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的书籍 养鱼技术大全书籍 高效池塘养鱼+鱼病快速诊断与防治技术 养鱼指南 水产养殖书籍

养鱼的书籍 养鱼技术大全书籍 高效池塘养鱼+鱼病快速诊断与防治技术 养鱼指南 水产养殖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养鱼
  • 鱼病防治
  • 水产养殖
  • 池塘养鱼
  • 养鱼技术
  • 养鱼指南
  • 鱼类养殖
  • 水产技术
  • 高效养殖
  • 养鱼大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华夏学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10529
商品编码:17127734479
丛书名: 高效养殖致富直通车

具体描述

此宝贝为套装书籍,全套2册,总定价44.80元,分别如下:


以下为单本书籍参数:

基本信息

书名:高效池塘养鱼

:25.00元

作者:占家智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9

ISBN:9787111510529

字数:227

页码:24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目录

前言

章概述 

节池塘养鱼的特色及鱼

类的生长特性

一、我国池塘养鱼的

特色

二、池塘主要养殖鱼类的

生长特性

第二节养殖鱼类对池塘生态

环境的要求

一、水温

二、溶氧

三、盐度

四、pH

五、肥水

六、透明度

七、水色与水质

八、池水流动对鱼类生长

和生存的影响

第二章池塘施肥

节池塘施肥的作用

一、池塘物质循环

二、能量流动

三、施肥养鱼的作用

机制

四、肥料的作用原理

第二节有机肥料

一、有机肥料的作用

二、有机肥料的特点

三、植物肥料

四、粪肥

五、混合堆肥

六、沼气肥

七、污水

八、池塘养鱼对有机肥的

要求

九、合理施用有机肥应注

意的问题

第三节无机肥料

一、无机肥料的种类

二、无机肥料的特点

三、氮肥

四、磷肥

五、钾肥

六、钙肥

七、碳

八、硅

九、复合化肥

十、微量元素化肥

十一、无机肥料的施用

第四节池塘的合理施肥

一、合理施肥的优点

二、有机肥料、无机肥料

配合施用的选择

三、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

配合施用的模式

四、池塘施肥的时间

五、施用肥料的比例

六、合理施肥需要达到的

效果

第五节施肥的十忌

一、忌雨天施肥

二、忌闷热天施肥

三、忌浑水施肥

四、忌化肥单施

五、忌盲目混施

六、忌高温季节施肥

七、忌固态化肥干施

八、忌鱼摄食不旺或暴发

鱼病时施肥

九、忌一次施肥过量

十、忌施肥后放走表层水

第三章池塘养鱼的人工繁殖

节人工繁殖的基础

知识

一、人工繁殖的概念

二、人工繁殖的作用机理

三、我国鱼类人工繁殖的

历程

四、鱼类的性周期

五、繁殖力

六、温度对鱼类繁殖的

影响

第二节四大家鱼的人工

繁殖

一、鱼选择与培育

二、产卵

三、孵化

第三节异育银鲫和团头鲂

的人工繁殖

一、异育银鲫的人工繁殖

二、团头鲂的人工繁殖

第四章池塘鱼苗、鱼种的培育

节鱼苗、鱼种及其质量

鉴别

一、鱼苗、鱼种的名称

二、鱼苗的质量鉴别

三、夏花的质量鉴别

第二节鱼苗的食性和生长

一、卵黄囊阶段

二、开口阶段

三、食性转化

四、鱼苗鱼种的生长

五、鱼苗鱼种对水环境

的适应

第三节鱼苗的培育

一、鱼苗的培育措施

二、培育池塘的条件

三、重视清整池塘

四、鱼苗下塘前的工作

五、鱼苗放养前的处理

六、适时放养

七、合理密养

八、科学培育

九、拉网锻炼

第四节鱼种的培育

一、鱼种培育的重要性

二、鱼池条件

三、施基肥

四、夏花放养

五、鱼种饲养方法

六、池塘管理

七、1龄鱼种质量鉴别

八、并塘越冬

第五章鱼苗、鱼种的运输

节运输前的准备

工作

一、制订周密的运输计划

二、准备好运输容器和运输

工具

三、缩短运输时间

四、做好运输前的苗种

处理

五、气候的选择

第二节鱼苗、仔鱼、夏花

的运输方法和运输

管理

一、鱼苗的尼龙袋充氧

运输

二、仔鱼的尼龙袋充氧

运输

三、仔鱼的其他运输

方式

四、夏花的运输

第三节鱼种的运输方法和

运输管理

一、鱼种的捕捞时间

二、短距离的活鱼运输

三、肩挑运输

四、塑料桶充气密封

运输

五、帆布箱(袋)

