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本 化妆品原料+化妆品配方设计7步+化妆品原料类型 配方组成 制备工艺 化妆品配方设计书

3本 化妆品原料+化妆品配方设计7步+化妆品原料类型 配方组成 制备工艺 化妆品配方设计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化妆品原料
  • 化妆品配方
  • 配方设计
  • 化妆品
  • 原料类型
  • 制备工艺
  • 化妆品配方设计
  • 美容护肤
  • 化学工业
  • 工业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一键团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71846
商品编码:16671798567

具体描述

 

 

化妆品配方设计7步    9787122271846     58.0元

化妆品:原料类型·配方组成·制备工艺(第二版)9787122289544  49元

化妆品原料 978-7-122-30458-2  58元

商品名称:

 

 

 

化妆品原料 

 

 

 

营销书名:

 

 

 

 

 

 

 

作者:

 

 

 

刘纲勇 主编 

 

 

 

定价:

 

 

 

58.00 

 

 

 

ISBN:

 

 

 

978-7-122-30458-2 

 

 

 

关键字:

 

 

 

化妆品;原料 

 

 

 

重量:

 

 

 

521克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开本:

 

 

 

16 

 

 

 

装帧:

 

 

 

平 

 

 

 

出版时间:

 

 

 

2017年10月 

 

 

 

版次:

 

 

 

 

 

 

页码:

 

 

 

401 

 

 

 

印次:

 

 

 

 

 

 

 

 

 

 

本书根据原料在化妆品中的作用或结构的不同分成12章,每一章又根据其作用或结构分为若干节。每一节首先详细介绍各类原料的共性:包括原料的结构、作用及作用机理等,然后用主要篇幅介绍了常用的化妆品原料,包括原料的名称、来源或制法、性质、功效、应用及安全性等知识。 

 

本书收录的化妆品原料既考虑经典的原料,又选取新的常用原料。本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楚,以作用和结构为主线介绍了各种常用的化妆品原料,在内容上既兼顾了化妆品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又考虑了企业技术人员对化妆品原料知识的需求。 

 

本书既可供化妆品专业学生作为教材,又可以作为化妆品初学者的培训教材,以及化妆品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刘纲勇,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副教授、专业带头人 

 

2000.07-2002.11 广东雅倩化妆品有限公司 配方师 

 

2002.11-2004.9 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配方师 

 

2007.7-现在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教研室主任

 

 

 

 

 

 

 

第1章乳化剂001 

 

节非离子型乳化剂001 

 

一、聚乙二醇类001 

 

二、硅油类004 

 

三、甘油酯类006 

 

四、聚甘油脂肪酸酯007 

 

五、山梨醇类009 

 

六、糖类衍生物011 

 

第二节离子型乳化剂012 

 

一、阴离子乳化剂013 

 

二、阳离子乳化剂015 

 

三、两性乳化剂016 

 

第2章增稠剂019 

 

节增稠剂概述019 

 

一、流变性简介019 

 

二、增稠剂作用机理020 

 

三、增稠剂的分类021 

 

第二节常见增稠剂022 

 

一、有机天然水溶性增稠剂022 

 

二、有机半合成水溶性增稠剂027 

 

三、有机合成水溶增稠剂030 

 

四、微粉增稠剂034 

 

第3章香料香精038 

 

节香料038 

 

一、天然香料038 

 

二、合成香料065 

 

第二节香精088 

 

一、香精的分类089 

 

二、香精(液体)的生产工艺089 

 

三、日用产品的加香089 

 

四、香气与物质的分子结构090 

 

五、化妆品香精的相关标准091 

 

第4章着色剂和粉092 

 

节着色剂概述092 

 

一、色彩学基本原理092 

 

二、化妆品着色剂的分类094 

 

三、化妆品着色剂的性质096 

 

四、化妆品着色剂的命名方法097 

 

第二节有机合成色素098 

 

一、有机合成色素概述098 

 

二、常见的合成色素101 

 

三、常用的化妆品色淀110 

 

第三节无机颜料111 

 

一、无机颜料概述111 

 

二、常见的无机颜料111 

 

第四节珠光颜料113 

 

一、珠光颜料的特性113 

 

二、珠光颜料在化妆品中的应用114 

 

三、珠光颜料的常见种类115 

 

四、珠光原料的生产流程116 

 

第五节天然着色剂116 

 

第六节一般粉体原料119 

 

一、粉体原料的物理性质119 

 

二、粉体填充剂120 

 

三、天然粉体127 

 

四、磨砂剂128 

 

五、粉的表面处理130 

 

第5章防腐剂135 

 

