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 | |||
| 书 名 | 大学俄语东方(1)(附MP3光盘)——国内**、*广泛使用的俄语专业精读课教材 | ||
| 作 者 | 叶菱,(俄罗斯)在雷洛娃 | 出版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1994-05 | 版 次 | 1 |
| 印刷时间 | 2012-08 | 印 次 | 29 |
| 页 数 | 324 | 字 数 |
|
| I S B N | 9787560006710 | 开 本 | 32开 |
| 包 装 | 平装 | 重 量 | 320克 |
| * 价 | 26元 | 折后价 | 20.90元 |
目录 |
уpok 1 уpok 2 уpok 3 уpok 4 уpok 5 уpok 6 уpok 7 уpok 8 уpok 9 уpok 10 уpok 11 уpok 12 уpok 13 уpok 14 уpok 15 уpok 16 уpok 17 уpok 18 уpok 19 уpok 20 уpok 21 уpok 22 уpok 23 |
内容简介 |
本教科书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与莫斯科普希金俄语学院合作编写的俄语系列教材语音、语法、词汇导论课部分。供在中学未学过俄语的大学生*学期使用,语音导论课授课时间约需六周,语法、词汇导论课约需十二周。 语音导论部分共九课。主要任务是讲授发音、书写、语音规则、常用调型以及一些简单的语法项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以掌握语音、语调为中心的言语训练。语法、词汇导论部分共十四课。主要任务是学习词形变化,扩大词汇量。语音、口笔语训练则密切配合这个中心任务进行。 语法、词汇导论课每课由语音、语法、对话及课文三部分组成。语音部分继续讲授新的语音、语调知识,并结合本课的语法项目复习学过的语音规则。例如讲名词第五格时,训练前置词与名词第五格的连续等。语法及句型部分是以句型为示例,先通过句型展示语法规则,然后把词形变化与口语训练结合在词组、句子、对话及短文中,对同学进行熟巧训练,使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所学的语法知识,减轻学习词形变化的困难,提高学习俄语的兴趣。对话及课文的任务是逐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发展其持续对话及口述能力。本教材中所编选的对话及课文既反映一定的题材,又尽量配合语法。 |
对于自学者而言,配套资源的丰富程度往往是决定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发现这本书在这一点上表现出了极强的实用性和前瞻性。我不是一个习惯于只依赖纸质书本的人,我需要听觉和视觉的辅助来强化我的记忆。这套教材的音频材料质量非常高,发音清晰、语速适中,非常适合反复跟读模仿。更重要的是,它的练习题设计,绝不是那种简单的“填空-选择”的重复劳动,而是非常注重对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考察。比如,它会设置一些需要你自己组织语言来回答的情景问答,这迫使我必须主动思考如何运用刚刚学到的词汇和句型来构建一个完整的表达。这种强调产出(Output)而非仅仅输入(Input)的练习模式,是很多传统教材所欠缺的。它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让我在练习中就能体会到运用俄语的成就感。这种全方位的训练体系,极大地弥补了身边缺乏母语环境和专业教师指导的不足。
评分这本教材的封面设计确实很吸引人,那种带着一点复古又不失现代感的排版,一下子就让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一直都觉得学习语言,特别是像俄语这样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语言,教材的“颜值”也很重要,它能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初期热情。我当时在书店里浏览时,光是翻看目录和前几页的排版布局,就觉得编者在设计上花了心思。比如,那些插图的选用,不仅仅是简单的配图,似乎都在努力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我尤其欣赏它在版式设计上那种松弛有度、不至于过于拥挤的风格,读起来眼睛不会很快感到疲劳。这对于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毕竟初学阶段需要大量时间去适应新的字母和发音规则,一个舒适的阅读界面能大大减轻心理负担。而且,从整体装帧的质感来看,也能感觉到出版社在选材上的用心,厚实而耐用,这对于一本需要反复翻阅的教材来说,简直是福音。每次打开它,都觉得像是在开启一段新的探索旅程,而不是在应付一项枯燥的任务。那种对学习的热情,很多时候就是从这些细微之处被点燃的。这本书在视觉上的引导作用,绝对是值得称赞的亮点之一,它成功地把我从“俄语很难”的刻板印象中拉了出来,让我愿意更深入地去了解它。
评分我过去尝试过好几本不同的入门教材,但常常遇到的问题是,它们要么内容过于陈旧,要么编排逻辑跳跃得厉害,导致我学完一课后,感觉知识点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然而,这本教材在内容的组织上,展现出了一种非常清晰的递进关系。它似乎非常了解初学者的大脑是如何接收和处理新信息的。从最基础的字母发音和简单的问候开始,每一步的衔接都像是精心计算过的阶梯,每上一级都能稳稳地站住脚跟,然后才被引导着迈向下一个略微复杂的台阶。我特别留意了它对语法点的引入时机和频率,发现它没有一股脑地把所有规则砸给你,而是将复杂的概念拆解成小块,穿插在情景对话和练习中,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把规则吸收了。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学方法,对我这种需要通过实践来固化记忆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样,枯燥地罗列规则表,而是将语言的生命力融入到日常场景中,让你感觉你学到的不是孤立的词汇和语法,而是如何真正去使用俄语进行交流的“工具箱”。这种结构上的严谨和教学法上的巧妙平衡,是这本教材最让我信服的地方。
评分从一个长期受挫于语言学习的老手角度来看,这本教材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友好”和“鼓励”。很多时候,我们害怕开始一门新的语言,就是因为担心起点太高,一上来就遭遇挫折。这套书在设计时,似乎就充分考虑到了这种“新手恐惧症”。它对错误的容忍度似乎更高一些,它不会让你因为一两个发音不准或时态混淆就感到气馁。相反,每一次的小进步都会被精心设计的环节所凸显出来。比如,当学完一个单元后,总会有一些简短的总结和回顾,让你清晰地看到自己“走过了多远”,而不是只盯着“还有多远没走”。这种积极的反馈机制,对于保持学习的长期稳定性和耐力至关重要。它不急躁,不苛求完美,它更像一个耐心且专业的伙伴,一步步引导你适应俄语的节奏和语感。这种温和而坚定的引导,让我感觉学习俄语不再是一场艰难的攀登,而是一场可以享受过程的探索之旅。
评分说实话,我对语言学习中的“文化植入”一直抱有很高的期待,因为语言的背后,是整个民族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如果一本教材只是单纯的语言输入,那就缺少了灵魂。我惊喜地发现,这本教材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到位。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说”,更是在不动声色地引导你“如何理解”。例如,在介绍了一些基础对话后,总会附带一些关于俄罗斯社会习俗、历史背景甚至是节日风俗的小知识点。这些内容并非是拖沓的冗余信息,而是像调味剂一样,让原本可能有些单调的语言学习过程变得丰富多彩。我感觉,通过这些文化旁注,我对俄罗斯这个国家产生了更立体、更具人情味的认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课本上的冰冷文字。这种深度的文化交融,极大地激发了我继续深入学习的内在动力。毕竟,掌握一门语言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更好地跨越文化藩篱,而这本教材似乎早就为我们铺好了第一条坚实的文化桥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