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针灸指南(增补修订本) 》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第2版 (2014年7月1日)
丛书名: 中医名家绝学真传丛书
精装: 226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513218214
条形码: 9787513218214
商品尺寸: 22.4 x 16.4 x 4.2 cm
商品重量: 499 g
《五行针灸简明手册》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第1版 (2017年4月1日)
平装: 89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13240635
条形码: 9787513240635
商品尺寸: 23.6 x 16 x 1.2 cm
商品重量: 222 g
《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第1版 (2017年10月1日)
平装: 103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13242844
条形码: 9787513242844
商品重量: 254 g
《五行针灸指南(增补修订本) 》
介绍了“五行针灸源自《内经》,因其重感通而轻逻辑,故历代口传心授,不见于文献。因缘所使,上世纪中叶传到西方,由华思礼教授集其大成,并于欧美弘播。复由因缘所使,乃于近年回其故土。顾名思义,五行针灸乃以五行为旨归的针法。人禀五行之气而生,然五行中又有主导一行,此主导一行与生俱来,终身不变,决定一生之生长壮老已,影响一生之身心状态,是健康的决定因素。因此,对主导一行之判断、调护便成为五行针灸治疗之关键。对主导一行之判断、调护往往超越病证,直视心性,不但对常规病证具疗愈之能,于心性之解放更有其妙用。当今时代,大众心性普遍重压于情绪之下,五行针灸实有其不可思议的功德。”
《五行针灸简明手册》
旨在把“五行针灸”这一特殊针法介绍给大家,使人们了解它的基本原理,并通过书中的一些病案,认识五行针灸的极大益处,继而愿意体验五行针灸,造福于自身健康。“五行针灸”帮助人体恢复平衡,不仅能治疗生理上的症状如头痛、腰痛等,还能调整心理问题,可治疗抑郁症或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各种精神压力,五行针灸因此成为当今治疗多种复杂疾病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疗法。
《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
如下文图片
《五行针灸指南(增补修订本) 》
第一章主要诊断:护持五行
一、五行
二、护持一行
第二章五行
一、五行及十二官
二、五行前言
三、木
四、火
五、土
六、金
七、水
八、五行特质
第三章五行诊断的组成
一、医患关系
二、传统诊断
三、传统诊断问诊内容
四、病案记录
五、感觉和情志信号
六、训练感觉
七、失衡程度
八、致病原因
第四章辅助诊断信息
一、脉诊
二、怎样诊脉
三、血压
二、腧穴具体分组
第七章阻滞治疗
一、附体:外七龙与内七龙
二、邪气
三、夫妻法则
四、出入阻滞
五、瘢痕导致的阻滞
第八章治疗技术
一、治疗技法
二、针法
三、灸法
……
第一课五行简介罗马数字诊脉
第三课火募穴中央动脉脉象记录
第四课土赤羽氏测试身体接触
第五课金查体触摸的重要性
第七课传统诊断失衡程度
第八课四诊:颜色、感觉和情志信号训练感觉治疗原则针灸穴位主管穴
结语
《五行针灸简明手册》
第一章 中医的哲学基础/1
第二章 针灸是什么/3
第三章 针灸怎样治病/5
第四章 人生命的三个层面:身、意、神/8
第五章 五行针灸能治什么病/11
第六章 五行/16
第七章 五行的相关性/19
第八章 素体一行/21
第九章 五行针灸师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25
第十章 如何诊断/28
第十一章 五行与季节的联系/33
第十二章 中医的脉诊/36
第十三章 十二时辰与流注/38
第十四章 五行与人体各脏腑的联系/42
第十五章 五行的表现/44
第十六章 木/50
第十七章 火/57
第十八章 土/65
第十九章 金/70
第二十章 水/77
第二十一章 五行的相互关系/83
第二十二章 针灸与西医/88
《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
如下文图片
我对这本“五行针灸简明手册”的部分,可以说是充满了好奇与探求的欲望。之所以称之为“简明”,我个人理解,它应该是一种对复杂理论的精炼与提炼,旨在让更多的人能够快速掌握五行针灸的核心要点,并能应用于实际。我希望这本手册能像一本操作指南一样,简洁明了地介绍五行针灸的基本原理,比如如何理解五行相生相克在针灸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症状,快速辨别其所属的五行属性。我特别期待的是,书中能否列出一些常用的五行针灸处方,以及这些处方所针对的常见病症。这些处方应该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并且操作起来相对简单,适合在日常的针灸实践中推广。此外,我对穴位的作用和取穴方法也充满了疑问,我希望手册能清晰地解释,每个穴位与五行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五行针灸理论指导下,如何选择最恰当的穴位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如果能配以简略的图示,或者穴位定位的口诀,我相信这将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这本书的“简明”,意味着它应该是一种易于理解、易于记忆、易于应用的入门读物,能够帮助我迅速建立起对五行针灸的基本认知,并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对于“五行针灸指南(增补修订本)”这一部分,我充满了一种近乎“朝圣”般的期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指南”二字本身就暗示着一种权威性和指导性,而“增补修订本”则表明了其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反映了作者在学术上的严谨和精益求精。