节概述135 

 

一、防腐剂的定义135 

 

二、防腐剂的作用及机理135 

 

三、影响化妆品防腐剂性能的因素135 

 

四、防腐剂安全性137 

 

五、防腐剂有效性评价137 

 

六、防腐剂的理想功效137 

 

第二节准用防腐剂138 

 

一、醛类138 

 

二、酯类140 

 

三、季铵盐类142 

 

四、酸及其盐类145 

 

五、酚类148 

 

六、醇醚类150 

 

七、�み蛲槔�153 

 

八、无机盐153 

 

九、其他类154 

 

第三节无受限抗菌原料155 

 

一、1,2-二元醇类155 

 

二、有机酸157 

 

三、中等链长脂肪酸甘油单酯158 

 

四、芳香酚及芳香醇160 

 

五、植物提取物类161 

 

第6章洗涤护肤助剂163 

 

节溶剂163 

 

一、概述163 

 

二、常见溶剂164 

 

第二节推进剂166 

 

一、概述166 

 

二、常见推进剂166 

 

第三节珠光剂168 

 

一、概述168 

 

二、常用的珠光剂168 

 

第四节增溶剂169 

 

一、概述169 

 

二、常用的增溶剂171 

 

第五节螯合剂172 

 

一、概述172 

 

二、常用的螯合剂172 

 

第六节pH调节剂173 

 

一、酸174 

 

二、碱176 

 

第七节抗氧化剂178 

 

一、油脂酸败的机理179 

 

二、油脂酸败的影响因素179 

 

三、抗氧化剂的基本原理180 

 

四、抗氧化剂的分类181 

 

五、常用的抗氧剂181 

 

第八节无机盐183 

 

第7章油脂187 

 

节油脂的基本特性187 

 

一、油脂的物理性质187 

 

二、油脂的化学性质189 

 

第二节天然油脂191 

 

一、植物油脂192 

 

二、动物油脂199 

 

第三节合成脂肪酸酯类202 

 

一、脂肪酸单酯202 

 

二、脂肪酸双酯205 

 

三、脂肪酸三酯206 

 

第四节聚硅氧烷207 

 

一、聚硅氧烷简介207 

 

二、甲基硅油208 

 

三、环甲基硅油210 

 

四、聚二甲基硅氧烷醇211 

 

五、烷基硅油212 

 

六、苯基硅油213 

 

七、氨基硅油214 

 

八、聚醚(醚基)硅油215 

 

九、有机硅树脂216 

 

十、有机硅弹性体217 

 

第五节其他油脂218 

 

一、矿物油脂218 

 

二、脂肪酸220 

 

三、脂肪醇222 

 

四、合成烷烃224 

 

第8章保湿剂227 

 

节天然保湿剂227 

 

第二节合成保湿剂232 

 

第9章清洁剂236 

 

节阴离子清洁剂236 

 

一、硫酸酯盐236 

 

二、磺酸盐239 

 

三、脂酰基氨基酸盐240 

 

四、羧酸盐和脂肪醇醚羧酸盐242 

 

五、磷酸酯盐244 

 

六、磺基琥珀酸酯盐245 

 

第二节两性清洁剂247 

 

一、甜菜碱型清洁剂248 

 

二、咪唑啉型清洁剂249 

 

第三节非离子清洁剂250 

 

一、烷基糖苷250 

 

二、烷基乙醇酰胺251 

 

三、氧化胺型清洁剂252 

 

四、酯类253 

 

第10章肤用功效原料254 

 

节美白剂254 

 

一、皮肤的颜色254 

 

二、美白剂的作用机理及分类255 

 

三、美白祛斑类原料256 

 

第二节抗衰老原料264 

 

一、衰老简介264 

 

二、抗衰老原料265 

 

第三节防晒剂271 

 

一、防晒剂简介272 

 

二、无机防晒剂276 

 

三、有机防晒剂276 

 

四、天然防晒剂286 

 

第四节收敛剂287 

 

第五节抗过敏原料289 

 

第六节抗粉刺原料291 

 

一、痤疮产生的原因及祛粉刺剂的分类291 

 

二、抗粉刺的机理及分类291 

 

第七节功效辅助原料294 

 

一、促渗透剂294 

 

二、温感剂295 

 

三、抗水成膜剂297 

 

第11章发用功效原料300 

 

节发用调理剂300 

 

一、阳离子表面活性剂300 

 

二、阳离子聚合物301 

 

三、蛋白质类调理剂305 

 

第二节去屑剂307 

 

一、去屑剂概述307 

 

二、常用去屑剂307 

 

