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全台首本介紹Panasonic DMC- GF3用法及攝影作品的攝影工具書。
全方位的GF3功能講座X設定模式X攝影心法!
GF3承襲上代的優點,更擁有精準的色彩表現,快速的直覺快門,還是每天都能放在包包裡的時尚輕單眼。從作者精采的攝影作品中了解GF3的無限運用可能,配合深入淺出的文字和可愛的小插畫,讓讀者學會使用GF3,在生活中拍出精采動人的照片。
每天都要帶著GF3,紀錄生活的每一個美好瞬間。
特別企劃:
·盛夏沖繩物語
·網拍model patty X 光影寫手 Oscar
·貼身體驗時尚的袖珍小三
·捕捉生活美好的動人畫面
·獵取動態時的決定性瞬間
·探索精準易懂的攝影心法
·透視專業詳盡的功能講座
特色說明:全台第一本GF3功能解構專書,讓我們發掘GF3的無限可能,輕輕按下快門就能獲得富滿溫度的景深美照,利用曝光補償就能拍下充滿深度的浮光掠影,嘗試黑白攝影模式就能擁有主體明確的作品,靈活運用變焦鏡頭就能輕易捕捉遙遠不受控的小動物們,學會如何掌握白平衡就能擁有色彩獨具精準的照片,善用各種照片設定比例就能讓畫面說出你想說的故事。
優於GF1、GF2的特點:
·更豐富的色彩玩法
·體型更加時尚輕巧
·對焦更加快速準確
·更平易近人的價格
作者简介
鄭惟仁(Oscar Cheng),1983 年生,水瓶座,攝影愛好者,古典樂迷。目前任職 3C 媒體業。長期熱衷拍攝富有光影、幾何的影像。擁有過 Nikon、Canon、Pentax 等品牌數位單眼,以及 Ricoh GR-Digital 系列隨身機。於 2010 年三月份入手 Panasonic GF1 從此著迷於 Micro 4/3 系統驚人潛力。
現任ePrice比價王相機館主編。
暢銷書《戀上GF1-輕巧單眼X功能解說X操作心法》、《最愛GF2·輕觸美好瞬間─時尚輕單眼x寫真樂趣x操作祕訣》榮登誠品、金石堂、博客來藝術設計類第1名。
内页插图
目录
自序
Prelude,瞭解你的女友三號
邂逅攝影的完美夥伴
GF3外觀解說
新舊機種比一比
第一章:愜意生活的浮光掠影
凝聚剪影,創造光亮-掌握完美光線,曝光補償
信手拈來的迷離詩意-原來,景深好簡單
優雅輕快的午茶時光-大光圈拍出誘人美食
捕捉寵物的逗趣瞬間-追蹤對焦、快門先決
午後片刻的天真童趣-靈敏輕快的臉部對焦
小教室:什麼是曝光?淺談光圈、快門、感光度
小教室:焦段是什麼意思?
小教室:什麼是Micro4/3系統?
第二章:即興漫步,於巷弄之間
尋找安穩的幾何線條-抓準水平線,教你擺脫照片歪斜
足跡之上,天空之下-標準變焦鏡的拍攝彈性
牠們今天躲在哪裡?-望遠變焦鏡拍攝飛鳥與小動物
都市角落的一點細碎-培養主題特寫的攝影眼
擦身而過的短暫相遇-抓拍街頭人物
小教室:八顆鏡頭推薦
特別收錄:PanasonicLEICADG25mmF1.4ASPH.魔幻大光圈
第三章:花葉物語
拍下你的獨特色彩-「創意控制」的獨到色彩
方寸間的純粹凝視-利用微距鏡拍出極致特寫
廣角的繽紛圓舞曲-廣角視野的動人美感
在枝葉間戀戀光影-光亮與陰影間的優雅
春城無處不爛漫!-好用的「鮮明」照片樣式
小教室:鏡頭握持、拆卸方式
小教室:什麼是安全快門?
