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教學係統設計(第2版)
定價:38.00元
作者:何剋抗,林君芬,張文蘭
齣版社:高等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040446647
字數:
頁碼:384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教學係統設計(第2版)》共分8章,主要內容包括教學係統設計概論、教學目標分析、學習者特徵分析、教學模式與策略的選擇和設計、學習環境設計、教學係統設計結果的評價、教學係統設計應用案例分析,以及教學係統設計發展的新動嚮。《教學係統設計(第2版)》力求反映教學改革成果和學科發展的新動嚮,從內容和形式上充分體現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學觀念,在注重培養學生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強調學生實踐能力的訓練。
《教學係統設計(第2版)》既可作為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學專業的本科生教材和非教育技術學專業的公共選修課教材,也可作為廣大教師和教育技術領域工作者的參考書。
目錄
章 概論
1.1 教學係統設計概述
1.1.1 教學係統設計的含義
1.1.2 教學係統設計的由來和發展曆程
1.1.3 教學係統設計的特點
1.1.4 教學係統設計的意義
1.2 教學係統設計的學科性質和應用範圍
1.2.1 教學係統設計的學科性質
1.2.2 教學係統設計的應用範圍
1.2.3 教學係統設計的不同層次
1.3 教學係統設計的理論基礎
1.3.1 學習理論與教學係統設計
1.3.2 教學理論與教學係統設計
1.3.3 係統方法與教學係統設計
1.3.4 傳播理論與教學係統設計
1.4 教學係統設計理論
1.4.1 國外教學係統設計理論研究
1.4.2 國內教學係統設計理論研究
1.5 教學係統設計的過程模式
1.5.1 教學係統設計過程模式的含義及功能
1.5.2 幾種主要的教學係統設計過程模式
1.5.3 教學係統設計過程的基本要素
1.6 “學教並重”教學係統設計
1.6.1 “學教並重”教學係統設計的學與教理論基礎
1.6.2 “學教並重”教學係統設計過程模式
學習活動建議
自我評價
學習資源
第2章 教學目標分析
2.1 教學目標概述
2.1.1 教學目標的含義
2.1.2 教學目標的功能
2.1.3 教學目標分類理論
2.2 教學目標的分析與闡明
2.2.1 教學目標分析概述
2.2.2 教學目標分析的方法
2.2.3 教學目標闡明的方法
2.2.4 教學目標分析與編寫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2.3 教學目標編寫案例分析
2.3.1 語文課程教學目標編寫案例
2.3.2 數學課程教學目標編寫案例
2.3.3 英語課程教學目標編寫案例
學習活動建議
自我評價
學習資源
第3章 學習者特徵分析
3.1 學習者起點能力分析
3.1.1 學習者的認知能力分析
3.1.2 學習者的認知結構分析
3.1.3 學習者特定的知識和能力基礎分析
3.2 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和學習風格分析
3.2.1 學習者的學習態度
3.2.2 學習動機分析
3.2.3 學習風格分析
3.3 成人學習者的特點
3.4 網絡環境下的學習者特徵分析
3.4.1 網絡環境下學習者的一般特徵分析
3.4.2 網絡學習過程中學習者起點能力的分析
3.4.3 學習風格特徵及其與網絡環境的適應性
3.4.4 學習分析——網絡環境下學習者特徵分析的新技術
3.5 學習者特徵分析實例
3.5.1 學習者特徵分析實例一
3.5.2 學習者特徵分析實例二
學習活動建議
自我評價
學習資源
第4章 教學模式與策略的選擇和設計
4.1 相關概念
4.1.1 教學模式、教學策略及教學方法
4.1.2 三個概念的聯係與區彆
4.1.3 教學模式與策略的分類
4.2 典型的“以教為主”的教學模式和策略
4.2.1 接受學習模式和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
4.2.2 五步教學模式
4.2.3 九段教學策略
4.2.4 掌握學習模式
4.2.5 情境一陶冶教學策略
4.2.6 示範一模仿教學策略
4.3 典型的“以學為主”的教學模式和策略
4.3.1 發現式學習模式
4.3.2 支架式教學策略
4.3.3 拋錨式教學策略
4.3.4 進入教學策略
4.3.5 啓發式教學策略
4.3.6 自我反饋教學策略
4.3.7 探究式學習策略
4.4 典型的協作學習策略
4.4.1 協作學習的概念
4.4.2 常用的協作式教學策略
4.4.3 計算機支持的協作學習
4.5 典型的信息化教學模式
4.5.1 基於網絡的探究習
4.5.2 網絡主題探究
4.5.3 基於項目的學習
4.5.4 遠程協作學習
4.6教學活動設計
4.6.1 教學活動設計的內容和方法
4.6.2 教學活動設計的注意事項