第三节发用定型剂309 

 

一、发用定型剂作用机理310 

 

二、发用定型剂结构310 

 

三、发用定型剂分类311 

 

第四节染烫脱毛原料317 

 

一、发用着色剂317 

 

二、氧化剂321 

 

三、卷发直发剂322 

 

第12章天然活性物质325 

 

节蛋白质325 

 

一、蛋白质简介325 

 

二、常见蛋白类原料326 

 

第二节肽328 

 

一、多肽的结构与命名328 

 

二、多肽的分类与作用330 

 

三、水解蛋白肽330 

 

四、功能多肽331 

 

第三节氨基酸339 

 

一、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339 

 

二、氨基酸的分类340 

 

三、氨基酸在化妆品中的应用340 

 

四、常见氨基酸340 

 

第四节糖343 

 

一、单糖344 

 

二、低聚糖346 

 

三、多糖347 

 

附录354 

 

附录1化妆品限用组分354 

 

附录2化妆品准用防腐剂365 

 

附录3化妆品准用防晒剂371 

 

附录4化妆品准用着色剂373 

 

附录5化妆品准用染发剂393

 

 

 

所属类别

  科技 >> 化工 >> 精细化工

 

作者:唐冬雁、董银卯 编著

丛书名:实用精细化学品丛书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书号:978-7-122-28954-4

开本:B5 710×1000 1/16    装帧:平    版次:2版1次    页数:278页

化妆品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精细化学品。本书在简介化妆品的分类、组成、功效评价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化妆品原料以及肤用化妆品、毛发用化妆品、口腔卫生用品、美容化妆品和特种化妆品的配方组成和制备工艺等。 

第二版保留了版的基本结构,在内容上根据近年来化妆品的发展趋势,删除了部分不再使用的、欠温和以及有争议的原料,典型性欠佳的配方;增补了天然和绿色的动植物提取物原料、抗炎抗敏原料以及BB霜、CC霜、抗敏化妆品等符合发展潮流的原料和产品配方。 

修订后,本书更贴近化妆品发展实际,可供从事化妆品研究、开发、生产、管理、使用、销售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和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化工专业的化妆品及相关课程的辅助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第1章概述1 