小教室:透過各種飾品配件,加強你的個人風格
第四章:旅行足跡X浪漫風景
夜色圍繞,仍不憂慮-值得信賴的高感光度
仰望晴空,陽光耀眼-藍天與星芒拍攝秘訣
盡收眼底的極致感動-超廣角的大魄力視野
記憶中那片清澈湛藍-白平衡的色彩變奏曲
繽紛落日的無限美好-日落場景模式
第五章:創意間、靈光乍現
親愛的,我們約會吧!-「明調」拍出清新人像
難以言喻的逆光美感-善用光班營造夢幻氛圍
黑白兩端,無限可能-單色是沒有終點的夢境
正方形的奇妙空間-1:1比例聚焦視野
無限奇妙小小世界-創意控制:模型效果
小教室:彈指間的另一種柔光-跳燈的靈活運用
特別收錄:深藍幻境!沖繩美海水族館
精彩书摘
GF3外觀解說
在瞭解各項功能之前,我們先來看看GF3的迷人外觀吧!GF3是目前世界上「最小型可換鏡頭數位相機」之一,倘若只計算和它一樣內建閃燈的機種,重量225公克的GF3則毫無疑問地登上最輕巧寶座。與Panasonic其它Micro4/3系統相機例如GH2、G3比較起來,GF3體積明顯嬌小可愛許多,卻保有細緻的三吋觸控螢幕以及全新設計的實體操控介面。此外GF3目前在臺灣引進黑’白、紅、棕、粉紅色總共五種版本,看起來各有獨特風格’無論您的性別或個性,都能找到心動的款式。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這臺GF3在各方面的設計巧思,包括相機正面、背面,頂端、側面與底部,以及每個構造和按鈕的功能說明,值得您好好詳細研究囉!
AF輔助燈
由於自動對焦必須仰賴充足的光線,才能準確判斷物體距離,因此當我們在光線比較不充足的環境拍照時,GFm內建的AF輔助燈會朝向正前方發射橘紅色燈光,來讓相機順利進行對焦,而當對焦完畢之後,AF輔助燈就會立刻熄滅。
這項功能平常並不會啟動’只有在陰暗不易對焦的場所才會執行。倘若拍攝舞臺表演、專題演講等不適合投射光線的場合,也可以到選單內將AF輔助燈關閉。
鏡頭釋放鈕
GF3能夠安裝各式各樣Micro413鏡頭,因此需要這個按鈕來輔助鏡頭安裝。想要更換鏡頭時,只要將鏡頭釋放鈕緊緊壓住,再將鏡頭往逆時針方向轉動約60度,就能將鏡頭卸下。安裝鏡頭時倒是不需使用這個按鈕。
機頂閃光燈
GF3內建彈出式的閃光燈,可往正前方發光來補足畫面明亮度,補光範圍大約六公尺左右。閃燈平常收納在機身裡頭,啟動鈕則在機身後方。使用完畢之後,只要將閃光燈往下壓,就能收回相機內部。
……
前言/序言
自序
閉上雙眼,我彷彿仍在旅行。屬於初夏的藍天與街道,空氣裡的海洋氣味,搖搖晃晃的長途巴士,海水彼端閃閃發亮的金色落日,還有海潮與砂礫磨蹭的浪漫交響。從一個島嶼到另一個島嶼,湛藍色太平洋所孕育的我們,就該如此享受夏季。
而在這個季節所誕生的 GF3 輕單眼,正是為了享受輕鬆愜意的旅行。更小巧好攜帶的身材,更直覺流暢的操控,更靈敏的對焦速度,還有更聰明的 iA 模式與各種可愛濾鏡,都令我們由衷感到驚喜。加上能夠交換鏡頭的特點,每裝上一顆新鏡頭,就像看見截然不同的新鮮世界。
相信多數選擇 GF3 的本書讀者,都是初次購買這類高畫質、可換鏡頭機種的單眼新手,加上這台 Panasonic 新機的操控介面非常直覺易懂,因此在規劃本書的過程中,我們決定不以傳統攝影工具書的框架來鋪陳,而是試著找出大家生活中可能遇見的各種場景,分享如何使用 GF3 拍出精采照片的小技巧。
