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无机化学(下册)第四版 | 作者 | 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 |
| 定价 | 47.50元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ISBN | 9787040115833 | 出版日期 | 2003-01-01 |
| 字数 | 660000 | 页码 | |
| 版次 | 4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2k | 商品重量 | 0.699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周期律,分子结构,晶体化学,配合物,热力学函数,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基础,酸碱、沉淀、氧化还原、配合四大平衡等化学原理内容。编者认为,化学原理应该成为大一学生学习其他化学课程的基础,不能跟中学课程或后续课程在同一层次上重复,力争使第四版教材具有推陈出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留有余地、易教好学、适用面宽等特点。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第四篇 元素化学(一)非金篇 3章 氢和稀有气体 13.1 氢 13.2 稀有气 习题 4章 卤素 14.1 卤素的通性 14.2 卤素单质 14.3 氟氯溴碘的化合物 14.4 砹的化学 习题 5章 氧族元素 15.1 氧族元素的通性 15.2 氧及其化合物 15.3 硫及其化合物 15.4 硒和碲 习题 6章 氮磷砷 16.1 元素的基本性质 16.2 氮和氮的化合物 16.3 磷及其化合物 16.4 砷 习题 7章 碳硅硼 17.1 透性 17.2 碳 17.3 硅 17.4 硼 17.5 碳化物、硅化物和硼化物 习题 8章 非金属元素小结 第五篇 元素化学(二)金属 9章 金属通论 第20章 S区金属(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第21章 P区金属 第22章 ds区金属 第23章 d区金属(一)第四周期d金属 第24章 d区金属(二)第五、第六周期d区金属 第25章 f区金属 镧系与锏系金 第六篇 无机化学选论 第26章 无机合成化学简介 第27章 特殊类型的无机化合物 第28章 生物无机化学简介 第29章 无机固体化学简介 第30章 核化学 习题答案 人名索引 主题词索引 后记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老实说,在阅读这本《无机化学(下册)》的过程中,我常常被其中严谨而详尽的论述所震撼。书本对于每一个概念的定义、原理的推导都力求做到尽善尽美,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可靠的学习资源。然而,也正是这种“尽善尽美”有时会让我感到一丝压力。比如,在学习“溶剂的化学”这一章时,书中列举了大量的非水溶剂体系,并详细阐述了它们的性质和反应活性。当我试图理解不同溶剂对反应的影响机制时,会发现需要同时掌握物理化学、电化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这对于一个刚刚接触这些内容的学习者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虽然书本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信息,但有时我更希望能够看到一些更清晰的逻辑脉络,将这些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更易于理解的整体。
评分这本《无机化学(下册)》无疑是无机化学领域的一部经典之作,它所包含的内容和深度,足以满足大多数专业学习者的需求。然而,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我有时会觉得书中对某些理论的解释,虽然科学准确,但缺乏一些更具象化的比喻或类比。无机化学本身就包含很多抽象的概念,比如轨道杂化、电子云密度等,如果能在讲解这些概念时,辅以更生动形象的图示或模型,我相信这会极大地降低学习的门槛,让抽象的概念变得更易于理解和记忆。此外,对于一些涉及较多实验操作和现象的章节,如果能增加一些实验视频的链接或者更详细的实验步骤说明,对于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来说,无疑会更加实用和高效。
评分这本书确实是无机化学领域的权威著作,但说实话,对于我这个刚刚接触无机化学的学生来说,它提供的学习路径和内容深度,有时会让我觉得有些吃力。尤其是下册,里面涉及到的很多概念,比如配合物化学中的晶体场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虽然理论上讲得很透彻,但初学者要理解其精髓,并将其灵活运用到具体问题的分析上,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书中的例题和习题固然经典,但有些题目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极高,如果基础不牢固,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从而打击学习的积极性。我个人希望,书中能有更多循序渐进的讲解,或者增加一些更贴近实际应用、更容易理解的入门级示例,帮助我们这些“小白”更好地跨越学习的门槛,逐步深入理解那些高深的理论。当然,这不影响这本书在专业领域的地位,只是对于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学习体验可能会有所差异。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毋庸置疑,它为深入研究无机化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书本的编排风格,虽然专业严谨,但对于初学者而言,某些内容的过渡可能略显生硬。例如,在讲解某些复杂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性质时,如果读者对配位化学的基本理论掌握不够牢固,可能会觉得某些结论来得有些突然。我个人更倾向于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更多“铺垫”性的内容,比如在引入一个新概念时,先从一些更简单、更直观的例子入手,逐步引导读者理解其背后的原理。书本的例题和习题质量很高,但如果能根据难度和知识点进行更细致的分类,并提供不同层次的解题思路,可能会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更有帮助。
评分从学习方法论的角度来看,这本《无机化学(下册)》提供了一种非常扎实的理论框架,但如何将其转化为个人知识体系,是每个读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我尝试过将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笔记,并尝试解答后面的习题,但很快发现,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是远远不够的。无机化学,尤其是下册涉及的内容,更侧重于理解和应用。比如,关于主族元素化学和过渡金属化学的章节,如果只是记住反应方程式和性质,是无法应对复杂的推断题的。我发现,关键在于理解电子排布、原子结构、化学键类型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物质的性质和反应。我开始尝试自己画出反应机理图,主动去思考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可能性,甚至尝试着去预测一些未知的反应。这种主动的学习方式,虽然过程会更辛苦,但效果却比单纯的死记硬背要好得多。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但我需要自己去寻找舞蹈的节奏和技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