1.1化妆品的定义和分类1 

1.1.1化妆品与化妆品科学1 

1.1.2化妆品的分类2 

1.2化妆品的组成与特性5 

1.2.1化妆品的组成5 

1.2.2化妆品的特性6 

1.3化妆品的安全性和功效性评价7 

1.3.1化妆品的安全性评价7 

1.3.2化妆品的功效性评价13 

1.4化妆品工业的发展20 

1.4.1化妆品工业发展概况20 

1.4.2化妆品工业发展趋势21 

第2章化妆品的原料25 

2.1化妆品的基质原料25 

2.1.1油性原料25 

2.1.2粉质原料34 

2.1.3溶剂类原料36 

2.1.4胶质原料37 

2.2化妆品的辅助原料43 

2.2.1表面活性剂44 

2.2.2香料和香精54 

2.2.3颜料和色素63 

2.2.4防腐剂和抗氧剂65 

2.2.5保湿剂67 

2.2.6防晒剂70 

2.2.7中草药和瓜果类添加剂71 

2.2.8其他天然提取物和生化物质添加剂78 

第3章肤用化妆品83 

3.1清洁皮肤用化妆品83 

3.1.1概述83 

3.1.2清洁膏霜85 

3.1.3泡沫清洁剂89 

3.1.4磨面膏和去死皮膏95 

3.1.5清洁面膜100 

3.1.6沐浴剂106 

3.2保护皮肤用化妆品109 

3.2.1概述109 

3.2.2化妆水111 

3.2.3护肤膏霜116 

3.2.4护肤乳液133 

3.2.5护肤凝胶135 

3.3营养皮肤用化妆品139 

3.3.1概述139 

3.3.2营养膏霜和乳液139 

3.3.3精华液140 

3.4抗衰老化妆品142 

3.4.1概述142 

3.4.2主要原料143 

3.4.3产品配方144 

第4章毛发用化妆品147 

4.1洗发化妆品147 

4.1.1概述147 

4.1.2液体香波148 

4.1.3膏状香波157 

4.1.4凝胶型香波159 

4.1.5调理香波161 

4.1.6婴儿香波164 

4.1.7去头屑香波165 

4.2护发化妆品167 

4.2.1概述167 

4.2.2发蜡168 

4.2.3发乳170 

4.2.4护发素172 

4.2.5焗油膏175 

4.2.6养发液175 

4.3整发化妆品179 

4.3.1喷雾发胶179 

4.3.2发用摩丝182 

4.3.3发用凝胶185 

4.4染发化妆品187 

4.4.1暂时性染发剂188 

4.4.2半性染发剂189 

4.4.3性染发剂191 

4.5烫发化妆品195 

4.5.1概述195 

4.5.2主要原料195 

4.5.3制备工艺196 

4.5.4产品配方196 

4.6剃须化妆品198 

4.6.1泡沫剃须膏198 

4.6.2无泡剃须膏200 

4.6.3剃须水200 

第5章口腔卫生用品202 

5.1牙膏202 

5.1.1主要原料202 

5.1.2配方结构及制备工艺205 

5.1.3产品配方及配方分析208 

5.2爽口液213 

5.2.1主要原料213 

5.2.2制备工艺213 

5.2.3产品配方214 

第6章美容化妆品215 

6.1脸(颊)部美容化妆品215 

6.1.1粉底类化妆品216 

6.1.2香粉类化妆品221 

6.1.3胭脂类化妆品226 

6.2眼部美容化妆品229 

6.2.1眉笔229 

6.2.2眼影231 

6.2.3睫毛油和睫毛膏233 

6.2.4眼线笔和眼线液234 

6.3唇膏235 

6.3.1主要原料235 

6.3.2制备工艺238 

6.3.3产品配方238 

6.4指甲美容化妆品240 

6.4.1指甲油240 

6.4.2指甲油清除剂244 

6.5香水类化妆品244 

6.5.1主要原料245 

6.5.2制备工艺246 

6.5.3产品配方246 

第7章特种化妆品250 

7.1防晒化妆品250 

7.1.1概述250 

7.1.2产品类型及主要原料251 

7.1.3制备工艺252 

7.1.4产品配方253 

7.2美白祛斑化妆品255 

7.2.1概述255 

7.2.2主要原料256 

7.2.3制备工艺257 

7.2.4产品配方257 

7.3抗敏化妆品260 

7.3.1概述261 

7.3.2主要原料263 

7.3.3设计原则264 

7.3.4产品配方266 

7.4抑汗除臭化妆品269 

7.4.1概述269 

7.4.2主要原料270 

7.4.3制备工艺271 

7.4.4产品配方272 

7.5脱毛化妆品274 

7.5.1概述274 

7.5.2主要原料274 

7.5.3制备工艺275 

7.5.4产品配方275 

参考文献276

化妆品配方设计7步 

 

营销书名:

 

化妆品配方师入门必备 

 

作者:董银卯、李丽、孟宏、邱显荣 著 

 

定价:58.00

 

978-7-122-27184-6 

 

关键字:

 

化妆品;化妆品配方;化妆品配方设计;化妆品配方设计7步 

 

重量:415克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开本:16 

 

装帧:平 

 

出版时间:2016年08月 

 

版次:1 

 

页码:256 

 

印次:1 

 

编辑推荐

 

《化妆品配方设计7步》是《化妆品配方设计6步》的修订版,《化妆品配方设计6步》自2009年出版后即以新颖的配方设计理念、宏观的设计视野、实用的设计方法、系统的知识构架受到读者欢迎,尤其受到化妆品配方师的青睐,成为化妆品配方师入门必备图书。读者购买后给出这样的评价:“里面记载的配方都很实用,大部分配方,以我的所学和我的经验都感觉十分合理可行,值得利用,讲解的也很全面到位,选它无遗憾,真后悔现在才看到这本书,不然我的化妆品技术和我的认知可以得到飞跃的提升”、“堪比教课书的一本书,而且我们这些外行看,接受起来很容易”…… 

 

《化妆品配方设计7步》根据近年来化妆品原料、法规、标准的新进展,对内容做了系统更新,相比《化妆品配方设计6步》,增加了设计方法,提升了设计理念,强化了实例深度,具有更丰富的知识和更好的可读性,如果您正从事化妆品方面的工作,《化妆品配方设计7步》定会让您受益良多。

 

 

 

内容简介

 

本书是《化妆品配方设计6步》的修订版,在上一版乳化体系设计、增稠体系设计、抗氧化体系设计、防腐体系设计、感官修饰体系设计、功效体系设计6步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第7步安全保障体系设计,每一步都包括设计原理、设计步骤、原料选择、注意事项、结果评价以及设计举例等内容,同时还介绍了特殊用途化妆品的功效体系设计。根据配方设计的需要,本书增补了新的化妆品原料、法规、标准方面的内容,增加了设计方法,提升了设计理念,强化了实例深度。 

 