运输

六、塑料袋运输

七、活水船运输

第六章池塘养殖成鱼

节池塘建设

一、池塘条件

二、池塘改造

三、池塘的清整

四、池塘清塘

第二节鱼种的选择与

放养

一、鱼种规格

二、鱼种来源

三、鱼种放养

第三节池塘混养

一、混养的优点

二、确定主养鱼类和配

养鱼类

三、池塘混养的原则

四、我国池塘养鱼*常见

的混养类型

第四节科学投喂

一、投喂量

二、投喂技术

三、驯食

第五节池塘管理

一、池塘管理的重中之重

二、池塘管理的主要内容

三、鱼类浮头及对策

四、合理使用增氧机

五、实行轮捕轮放

第六节80∶20池塘养鱼

技术

一、 80∶20池塘养鱼的

理念

二、 80∶20养殖技术与

传统养殖技术

相比的优点

三、 养殖技术要点

四、操作规范

五、饲料的质量要求和

投喂技术

六、水质管理

七、生产管理

第七节微流水池塘养殖

一、微流水池塘条件

二、鱼种放养

三、饲料投喂

四、日常管理

第七章鱼病防治

节鱼病发生的原因

一、外部因素

二、生物因素

三、人为因素

四、内在因素

第二节鱼病的类型与

预防

一、鱼病的类型

二、鱼病预防

第三节渔药的使用

一、 渔药使用原则

二、辨别渔药的真假

三、选购渔药

四、不同的给药方法及

特点

五、准确计算用药量

六、用药十忌

七、常见名优水产品对

药物的敏感性

八、休药期

九、禁用的渔药

第四节常见鱼病的防治

一、病毒性疾病

二、细菌性疾病

三、原生动物性疾病

四、真菌性疾病

五、蠕虫性疾病

六、甲壳性疾病

七、非寄生性疾病

八、营养性疾病

九、敌害类疾病

第八章池塘养鱼实例

节池塘养殖草鱼

一、池塘选择

二、池塘处理

三、鱼种放养

四、饲料投喂

五、日常管理

六、病害防治

第二节龙虾和鳜鱼池塘

高效混养技术

一、池塘条件

二、准备工作

三、防逃设施

四、苗种放养

五、饲料投喂

六、日常管理

七、捕捞销售

附录常见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对照表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本书从池塘建设、鱼繁育、苗种培育开始,一直到成鱼养殖及病害防治,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目前池塘养鱼各个养殖环节的常规方法、技术及应注意的问题。本书介绍了池塘养鱼的品种及特点,鱼的饲料配制,池塘建设与设备,池塘消毒与防病,饲养管理与观察,越冬管理,苗种引进,捕捞与运输。

 

