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研究方法论》是关于在从事法学研究活动中如何规范研究方法,如何和为何选定及如何运用某一(些)种研究方法来研究具有法律意义的特定事务、事项或者问题,以及对据之产生的结果或者结论进行评价的知识体系。
基于对上述概念的论证,本书分别从“是什么”、“有何优点或长处,有何缺点或短处”、“运用的一般步骤”以及“如何在法学研究中运用”四个方面,对逻辑、调查、实验、价值、阶层、社会、经济、比较、历史、规范、实证这11种主要研究方法进行了阐释和讨论。
胡德胜,北京大学国际法学士、英国邓迪大学哲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2014—2015年度中美富布赖特项目访问学者。擅长进行跨法学、经济学和相关自然科学的交叉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国际法和比较法,环境、自然资源和能源治理的科学、政策与法律,票据法和投资法。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和省部级项目5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加**重大项目3项,出版中、英文专著11部、译著5部,主、参编教材7部,在Energy Policy、Water Policy等期刊上发表中、英文论(译)文100余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项目咨询专家。
编写说明
第yi编总论
第yi章科学、科学研究方法和法学
第yi节认识科学
一、“科学”的历史观
二、“科学”的静态观
三、“科学”的动态观
四、“科学”的动静结合观
第二节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
一、科学研究和方法的概念
二、科学方法论的概念:演进的视角
第三节关于正义的法学和良法之治的法治
一、法学的概念
二、法治的概念
三、法学与法治的一体性
第二章法学研究:走向方法论
第yi节法学研究方法论概念之辨
一、两组相关概念:法学方法(论)和法律方法(论)
二、法学研究方法论的概念
第二节法学:方法论之学
一、哪些“人”应该成为“得到的”的主体
二、什么是“应该”
三、什么应该成为“得到的”的对象
四、如何保障落实应该“得到的”的配置结果
第三节法学研究: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
一、科学研究的问题意识
二、法学研究可以或者能够运用的主要方法
三、不同法学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
第二编基础类研究方法
第三章逻辑方法(总论)及其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
第yi节逻辑方法概述
一、逻辑的概念
二、逻辑方法的优点或长处
三、逻辑方法的缺点或短处
四、运用逻辑方法的一般步骤
第二节逻辑方法(总论)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
一、逻辑方法在法学理论研究中的运用
二、逻辑方法在法律制度设计和构建中的运用
三、逻辑方法在“法律”适用中的运用
四、逻辑方法在法学论文写作中的运用
第四章归纳和演绎方法及其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
第yi节归纳和演绎方法概述
一、归纳和演绎的概念
二、归纳和演绎方法的优点或长处
三、归纳和演绎方法的缺点或短处
四、运用归纳和演绎方法的一般步骤
第二节归纳和演绎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
一、归纳和演绎方法在普通法系传统法学研究中的运用
二、归纳和演绎方法在提炼法学研究问题中的运用
第五章调查方法及其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
第yi节调查方法概述
一、调查方法的概念
二、调查方法的优点或长处
三、调查方法的缺点或短处
四、运用调查方法的一般步骤
第二节调查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
一、对法治基础和环境的调查分析
二、立法前的历史与现实基础调查
三、关于法律运行状况的研究
第六章实验方法及其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
第yi节实验方法概述
一、实验方法的概念
二、实验方法的优点或长处
三、实验方法的缺点或短处
四、运用实验方法的一般步骤
第二节实验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
一、思想实验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
二、有形实验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
第三编价值类研究方法
第七章价值分析及其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
第yi节价值分析概述
一、价值分析的概念
二、价值分析的优点或长处
三、价值分析的缺点或短处
四、运用价值分析的一般步骤
第二节价值分析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
一、法律、法学与价值
二、法学的发展与价值分析
三、法学研究中价值分析的内容和路径
第八章阶层分析及其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
第yi节阶层分析概述
一、阶层分析的概念
二、阶层分析的优点或长处
三、阶层分析的缺点或短处
四、运用阶层分析方法的一般步骤
第二节阶层分析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
一、法学研究中运用阶层分析方法的步骤
二、阶级分析方法的优点、局限性和转变
第九章社会分析及其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
第yi节社会分析概述
一、社会分析的概念
二、社会分析的优点或长处
三、社会分析的缺点或短处
四、运用社会分析方法的一般步骤
第二节社会分析与法学研究
一、社会分析与社会法学派
二、社会分析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
第十章经济分析方法及其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
第yi节经济分析方法概述
一、经济分析方法的概念
二、经济分析方法涉及的经济学基本原理
三、经济分析方法的优点或长处
四、经济分析方法的缺点或短处
五、运用经济分析方法的一般步骤
第二节经济分析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
一、成本—收益分析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
二、市场结构分析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
三、供求分析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
第四编法学特质类研究方法
第十一章比较方法及其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
第yi节比较方法概述
一、比较方法的概念
二、比较方法的优点或长处
三、比较方法的缺点或短处
四、运用比较方法的一般步骤
五、八个步骤的观点
第二节比较方法与法学研究
一、比较方法与比较法(学)
二、比较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
第十二章历史方法及其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
第yi节历史方法概述
一、历史方法的概念
二、历史方法的优点或长处
三、历史方法的缺点或短处
四、运用历史方法的一般步骤
第二节历史方法与法学研究
一、历史方法与历史法学派
