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三國誌(中華國學經典精粹 曆史地理必讀本)
定價:12.0元
售價:8.2元,便宜3.8元,摺扣68
作者:(晉)陳壽,著,臧憲柱,譯
齣版社: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5024355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三國是東漢王朝的繼續。《三國誌》中人物所處年代正是東漢破裂,群雄並起之時,個人一時的取捨進退,不僅關乎榮辱,而且關乎生死,成功失敗,往往間不容發。現代人所處社會,機會與誘惑此來彼往,瞻之在前,忽焉在後,一時的取捨進退,也往往差之毫厘,失以韆裏。撇開生死,與他們實有十分相似的處境。他們的沉毅果決、智計百齣與進取的勇氣、銳氣,也是時下人們生存與競爭的基礎所在。
《三國誌》是由西晉史學傢陳壽所著,記載瞭從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軍閥混戰起,前後共計九十年的曆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前四史”之一。全書一共六十五捲,《魏書》三十捲,《蜀書》十五捲,《吳書》二十捲,在斷代史中彆創一格。《三國誌》全書敘事脈絡分明,文字簡約明暢,寫人寫事,時見文采。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史學傢。少時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
魏書
武帝紀
太祖武皇帝,沛國譙人也,姓曹,諱操,字孟德,漢相國參之後。桓帝世,曹騰為中常侍大長鞦,封費亭侯。養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審其生齣本末。嵩生太祖。
太祖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不治行業,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國橋玄、南陽何顒①異焉。玄謂太祖曰:“天下將亂,非命世之纔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舉孝廉為郎,除洛陽北部尉,遷頓丘令,徵拜議郎。
光和末,黃巾起。拜騎都尉,討潁川賊。遷為濟南相,國有十餘縣,長吏多阿附貴戚,贓汙狼藉,於是奏免其八;禁斷淫祀,奸宄逃竄,郡界肅然。久之,徵還為東郡太守;不就,稱疾歸鄉裏。
太祖武皇帝,沛國譙縣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是漢初相國曹參的後裔。漢桓帝在位時,宦官曹騰為中常侍大長鞦,被封費亭侯。曹騰收瞭一個養子,叫作曹嵩,作為自己的嗣子。雖然曹嵩後來做官做到太尉的位置,但是沒有人知道他的身世。曹操便是曹嵩的親生兒子。
曹操年少時便十分機警,有權謀,也有心計,而且為人仗義,樂於行豪俠之事,從來不拘,對於學業卻一點也不上心,所以當時的人都不重視他。隻有梁國人橋玄、南陽人何顒兩人非常欣賞曹操,覺得他不同於眾人。橋玄甚至還對曹操說:“天下要大亂瞭,要具有絕世之纔纔能救天下,我看那個能安定天下的人就是你!”曹操二十歲時,被舉為孝廉,封為郎官。後來又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之後升任頓丘縣令。後被招入朝中,做議郎。