本书将给读者提供更加全面、宏观的化妆品配方设计与剖析方法,能够帮助读者建立整体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可供化妆品研制、开发和生产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高校化妆品专业的师生参考,也可作为化妆品配方师的培训教材。

 

 

 

作者简介

 

董银卯,北京工商大学理学院教授,曾任原北京轻工业学院化工系副主任、北京工商大学芦荟中心主任、国家轻工业芦荟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主任、北京市植物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现任北京工商大学中国化妆品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化妆品科学与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中草药化妆品理论与技术、中医体质与皮肤养生化妆品、化妆品功效添加剂。 

 

经过长期的科研探索,形成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皮肤科学为基础,充分利用生物技术,构建实用的新型平台,开发天然植物资源中的活性成分,应用于功能化妆品的研究开发指导思想。已成功开发出多种化妆品功效添加剂。主编《化妆品配方设计与生产工艺》、《现代化妆品生物技术》、《皮肤养生学》、《本草药妆品》、《燕麦》、《化妆品学》等专著。建立了“上海家化-北京工商大学植物功效添加剂联合实验室”、“国际萃雅护肤研究中心”、“北京工商大学-雅丽洁植物研究所”等产学研一体化平台。

 

 

 

目录

 

章 化妆品配方设计概述 1 

 

节 化妆品配方设计基本要求 2 

 

第二节 化妆品配方剖析 8 

 

一、化妆品感官分析 8 

 

二、化妆品的结构分析 9 

 

三、化妆品成分分析 10 

 

四、化妆品配方剖析的特点 10 

 

第三节 化妆品配方调整 11 

 

一、化妆品配方调整的方法 11 

 

