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本书编写组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4
ISBN:9787040494792
版 次:1
页 数:295
字 数:20000
印刷时间:2018-4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包 装:平装
定价:23.00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版)是中宣部、教育部组织专家学者修订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本书充分反映了去年以来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成果,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2009年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反映了我国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基本内容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政策体系。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使用教材。
18年版共七章
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二、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三、世界统一于物质
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二、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三、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一节 认识与实践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三节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
二、从必然走向自由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节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四、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三、资本主义所有制
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二节 正确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一节 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二、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二、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三节 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一、俄、中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与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
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三、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
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终实现
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一、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三、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后记
拿到这本书,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沉甸甸的学术气息。作为一本“两课教材”,它显然不是市面上那些快餐式的读物。我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到书中对于“历史规律”的探讨,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层层递进,逻辑严密。尤其是在分析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时,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历史数据和经济现象,使得“资本的积累”和“周而复始的经济危机”等论断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有血有肉的现实。我喜欢书中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描绘,它不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建立在对历史发展规律深刻认识基础上的科学预测,并且强调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教授理论,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一种分析社会和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停下来思考,如何将书中的原理运用到分析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这对于提升我的理论素养和政治敏感度非常有帮助。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很朴实,但内容却相当有料。作为一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材,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大组成部分都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梳理。在学习“政治经济学”部分时,书中对“剩余价值”理论的解释尤其深入,它不仅仅是简单地陈述概念,还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揭示了资本家利润的来源,以及由此产生的阶级矛盾。这让我对“劳动价值论”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理解了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具有如此强的现实意义。此外,书中对“国家”的起源和本质的阐释,以及对“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分析,都让我对政治学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发现,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塑造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深刻理解社会运作机制的思维方式。我在阅读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反思和对照现实,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我购买这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要是因为它的“2018年版”和“替代2015修订版”的标签,这让我觉得内容应该比较新,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读了几章后,我的感受是,这本书在理论的阐释上非常扎实,引用了很多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文献。在讲述“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时,作者的分析非常细致,既指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也强调了社会主义的必然性。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观点的论述,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实践的考察,有力地说明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而且,在阐述“意识形态”的内涵时,书中的解读也相当到位,区分了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与虚假性,这对于我们辨别各种思潮非常有帮助。书中的一些讨论,比如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让我觉得马克思主义的终极关怀是非常人道的。虽然有些地方的表述略显学术化,需要反复咀嚼,但总体而言,它为我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帮助我理解了其核心思想的精髓。
评分这本书到手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初学者,我对这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充满期待。首先,它的内容结构编排清晰,循序渐进,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再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逻辑性很强。每一章都围绕着核心概念展开,讲解深入浅出,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书中的案例分析也很贴合实际,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论。我尤其喜欢它在阐述唯物史观时,引用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文献资料,这使得理论的分析更有说服力,也让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书中还对一些现实社会问题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解读,这对于我们认识和分析当下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思想的启迪。它教会了我如何用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如何去认识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力。虽然书本厚度不小,但内容翔实,一点也不觉得拖沓。我已经在尝试将书中的理论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思考中,感觉收获颇丰。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权威性。作为“高教版”的教材,其内容质量毋庸置疑。我是一名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这本书正好能系统地填补我的知识空白。在学习“辩证唯物主义”部分时,书中对于“物质”的定义、联系的观点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等基本原理,都做了非常详尽的阐述,并且辅以大量的哲学史上的争论和案例,使得抽象的哲学概念变得生动具体。我尤其赞赏书中关于“认识论”的论述,它不仅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还详细讲解了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相对性,这让我对知识的获取和真理的认识有了更辩证的看法。另外,书中在介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进行了梳理,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给予了肯定,让我对国家的发展方向有了更坚定的信心。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严谨而不失生动,非常适合作为一本入门教材来学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