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插图 |
| 编辑推荐 | |
| 一座远离尘世坐落于蓬山的小庙,一位充满智慧的师父,一个懵懂的小徒弟,一盏豆油灯下,115则很老很老的禅故事娓娓道来——富有人生哲理的禅心禅悟告诉你如何梳理生活的思路如何穿越人生的迷雾…… |
| 内容简介 | |
| 一座远离尘世坐落于蓬山的小庙,一位充满智慧的师父,一个懵懂的小徒弟,一盏豆油灯下,115则很老很老的禅故事娓娓道来——富有人生哲理的禅心禅悟告诉你如何梳理生活的思路如何穿越人生的迷雾…… |
| 作者简介 | |
| 吴易梦【易梦居士】,一个善梦者。喜好探访名山大川,常隐居禅房道室,做禅理世界与现实生活的穿越之梦。 |
| 本书目录 | |
| 《从前有座山》(上) 第1则 吃的欲望 第2则 扬起的灰尘 第3则 花开的声音 第4则 井水的境界 第5则 藕的呼吸 第6则 泉水的路径 第7则 踩不住的影子 第8则 迈过这道槛 第9则 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第10则 风吹落的橘子 第11则 僧侣的布鞋 第12则 跑进寺院的狗 第13则 聪明的花朵不会错过春天 第14则 老槐树与古井 第15则 摸鱼的学问 第16则 加长的风筝尾巴 第17则 打年糕 第18则 蝴蝶的故事 第19则 太阳的味道 第20则 豆腐的磨炼 第21则 将饮茶 第22则 燕子的生存法则 第23则 分叉线头的学问 第24则 翻土的智慧 第25则 万花筒里的世界 第26则 悔棋 第27则 两棵树的命运 第28则 破碎的镜子 第29则 高处与低处 第30则 蜘蛛与蚕 第31则 听风的妙理 第32则 丑陋的癞蛤蟆 第33则 茶的真味 第34则 山上的石头 第35则 室内与室外 第36则 稻草人与铜锣 第37则 直面阳光的向日葵 …… 《从前有座山》(下) |
| 精彩文摘 | |
| 师父说:每年枝叶修剪得好,秋天结的果子就多。 今年秋天,橘园的橘子长势喜人,百分之六十的橘子都开、始转红了。悟静整日嚷嚷着要摘橘子吃,都被师父拒绝了。师父说:再过几天,等橘子熟透了,吃着才香甜。 不巧,这天夜里刮起一阵大风,第二天清早,师父就叫大家到橘园拣橘子,说昨夜一场大风把橘园的橘子吹落了一地。 悟静听罢高兴极了,*个跑出寺院,来到橘园。 果真,师父说的没有错,满地都是金黄的橘子。 我和师兄弟们卖力地拣着一个个熟透的橘子。悟静一边拣一边吃。他说今年的橘子特别甜,像灌了蜜一样。 我也忍不住尝了一个橘子,果然香甜无比。今年山里雨水比往年少,日照时间长,所以橘子糖分含量高。 这时,悟静好像发现了什么,说:好生奇怪,怎么风吹落的都是金黄色的橘子,而那些青橘子却没有落下来呢? 悟虚笑着说:道理很简单。金黄的橘子熟透了,与树相连的果柄很脆弱,自然容易被风吹落。那些青橘子还没有成熟,果柄很坚实,所以不容易被风吹下来。 悟静点了点头,说:原来成熟的东西经不起风雨,而不成熟的东西却能经受风雨的打击。 悟虚觉得悟静讲得有意思,说:事物表面的现象,看起来似乎是这样,其实,内在原因却正好相反。那些熟透的橘子,懂得舍弃所依附的大树。它们借助风力落在地面上,开始独立生活,为人所用。而依附在树上的青橘子,因为还没成熟,还需要依靠树干的营养,继续成长。不然,如果掉落下来,味道是苦涩的,命运只有为人所抛弃。我觉得悟虚和悟静关于风吹落橘子的对话很有意思。晚上回到寺院,我把他们的对话说给师父听,想听听他的评判。师父听罢,微笑道:悟虚和悟静说得都有道理。成熟的果子,好比高高在上、春风得意之时,人的心境往往是*薄弱、*容易麻痹大意的,从荣誉的高处轻易坠落下来的人,症结就是忘记了成熟的果子*容易被风吹落的道理。而落在地面的果子,脱离了对大树的依赖,懂得在成熟的时候,剥离果肉,贡献果核,回归泥土,开始新的生长旅程。两种不同的境遇,其内在都蕴涵着丰富的道理。 表面与内在的事物,看起来相差不多,但细心一比较,就能得出事物的实质。所有问题光看表面是看不透彻的。只有看清事物的实质,才有说服力。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一路风雨走来,荣耀累累,可是往往这种时候,如果没有回归泥土的平常心,还要一味站在荣誉的高处,贪婪地摄取阳光,一旦风雨来临,就会像成熟的果子一样,*先跌落下来。 …… |
《从前有座山》系列带给我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让我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得以喘息。故事里的人物,没有被现代社会的物质欲望所裹挟,他们追求的是一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我喜欢他们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智慧和勇气,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非常鼓舞人心。书中关于自然景色的描写,也让我心旷神怡。作者仿佛能捕捉到四季的细微变化,从春天的生机勃勃到冬天的银装素裹,都描绘得淋漓尽致。我常常在阅读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想象自己就置身于那个宁静的山村,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馈赠。而书中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探讨,也让我受益匪浅。那些看似平凡的交往,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有相互扶持的温暖,也有因为世俗偏见而产生的隔阂。作者并没有给这些问题简单地定论,而是留给读者去思考,去体会。