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3836.3-2010 爆炸性环境 第3部分:由增安型

GB 3836.3-2010 爆炸性环境 第3部分:由增安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爆炸性环境
  • 增安型
  • GB3836
  • 3-2010
  • 电气设备
  • 安全
  • 标准
  • 工业安全
  • 防爆
  • 规范
  • 技术标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建筑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ISBN:gb38363
商品编码:1794330137

具体描述

爆炸性环境 第3部分:由增安型  
作 者: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译 者:  
平装 16开 页数:60 字数:106千字  
纸 质 版:51元
标准号: GB 3836.3-2010   中文标准名称: 爆炸性环境 第3部分:由增安型
ICS: ICS 29.260.20   英文标准名称:
中标分类: K35   发布日期: 2010-8-9
采标情况: IEC 60079-7:2006,IDT   实施日期: 2011-8-1
标准个数:   作废日期:
发布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内容简介
本部分规定了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增安型"e"的设计、结构、检验和标志要求。本部分适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11 kV (交流有效值或直流)、采取一些附加措施保证在正常运行或规定的异常条件下不产生危险温度、电弧和火花的电气设备。
 
危险场所电气设备安全规范精要:聚焦本质安全与本质安全型设备选型与应用 图书名称: 《危险场所电气设备安全规范精要:聚焦本质安全与本质安全型设备选型与应用》 图书简介: 本书深入剖析了在存在爆炸性气体、蒸气或粉尘的危险场所中,为确保电气设备运行安全所必须遵循的核心设计、制造、安装和维护标准。本书的撰写立足于全球公认的安全工程原理,并紧密结合中国国家标准体系中的关键要求,旨在为工程师、安全管理人员、设备制造商及监管机构提供一套全面、实用的技术指导手册。 本书的结构与核心内容聚焦于以下几个关键领域,完全不涉及GB 3836.3-2010中“增安型(e)”的具体技术细节: 第一章 爆炸性环境的风险识别与分类体系:基础认知与区域划分 本章首先确立了理解爆炸性危险的基础框架。它详细阐述了爆炸性物质(气体、蒸气、可燃性粉尘)的燃烧特性和爆炸极限(LEL/UEL),这些参数是风险评估的基石。 核心内容包括: 1. 危险区域的划分原则: 依据爆炸性物质的出现频率、持续时间和危险程度,系统讲解了如何将操作区域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危险区域(如Zone 0, Zone 1, Zone 2,或Class I/II/III分区)。重点强调了划分的动态性及其对设备选型的决定性影响。 2. 温度组别(T组)的确定: 详细说明了如何根据环境中的最高可能自燃温度来确定合适的温度组别(T1至T6)。这直接关系到设备表面温度的控制要求,是防止点燃环境介质的关键参数。 3. 防爆电气设备的通用要求与限制: 在深入探讨特定防爆类型之前,本章概述了所有用于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必须满足的基本机械强度、密封性、耐腐蚀性以及防火外壳的通用要求。 第二章 隔爆型(Ex d)电气设备:结构、检验与安装实践 隔爆型(Flameproof Enclosure)是应用最广泛的防爆措施之一。本章将全部篇幅聚焦于这种结构的设计原理、制造公差和现场安装的规范。 核心内容侧重于: 1. 隔爆外壳的结构原理与机械完整性: 详细分析了隔爆接合面(如法兰接缝、压盖螺纹)的设计要求,包括最小的有效长度、齿距和最小间隙的严格控制。讨论了外壳材料的选择,以确保在内部爆炸发生时,外壳能够承受爆炸压力(试验压力和最大使用压力)而不发生永久变形或破裂。 2. 点火源的抑制: 强调了隔爆型设备的主要作用是阻止内部火花或爆炸火焰通过接合面传递到外部爆炸性环境。因此,对接合面加工精度和维护状态的检查是重中之重。 3. 设备选型与安装规范: 提供了在不同区域(尤其是在Zone 1和Zone 2)选择和安装带有“d”标志的设备时,如何确保电缆引入装置(电缆密封件)与其外壳之间的隔爆连续性。讨论了在现场进行维修或更换密封件时的特定程序。 第三章 灌封型(Ex m)与充砂型(Ex q)设备:隔离与稀释的保护策略 本章专门探讨通过物理隔离或稀释爆炸能量来实现安全的防爆技术,这些方法与“增安”或“本质安全”的原理截然不同。 核心内容涵盖: 1. 灌封型(Ex m)技术: 详细阐述了将易产生火花的元件完全封装在特定的树脂材料中,以防止其点燃周围环境的方法。重点分析了灌封材料的介电强度、热稳定性和长期可靠性要求。讨论了灌封体与外壳之间的压力释放机制(如果适用)。 2. 充砂型(Ex q)设备的应用与限制: 介绍了通过填充惰性颗粒材料(如细石英砂)来限制内部火花能量、防止其穿透砂层传播至外部环境的技术。重点讨论了砂粒的粒径分布、填充密度对热量导出和火焰阻隔效率的影响,并明确了其在温度控制上的局限性。 第四章 非正常工作条件下的安全管理与维护 本章将安全管理的视角从设备设计转向现场运行的生命周期管理,特别是针对那些非“本质安全”或“增安”类设备的特殊要求。 核心内容包括: 1. 防爆设备的定期检验与维护程序: 规定了针对隔爆型、本质安全型设备(此处仅泛指,不涉及具体技术)等不同类型设备在投入运行前、投入运行后以及定期(如每年、每三年)进行检查的具体内容。强调了对紧固件扭矩、接线端子状态、外壳完整性及表面温度的检测流程。 2. 维修与更换件的兼容性要求: 明确规定了在维修过程中,更换任何关键部件(如垫片、密封件、观察窗或接线端子)时,必须确保其符合原始防爆认证的规格,并保证不会破坏原有的保护措施。 3. 超温保护与接地连续性: 深入探讨了在危险场所中,设备有效的电气接地(保护接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附加的热保护装置(如热敏电阻)来实现对设备超温的有效监测和切断,这是确保非本质安全设备在故障时仍能保持安全的关键补充措施。 本书通过对现有主流防爆技术的对比和深入解读,旨在为从业人员提供一个全面、独立于特定“增安”技术的安全操作指南,确保危险场所电气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和合规性。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化工生产安全管理的人员,我一直在寻找关于爆炸性环境防爆标准方面更权威、更实用的参考资料。当看到这本书的标题“GB 3836.3-2010 爆炸性环境 第3部分:由增安型”时,我的内心充满了期待。在我看来,防爆标准不是死的条文,而是保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基石。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精细化、专业化的指导。我特别关注的是书中对于“增安型”电气设备在爆炸性环境中的应用要求,这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通过增加防护措施来提高安全性的电气设备。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增安型”设备的原理、设计要求、测试方法以及安装注意事项,甚至包括在不同等级的爆炸性环境中使用“增安型”设备时的具体准则。如果书中还能提供一些案例分析,说明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增安型”设备,以及一旦出现问题如何进行排查,那将是对我们工作非常有价值的补充。

