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艺术家》编辑推荐:李小龙传世遗作震撼面世,梁文道《开卷八分钟》诚意推荐。他是战无不胜的功夫之王,却深谙玄妙的东方哲学,用无为的道家思想诠释功夫的真谛。他是叱咤风云的好莱坞,却厌倦浮华喧嚣的名利场,在宁静的自我思省中探求人生的真理。翻开《生活的艺术家》,你会遇见一个不一样的李小龙。
二十多年以来,人们知道李小龙主要是因为他在徒手格斗中展现出的身体技巧和心理战术。但是这本书却告诉我们,这种浅薄的看法根本就是不准确的。李小龙不仅是一位哲人、科学家、演员、制片人、导演、作家、诗人,而且还是舞蹈编导、武术家、丈夫、父亲以及朋友。作为一个人,李小龙试图寻求生活的每一个令人惊羡的层面,同时他也被经历的每一个过程所吸引。
——约翰?里特 李小龙研究专家
西方人对李小龙的认识,是已经把他抬到一个哲学家的地步了。
——梁文道 《开卷八分钟》
在这里,小龙剥掉了他内心灵魂的层层外衣,向世界展示他的真我。
——琳达?李?卡德维尔,李小龙夫人
李小龙是许多人的偶像,其伟大之处在于他激励着千百万年轻人追随他的足迹。
——施瓦辛格
二十多年以来,人们知道李小龙主要是因为他在徒手格斗中展现出的身体技巧和心理战术。但是这本书却告诉我们,这种浅薄的看法根本就是不准确的。李小龙不仅是一位哲人、科学家、演员、制片人、导演、作家、诗人,而且还是舞蹈编导、武术家、丈夫、父亲以及朋友。作为一个人,李小龙试图寻求生活的每一个令人惊羡的层面,同时他也被经历的每一个过程所吸引。
——约翰?里特 李小龙研究专家
西方人对李小龙的认识,是已经把他抬到一个哲学家的地步了。
——梁文道 《开卷八分钟》
在这里,小龙剥掉了他内心灵魂的层层外衣,向世界展示他的真我。
——琳达?李?卡德维尔,李小龙夫人
李小龙是许多人的偶像,其伟大之处在于他激励着千百万年轻人追随他的足迹。
——施瓦辛格
作者:李小龙 译者:刘军平 编者:(美国)约翰?里特(John Little)
李小龙,原名李振藩,美籍华人,祖籍中国广东佛山。一代功夫之王,武术哲学家,截拳道创始人。作为一代功夫,李小龙赤手空拳在好莱坞打出一片天地,征服了全球各地亿万影迷。作为一介武者,李小龙打遍天下无敌手,让“功夫(Kung Fu)”一词首次被写入英文词典中。他年仅33岁的人生是一段不朽的东方传奇。
约翰?里特(John Little),当今世界上关于李小龙的工作、生活、训练法、及哲学思想的作者。他是被李小龙遗产机构授权可以使用阅读所有李小龙的私人信件,草图以及他的读书笔记的人。里特还是《李小龙》杂志的合作出版商之一,“振藩截拳道中心”的官方时讯《仅仅知道还不够》的策划编辑,有广泛影响力的非赢利组织“李小龙教育基金会”的主席。
序言 艺术家之路
前言 生活的艺术家
第—章 功夫之道
1.1 功夫之道:中国武术研究
1.2 功夫:东方艺术的核心
1.3 理解功夫
1.4 功夫的悟
第二章 功夫入门
2.1 教你自卫
自卫小招
自卫的基础
2.2 进攻和防御中的心理学
2.3 怎样选择武术导师
2.4 刚柔并济
2.5 我对功夫的看法
第三章 截拳道之道
3.1 截拳道:截击拳法之道
3.2 截拳道:走向自我解放之道
招式是某种倾向性的反应
真理不能被塑造或者被掩盖
什么是截拳道?
不变的状态是以变应变
一指望月
3.3 截拳道的源泉
启蒙
道德
哲学
四肢(你的天然武器)有双重用途
遵守规则阶段(顺其自然阶段)
不动心的顿悟
涅槃再生
原始的纯净
六种病症
“家中的主人”:让人的器官观察
截拳道
三个构成要素
若即若离
两种病症
不动心
五个主要要点
3.4 主题
3.5 精湛的技艺
第四章 哲学与功夫
4.1 我为什么喜欢哲学
4.2 人的理解力
4.3 生活:事物的整体性
水中月
4.4 刚柔并济
4.5 道家
4.6 阴阳
4.7 放松身心
4.8 论西方哲学
4.9 柏拉图:说服的艺术
柏拉图的《高尔吉亚》(Gorgias)
4.10 苏格拉底
4.11 人类的本性
4.12 道德行为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客观判断和主观判断
4.13 哲学家雷内·笛卡尔
笛卡尔的“沉思录”
笛卡尔的观点
笛卡尔的“我思”
4.14 “我要的颜色”
第五章 心理学与功夫
5.1 完形疗法的笔记
5.2 生物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关系
5.3 三种哲学
5.4 自我调节与外在调节
5.5 胜利者和失败者
优势者
劣势者
5.6 四种基本哲学方法
5.7 思考即是角色演练
5.8 学习过程
5.9 对中的过程
过程
5.10 症结——僵局
5.11 赫塞论自我意志
5.12 走向自我解放
第六章 武学手记
6.1 笔记一
6.2 笔记二
6.3 笔记三
三种错误
无拘无束
纯粹的“见”
什么是艺术?