二、促使配方调整的因素 12 

《精研美妆:深度解析化妆品原料、配方设计与制备工艺》 一、 探索化妆品世界的奥秘:精选原料的科学视角 化妆品,这个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其背后蕴藏着深厚的科学原理和严谨的工艺流程。本书并非简单罗列市面上琳琅满目的产品,而是旨在带领读者深入探究化妆品的核心——原料。我们将跳出感官体验的层面,从科学本质出发,系统性地剖析各类化妆品原料的化学结构、物理特性、生物活性以及它们在配方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本书将对当前化妆品行业中最为核心和常用的原料进行详尽的梳理。我们不仅仅会介绍原料的名称和基本功能,更重要的是,会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科学原理。例如,在讲解保湿剂时,我们会深入探讨不同类型保湿剂(如透明质酸、甘油、角鲨烷)的分子结构,以及它们如何通过不同的机制(吸湿、锁水、渗透)来维持肌肤的水分平衡。对于增稠剂,我们将分析其高分子聚合物的链状结构如何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网络,从而赋予产品适宜的粘度和肤感。 防腐剂作为化妆品安全性的重要保障,我们将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深入剖析,并细致区分不同化学结构的防腐剂(如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有机酸类、醇类)在抑菌谱、pH适应性、配伍性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在安全性评估中的考量。抗氧化剂的讲解将触及自由基理论,并阐述维生素C、维生素E、辅酶Q10等经典抗氧化剂的化学反应机理,以及它们如何捕捉活性氧,延缓肌肤氧化衰老。 此外,我们还会关注那些日益受到重视的功能性原料。例如,针对美白功效,我们将解析烟酰胺、熊果苷、曲酸等成分的作用机制,以及它们在抑制黑色素生成、转运和代谢过程中的具体环节。对于抗衰老领域,我们将探讨胜肽类成分的信号传导作用,以及植物提取物(如积雪草提取物、绿茶提取物)中的多酚、类黄酮等活性物质的抗炎、修复和抗氧化功效。 本书的特色在于,我们不仅仅停留在对单一原料的介绍,更强调原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效应。在介绍某些活性成分时,我们会一并探讨其潜在的配伍禁忌,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组合来提升功效、降低刺激性。例如,某些美白成分可能对光和热不稳定,就需要借助其他成分来提高其稳定性。 本书还会涉及一些新型和前沿的原料,例如基于生物技术的活性成分,以及对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原料。我们将分析这些新原料的研发背景、作用机制和应用潜力,帮助读者紧跟化妆品行业的发展脉搏。 二、 化妆品配方设计的艺术与科学:七步法深度解析 化妆品配方设计,是将众多零散的原料整合为一个安全、有效、稳定且具有良好感官体验的产品的艺术与科学。本书将摒弃零散的配方示例,而是提炼出一套系统、逻辑清晰的“七步法”配方设计流程,帮助读者掌握从概念到成品的完整设计思维。 第一步:明确产品定位与目标功效。 这并非简单地决定产品是乳液还是精华,而是要深入理解目标消费群体、期望解决的肌肤问题(如干燥、老化、痘痘、色斑)、产品在市场上的定位(高端、大众、功效型、天然)以及核心卖点。例如,如果目标是针对熟龄肌的抗衰老精华,那么核心功效就必然是促进胶原蛋白生成、淡化细纹、提升肌肤紧致度。 第二步:筛选核心活性成分。 基于第一步确定的产品定位和目标功效,我们将有针对性地选择最能实现这些功效的关键活性原料。这一步需要对原料的功效、安全性、稳定性、成本以及在配方中的可行性有深入的了解。例如,对于抗衰老精华,可能会优先考虑具有明星效应且有科学研究支持的胜肽、视黄醇衍生物,或者具有良好抗氧化和修复作用的植物提取物。 第三步:构建基础体系(基底)。 任何化妆品都需要一个稳定的基础体系来承载活性成分并赋予其使用感。我们将详细解析不同类型产品(如水、乳液、霜、精华、洁面)的常见基础体系结构。例如,水性产品以水为主要溶剂,可能含有保湿剂、少量功效成分;乳液则由油相和水相组成,需要乳化剂来稳定;霜则油相比例更高,通常需要更强的乳化体系。我们将深入讲解不同类型乳化剂(O/W、W/O、非离子、阴离子、阳离子)的选择原则、HLB值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产品的稳定性、肤感和质地。 第四步:优化配伍与协同。 这一步是将核心活性成分与基础体系进行科学整合,并充分考虑成分间的相互作用。我们需要关注: 功效协同: 如何通过组合不同的活性成分来增强整体功效,例如将抗氧化剂与修复成分搭配,或将多种保湿剂组合以达到更全面的保湿效果。 稳定性保障: 某些活性成分可能对pH、光、热敏感,需要通过调整配方体系、添加稳定剂或使用包埋技术来保证其稳定性。 安全性评估: 确保所有成分的浓度都在安全范围内,并考虑潜在的刺激性、过敏性,以及成分间的相互拮抗作用。 肤感与质地调整: 通过添加适量的增稠剂、润肤剂、成膜剂等来优化产品的粘度、延展性、吸收速度和使用后的肤感(丝滑、清爽、滋润)。 第五步:选择添加剂与辅助成分。 除了核心活性成分和基础体系,化妆品还需要一系列的添加剂来保证其品质和使用体验。我们将详细介绍各类添加剂的功能和选择依据,包括: 防腐体系: 如何根据产品的水分活度、pH值、包装形式等选择合适的防腐剂复配方案。 抗氧化剂: 除了直接功效抗氧化剂,我们还会介绍那些能够保护配方体系本身免受氧化的抗氧化剂。 pH调节剂: 如何将产品pH值调整至皮肤可耐受的范围,并保证其稳定性。 香精与色素: 在追求感官体验的同时,如何选择低致敏性的香精和安全合规的色素。 螯合剂: 如何通过EDTA等成分来络合金属离子,防止其催化氧化反应。 其他功能性添加剂: 如消泡剂、成膜剂、柔润剂等。 第六步:进行小试与优化迭代。 配方设计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通过反复的小试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我们将详细介绍小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要点,包括: 稳定性测试: 常温放置、高温储存、冷冻-解冻循环等,观察产品是否出现分层、变色、沉淀、油水分离等现象。 感官评估: 观察产品的外观、气味、质地、延展性、吸收速度、使用后的肤感等。 功效初步评估: 如果可能,对产品的初步功效进行验证。 配方调整: 根据小试结果,对成分的比例、种类、使用顺序进行精细调整,直至达到理想状态。 第七步:放大生产与质量控制。 小试成功后,需要考虑如何将配方放大至生产规模,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我们将探讨在放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搅拌方式、温度控制、加料顺序对产品稳定性和均一性的影响,以及如何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确保每一批产品都能达到设计要求。 三、 制备工艺的精细化管理:从实验室到工厂的转化 一个优秀的化妆品配方,离不开精湛的制备工艺。本书的第三部分将聚焦于化妆品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工艺环节,解析其科学原理和操作要点,确保配方能够高效、稳定地转化为高品质的产品。 我们将从基础的混合与分散技术讲起。对于水性体系,了解不同搅拌速度和搅拌方式(如均质、分散)对成分溶解、均匀度的影响。在乳液和膏霜的制备中,乳化过程是关键。我们将详细解析不同类型乳化设备(如高速分散机、均质机、胶体磨)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通过控制温度、搅拌速度、加料顺序和时间来实现稳定、细腻的乳化效果。例如,在制作O/W乳液时,油相的加入方式、温度的控制(通常需要高于水相的温度)以及后续的冷却过程,都直接影响乳液的稳定性。 分散技术的讲解将深入到固体粉末在液体介质中的分散过程,如氧化锌、二氧化钛等物理防晒剂的分散。我们会探讨如何通过选择合适的助分散剂、优化分散时间、采用高剪切力设备来获得粒径分布均匀、不易沉降的分分散体系,从而保证产品的防晒功效和肤感。 加热与冷却环节的控制也是工艺的关键。我们将分析不同成分的耐热性和热稳定性,以及在制备过程中如何通过精准的温度控制来避免成分降解、挥发或引起不必要的化学反应。例如,某些维生素类成分在高温下容易氧化分解,需要在较低的温度下加入。 灭菌与无菌操作的必要性也将得到强调。对于一些对微生物敏感的产品,如不含防腐剂的天然化妆品或某些特殊功效产品,我们会介绍巴氏杀菌、紫外线灭菌、过滤灭菌等技术,以及在无菌车间进行灌装的重要性。 本书还将探讨“原位”反应(in-situ reaction)在化妆品制备中的应用。例如,某些活性成分可能在特定条件下才能生成,或者其稳定性在预制备阶段较低,就需要通过在配方过程中直接进行化学反应来生成。 工艺参数的优化与验证也是本书的重要内容。我们将讲解如何通过DOE(实验设计)等方法,系统地研究温度、时间、速度、pH值等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并最终确定最佳的生产工艺。 最后,我们将关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环保问题。包括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护、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废弃物的处理以及如何设计更节能、环保的生产流程。 总结 《精研美妆:深度解析化妆品原料、配方设计与制备工艺》是一本面向专业化妆品研发人员、技术人员、相关专业学生以及对化妆品科学有浓厚兴趣的读者的深度指南。本书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系统性地剖析了化妆品研发的三个核心维度:原料的科学本质、配方设计的逻辑思维以及制备工艺的实践操作。它旨在帮助读者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从概念构思到产品实现的完整流程,最终能够独立设计并开发出安全、有效、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化妆品。本书力求内容充实、逻辑清晰、语言专业,而非简单堆砌信息,希望能成为您在化妆品研发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参考。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结构安排,给我的阅读体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它将复杂的化妆品知识,以一种逻辑清晰、循序渐进的方式呈现。从基础的原料认知,到配方设计的核心步骤,再到具体的工艺流程,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为读者搭建的一座知识阶梯。我尤其喜欢它在每个章节结尾都设置的小结和思考题,这不仅帮助我巩固了所学知识,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的兴趣。这种系统性的学习路径,让我能够更有条理地吸收和理解化妆品配方的原理,不再感到零散和无从下手。