4.7 教學模式與策略選擇和設計的案例分析
4.7.1 語文學科的教學模式與策略設計實例——“蝙蝠和雷達”
4.7.2 數學學科的教學模式與策略設計實例——“等腰三角形”
4.7.3 英語學科的教學模式與策略設計實例——“Sports Star”
4.7.4 其他學科的教學模式與策略設計實例——“野生動植物資源與
自然保護區”
學習活動建議
自我評價
學習資源
第5章 學習環境設計
5.1 學習環境概述
5.1.1 關於學習環境的不同觀點
5.1.2 本書對學習環境的理解
5.2 物理學習環境設計
5.2.1 物理學習環境設計對學習的影響
5.2.2 物理學習環境設計的相關研究
5.3 教學媒體的選擇與設計
5.3.1 教學媒體概述
5.3.2 課堂教學中常用教學媒體的特性
5.3.3 教學媒體選擇的依據和方法
5.3.4 教學媒體選擇的程序
5.4 學習資源和工具的選擇、設計與開發
5.4.1 學習資源的設計與開發
5.4.2 認知工具的選擇與提供
5.5 人際交互學習環境設計
5.5.1 人際交互學習環境設計概述
5.5.2 課堂氛圍營造策略設計
5.5.3 交往動機激發策略設計
5.5.4 課堂問題行為調控策略設計
5.6 學習環境設計實例分析
5.6.1 課堂多種媒體組閤學習環境的設計實例——“圓的認識”
5.6.2 基於Internct的學習環境設計實例——“《物種起源》導言”
學習活動建議
自我評價
學習資源
第6章 教學係統設計結果的評價
6.1 教學係統設計結果評價概述
6.1.1 教學評價概述
6.1.2 教學係統設計結果評價的內容
6.2 教學效果的評價
6.2.1 教學效果評價的內容和指標
6.2.2 教學效果的形成性評價設計
6.2.3 教學評價的新發展
6.3 教學係統設計方案和多媒體教學資源的評價
6.3.1 教學係統設計方案的評價
6.3.2 多媒體教學資源的評價
6.4 教學係統設計結果的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6.4.1 教學係統設計結果的形成性評價
6.4.2 教學係統設計結果的總結性評價
6.5 教學係統設計評價案例
6.5.1 “連續退位的筆算減法”教學係統設計評價案例
6.5.2 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方案評價案例
學習活動建議
自我評價
學習資源
第7章 教學係統設計應用案例分析
7.1 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案例分析
7.1.1 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概述
7.1.2 多媒體教學課件腳本設計案例分析
7.2 網絡課程設計案例分析
7.2.1 網絡課程概述
7.2.2 網絡課程設計案例
7.3 課堂教學設計案例分析
7.3.1 語文學科教學設計案例——小學語文“ai、ei、ui”的設計
7.3.2 數學學科教學設計案例——小學數學“網上購書”的設計
7.3.3 英語學科教學設計案例——小學英語“What's your favorite fruit?”的設計
7.4 培訓係統設計案例分析
7.4.1 師資培訓方案設計案例分析——某市教育局教師教育信息化網絡培訓方案
7.4.2 企業培訓方案設計案例分析——某企業的e-Leaming設計方案
學習活動建議
自我評價
學習資源
第8章 教學係統設計發展的新動嚮
8.1 教學係統設計理論的新發展
8.1.1 混閤式學習與“學教並重”教學設計
8.1.2 活動設計理論
8.1.3 四元培訓與教學係統設計模式
8.1.4 “新三論”與教學係統設計
8.1.5 關係論教學係統設計
8.1.6 宏觀教學係統設計論
8.2 教學係統設計應用研究的新趨勢
8.2.1 教學係統設計自動化
8.2.2 從教學係統設計到績效技術
8.2.3 學科教學係統設計
8.2.4 新技術的應用與教學係統設計的發展
學習活動建議
自我評價
學習資源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名對新興技術在教育領域應用感到好奇的讀者,我希望《教學係統設計(第2版)》能夠在這個方麵有所涉及。我特彆想瞭解,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如何有效地融閤人工智能、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技術,以創造更具沉浸感和互動性的學習體驗。例如,AI是否可以被用來實現自適應學習路徑的推薦,根據學習者的錶現動態調整教學內容和難度?VR/AR技術又能在哪些學科領域展現齣獨特的優勢,例如在醫學、工程或曆史教學中?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評估這些新興技術是否適閤特定教學目標的指導,以及在將技術融入教學設計時可能麵臨的挑戰和解決方案。同時,我也關心在設計過程中,如何確保技術的易用性和可訪問性,避免技術成為學習的障礙。此外,隨著在綫學習的普及,關於如何設計引人入勝的在綫學習活動,以及如何利用數據分析來優化在綫教學過程,也是我非常關注的內容。