评分

最近我刚入手了一本关于爆炸性环境防爆标准的书籍,具体是GB 3836.3-2010。虽然名字听起来有些枯燥,但对于我们这种需要经常接触易燃易爆物品的行业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福音。翻开目录,我发现它非常系统地介绍了爆炸性环境的分类、以及不同类型区域的安全要求。尤其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书中还对“增安型”防护有深入的阐述。这部分内容对于我们日常选择和使用防爆设备至关重要,它涉及到设备的电气结构、外壳防护等级、以及如何确保在正常运行或可预见的故障情况下,都不会引发爆炸。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增安型”设备性能参数的详细解读,比如它的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机制,以及对环境温度、湿度等条件的限制。我知道,一旦选用了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这本书能够为我们提供清晰的指导,帮助我们做出最明智的选择,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确保生产安全。

评分

这本《GB 3836.3-2010 爆炸性环境 第3部分:由增安型》是我最近在工作中经常翻阅的一本技术手册。在涉及到易燃易爆气体的区域,安全始终是我们的第一要务,而这本书恰恰提供了关键的指导。我特别关注的是其中关于“增安型”设备的章节。这种防护类型对于我们确保设备在非正常运行时也能保持安全至关重要。我希望书中能详细阐述“增安型”设备的构造特点,例如它在绝缘、电枢、短路等方面的保护措施是如何实现的,以及这些措施在面对不同类型爆炸性气体或粉尘时的适用性。此外,书中对于“增安型”设备的选型、安装、接地以及定期检验的具体要求,都对我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们提供清晰的技术路径,帮助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选择最适合的“增安型”设备,并确保其能够按照标准的要求正确运行,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爆炸风险,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评分

最近新购入了一本关于防爆标准的专业书籍,书名是《GB 3836.3-2010 爆炸性环境 第3部分:由增安型》。坦白说,虽然我对防爆领域有着持续的关注和学习需求,但这类国家标准类书籍往往会让人觉得艰涩难懂。然而,当我翻阅这本书的初步内容时,我发现它以一种更加深入浅出的方式,对“增安型”防爆原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增安型”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指导,比如在设计选型时需要注意哪些关键参数,安装过程中又有哪些严格的工艺要求,以及在日常维护和检查时,如何识别和规避潜在的风险。我理解“增安型”防护是一种在满足一定安全裕度下,通过采取额外的保护措施来防止爆炸发生的技术。因此,书中关于这些保护措施的细致描述,以及如何确保这些措施的有效性,将是我重点关注的内容。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份安全责任的承诺。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我第一眼看到时,就被那醒目的“GB 3836.3-2010”和“爆炸性环境”几个字吸引住了。作为一名在化工厂安全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深知防爆标准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我们这个处理易燃易爆介质的车间,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酿成大祸。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单凭这个标准号和名称,我就能感受到它背后所蕴含的严谨和专业。我想,这本书一定能为我提供宝贵的参考,帮助我更全面地理解和执行相关的防爆措施。我尤其关心书中对于“增安型”设备的具体要求,这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关键,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设备的选型、安装和维护,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我希望书中能够有详尽的图例、清晰的规范解释,以及实际案例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日常工作,将潜在的风险降到最低。这本书就像是一本“防爆圣经”,我迫不及待地想把它带回家,仔细研读,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安全保障,让我们的工作环境更加安全可靠。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