评分

书中在讲解“化妆品配方设计7步”时,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它不仅仅是告诉读者“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解释“为什么这么做”。例如,在探讨“选择增稠剂”时,书中详细分析了不同增稠剂(如卡波姆、黄原胶、纤维素衍生物)的化学性质、增稠机理、pH敏感性以及对产品肤感的影响,并给出了具体的用量参考范围。这让我能够根据自己的产品类型和期望的肤感,选择最合适的增稠剂,而不是盲目地套用公式。这种深入的原理讲解,让我对配方设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能灵活地应对各种变化。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符合我这样的非专业背景读者。它避免了过多的专业术语,或者在引入专业术语时,都会给出清晰易懂的解释。同时,书中穿插了大量的图表和插画,让抽象的化学反应和工艺流程变得更加具象化。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活性成分的递送系统”的讲解,它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图示,让我明白了脂质体、微胶囊等技术是如何保护活性成分,并将其有效输送到皮肤深层的。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大大提升了我的阅读兴趣和学习效率。

评分

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理解“化妆品配方”背后的科学原理的书籍,而这本《化妆品原料+化妆品配方设计7步+化妆品原料类型 配方组成 制备工艺 化妆品配方设计书》无疑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不是一本简单的配方集,而是一本系统性的教科书。从原料的化学构成、作用机理,到配方设计的逻辑思维,再到制备工艺的细节考量,它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配方稳定性”的探讨,它详细分析了影响产品稳定性的各种因素,如pH值、温度、光照、微生物污染等,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让我对如何设计一款安全、有效、持久的产品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评分

