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传/世界名人传记丛书

居里夫人传/世界名人传记丛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左明彻... 编
图书标签:
  • 居里夫人
  • 玛丽·居里
  • 科学
  • 传记
  • 女性科学家
  • 波兰
  • 法国
  • 物理学
  • 化学
  • 诺贝尔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库网旗舰店
出版社: 商务印务馆
ISBN:9787100125192
商品编码:20383469663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居里夫人传/世界名人传记丛书
  • 作者:(法)艾芙·居里|译者:左明彻
  • 定价:75
  • 出版社:商务印务馆
  • ISBN号:9787100125192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7-09-01
  • 印刷时间:2017-09-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430

内容提要

……

作者简介

……

目录

前言
**卷
**章 玛妮雅
第二章 悲哀日子
第三章 少年时期
第四章 职务
第五章 家庭女教师
第六章 长期忍耐……
第七章 逃脱
第二卷
第八章 巴黎
第九章 每月四十卢布
第十章 比埃尔·居里
第十一章 青年夫妇
第十二章 镭的发现
第十三章 棚屋中的四年
第十四章 艰苦生活
第十五章 博士论文和五分钟谈话
第十六章 仇敌
第十七章 每日
第十八章 1906年4月19日
第三卷
第十九章 单独
第二十章 成功和磨难
第二十一章 战争
第二十二章 和平——在拉古埃斯特的假期
第二十三章 美国
第二十四章 开花
第二十五章 圣路易岛
第二十六章 实验室
第二十七章 使命告终
附录
一 居里夫人所得奖金
二 居里夫人所得奖章
三 居里夫人所得名誉头衔
居里夫人年表(1867-1934) 陈新 陈兆福编