第二本、基本信息

书名:鱼病快速诊断与防治技术

:19.80元

作者:王雪鹏,丁雪 主编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7111449683

字数:174000

页码:18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目录

前言

章鱼病流行现状及鱼病防治基础知识

节鱼病流行现状和

预防措施1

一、鱼病流行现状1

二、鱼类患病的原因4

三、鱼病的预防5

第二节鱼病诊断的一般方法16

一、现场调查16

二、鱼体检查18

第三节鱼病的实验室诊断25

一、病原体的分离鉴定25

二、免疫学诊断技术25

三、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27

第二章常用渔药

节渔药的分类28

第二节渔药的给药途径29

一、口服法29

二、全池泼洒法30

三、浸浴法30

四、注射法31

五、挂袋(篓)法31

六、涂抹法31

第三节常用消毒剂和环境改良剂32

一、漂白粉32

二、漂白精33

三、二氯异氰尿酸钠33

四、二氯异氰尿酸及氯杀灵34

五、三氯异氰尿酸35

六、二氧化氯35

七、二溴海因36

八、溴氯海因粉37

九、聚维酮碘38

十、苯扎溴铵溶液38

十一、戊二醛39

十二、高锰酸钾39

十三、氯化钠40

十四、亚甲蓝41

十五、氧化钙42

十六、沸石43

第四节常用抗细菌药44

一、青霉素44

二、链霉素44

三、庆大霉素45

四、四环素45

五、氟苯尼考46

六、磺胺嘧啶47

七、磺胺甲恶唑47

八、磺胺间甲氧嘧啶48

九、氟哌酸48

十、恩诺沙星49

十一、抗细菌药使用注意事项49

第五节常用抗病毒药50

一、吗啉胍50

二、三氮唑核苷50

第六节常用抗真菌药51

一、制霉菌素51

二、灰黄霉素51

三、克霉唑51

第七节常用杀虫驱虫药52

一、硫酸铜52

二、敌百虫53

三、盐酸氯苯胍54

四、左旋咪唑54

五、甲苯咪唑54

六、阿苯达唑55

七、阿维菌素55

八、伊维菌素56

九、溴氰菊酯56

十、辛硫磷57

第八节常用中草药57

一、大黄57

二、黄柏58

三、黄芩58

四、黄连58

五、五倍子58

六、大蒜59

七、穿心莲59

八、鱼腥草59

九、板蓝根59

十、苦楝60

十一、槟榔60

十二、青蒿60

第九节科学使用渔药60

一、渔药使用须遵循的原则60

二、给药剂量61

三、给药时间61

四、给药途径62

五、疗程63

第三章各种鱼病的诊断和治疗

节病毒性鱼病64

一、草鱼出血病64

二、传染性胰脏坏死病66

三、鳗狂游病68

四、鳗出血性张口病69

五、鲤痘疮病70

六、斑点叉尾t病毒病71

七、鲑疱疹病毒病72

八、鲫疱疹病毒性造血器官坏死症73

九、鲤春病毒病74

十、鲤鳔炎病76

十一、牙鲆弹状病毒病76

十二、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77

十三、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78

十四、牙鲆淋巴囊肿病79

十五、真鲷虹彩病毒病81

十六、鳜暴发性传染病81

十七、东方白口病82

十八、病毒性神经坏死病82

十九、病毒性腹水病83

第二节细菌性鱼病84

一、细菌性烂鳃病84

二、淡水鱼类暴发性败血症86

三、赤皮病88

四、细菌性肠炎89

五、竖鳞病90

六、打印病91

七、白皮病92

八、白嘴白头病93

九、鲤鱼白云病95

十、疖疮病96

十一、罗非鱼溃烂病97

十二、乌鳢诺卡氏菌病98

十三、体表溃疡病98

十四、纤维黏细菌腐皮病99

十五、斑点叉尾t肠道败血病100

十六、黄鳝旋转病101

十七、鳗赤鳍病101

十八、鳗爱德华氏菌病102

十九、黄颡鱼爱德华氏菌病103

二十、链球菌病104

二十一、弧菌病106

第三节真菌性鱼病107

一、水霉病(肤霉病)107

二、鳃霉病109

第四节寄生虫病110

一、原生动物病110

二、由蠕虫引起的疾病129

三、甲壳动物病140

四、由软体动物引起的疾病145

第六节非寄生性疾病146

一、机械性损伤146

二、水质不良引起的病害147

三、温度变化引起的病害151

四、食物缺乏引起的病害151

五、其他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155

六、化学物质引起的鱼中毒161

附录

附录A如何测算池塘用药量166

附录B常见鱼病的鉴别诊断167

附录C禁用渔药及部分禁用渔药的危害169

附录D常用渔药的休药期及使用方法173

附录E鱼病诊断经验谈178

附录F常见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对照表179

参考文献

本书着重介绍了鱼病流行现状,鱼病防治的基础知识,常用渔药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鱼病诊断的一般方法、经验及常见鱼病的鉴别诊断、防治方法等。

本书技术先进实用,语言通俗易懂,适于广大水产养殖户、相关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以作为相关院校、培训机构的教材和参考书