书中关于“化妆品配方设计7步”的系统性论述,对我这样渴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它不仅仅是列出步骤,而是将每一个步骤背后的逻辑和考量都娓娓道来。从“确定产品目标与定位”,到“选择核心活性成分”,再到“构建稳定乳化体系”,每一步都充满了科学的严谨和艺术的创意。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配方优化与稳定性测试”环节的讲解。它并非止步于基础的配方组合,而是强调了在大规模生产和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在探讨乳化体系时,书中详细分析了不同油相和水相的配比、乳化剂的选择及其用量如何影响产品的稳定性、肤感以及外观,并提供了多种经典的乳化剂组合方案,让我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灵活调整。这种深入到细节的指导,让我在进行配方设计时,不再是盲人摸象,而是有了清晰的路线图和坚实的理论支撑。

评分

这本书在“化妆品原料类型”的呈现上,也做到了既全面又易懂。它将纷繁复杂的原料世界,以一种清晰的逻辑框架呈现出来,让我能够快速掌握各类原料的核心属性。比如,在讲解“天然提取物”时,书中不仅列举了市面上常见的植物提取物,如洋甘菊、绿茶、芦海藻等,还深入分析了它们的活性成分、提取方式以及对皮肤的益处,并结合实际产品案例,展示了它们在舒缓、抗氧化、保湿等方面的应用。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了一些新兴的原料,如益生元、后生元等,并对其在皮肤微生态平衡方面的作用进行了专业的解读,这对于我关注前沿科技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非常有价值。这种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让我深刻体会到,一本好的化妆品书籍,不仅仅是原料的简单堆砌,更是对整个行业知识体系的梳理和升华。

评分

“配方组成”的讲解部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并非简单地罗列配方,而是强调了配方设计的“生命周期”和“多维度考量”。它详细讲解了如何根据产品的目标功效、目标肤质、使用感以及成本等因素,来合理搭配不同功能的原料,并构建一个稳定、安全、有效的配方体系。比如,在设计一款抗衰老精华时,书中引导读者思考,是侧重于使用高浓度的视黄醇衍生物,还是选择多种协同作用的胜肽和抗氧化剂?如何平衡它们的用量,以达到最佳效果并规避潜在的刺激?书中还提供了多个不同侧重点的抗衰老精华配方示例,并对其组成进行了解析,让我能够理解同一种功效下,配方设计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远胜于单纯地提供现成的配方。

评分

对于任何想要深入了解化妆品行业,或者希望自己动手制作更专业、更安全产品的读者来说,这本《化妆品原料+化妆品配方设计7步+化妆品原料类型 配方组成 制备工艺 化妆品配方设计书》都绝对是一本值得拥有的宝藏。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耐心细致地引导你一步步走进化妆品配方设计的奇妙世界。书中包含的内容,从基础的原料知识到高阶的配方技巧,几乎涵盖了所有我能想到的学习需求。它让我从一个被动的消费者,转变为一个能够理解并创造的美妆爱好者。

评分

这本《化妆品原料+化妆品配方设计7步+化妆品原料类型 配方组成 制备工艺 化妆品配方设计书》给我带来了很多惊喜。作为一个长期关注美妆行业,并且对手工DIY化妆品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既能深入浅出讲解原料知识,又能系统指导配方设计的书籍。市面上很多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让初学者望而却步,要么过于肤浅,只能提供一些简单的配方。然而,这本《化妆品原料+化妆品配方设计7步+化妆品原料类型 配方组成 制备工艺 化妆品配方设计书》似乎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 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化妆品原料的分类和讲解方式。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各种原料名称,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原料的化学结构、作用机理、来源以及在不同类型化妆品中的应用。比如,它详细介绍了各类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包括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以及它们在洁面产品、乳化体系中的关键作用。同时,它还涵盖了增稠剂、防腐剂、活性成分(如维生素、肽、植物提取物)等的核心知识,并辅以大量的实例,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原料如何影响产品的质地、稳定性、功效和安全性。这种详尽的讲解,对于我这种希望深入了解化妆品内在逻辑的读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帮助。我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某某成分好”,而是能够理解“为什么它好”,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它最好”。

评分

“制备工艺”的阐述,则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拉近。书中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提供了许多关于实际生产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和技巧。从原料的预处理、混合顺序、温度控制,到乳化、灌装、包装等环节,都有详尽的说明。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分散”、“溶解”和“乳化”等关键工艺的讲解。比如,在制作乳霜时,如何才能获得细腻、均匀、稳定的乳液?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乳化剂的加入方式,以及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混合的重要性,并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小技巧,如“缓慢滴加”、“持续搅拌”等,这些都是我在过去 DIY 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难题。这种对实际操作的细致指导,让我对批量生产和产品稳定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