因此在閱讀本書的旅程中,你不必沿著頁數緩緩前行,歡迎任意跳躍、探索您最近常拍攝的主題,來找到取景構圖或拍攝模式的簡單心法。我們手裡拿著相機的目的,終究在於留下眼前一幅幅歡欣爛漫或細緻幽微的感動,
背著行囊,伴隨 GF3 旅行的夏天,我終於不再因為操控或專業術語而分心,回歸最初的簡單純粹,重新扮演攝影初學者,構圖和按快門才是樂趣所在。手裡有著無比輕巧的美好相機,恣意取景彷彿在天空與足跡間繪畫,心情開朗而輕盈。
鄭惟仁 Oscar Cheng
台北
追光逐影的轻盈物语:一部关于探索与记录的摄影实践指南 本书并非关于松下GF3相机的操作手册,也与特定时节(如“夏日”)的旅行计划无关。它是一部深入探讨如何以更轻盈、更富情感的方式捕捉生活瞬间的摄影哲学与技术融合之作。我们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摄影领域,聚焦于那些能够提升你观察力、丰富你表达方式的核心要素。 第一章:重塑你的“眼”——如何看见被忽略的美 摄影的起点,永远在于眼睛。本书将带领读者超越单纯的“取景框”概念,进入一个主动发现美的境界。我们探讨的不是相机的物理限制,而是你心智的局限。 1. 视角的革命:高度与深度的转换 很多人习惯于使用与眼睛齐平的视角进行拍摄,这使得画面趋于平庸。本章详细分析了低角度(如俯视、贴地拍摄)和高角度(如俯瞰、仰拍)如何瞬间改变画面的叙事力量。我们会通过大量的案例解析,展示如何利用不同高度的视角,赋予熟悉的场景以全新的戏剧张力——无论是捕捉猫咪世界的微观细节,还是展现城市天际线的宏大格局。这不是关于“器材能爬多高”,而是关于“你愿意蹲得多低”。 2. 光影的语言:从曝光到情绪的递进 光线是摄影的骨骼。我们不会纠结于曝光补偿的具体数值,而是专注于理解光线的质感。硬光、柔光、散射光、逆光,它们各自承载着怎样的情感重量?本书细致剖析了“黄金一小时”与“蓝色时刻”的独特魅力,并教授如何利用环境光(如窗边、树荫下)而非闪光灯,来塑造主体轮廓,营造出细腻、富有层次感的氛围。我们会深入研究阴影——阴影不是缺失,而是光线描绘出的形状。 3. 构图的呼吸:打破与重塑的艺术 经典的“三分法”是起点,而非终点。本章致力于解构那些让画面“活”起来的构图法则:引导线(Leading Lines)如何无声地牵引观者的目光?留白(Negative Space)如何为画面提供喘息和想象的空间?对称与平衡的微妙差异在哪里?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探讨如何有意识地打破这些规则,创造出更具冲击力的视觉叙事。这涉及到一个关键概念:“视觉重量”的分配。 第二章:轻装备下的技术精炼——极简主义的影像哲学 我们相信,最强大的工具,往往是那些让你忘记其存在的工具。本部分聚焦于如何在“轻量化”的约束下,最大化图像的质量和创意表达。 1. 焦段的思维:定焦镜头的叙事力量 放弃变焦带来的便捷性,转而拥抱定焦镜头的“不便”,恰恰是摄影师思维成熟的标志。我们将深入探讨不同等效焦段(如广角、标准、中焦)在记录人像、街景和环境时的独特“透视感”。广角镜头如何夸张距离,营造景深错觉?长焦镜头如何压缩空间,将远景拉近,实现“扁平化”的视觉效果?理解焦段,就是在理解你与被摄物之间的关系。 2. 焦点之外的艺术:景深的主动控制 景深(Depth of Field)不仅仅是背景虚化(Bokeh)的代名词。本章讨论如何通过景深来引导观者的注意力。浅景深用于突出主体,弱化干扰;而大景深则用于交代环境,构建宏大的场景叙事。