二、历史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
第十三章规范分析及其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
第yi节规范分析概述
一、规范分析的概念
二、规范分析的优点和缺点
三、经济学中运用规范分析方法的一般步骤
四、运用规范分析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第二节规范分析与法学研究
一、法律与两种“规范”之间的关系
二、规范分析与规范法学派
三、国内法学界关于规范分析方法的主要观点
四、规范分析运用于法学研究的缺点或短处
第十四章实证分析及其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
第yi节实证分析概述
一、实证分析的概念
二、实证分析的优点或长处
三、实证分析的缺点或短处
四、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的一般步骤
第二节实证分析与法学研究
一、实证分析与实证法学派
二、实证分析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
主要参考书目
在浩如烟海的法学著作中,我一直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梳理研究思路,指引学术探索方向的“地图”。读到这本书的标题,心中便涌起一股强烈的期待。尽管我还没有深入研读其具体内容,但仅仅从书名和出版信息,我便能感受到其学术分量。胡德胜教授主编,法律出版社出版,这些标签本身就代表着严谨和权威。法学研究方法论,这四个字精准地击中了许多初入学术殿堂的学子的痛点。我们常常拥有研究的激情,却苦于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构建一个扎实的论证框架,如何有效地收集和分析资料,如何避免研究中的陷阱。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预示着将为我们点亮前行的道路。我曾无数次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将零散的思考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也不知道如何才能让自己的研究摆脱“拾人牙慧”的窠臼,形成独特的见解。这本书的出现,或许能为我提供解决这些难题的关键钥匙。我对书中是否能详细阐述各种研究方法的优劣、适用范围,以及如何在不同研究领域进行灵活运用,充满了好奇。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通过实践来印证理论,让方法论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和易于理解。
评分拿到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沉甸甸的质感,以及清晰、规范的排版。法律出版社出品,果然名不虚传。虽然我尚未开始细读,但从目录的初步浏览,便能窥见其内容之丰富、体系之完整。关于“研究方法论”这一宏大的主题,书中似乎涵盖了从宏观的研究范式到微观的研究工具的方方面面。我尤其关注那些关于如何“选题”和“立论”的章节。很多时候,一个好的研究不仅仅在于研究过程的严谨,更在于其切入点的独特性和理论价值。我希望这本书能教会我如何发现那些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并且如何构建一个具有说服力的“论点”。我曾尝试过一些研究,但往往停留在对已有观点的梳理和解释,缺乏创新性。而这本书,或许能为我指明一条通往原创性研究的道路。我也对书中关于“文献综述”的撰写部分寄予厚望,如何才能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提炼出关键信息,并且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长期的挑战。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像是一本“武功秘籍”,等待着有心人去领悟和实践。
评分作为一名在学术道路上摸索多年的研究者,我深知扎实的研究方法是学术生命力的源泉。这本书的问世,让我看到了希望。我一直认为,法学研究不应是孤立的文本解读,而应是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连的实践探索。因此,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强调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如何将抽象的法律理论与具体的社会问题相结合,如何通过严谨的研究来为现实世界的法律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这始终是我思考的重点。这本书,或许能为我提供一套完整的“工具箱”,让我能够更有效地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法律难题。我也期待书中能够探讨“如何进行批判性阅读”以及“如何构建反证”等更为精深的论证技巧。这些技能对于形成独立的学术判断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摆脱盲目接受既有结论的惯性,培养一种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学术品格的塑造。
评分对于任何一名渴望在法学领域有所建树的学子而言,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往往是决定其学术成就的关键因素。这本书的出现,恰恰填补了许多现有教材在系统性和前沿性上的不足。我曾参加过一些法学研讨会,听到许多学者分享他们的研究心得,但总感觉缺少一种贯穿始终的“方法论”指导。大家更多地是在分享某个具体领域的研究成果,而对于“如何研究”这一根本性问题,似乎点到即止。这本书,我预感其会以一种更加系统、更加深入的方式,剖析法学研究的底层逻辑。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不同学派在研究方法上的差异,例如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的融合,以及如何跨学科地借鉴其他领域的优秀研究方法。我也非常好奇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前沿的研究技术,比如大数据分析在法学研究中的应用,或者人工智能对法学研究方法的潜在影响。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学习理论,更是一种对研究思维的重塑和升级,希望能从中获得更具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视角。
评分近来,我一直深陷于一个研究瓶颈,感觉自己像是被困在一个迷宫里,找不到出口。我的研究方向涉及一个比较复杂且交叉的领域,传统的法学研究方法似乎难以完全驾驭。偶然间得知这本书的存在,瞬间燃起了我的希望。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破局”的思路。例如,它是否会探讨如何处理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问题?如何有效地整合来自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创新性”的研究范式,比如叙事分析、话语分析,或者如何运用社会学、经济学等方法来研究法律现象。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研究案例,展示这些创新方法是如何被成功应用的,那将对我极具启发性。我渴望从中获得超越传统束缚的研究视野,找到一条突破现有研究困境的“捷径”。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填补知识的空白,更是点燃学术创新的火种,带领我走出迷雾,抵达学术的彼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