《科学的拓荒者:居里夫人传》—— 探寻玛丽·居里的不朽传奇 (本简介描述的是一本名为《科学的拓荒者:居里夫人传》的图书内容,与您提供的“居里夫人传/世界名人传记丛书”中的具体版本或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旨在展现传记文学的深度与广度。) 本书并非对所有“世界名人传记丛书”中“居里夫人传”的简单复述,而是深入挖掘了玛丽·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e Skłodowska-Curie)这位跨越世纪的女性科学家,在波澜壮阔的人生轨迹中所展现出的非凡精神、科学抉择与时代局限。它试图剥开那些耳熟能详的成就光环,去触摸一位真实、有血有肉的先驱者所经历的挣扎、坚韧与超越。 第一部分:波兰的火种与巴黎的召唤(1867-1891) 传记的开篇,我们将时间倒回十九世纪中叶的华沙。当时的波兰正处于沙俄的铁蹄之下,女性接受高等教育被视为异端。本书细致描绘了年轻的玛尼亚(Manya)如何在逆境中成长。她的父母,受过良好教育却饱尝亡国之痛的知识分子,对她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不再仅仅提及她早年丧母的悲剧,而是深入分析了这种创伤如何塑造了她沉默、内敛却又异常坚毅的性格。 重点刻画的是她与姐姐布洛尼娅之间“互相资助、共同求学”的十年之约。这段经历不仅仅是姐妹情深,更是对当时波兰知识青年在压抑环境下寻求出路的深刻写照。书中详细重现了玛丽在“漂浮大学”(秘密地下教育组织)中学习的场景,以及她作为家庭教师,在偏远庄园中,如何在孤独中自学高等物理与化学的艰辛过程。 巴黎的召唤是她人生的转折点。1891年,24岁的玛丽拖着简陋的行李,踏入索邦大学的殿堂。读者将跟随她的视角,体验一个来自异乡的年轻女子,如何在贫困中与饥饿抗争,如何以惊人的毅力攻克法语障碍,如何在男性主导的物理学课堂上,以近乎偏执的专注力去汲取知识,并最终以专业第一的成绩毕业的历程。 第二部分:命运的交汇与放射性世界的开启(1894-1903) 爱情与科学的交织,是本传记的黄金篇章。彼埃尔·居里(Pierre Curie)的出现,绝非仅仅是才子的结合。本书着重分析了他们之间基于共同的科学信仰、对纯粹研究的共同追求,所建立起来的超越浪漫的伙伴关系。他们简朴的婚礼、如同实验室一般的简陋住所,无声地宣告了他们将生命奉献给科学的决心。 核心部分将聚焦于他们对铀矿废渣——沥青铀矿(Pitchblende)的疯狂探索。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发现故事,而是对科学探究精神的史诗展现。书中详尽描述了他们在简陋的棚屋实验室中,如何忍受刺鼻的有毒气体、如何徒手处理数吨重的矿石的艰辛过程。这里的细节,不再是“发现了两种新元素”的简单陈述,而是对“分离”这一过程的化学与体力极限的描绘。 钋(Polonium)的命名: 传记深入探讨了玛丽选择“Polonium”这一名称背后的爱国情怀,以及这在当时欧洲政治气候下的微妙意义。 镭(Radium)的提纯: 详述了他们如何依靠精密的测量技术和近乎炼金术般的耐心,最终获得了微量的纯净镭盐。这本书将重点突显,这份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是献给他们“对基础科学的卓越贡献”,而非任何应用价值。 第三部分:荣耀、悲剧与重负的继承(1904-1914) 1903年诺贝尔奖的到来,并未给居里夫妇带来安逸,反而带来了无尽的公众关注和名利纷扰。本书细致剖析了居里夫妇拒绝为自己的发现申请专利的决定,以及这个决定如何影响了他们后续的研究资源。 1906年的交通事故,是玛丽生命中无法愈合的创伤。本书不回避这种巨大的情感冲击,而是探讨了彼埃尔去世后,玛丽如何处理这种丧夫之痛。她选择的方式不是退缩,而是继承丈夫未竟的事业。 索邦大学首位女教授: 我们将详细描绘她首次站上彼埃尔讲台时的情景,那种面对全场质疑与好奇的无声力量。 首次个人的诺贝尔奖(化学奖,1911): 在这个时间点,围绕在她身边的流言蜚语达到顶峰,包括她与朗之万教授的私事。本书会客观呈现当时科学界和媒体对她的双重标准,以及她如何以一份沉着、专业的回应——接受化学奖——来捍卫自己的科学尊严。这部分探讨了性别歧视在科学史上的深刻烙印。 第四部分:战争、医学与公众的审判(1914-1934)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居里夫人科学理想的“实战检验”。本书重点描述了她如何将理论物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战地医疗援助。 “小居里”(Les Petites Curies): 详细记录了她如何说服军方,改装车辆,配备X射线设备,并亲自奔赴前线进行技术指导和操作。书中会展现她作为工程师、驾驶员和医护人员的多重角色,以及她如何培训数百名女性技术人员,直接挽救了无数士兵的生命。 镭的工业化与应用: 战后,居里夫人投身于镭的生产和医学应用研究,包括建立居里研究所。我们探讨了她晚年对放射性安全认识的不足,以及她如何为了科学事业,对自身健康采取了近乎漠视的态度。 结语:永恒的光芒与科学伦理的思考 传记的最后部分,将焦点投向居里夫人留下的深刻遗产。她不仅是两位诺贝尔奖得主,更是现代科学伦理的活生生的教科书。本书不会将她塑造成一个没有缺点的圣人,而是探讨了她一生中关于科学的纯粹性、国家忠诚(她拒绝在法国申请专利)、以及面对公众压力时的坚守。 玛丽·居里最终因长期暴露于放射性物质而逝世,她的笔记本至今仍具有放射性。她的故事,是关于一个移民女性如何在科学的冷峻世界中,以其卓越的智力和不屈的意志,为人类开启了原子时代大门的史诗。本书旨在让读者理解,她的光芒,不仅来自于她发现的元素,更来自于她那照亮前路的、永不熄灭的求知之火。