《鱼塘经营之道:从零开始的盈利秘籍》 引言 鱼塘,在许多人眼中,或许只是一片水域,承载着自然的生机。然而,对于有志于投身水产养殖行业的朋友来说,它更是孕育财富的温床,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领域。从一片荒芜的土地到一方生机盎然的鱼塘,再到最终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这并非易事,需要科学的知识、精湛的技术、细致的管理以及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本书并非一本枯燥乏味的教科书,而是一本贴近实践、面向实际操作的指南,旨在帮助您全面掌握鱼塘经营的各项要诀,从零开始,稳步迈向盈利的彼岸。 我们将一同深入探讨鱼塘选址、规划与建设的关键要素,确保您的养殖事业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您将了解到如何根据不同的养殖品种和当地条件,选择最适宜的水源、土壤,并学会高效的池塘设计与改造方法,最大程度地提升养殖空间利用率和水体交换效率。 在养殖环节,我们不仅仅局限于常见的技术介绍。本书将着重分析不同养殖模式的优劣,从传统的粗放式养殖到现代的精细化、生态化养殖,为您提供多元化的选择。您将学习到如何科学地选择和培育优质的鱼苗,掌握不同鱼类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饲料配比与投喂策略,以及如何通过水质、水温、溶氧等关键指标的监测与调控,为鱼类营造最佳的生长环境。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本书将突破市面上许多书籍对病害防治的泛泛而谈,深入浅出地讲解常见鱼病的发病规律、早期症状识别,并提供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方案。我们不仅会介绍药物治疗,更会强调生态防控、中草药保健等绿色养殖理念,帮助您减少药物使用,生产出更健康、更安全的水产品。 此外,本书还将视角延伸至市场与经营层面。您将了解到如何进行有效的成本核算,如何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如何建立稳定的客户渠道,以及如何应对市场波动和风险。从源头生产到终端销售,我们将为您勾勒出一幅完整的鱼塘经营产业链图景。 第一部分:鱼塘的基石——选址、规划与建设 第一章:鱼塘选址的智慧:选对地方,成功一半 地理环境的考量: 水源的重要性: 深入分析不同水源的优劣势(如地下水、地表水、雨水收集),考察水质指标(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重钙镁等)及其对鱼类生长和病害发生的影响。讲解如何进行水源地的实地考察和初步水质检测。 土壤条件的分析: 讨论不同土壤类型(如粘土、沙土、壤土)对池塘渗漏、保水性和底质改良的影响。如何通过简单的实验判断土壤的适宜性。 地形地貌的适配: 讲解选择平坦、易于排水的地形,以及坡度适宜的区域对构建高效池塘的重要性。避免选择易受洪涝、干旱影响的地区。 周边环境的评估: 重点分析远离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排放源的必要性。考察周边是否有潜在的养殖风险(如剧毒农药使用、违禁药物倾倒)。 交通与物流的便利性: 论述便利的交通条件对于苗种、饲料的运输以及成鱼的出塘销售的重要性。考察道路的通达性和运输成本。 能源供应的考量: 评估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与便捷性,特别是对于需要增氧、加温、水泵等设备的养殖模式。 法律法规与政策导向: 土地性质的确认: 强调合法合规用地的重要性,避免租赁或购买不合规土地带来的风险。 环保政策的影响: 深入解读当前最新的水产养殖环保政策,了解禁养区、限养区划分,以及养殖尾水处理的要求。 地方规划的对接: 了解当地水产养殖产业发展规划,选择与政策导向相符的区域,争取政策支持。 市场需求的匹配: 区域性养殖品种的适应性: 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养殖的品种。 消费习惯的调研: 了解当地及周边地区的消费群体对哪些鱼类品种有偏好,以便进行定向养殖。 第二章:鱼塘的蓝图——规划与设计 池塘类型选择与设计: 土池的构建与改造: 讲解传统土池的挖掘、筑埂、防渗、清淤等工艺。如何根据养殖品种和密度,合理确定池塘的面积、水深、边坡比。 高密度精养池的设计: 介绍集约化养殖池塘的特点,如圆池、方池、流水池的设计理念,以及其在提高养殖效率、便于管理的优势。 生态循环水养殖模式的规划: 探讨利用现有池塘进行改造,集成过滤、增氧、消毒等设备,实现水体循环利用的模式。 鱼虾混养、蟹鳅混养等模式的布局: 针对多品种混养,讲解不同物种的生态位、食性、生长周期等因素,进行科学的池塘分区和饲养管理。 配套设施的建设: 进排水系统的设计: 强调高效、便捷的进排水系统对于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的关键作用。讲解不同类型的阀门、水泵、涵闸的选择与安装。 增氧设备的配置: 分析不同增氧设备(如叶轮式增氧机、鼓风式增氧机、射流式增氧机、纳米增氧机)的工作原理、效率、能耗,并根据池塘面积、养殖密度进行科学选型。 监控与监测系统的布局: 介绍水质监测设备(如便携式水质仪、在线监测系统)、温度计、溶氧仪等的使用,以及智能化监控设备在远程管理中的应用。 投喂与捕捞设施的规划: 考虑自动化投喂设备的安装,以及便于捕捞的设施设计,如捕捞台、集鱼池等。 病害防治与药物储备区的设置: 预留专门的区域用于药物的储存、配置和消毒,确保安全规范。 生活区与管理区的建设: 规划便于管理的办公室、宿舍、仓库等区域,提高工作效率。 生态化改造与环境友好型设计: 种植水生植物的意义: 讲解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在净化水质、提供栖息地、调节生态平衡方面的作用。 