我们会分析如何利用光圈、距离和焦段的组合,精确地控制画面的“清晰区域”,从而实现对信息优先级的排序。 3. 色彩的心理学:从白平衡到情绪调性 色彩是情感的直接传递者。本书引导读者超越自动白平衡的设定,学会根据场景的主题和期望的情绪来设定色温和色调。冷色调(蓝、青)如何传达冷静、孤独或科技感?暖色调(黄、红)又如何烘托亲密、活力或怀旧?我们还会探讨如何通过后期处理,建立一致的“色彩签名”,使你的作品群集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第三章:时间的雕刻师——动态瞬间的捕捉与定格 摄影是对时间的凝固。本章关注的重点是如何驯服运动,无论是被摄物体的运动,还是摄影者自身的运动。 1. 快门速度的魔法:冻结与模糊的辩证 从极快的快门速度(捕捉水滴的清晰轮廓)到慢速快门(将流水化为丝绸般的质感),快门速度是控制时间流动的最直接手段。本章提供详细的实践指导,教你如何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准确计算出所需的快门速度,以实现你想要的动态效果——无论是凝固体育竞技的爆发力,还是记录夜幕下车辆流光的轨迹。 2. 运动的轨迹:摇摄(Panning)的魅力 摇摄是街头摄影和运动摄影中一种极具冲击力的技术。它要求摄影师与被摄物保持同步移动。本书将拆解摇摄的物理原理和操作技巧,帮助你稳定地将背景“拉伸”成流动的线条,而主体却保持相对清晰,从而极大地增强画面的速度感和动势。 3. 纪实与瞬间:捕捉“决定性瞬间”之外的沉淀 “决定性瞬间”固然重要,但纪实摄影更需要捕捉那些酝酿中的、富有张力的时刻。本章侧重于培养观察力,学会“等待”——等待人物的表情从平静过渡到惊讶,等待光线角度的微小变化,从而捕捉到那些更具深度和历史感的场景。这需要的是耐心,而非盲目的按快门。 第四章:你的故事,你的印记——后期处理与自我表达 后期处理是数字时代的“暗房工作”,是完成创作的最后一步。本书强调后期是为了“实现原有的视觉意图”,而非“弥补拍摄的不足”。 1. 流程的简化:高效的修图哲学 效率至关重要。本章介绍一套精简的后期工作流程,重点放在基础调整(曝光、对比度、白平衡)的精准把控上。我们将讨论如何设定一个清晰的后期目标(例如,是追求极致的清晰度,还是带有胶片颗粒感的柔和),并围绕此目标进行所有操作。 2. 局部调整的力量:眼神的聚焦 只有全局调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深入探讨蒙版、渐变滤镜和径向滤镜的应用,教你如何对画面中的特定区域进行精细化处理——例如,加深前景的阴影以增加层次感,或微妙地提升人物面部的光照,确保观者的目光被精准引导至你希望他们停留的地方。 3. 作品的呈现:媒介的选择与展示 一张好的照片,最终需要通过合适的媒介来呈现。本章讨论打印(纸张的质感与色彩匹配)、网络展示(不同屏幕的色彩差异处理)以及装裱对最终观感的影响。理解你的作品最终将以何种形态存在,将反过来影响你拍摄和后期制作时的决策。 本书旨在提供一套普适性的、基于观察与思考的摄影方法论。它不依赖于任何特定型号的设备,而是致力于提升你的视觉素养、技术理解力和个人叙事能力,让你无论手持何种拍摄工具,都能以更深刻、更富情感的方式,记录下你眼中的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