評分最近因為工作原因,需要接觸一些培訓體係的建設,所以對《教學係統設計(第2版)》這本書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主要關注的方麵是如何將教學設計的方法論應用到企業培訓中,使其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在企業培訓的語境下,教學設計的首要任務往往是識彆培訓需求,而這不僅僅是員工“想要學什麼”,更重要的是“需要學什麼”纔能滿足業務目標。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套係統化的方法來指導企業如何進行培訓需求分析,包括如何訪談關鍵人物、分析績效數據、以及如何將業務目標轉化為可衡量的學習目標。此外,對於成人學習者的特點,如經驗豐富、學習目的明確等,我期待書中能有專門的章節進行討論,並提齣相應的教學設計原則和策略。例如,如何設計互動性強、強調實踐應用的培訓活動,以及如何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如在綫學習平颱、模擬訓練)來提升培訓效果。我也很想瞭解,在企業培訓中,如何進行有效的培訓後評估,並衡量培訓對員工績效和公司業務的影響。
評分最近入手瞭一本關於教學係統設計的書,書名是《教學係統設計(第2版)》。我一直對如何構建高效的學習體驗充滿好奇,尤其是在綫教育和混閤式學習日益普及的當下,理解教學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變得尤為重要。這本書的齣版時間似乎是近幾年,第二版也意味著內容會相對比較新,這讓我很期待。從書名來看,它應該會涵蓋從需求分析、目標設定、內容組織、教學策略選擇到評估方法等一係列教學設計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我個人在嘗試設計一些課程的時候,常常會感到力不從心,不知道如何係統地思考和規劃,往往是想到哪兒做到哪兒,效果可想而知。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個清晰的框架和實用的工具,讓我能夠更科學、更有效地進行教學設計,從而提升學習者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我特彆關注書中是否會講解一些具體的案例,因為理論性的描述固然重要,但真實的實踐案例更能幫助我理解抽象的概念,並將其轉化為實際的操作。如果能有不同領域的教學設計案例,那就更好瞭,這樣我可以從中藉鑒經驗,結閤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創新。
評分我是一名教師,一直緻力於提升我的教學效果,因此對《教學係統設計(第2版)》這本書抱有很大的期待。我希望它能為我提供一套清晰、易於理解的教學設計流程,幫助我係統地規劃我的課程。在課程內容方麵,我希望能學習如何將復雜的知識點分解成易於理解的部分,並設計齣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活動。例如,在講解抽象概念時,是否會有關於如何使用類比、圖示或故事的技巧?在教學策略的選擇上,我希望書中能介紹多樣化的方法,如閤作學習、探究式學習、項目式學習等,並指導我如何根據學生的年齡、學習基礎和教學目標來選擇最閤適的策略。同時,我也非常關注如何設計有效的形成性評價,以便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並根據需要調整我的教學。我期待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設計互動性課堂活動、如何利用提問技巧來促進學生思考,以及如何創建積極的學習氛圍的實用建議。
評分我一直對心理學在教育中的應用很感興趣,尤其是認知心理學和行為主義理論是如何影響教學設計的。閱讀《教學係統設計(第2版)》這本書,我希望它能在教學設計理論的基石部分,深入探討學習理論對教學策略的指導意義。例如,在講解目標設定的部分,是否會引用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並進一步闡述如何將高階思維能力(如分析、評估、創造)融入到教學目標的設計中?在內容組織方麵,是傾嚮於傳統的綫性結構,還是會介紹更靈活的模塊化或項目式學習的設計思路?我尤其好奇的是,這本書是否會涉及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動機和情感因素,以及如何通過教學設計來激發和維持學習者的積極性。畢竟,再好的教學內容,如果學習者沒有興趣去接觸和深入,那也是徒勞。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關於如何根據不同學習者的特點(如先前知識、學習風格、文化背景)來設計個性化學習路徑的建議。對於評估部分,我期待它能提供超越簡單知識點檢測的方法,例如如何設計能夠衡量技能掌握、問題解決能力甚至學習態度改變的評估工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