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0001698
林木嫁接技术图解+树嫁接50法图解 2本
9787122227331 9787122238818,章概述1
一、果树嫁接的意义1
二、愈合及成活的原理4
三、影响嫁接成活的因子6
第二章嫁接前的准备20
一、嫁接时期20
二、砧木培育22
三、接穗准备23
四、嫁接工具准备29
五、嫁接材料准备32
第三章嫁接方法39
一、“T”字形芽接39
二、倒“T”字形芽接43
三、“十”字形芽接45
四、“工”字形芽接47
五、钩形芽接49
六、新月形芽接51
七、方块形芽接53
八、套芽接57
九、环形芽接59
十、芽片贴接61
十一、补片芽接63
十二、嵌芽接65
十三、带木质“T”字形芽接67
十四、镶芽接69
十五、贴芽接71
十六、分段芽接75
十七、劈接77
十八、切接79
十九、改良切接81
二十、切腹接86
二十一、箱接89
二十二、插皮接91
二十三、舌接93
二十四、袋接95
二十五、根接98
二十六、桥接101
二十七、子苗嫁接103
二十八、合接106
二十九、靠接109
三十、打孔接111
三十一、插皮舌接114
三十二、插皮腹接116
三十三、芽片插皮接119
。。。。。
收到这套书的时候,我真的是心潮澎湃,毕竟对于一个刚刚开始鼓捣自家小果园的新手来说,各种嫁接的技术简直就是我的“救命稻草”。说实话,我之前也看过一些网上的零散教程,但总觉得不够系统,而且很多图片看着也不够清晰,操作起来心里没底。这套书的精装版手感就很棒,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下了真功夫的。我首先翻阅的是《林木嫁接技术图解》的部分,它对嫁接原理的阐述非常深入,从砧木的选择、接穗的培育,到具体操作时的气候控制,都介绍得面面俱到。特别是它把一些关键步骤拍成了非常细致的步骤图,连皮层的对齐、削面的角度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这对于我们这些实践派来说简直太重要了。我记得有一次我尝试用传统的舌接法,总觉得伤口愈合不理想,后来对照书上的图,才发现原来是我的削面角度稍微有点偏差,导致木质部接触不良。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这种手把手的指导,它不是空谈理论,而是直接告诉你“怎么做”才能“做好”。读完前几章,我对嫁接的信心一下子就上来了,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只能靠运气成功的“菜鸟”了。
评分这两本书的印刷质量和排版设计也值得特别称赞。现在很多园艺书籍为了追求低成本,纸张质量很差,墨水一印上去就容易洇开,尤其是在展示精细的切口细节时,那简直是灾难。但这两本书的纸张选材非常考究,那种略带哑光的铜版纸,不仅能很好地展现出图片中色彩的真实性,而且即使用手去触摸那些嫁接点放大图,细节依然是清晰锐利的。更重要的是,它的图文排版非常讲究“留白”和“区块划分”。每介绍一个新方法,都会用一个清晰的边框或标题将其独立出来,不会让复杂的文字和多张图片挤在一起造成视觉疲劳。这对于我这种需要经常对照操作的人来说,简直太友好了。我不用在操作过程中手忙脚乱地在复杂的图文之间寻找关键信息。而且,书本的开本适中,既方便放在工具箱旁边随时翻阅,又不会因为太小而看不清细节。这种对阅读体验的尊重,是很多只注重内容而忽略形式的出版物所不具备的。
评分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套书带给我的影响,那就是“赋能”。在拿到这两本书之前,嫁接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充满神秘感的手艺,需要天赋和经验的积累。但读完之后,我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方法和清晰的指导,足以将这种“手艺”转化为一项可学习、可复制的技术。我不再害怕失败,因为我知道即使失败了,也能从书里找到原因并进行下一次的优化。特别是书中对于嫁接后“后期管理”的篇幅,更是体现了作者的匠心。如何处理伤口、何时去除绑缚物、如何应对嫁接后的僵苗现象,这些都是初学者最容易忽略却至关重要的环节,而这套书给出了非常详尽的预案。它让我从一个被动的尝试者,变成了一个有准备、有策略的实践者,大大提高了我的园艺成功率。这是任何零散的视频教程都无法比拟的系统性和深度,值得每一位热爱园艺的朋友珍藏。
评分从实操性的角度来看,这套书的实用性远超我的预期。我不是专业的园艺师,我更看重的是“告诉我该怎么做,能成功”的效率。这本书的特色在于它非常注重“问题解决”。我记得我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是,我手头上只有一些状态不佳的陈旧接穗,成功率很低。我翻阅了《树嫁接50法图解》中关于“休眠芽接技术”的部分,书中不仅提到了如何储存接穗以延长活性,还特别强调了在砧木苏醒初期进行嫁接的技巧,比如如何通过调整切口深度来补偿接穗的活力不足。这些“细节中的魔鬼”的提示,让我原本觉得要失败的尝试,最终竟然奇迹般地成活了。这套书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它在教你“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方法,达到最好的效果”。它涵盖的树种范围也很广,从常见的果树到一些观赏性的花木,都有详细的嫁接案例,让我对未来拓展种植的种类更有信心。
评分接下来我要说说《树嫁接50法图解》这本,它的内容简直就是一本行走的“嫁接百科全书”。我之前总以为嫁接无非就是劈接、芽接那几种,没想到树木的嫁接方法竟然有这么多巧妙的变体。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它是按照不同的应用场景来分类的,比如“高接换头”、“枝接修复”、“根部嫁接”等等,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适用性和优势。我尤其喜欢它对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分析”和“最佳操作时机”的描述。比如,在处理一些不耐寒的果树时,传统的芽接可能风险较高,但书中介绍的“腹接法”就提供了一个更稳妥的替代方案。这些知识点,如果不是在专业的书籍里看到,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知道。而且,书中的图例不仅仅是静态的图片,很多地方都配有深入的剖析图,展示了嫁接后愈伤组织的形成过程,这极大地帮助我理解了嫁接成功的生物学基础。我按照书里介绍的“环状皮接法”成功地挽救了一棵被老鼠啃伤的梨树的主干,那种成就感,不亚于完成了一个复杂的工程项目。这套书的价值,体现在它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实际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