构建生物多样性: 鼓励在池塘周边种植适宜的植物,吸引有益生物(如水生昆虫、捕食性鱼类)进入,形成健康的生态系统。 底质改良方案: 介绍清淤、曝晒、种植水生植物、投放有益微生物等底质改良技术。 第二部分:养殖的精髓——技术与管理 第三章:苗种的抉择:健康的开始,成功的基础 优质苗种的选择标准: 来源的可靠性: 强调选择信誉良好、有资质的育苗场,避免购买来路不明的苗种。 外观特征的辨识: 详细介绍不同鱼类苗种在健康状态下的体形、颜色、活力、反应速度等特征。 体质的检测: 讲解如何通过观察苗种的活动能力、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否有畸形、伤痕等来判断其健康度。 抗病能力的评估: 了解亲本的健康状况、育苗过程中的疫病防控措施,选择经过亲本选育、抗病性强的苗种。 规格的统一性: 强调苗种规格整齐的重要性,这有助于后续的统一管理和投喂。 苗种的运输与暂养: 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讲解如何控制运输途中的密度、水温、溶氧,以及如何进行药物预防。 暂养池的准备与管理: 介绍暂养池的水质要求、消毒措施、以及在暂养期间的观察与管理。 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池塘消毒的彻底性: 详细介绍常用的消毒剂(如漂白粉、生石灰、过氧乙酸)的选择、用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水质的调节: 讲解如何根据苗种的生长需求,提前调控池塘的水温、pH值、碱度等指标。 诱食前的准备: 介绍在放苗前适时进行培水,诱发水体中的浮游生物,为苗种提供天然饵料。 第四章:饲料的艺术:吃得好,长得快 饲料的种类与选择: 天然饵料的利用: 深入分析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等天然饵料在不同鱼类生长阶段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培水技术来培养和利用。 配合饲料的科学配比: 讲解不同鱼类(如草食性、肉食性、杂食性)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需求。 配合饲料的质量判断: 如何通过感官、理化指标(如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来鉴别配合饲料的优劣。 生物饵料的应用: 介绍红虫、丰年虫、水蚯蚓等生物饵料在鱼苗、幼鱼培育中的重要作用。 投喂策略的精细化: 投喂时间与频率: 根据鱼类摄食习性、水温、天气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投喂时间和次数。 投喂量的控制: 讲解如何根据鱼类生长速度、摄食情况、水温等因素,动态调整投喂量,避免浪费和污染。 投喂方式的优化: 介绍手工投喂、定时投喂、自动投喂等方式,以及如何通过观察鱼类摄食行为来判断投喂效果。 “四看”投喂法: 详细阐述“看天气投喂、看鱼情投喂、看水色投喂、看生长投喂”的具体操作方法。 饲料储存与管理: 防潮、防霉、防鼠: 讲解饲料的储存环境要求,如何防止饲料变质,影响鱼类健康。 定期检查与清理: 强调定期检查饲料储存区域,及时清理过期或变质的饲料。 第五章:水质的生命线:掌控环境,赢得健康 关键水质指标的理解与调控: pH值: 详细介绍pH值对鱼类生理活动、饵料利用、药物效果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增减生石灰、小苏打等物质来调节。 溶解氧: 阐述溶解氧对鱼类呼吸、生长、病害发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增氧设备、换水、增加水体扰动来提高。 氨氮与亚硝酸盐: 深入解析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危害,其产生原因(如饲料残饵、鱼类排泄物),以及如何通过换水、使用解毒剂、投放有益菌等方法来降低。 总碱度与硬度: 解释总碱度和硬度对pH值稳定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施用小苏打、石灰石等来提高。 透明度: 讲解透明度与水体有机物含量、浮游生物数量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增氧、使用聚合氯化铝等方法来调节。 水质监测的方法与设备: 简易水质检测: 介绍使用试纸、滴定管等简单工具进行日常水质检测的方法。 电子水质仪的使用: 演示便携式水质仪(如pH计、溶氧仪、氨氮测定仪)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数据解读。 水质监测频率与记录: 强调定期、规律性的水质监测,并详细记录监测数据,以便分析趋势和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水质改良的生态化手段: 有益微生物的应用: 介绍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有益微生物在降解有机物、净化水质、抑制有害菌方面的作用。 增氧与曝气: 科学合理地使用增氧设备,避免过度增氧或缺氧。 换水策略: 讲解何时换水、换多少水、如何换水,以及换水过程中对水质的冲击。 种植水生植物: 再次强调水生植物在净化水质、吸附富营养物质方面的生态作用。 第六章:病害的阴影——预防为主,科学治疗 常见鱼病的发病规律与症状识别: 细菌性疾病: 重点讲解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等常见细菌病的病原、传播途径、早期症状(如体表溃疡、出血、鳍条充血、不爱摄食等)。 病毒性疾病: 介绍鱼类虹彩病毒病、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等病毒性疾病的传播特点和临床表现。 寄生虫病: 讲解锚头鲺、车轮虫、指环虫等体外寄生虫的危害,以及如何通过微观观察来诊断。 