“物哀”的日式美学,以及这种美学如何在平静的镜头语言中得以体现。作者的文字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让我仿佛能感受到影片中那种时间流逝带来的淡淡忧伤,以及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却蕴含着深刻情感的瞬间。而且,书中对不同导演的艺术风格的比较也做得非常精彩,比如在对比黑泽明的宏大叙事和小津安二郎的居家日常时,作者的分析非常到位,让我对日本电影的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不是那种快速浏览的书籍,它值得你慢慢品味,细细体会,每一次阅读都能发现新的感悟。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不同年代日本电影发展脉络的梳理,简直是一部浓缩的日本电影史。当我读到关于沟口健二的《雨月物语》的部分时,我被作者对影片中那种幽玄之美、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东方哲学思想的阐释所折服。作者用非常具象化的语言,描绘了影片中那些如梦似幻的场景,以及角色内心深处难以言说的情感纠葛,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阴雨绵绵的日本古国,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和人性的脆弱。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介绍那些广为人知的“十大”名作,它还很巧妙地穿插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和导演的创作理念。比如,在介绍黑泽明的《七武士》时,作者不仅分析了其史诗般的叙事和动作场面,还深入探讨了黑泽明如何借鉴西方西部片,以及他对于“武士道”精神的独特理解。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从早期的经典到中后期的创新,层层递进,让我对日本电影的整体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作者的文笔也十分细腻,读起来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温度,完全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对日本电影的了解,更是一种对艺术创作的全新认识。读到森田芳光《家族游戏》的部分,我被作者对影片黑色幽默和反传统叙事的解读深深吸引。作者没有简单地将这部电影归类为喜剧,而是深入分析了影片如何通过荒诞的家庭场景,辛辣地讽刺了日本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和人际关系的疏离。作者的评论风格非常犀利,他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影片的妙处,并且用一种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来阐述,让我仿佛能看到影片中那些令人捧腹又引人深思的画面。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对每一部电影的介绍都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但又不会过于主观,而是建立在扎实的电影史料和理论基础之上。这种平衡做得非常好,让读者在感受到作者热情的同时,也能获得专业的知识。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每部电影的时代意义时,所展现出的深邃的历史感。
评分当我翻开《日本電影十大》时,我并没有抱着太大的期待,毕竟“十大”这个概念有时候会显得过于狭窄。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想法。它不是那种生硬地列举作品然后逐一点评的模式,而是通过对每一部电影的深入解读,展现出日本电影背后更加广阔的文化图景。特别是关于成濑巳喜男的《浮草》的章节,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对影片中底层人民悲欢离合的描绘,而是深刻地挖掘了影片中所展现的江户时代末期到明治维新时期,社会转型对个体命运造成的巨大冲击。作者的分析角度非常独特,他将电影中的人物情感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变迁紧密联系起来,让我看到了个体命运的渺小与时代的洪流之间的张力。书中的文字充满了智慧和洞察力,读起来让人受益匪浅。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分析影片主题时,所引用的那些古典文学和哲学概念,这使得对电影的解读更加富有深度和层次感。它不仅仅是关于电影,更是关于生活、关于时代、关于人性的深刻思考,这种感觉非常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