用户评价

评分

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作者流畅而富有感染力的笔触所吸引。故事从居里夫人在华沙的童年开篇,描绘了一个聪明伶俐却命运多舛的小女孩形象。她在那个年代接受教育的艰难,以及对知识如饥似渴的追求,都让我深感触动。看到她为了能继续学业,甚至不得不偷偷打工赚钱,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真的非常令人敬佩。书里对于她早年留学法国的经历描写得尤为细致,巴黎的大学生活、经济上的拮据、对科学研究的痴迷,以及与皮埃尔·居里的初遇,都像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在眼前。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写人物情感时的细腻之处,居里夫人和皮埃尔之间那种纯粹的学术交流和心灵契合,超越了世俗的功利,他们的结合简直就是科学界的一段佳话。读到这里,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热忱和理想主义,他们对科学的纯粹热爱,是多么宝贵。

评分

随着故事的深入,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上的卓越成就开始一一呈现。作者对她发现放射性元素的艰辛过程进行了详实的描述,那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简陋实验室里的实验,面对着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危险,却从未退缩。她和皮埃尔对于沥青铀矿的处理,从成吨的矿石中提炼出微量的元素,这其中的付出和毅力,简直是超越常人的。书里详细阐述了放射性的概念,以及它如何颠覆了当时的科学认知,这部分内容让我对居里夫人的科学贡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作者也毫不避讳地描绘了她在研究过程中所经历的挫折和误解,以及作为女性科学家在那个男性主导的社会中所面临的挑战。读到她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我为她感到由衷的骄傲,但更让我动容的是,她和皮埃尔将奖金的大部分投入到科研中,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才是真正的伟大。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吸引人,简洁大方,封面上居里夫人的肖像沉静而有力量,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她身上散发的智慧和坚韧。我一直对科学史上的伟大女性充满了好奇,而居里夫人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星。读这本书之前,我对她最深的印象大概就是“放射性”和“诺贝尔奖”,但这本书显然要讲述一个更完整、更立体的故事。我期待着深入了解她从一个贫穷的波兰少女,如何在逆境中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和才华,一步步走向科学的巅峰。我特别好奇她和皮埃尔·居里之间那份相濡以沫、共同探索的爱情和事业,以及他们在简陋的实验室里,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发现镭和钋的。书的序言里提到了“世界名人传记丛书”的定位,这让我对内容的严谨性和可读性有了很高的期待,希望它能像一部引人入胜的史诗,带我穿越回那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去感受科学探索的激情和人类智慧的光芒。

评分

这本书的最后部分,着重描绘了居里夫人在晚年所面临的健康问题,以及她对科学事业的持续贡献。她对放射性对人体的潜在危害虽然有一定了解,但出于对科学探索的执着,以及希望将这项技术应用于医学的初衷,她仍然坚持不懈。作者在描述她晚年的生活时,没有回避她身体的衰弱和病痛,反而通过这些细节,更加凸显了她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依然心系科学,心系人类的福祉。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居里夫人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有了全面深入的认识,更被她身上所体现出的那种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科学的无私奉献、以及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强大生命力深深打动。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传记,更是一本激励人心的教科书,它让我深刻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精神和人生价值。

评分

在皮埃尔·居里不幸去世后,这本书并没有停滞,而是继续展现了居里夫人更为独立和坚强的一面。她不仅继承了丈夫的遗志,继续在放射性研究领域深耕,还独自承担起家庭的重担,抚养两个女儿。我特别好奇她如何处理巨大的悲痛,并将其转化为继续前进的动力。书中对她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描写,更是将她的科学成就推向了历史的顶峰。她不仅是第一位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人,更是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科学领域获奖的人。这简直是科学史上的奇迹!作者在描述这段经历时,充满了敬意,也揭示了她为了科学研究,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甚至在战争时期利用X光技术救助伤员的感人故事。读到这些,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位科学家的成就,更是一位人道主义者的情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