真菌性疾病: 描述水霉病、鳃霉病等真菌病的发生原因和危害。 营养代谢性疾病: 探讨因饲料不当、微量元素缺乏等引起的疾病。 系统化的病害预防体系: “以鱼为本”的健康管理: 强调从源头抓起,选择健康苗种,提供优质饲料,营造适宜的水环境。 “以水为纲”的水质调控: 持续做好水质监测和调控,保持水体清洁,降低病原滋生风险。 “以药为辅”的合理用药: 讲解如何根据病情,选择对症、高效、低毒的药物,并严格按照说明使用,避免滥用和产生抗药性。 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 推广使用芽孢杆菌等益生菌来调节水体微生态,使用紫外线、臭氧等进行水体消毒,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 隔离与消毒措施: 强调新购鱼苗的隔离观察,以及养殖工具、车辆的消毒。 中草药的保健与预防: 介绍板蓝根、大蒜素、黄连等中草药在增强鱼类免疫力、预防疾病方面的应用。 科学的病害治疗原则: 早期发现,及时处理: 强调一旦发现病鱼,立即隔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症下药,精准治疗: 详细介绍不同病害的常用治疗药物、剂量、用法和疗程。 药物轮换使用: 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以防产生抗药性。 药饵配合,提高疗效: 讲解如何将药物与饲料混合投喂,提高鱼类对药物的摄入量。 治疗后的水体管理: 强调治疗后对水质进行巩固,防止病害复发。 第三部分:经营的智慧——市场与管理 第七章:成本的核算与控制:精打细算,提高效益 鱼塘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固定成本: 土地租金、池塘建设折旧、机械设备折旧等。 变动成本: 苗种、饲料、渔药、人工、水电、运输等。 其他成本: 管理费用、税费、保险等。 精细化的成本核算方法: 建立健全的记账制度: 详细记录各项投入,做到账目清晰、明了。 分类核算: 将不同养殖品种、不同池塘的成本分开核算,以便分析盈亏点。 利用工具辅助核算: 介绍使用Excel表格、甚至专业的养殖管理软件进行成本核算。 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 提高养殖密度与产量: 在保证水质和健康的前提下,适度提高养殖密度,增加总产量。 优化饲料配比与投喂: 科学投喂,减少饲料浪费,提高饵料系数。 加强病害防控,降低损耗: 预防为主,减少因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节约能源,降低水电消耗: 合理使用增氧设备、水泵等,选择节能型设备。 合理安排用工,提高效率: 优化劳动力配置,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集约化经营,降低单位成本: 规模化养殖有助于摊薄固定成本。 第八章:市场的眼睛:销售与营销策略 市场调研与信息获取: 关注市场价格波动: 了解当地及周边地区的鱼价信息,预测市场趋势。 研究消费者需求: 了解消费者对鱼类品种、规格、品质、包装等方面的偏好。 分析竞争对手: 了解其他养殖户的养殖品种、产量、销售渠道等。 多元化的销售渠道拓展: 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 发展会员制、农产品展销会、网络销售(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 与中间商合作: 与菜市场、超市、餐饮企业、海鲜市场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发展特色品牌: 打造绿色、有机、无公害的品牌形象,提升产品附加值。 订单式生产: 根据客户需求提前签订销售合同,进行定向生产。 有效的营销推广策略: 讲好品牌故事: 突出养殖过程的绿色、健康、环保,吸引消费者。 利用社交媒体: 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平台展示养殖过程、产品信息,与消费者互动。 参与行业展会与活动: 扩大品牌知名度,结识更多潜在客户。 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 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提高客户忠诚度。 第九章:风险的管理与规避 自然风险的应对: 极端天气(洪涝、干旱、高温、低温): 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如加固堤坝、准备备用水源、调整养殖密度等。 病害爆发: 建立完善的病害监测和应急预案。 市场风险的应对: 价格波动: 多元化销售渠道,适时销售,签订长期合同。 供过于求: 调整养殖品种和产量,关注市场需求变化。 管理风险的应对: 人员管理: 建立规章制度,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资金管理: 合理规划资金使用,做好财务分析。 法律法规风险的应对: 遵守环保法规: 确保养殖活动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要求。 合法经营: 办理相关证照,确保经营的合法性。 结语 《鱼塘经营之道:从零开始的盈利秘籍》将带您踏上一段充满智慧与实践的养殖之旅。我们深知,水产养殖业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持续的学习、不断的探索和脚踏实地的付出。本书的目的,是为您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用的操作技巧,助您在鱼塘经营的道路上少走弯路,稳步前行。愿您在本书的引领下,能够激发您的养殖潜能,收获丰厚的渔业财富,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鱼塘经营者。