漢靈帝光和末年,黃巾軍起義爆發。曹操被任命為騎都尉,領兵徵討潁川黃巾軍。後來升任濟南國相。濟南國有十多個縣,各縣長官大多為阿諛奉承之徒,樂於討好朝廷貴戚,枉法之事做瞭不知凡幾,一時聲名狼藉。曹操上任之後,奏明朝廷,罷免瞭其中八個縣的長官;又禁絕瞭以往風行多年的不閤規矩的祭祀活動,該地的不良風氣從此斬絕。而那些奸邪小人,也都逃竄到其他地方去瞭。濟南,一時風氣井然,秩序安定。過瞭很久,曹操被徵召為東郡太守。他沒有接受任命,稱病迴鄉瞭。
齣關,過中牟,為亭長所疑,執詣縣,邑中或竊識之,為請得解。卓遂殺太後及弘農王。太祖至陳留,散傢財,閤義兵,將以誅卓。鼕十二月,始起兵於己吾,是歲中平六年也。
初平元年春正月,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①、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同時俱起兵,眾各數萬,推紹為盟主。太祖行奮武將軍。
金城郡的邊章、韓遂,殺瞭刺史郡守而叛亂,手下有兵眾十餘萬,使天下震動。朝廷封曹操為典軍校尉。正在這時,漢靈帝崩逝,太子劉辯即位,何太後臨朝聽政。大將軍何進和袁紹二人密謀誅除宦官,何太後卻不同意。於是,何進召董卓入京,打算用董卓的力量迫使太後同意誅殺宦官。沒想到,董卓還沒進京,何進就被宦官殺死瞭。董卓進京之後,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立劉辯的異母弟弟劉協為帝,史稱獻帝。一時間,京城大亂。董卓上錶奏請封曹操為驍騎校尉,想要和他共謀大事。曹操見形勢不對,便改名易姓,暗中從小路嚮東逃迴瞭傢鄉。
曹操逃齣鏇門關,路過中牟縣時引起瞭亭長的懷疑。亭長瞭曹操,帶著他去見縣令。當時,縣衙幕僚中有人認齣他是曹操,卻假裝不認識,沒有道齣實情,而且嚮縣令說情,因而曹操被釋放。後來,董卓殺瞭太後和弘農王。曹操迴到陳留後,散盡傢財,招募義兵,想要誅除董卓。鼕季十二月,曹操在己吾縣起兵,這一年是漢靈帝中平六年。
第二年,即漢獻帝初平元年正月,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國相鮑信,同時起兵討伐董卓。每人兵眾各有數萬,大傢共推勃海太守袁紹為盟主,而曹操以奮武將軍的身份入盟。二月,卓聞兵起,乃徙天子都長安。卓留屯洛陽,遂焚宮室。
是時紹屯河內,邈、岱、瑁、遺屯酸棗,術屯南陽,伷屯潁川,馥在鄴。卓兵強,紹等莫敢先進。太祖曰:“舉義兵以誅暴亂,大眾已閤,諸君何疑?嚮使董卓聞山東兵起,倚王室之重,據二周之險,東嚮以臨天下;雖以無道行之,猶足為患。今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海內震動,不知所歸,此天亡之時也。一戰而下定矣,不可失也。”遂引兵西,將據成皋。邈遣將衛茲分兵隨太祖。
到滎陽汴水,遇卓將徐榮,與戰不利,士卒死傷甚多。太祖為流矢所中,所乘馬被創,從弟洪以馬與太祖,得夜遁去。榮見太祖所將兵少,力戰盡日,謂酸棗未易攻也,亦引兵還。
太祖到酸棗,諸軍兵十餘萬,日置酒高會,不圖進取。太祖責讓之,因為謀曰:“諸君聽吾計,使勃海引河內之眾臨孟津,酸棗諸將守成皋,據敖倉,塞轘①轅、太榖,全製其險;使袁將軍率南陽之軍軍丹、析,入武關,以震三輔:皆高壘深壁,勿與戰,益為疑兵,示天下形勢,以順誅逆,可立定也。今兵以義動,持疑而不進,失天下之望,竊為諸君恥之!”邈等不能用。
太祖兵少,乃與夏侯惇等詣揚州募兵,刺史陳溫、丹楊太守周昕與兵四韆餘人。還到龍亢,士卒多叛。至銍、建平,復收兵得韆餘人,進屯河內。
《三國演義》開篇說,“天下大勢,分久必閤,閤久必分”。《三國演義》是一部小說,裏麵有很多對曆史的演繹,但這句話確是對曆史的高度總結。曆史上的朝代更迭確實如此,分分閤閤、反反復復。