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评分读《从前有座山》的上下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所营造的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人文的温度。故事跨越了一个不算短的时间,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展现了不同人物在历史洪流中的命运沉浮。作者并没有刻意去渲染宏大的历史事件,而是将焦点放在了普通人的生活轨迹上,通过他们的视角去折射时代的变迁。我能感受到那种从旧时代向新时代过渡的阵痛,也能看到人们在变化面前的适应与抗争。书中对乡土情感的描写更是让我心生感慨。无论主人公走到哪里,他们心中始终牵挂着那片生养他们的土地,牵挂着那些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这种根植于血脉的情感,是任何物质的丰裕都无法替代的。而且,作者在描写人物关系时,也很真实。有温情脉脉的亲情友情,也有因为误解和隔阂产生的矛盾冲突,这些都让故事更加立体和可信。读到后来,我甚至觉得那些书中的人物就像我身边的朋友一样,他们的喜怒哀乐都牵动着我的心弦。这种代入感,是很多书籍难以企及的。
评分这套《从前有座山》读起来,有一种绵里藏针的感觉。表面上看,故事讲述的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深入挖掘,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的社会议题和人生哲理。作者在人物塑造上非常成功,每个人物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和复杂的内心世界。即使是那些被认为是“反面角色”的人物,作者也给予了他们一定的同情和理解,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多面性。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细节的把控,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描写,往往会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而且,作者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力量,能够直击人心。在读到一些情节时,我甚至会停下来,反复回味作者的文字,思考它所传达的深层含义。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生活中的苦难和挑战,往往是我们成长和蜕变的契机。而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美好,却是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力量源泉。
评分这本《从前有座山》系列,我早就听说过,断断续续读了很久。刚拿到这两本书的时候,就被它古朴典雅的外封设计吸引了。打开第一页,一种扑面而来的叙事感就让我沉浸其中。故事发生的背景设定在一个远离尘嚣的小山村,那种与世隔绝、宁静祥和的氛围,仿佛能冲刷掉都市生活的喧嚣和烦躁。作者对场景的描写细致入微,无论是日出时山间弥漫的薄雾,还是村民们朴实无华的生活细节,都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能感受到泥土的芬芳和炊烟的味道。故事的主线围绕着一群普通人展开,他们的生活看似平淡,却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和命运的跌宕起伏。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人物情感的刻画,那种含蓄而深沉的情感表达,没有惊天动地的海誓山盟,却在点点滴滴的生活琐事中流露出来,让人动容。有时候,我会因为一个小小的误会而为角色捏一把汗,有时候,又会因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善举而感到温暖。尤其是对于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作者给予了他们足够的尊重和关注,展现了他们在困境中的坚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畏。
评分《从前有座山》给我最大的触动,是它对“家”的深刻诠释。故事中的人物,无论身在何处,无论经历了怎样的风雨,他们内心深处最温暖的港湾,永远是那个叫做“家”的地方。这种家国情怀,在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我喜欢作者对亲情的描写,那种不善言辞却默默付出的爱,深深打动了我。而且,书中关于邻里之间的守望相助,也让我看到了乡村淳朴的风情。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善举,却在关键时刻给予了人们巨大的力量。读完这本书,我仿佛重新认识了“家”的意义,也更加珍惜身边那些爱我的人。作者并没有刻意去营造煽情的桥段,而是将这份情感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中,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表达方式,反而更加感人至深。这本书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辈,用它饱含智慧和温情的话语,娓娓道来一段段关于人生、关于情感、关于家园的故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