我期望这本指南能够提供一套更为系统、更为深入的五行针灸理论体系。它应该能够详细阐述五行在人体的运行机制,以及这些机制如何影响身体的健康和疾病的发生。我特别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精深的《黄帝内经》等经典理论,与五行针灸巧妙地结合起来,并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理论框架。在临床应用方面,我希望它能提供更详尽的辨证论治思路,包括如何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全面评估病人的五行属性,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出更加个性化、更加精密的治疗方案。我期待看到一些疑难杂症的案例分析,以及作者是如何运用五行针灸的原理,攻克这些难题的。对于针法的运用,我也希望有更深入的探讨,比如不同针刺手法与五行理论的对应关系,以及如何通过针刺的深浅、快慢、角度等来调控身体的五行平衡。这本书的“增补修订”,更是让我看到了它不断进化的生命力,相信其中蕴含的智慧一定更加丰富和成熟。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在中医针灸领域投下的一颗重磅炸弹。我当初是被“五行针灸”这个概念深深吸引,心想着是否能找到一种将五行学说与针灸实践有机结合的系统性理论,并能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治疗模式。拿到手后,厚厚的一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刘力红中医名家绝学真传丛书”的字样,这几个字本身就自带一种沉甸甸的信誉和期待感。翻开第一部分,关于治疗模式的阐述,我期待的是能够看到一套完整的辨证思路,如何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将五行理论融会贯通,从而制定出精准的针灸处方。我希望它能提供清晰的路径,让初学者也能窥探到其中的奥秘,而对于有一定基础的针灸师来说,又能从中获得启发,拓展思维,突破瓶颈。例如,书中是否能详细解读,如何将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这五行,与人体的五脏六腑,乃至五志、五味、五色等一一对应,并通过这些对应关系,来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针灸施治的原理。我特别关注的是,它是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来佐证其治疗模式的有效性。如果能有图文并茂的讲解,那就更完美了,这样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穴位的选择和操作技巧。总而言之,我对书中关于“治疗模式”的部分,抱有极高的期望,希望它能成为指导临床实践的宝典。
评分我之所以对这套关于“五行针灸”的图书如此感兴趣,是因为我一直在思考,中医的整体观是否能够真正地体现在临床的针灸实践中。传统的针灸理论,虽然也有其精妙之处,但有时感觉过于侧重于局部的穴位和经络,而忽略了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五行属性。我希望这套书,能够帮助我理解,如何将五行学说的动态平衡,贯穿于针灸治疗的全过程。我期待的不仅仅是关于穴位和方剂的知识,更是一种思维的启迪。我想知道,如何在病人出现某种症状时,能够从五行的角度去审视,是木不荣,火不济,土不生,金不克,还是水不涵?而针灸的施治,是否就是为了调整这种五行的失衡?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五行体质”的论述,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五行体质,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向和方法。对于针灸的操作,我也希望有所了解,比如是否有一些特殊的针法,或者特殊的刺激手法,能够更好地调动人体五行的力量。总而言之,我希望这套书能帮助我建立起一个更加立体、更加动态的五行针灸治疗体系,能够让我看到,中医针灸的博大精深,以及它在调理人体生命力方面,所能发挥出的巨大潜能。
评分“刘力红中医名家绝学真传丛书”这个标签,让我对整套书充满了敬畏和好奇。作为一名对中医怀有深厚感情的读者,能够接触到“名家绝学真传”,这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荣幸。我理解,“绝学”意味着其中蕴含的是一种经过长期实践、提炼而成的,具有高度原创性和独特性的医学智慧,而“真传”则暗示着一种师徒相授、薪火相传的严谨态度。我希望这套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能传递出一种治病救人的精神,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我期待书中能够体现出刘力红老师在临床实践中的真知灼见,以及他如何将复杂的理论,化繁为简,应用于实际的治疗中。我希望能够从中学习到一种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而不是死板的套用理论。我关注的是,书中是否能够体现出中医“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思想,以及如何将这种整体观融入到五行针灸的治疗之中。对于学习者而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条清晰的学习路径,从基础到提高,循序渐进,让学习者能够真正地领悟到五行针灸的精髓,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这套书的出现,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获取,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