一般來講,在穩定時期,人們的生活相對安定,但對後世的讀史者來說,這部分曆史往往平淡而略顯乏味;動蕩期則恰恰相反,戰亂頻起的時代往往可以給讀史者帶來更多的啓示。縱觀中國曆史,三國時期的故事,為精彩。
那是一個混亂的年代,也是一個英雄輩齣的年代。不僅有曹操、劉備這樣的奸雄和梟雄,還有諸如諸葛亮、荀彧等高明的謀臣、政治傢,更有像關羽、張飛那樣的猛將。這些人都是人中龍鳳,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彼此都展示著自己的實力,相互角逐,相互依存。
對他們來說,隻有天下的形勢,沒有永遠的敵我。有些人昨天還是同盟,今天已然開戰;有些人昨天還視彼此為仇讎,但今天已然稱兄道弟。不是這些人毫無原則,而是他們明白,什麼纔能讓自己生存下去。從這些故事中,我們可以讀齣形勢、讀齣智慧,更能讀齣人性。這是曆史人物的魅力,也是曆史的魅力。
相對於小說的演義,真正的曆史或許沒有那麼多的巧閤與誇張,卻多瞭厚重的真實。曆史的真實,一樣精彩。
《三國誌》便是忠實記錄三國時期曆史的重要著作。作者陳壽,是一位的史學傢。陳壽生於蜀漢,一生命運多舛,屢遭貶謫,但並未灰心,而是開始從事史書創作,後曆經十幾年完成瞭《三國誌》。
陳壽為世人稱道的是他的客觀。他一生有很多不如意,但書寫史書的時候不帶半點怨氣,也不會隨意褒貶人物,而是忠實地還原曆史,還每個人以本來麵貌。他的客觀,在程度上保證瞭《三國誌》的質量。作為一名對曆史抱有濃厚興趣的業餘愛好者,我發現自己最大的收獲在於,這本書提供瞭一種非常係統化的學習框架。它不僅僅是簡單地提供瞭原文和譯文,更像是一個完整的學習工具包。從排版到注釋的精心設計,無不體現齣它想讓讀者“真正讀懂”而非“草草翻過”的良苦用心。這種“精粹”的定位,意味著它去除瞭冗餘的、非核心的枝節,將最具價值的史料和論斷提煉齣來,讓讀者能在有限的閱讀時間內,獲取最大的知識密度。我發現自己對那個時代人物的評價標準也變得更加客觀和多維,因為注釋部分經常會引用其他史料或學者的觀點來補充說明,提供瞭更廣闊的視野。總之,這套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單純的閱讀體驗,它更像是一部導讀手冊、一本參考詞典,也是一份對傳統文化的深情緻敬,極大地提升瞭我對中國古典史學的認知深度。
評分我注意到譯文的用詞選擇上,透露齣一種對“國學經典”應有的敬畏感,但這種敬畏感並未演變成僵硬的教條主義。譯者在力求準確傳達原意的同時,也展現齣一種成熟的文學判斷力。他們顯然不是簡單地將古文拆解成現代詞匯,而是在理解瞭作者(司馬光或其他史學傢)的寫作意圖和時代背景後,進行的“意譯”和“神似”的再創作。例如,對於一些充滿哲理意味的論斷,譯文的處理就顯得尤為高明,既保留瞭原文的思辨深度,又使其符閤當代讀者的語言習慣,易於理解和消化。這種處理使得《三國誌》這部厚重的史書,讀起來有瞭一種奇特的韻律感,仿佛在聽一位學識淵博的長者,用現代的語言,講述韆年前的興衰更迭。這種譯文的質量,是衡量一本“文白對照”書籍成敗的關鍵所在,而此書無疑是交齣瞭一份令人信服的答捲,讓人願意沉下心來,逐字逐句地品味。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彆具匠心,光是拿到手裏,那種厚重感和紙張的質感就已經讓人心生敬畏。我尤其欣賞它在排版上的用心良苦,不同於市麵上那些把古文和現代文擠在一起的簡陋版本,它給足瞭空間,讓每一部分的元素——無論是繁體的原文、嚴謹的注釋,還是流暢的譯文——都有足夠的呼吸感。打開扉頁,那印著古樸花紋的襯紙,立刻將我帶入瞭一種莊嚴肅穆的曆史氛圍中,仿佛觸摸到瞭曆史的脈絡。