用户评价

评分

读这本书,让我对“高效池塘养鱼”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原以为养鱼就是把鱼苗放下去,然后等着长大就行了,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观念。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气候特点以及市场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养殖模式,比如是选择单养还是混养,是选择精养还是粗放养殖。书中对池塘建设和改造的部分也做了详细的介绍,包括池塘的选址、挖掘、防渗、排灌系统建设,以及如何科学地进行清淤、消毒和晒塘。这些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在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此外,它还详细讲解了不同生长阶段的鱼类在饵料需求上的差异,以及如何根据鱼的摄食情况来调整投喂量和投喂次数,以达到最佳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书中还提到了利用科学的养殖周期管理,最大限度地缩短养殖时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部分内容让我受益匪浅,感觉自己离“高效”养殖的目标又近了一大步。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水产养殖行业的人,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全面、系统地介绍行业知识的书籍,而这本书,无疑达到了我的期望。《水产养殖书籍》这个书名本身就彰显了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它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品种或某一特定技术的介绍,而是从宏观的行业视角出发,探讨了整个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脉络、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书中对当前养殖业面临的环境问题、资源限制、市场波动等都有着深刻的分析,并且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它也介绍了许多前沿的养殖技术和模式,如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养殖、生态健康养殖等,这些内容让我对水产养殖的未来充满期待。这本书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很强,但又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图表,使得读者能够深入理解。我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行业洞察。

评分

作为一名对水产养殖有长期关注的人,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整个行业知识的书籍。《水产养殖书籍》这个名字本身就显得非常有分量,而这本书的内容也确实不负所望。它在宏观层面,对整个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书中不仅关注了传统的养殖技术,还介绍了许多新兴的养殖模式和技术,比如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生态健康养殖等。这让我对水产养殖的未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在微观层面,它也对不同养殖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养殖技术、病害防治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书中的数据和案例分析都相当有说服力,让我能够更客观地认识到当前水产养殖业的优势与劣势。这本书不仅适合初学者,也绝对能给有经验的养殖者带来新的启发。

评分

这本书关于鱼病防治的部分,是我最看重的内容之一。我一直觉得,养鱼的关键,不仅在于如何让鱼健康成长,更在于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疾病。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提供了一个非常系统化的鱼病诊断和防治体系。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常见鱼病的病原、症状、流行规律,以及如何进行准确的诊断,甚至还涉及到一些基础的实验室检测方法。这对于我自己判断病情,减少盲目性非常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它提倡的是一种综合防治的理念,强调“治未病”,提供了很多预防性的措施,比如如何通过改善水质、加强饲养管理来提高鱼体自身的抵抗力,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消毒和隔离。对于治疗,书中也详细介绍了各种常用药物的作用、用法、剂量以及注意事项,并强调了避免滥用药物的重要性。这本书给了我一种“心中有数”的感觉,让我在面对鱼病时不再束手无策。

评分

这本书的“养鱼指南”部分,可以说是我心目中的“百科全书”。它涵盖了从选购鱼苗到成鱼上市的整个过程。在鱼苗选购方面,书中给出了非常实用的技巧,比如如何辨别健康鱼苗、如何识别假冒伪劣鱼苗,以及不同季节适合购买哪种鱼苗。我一直对这个环节比较模糊,看了这本书后,感觉心里有了底。接着,书中详细讲解了鱼苗的放养准备工作,包括鱼池的消毒、水体的调控、以及鱼苗的运输和入池方法,这些细节的指导,对于避免鱼苗早期死亡至关重要。然后,在鱼苗的日常管理方面,书中提供了非常详细的指导,包括如何进行科学投喂,如何观察鱼的活动情况,以及如何进行日常的水质监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结合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这本书真的像一本随身的“养鱼专家”,随时可以翻阅,解决我遇到的各种疑问。

评分

这本书的“养鱼指南”部分,可以说是非常详尽和全面的。它就像一本教科书,为我解答了养鱼过程中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而是穿插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和图解,让复杂的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比如,在讲解如何选择鱼苗时,书中就给出了非常具体的辨别方法,从鱼苗的体型、颜色、活动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描述,让我不再容易被不良商家欺骗。在讲解日常管理时,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生长阶段鱼类的饲养要点,以及如何根据鱼的摄食情况来调整投喂量,避免浪费和污染水质。我还注意到,书中对不同季节的养殖管理也做了区分,比如如何应对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对鱼类健康的影响。这本书的实用性非常强,感觉就像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手把手地教我养鱼,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评分

我一直对养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感到担忧,尤其是鱼病的发生,往往是养殖户最头疼的问题。这本书在鱼病诊断和防治方面的详细程度,着实让我惊叹。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症状,而是深入剖析了每种疾病的发生原因、传播途径、发病规律,以及最关键的——如何进行准确的诊断。书中提供的诊断方法,从外部症状观察,到内部器官检查,再到病原体的初步鉴定,都有非常清晰的操作步骤和图示。这使得即使是新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判断出鱼所患疾病的类型。在防治方面,本书提倡的是一种综合性的防治理念,强调“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并提供了多种非药物防治手段,如改善水质、增强鱼体免疫力、消毒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对于药物治疗,书中也详细介绍了各种常用药物的作用机理、使用方法、剂量以及禁忌症,并强调了合理用药的重要性,避免产生药物残留和抗药性。我感觉这本书给了我处理鱼病问题的信心和方法。

评分

我一直对水产养殖充满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帮助新手入门,又对老手有所启发的书籍。这次入手了这本《高效池塘养鱼+鱼病快速诊断与防治技术》,翻开它,我首先被书的装帧吸引了,纸张质量不错,印刷清晰,排版也比较合理,看起来就很专业。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鱼类生长环境营造的部分,比如水质的调节,包括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关键指标的控制,以及如何通过增氧、换水、底质改良等手段来维持一个健康的养殖水体。书中还详细介绍了不同鱼种在生长过程中对水质的具体要求,这一点对于我这种对不同鱼类特性了解不深的人来说,非常有帮助。另外,对于养殖密度的问题,我也认真阅读了,书中给出了科学的计算方法和不同养殖模式下的建议密度,这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和鱼病防控,所以这部分内容我是重点看了好几遍。总的来说,这本书在基础知识的普及上做得相当到位,让我对养鱼过程中的“软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在“鱼病快速诊断与防治技术”这一块的内容。我之前养鱼的时候,最头疼的就是鱼突然生病,然后束手无策。这本书提供了非常系统的方法来识别鱼病。它不仅仅是列出各种鱼病的名称和症状,而是从鱼的外观、行为、鳃、体表、内脏等多个维度,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不同疾病可能出现的迹象。最关键的是,它还结合了实际操作,比如如何采集病鱼样本,如何进行初步的显微镜检查,以及如何根据症状推断可能的病原体。这一点对于我这样的爱好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更让我满意的是,书中提供的防治技术,不仅仅是简单的药物推荐,而是强调综合防治,比如病因分析、隔离、消毒、改善水质、提高鱼体自身免疫力等等。它还详细介绍了常用渔药的种类、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项,并强调了合理用药的重要性,避免了乱用药带来的副作用和抗药性问题。这部分内容真的让我感觉掌握了一套应对鱼病危机的重要武器。

评分

这本书在“高效池塘养鱼”这一部分,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之前养鱼,总感觉产量上不去,效率不高,总是摸不着门道。这本书就好像为我指明了方向。它详细介绍了如何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选择最适合的养殖品种和养殖模式。比如,书中对不同鱼类的生长习性、对水质的要求、对饵料的需求都做了非常细致的分析,让我能更科学地选择适合自己条件的品种。更重要的是,它还讲解了如何进行精细化的池塘管理,包括水温、溶氧、pH值、氨氮等水质指标的精确调控,以及如何通过科学投喂来优化饵料利用率,最大限度地促进鱼类生长。书中还提到了如何利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比如增氧设备、水质监测仪等,来提高养殖效率。我还特别学习了书中关于如何缩短养殖周期、如何提高亩产量的策略,这些实实在在的干货,对于提高养殖效益有着非常直接的帮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