裝幀的配色也十分講究,那種深沉的墨綠和典雅的米黃搭配起來,既不失國學經典的沉穩大氣,又避免瞭老舊的沉悶感。書脊上的燙金字體在燈光下微微閃爍,即便是作為書架上的陳設品,也顯得格調非凡。我甚至特意在不同的光綫下觀察,發現書中的插圖(如果有的綫描或地圖)也處理得極為精細,綫條乾淨利落,完全不會喧賓奪主乾擾閱讀主體。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讓我對內部內容的專業性也充滿瞭信心,畢竟,願意在“麵子”上如此下功夫的齣版方,在“裏子”上想必也不會草率行事。這樣的書,不僅是用來閱讀的工具,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每一次翻閱都是一種享受。
評分這次閱讀體驗中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在文白對照處理上的那種“潤物細無聲”的智慧。很多同類書籍的處理方式是把原文堆在那兒,注釋像密集的跳蚤一樣點綴其間,閱讀起來需要頻繁地在原文、注釋和譯文之間切換,非常費神。但這個版本不同,它的譯文布局安排得極富人性化,譯者似乎深諳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它不是那種直譯到生硬的“翻譯腔”,而是真正做到瞭將白話文的流暢自然與原文的精髓意境完美融閤。在遇到關鍵的曆史人名或地理術語時,注釋部分的處理也極為精準,寥寥數語便能點明其在曆史中的定位或地理上的確切位置,避免瞭讀者陷入冗長復雜的曆史背景考證中。這種“剋製”的注釋藝術,使得閱讀過程如行雲流水,我得以更專注於故事的起伏和人物的權謀鬥爭,而不是被繁瑣的工具性信息打斷。這對於我們這些想要領略曆史風采,卻又苦於缺乏深厚古文功底的普通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它成功地搭建起瞭一座堅固而優雅的橋梁,讓我們能夠無障礙地跨越時空的鴻溝,直抵曆史事件的核心。
評分坦白說,我對“曆史地理必讀本”這類標簽總是抱持著一絲審慎的懷疑態度,總覺得要不就是地理部分過於簡略,成瞭點綴;要不然就是地理描述過於枯燥,讓人昏昏欲睡。然而,這本書在這方麵的錶現,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它巧妙地將地理要素融入到對事件的敘述之中,讓地理知識不再是孤立的地圖和經緯度,而是成為瞭塑造曆史走嚮的決定性因素。比如,當讀到某一戰役的描述時,你會清晰地感受到地勢高低、河流走嚮是如何直接影響瞭軍隊的部署和最終的勝負。注釋中對古代地名的今址對照,也做得極其細緻,使得今天的我們在腦海中勾勒齣那幅波瀾壯闊的三國版圖時,不再是模糊的印象,而是有瞭清晰的坐標感。這種將“人”的故事和“地”的形態緊密結閤的敘事手法,極大地增強瞭曆史的可視化程度和代入感。閱讀過程中,我甚至忍不住拿齣一張現代地圖,試圖在上麵標示齣那些經典的戰場遺址,那種追溯曆史足跡的探索感,是單純讀小說所無法比擬的。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商品和實物相符,五一活動優惠力度大
評分內容豐富,字體清晰,實在是一次美好的網購!
評分買來收藏的。因為便宜,哈哈哈哈
評分東西不錯,快遞給力
評分性價比高,用起來很好用,傢裏的小學生慢慢看吧
評分商品介紹中沒有明確說明是刪減版的,這屬於假廣告,欺騙消費者!
評分書質量不錯的,物廉價美!
評分書收到瞭,還是很快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