6.4 笔记四
6.5 笔记五
第七章 表演艺术
7.1 到底什么是一位好演员?
7.2 作为整体形象的演员
7.3 表演艺术的自我实现与自我形象的实现
7.4 一位演员的心声
……
第八章 自我发现
附录一 诗歌
附录二 书信
附录三 对手眼中的李小龙
译后记
出版后记
序言 艺术家之路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真正杰出的人可以说是屈指可数。这些杰出的人走过的人生轨迹与我们的交汇之时,就会给我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在某一特定的时空,无意间与一位杰出的人相遇也许能改变我们一生的命运。
我想,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能举出几个改变了我们一生命运的人。他们在某种场合激励过你的人生,或许他是你的父母亲、老师、朋友、作家或者一个历史人物。但是,既然你有幸读到这本书,那么毫无疑问,你会认为李小龙或许是那为数不多的、对你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的人之一。
不用说,如果不是在1963年那个重要的日子里遇见小龙,我的生活将会截然不同。九年来我们相濡以沐,对于能同这位拥有旷世奇才的人共同走过九年的婚姻生活,我非常感恩。我同样感恩的是,我能与一个活力四射的人在一起生活,一起分享组建家庭的快乐。而除此之外,从小龙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在他离开我以后的日子里,他还一直引导着我。
一想到小龙在他短暂的生命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我便知道,他的精神会永远长存,决不会因为肉体的消逝而消失。他年轻的时候常说,自己体内蕴藏着“一股神秘力量”,正是这种力量激励他选择了他要走的人生道路。我发现,小龙有一个非凡的品质,那就是能够认识到并珍惜燃烧在自己体内的神秘能量。凭直觉,他知道自己的人生有一个使命。正如他容许几千年来的传统智慧通过他得以发扬一样,他同时也在着他的自我意志执着地追寻着自己理想中的美好蓝图。
小龙常说,人与人之间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原因并不在于我们的生命中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当我们面对人生中能测试生命勇气的重要境遇时,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作出回应。追溯小龙生命的主要轨迹,便可知道这些选择对他的人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或许也会发现“那股神秘力量”同样引导着他的生命轨迹。他拜师在叶问宗师的门下学习功夫决非偶然,正是叶问大师向小龙灌输了武术之道的伟大意义在乎形体之外。除此之外,小龙到华盛顿大学去学习哲学也不是偶然,他是渴求能把哲学精神融入武术。还有,小龙拍戏磨练自己的演技的时候,他不满足于单单做一个影像制造者,而一直坚持展示和表达他的本真自我,这也不是偶然。一直以来,小龙都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进行自修,以拓展自身的潜能。
小龙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因为他不肯错过任何一个在“事实”和“情境”中接受教育的机会,并借此拓宽对自己的认识。作为一个读书人,他能运用知识学问进行反思,使智慧成为修身养性的工具。作为一个哲人,他能将具体的艺术准则运用于更广泛的现实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踏踏实实地生活。
小龙有一个真正卓尔不群的特点是,他在将所学知识内在化或生活化的同时,还能传播他的学习过程。无论他是在教学、表演、写作还是演讲,他都能展示自我发现的个人之路。就像他所说的,他在武术和电影中的形象,都是“简单而真实地反映自我”。从表面上看, 这是一种个人魅力;从深一层的角度来看,这种勇于剖白灵魂的魄力堪称艺术之魂。就像米开朗基罗从一堆大理石中雕琢出大卫,小龙剥掉了他内心灵魂的层层外衣,向世界展示他的真我。
当你在电影屏幕上看见小龙时,你是否就能从内心感觉到,这就是一个存在于现实的人?是否就是这个敞开自我心灵过程,而使他与其他武术家和演员有所不同呢?私下认识他的人都知道,电影角色中的小龙与现实生活中的小龙并无二致。他在各个方面都是那么超凡脱俗——不管是在银幕前还是在银幕后。
此书中,小龙的言论已经十分清楚地阐述了他的思想,因此我便无须再费笔墨。在此,我非常欢迎大家通过阅读本书来分享他的一些远见卓识,通过他,也许因此你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小龙旅行的目的地是一片宁静的心灵之境——也就是生活的真谛。我很确信这一点,因为小龙选择了自我认识,而不是机械地积累事实。在他的生命中,他更倾向于表达自我,而并非角色形象的提升。我相信,他是带着一颗平静的心走完生命的后旅程的,意识到这一点,我也感到很宽慰。
小龙说过,“认识自己需要花一生的时间”,而他一刻也没有虚度光阴。
琳达?李?卡德维尔
我对李小龙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那个挥拳踢腿、叱咤风云的银幕形象上。但《生活的艺术家》这个书名,让我看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维度。它似乎暗示着,李小龙的人生本身就是一门值得反复品味的艺术。梁文道的推荐,更增添了一层神秘感,我猜想他一定看到了书中蕴含的深邃思想。我特别想知道,在那个时代,一个华人如何在异国他乡,凭借着对武术和哲学的热爱,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他的人生哲学,究竟是如何在实践中形成的?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他面对困境时的思考,他在追求卓越过程中的坚持,以及他对生命意义的独特见解。这本书,或许能够让我看到,真正的“艺术家”是如何将热情、智慧和毅力,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最终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评分一直以来,我总觉得李小龙不仅仅是一位功夫巨星,他身上还承载着一种精神,一种挑战极限、突破自我的力量。这本书的名字《生活的艺术家》一下子就抓住了我,让我觉得它可能不仅仅是关于他的武术生涯,更是关于他如何将生活本身变成一种艺术。梁文道的推荐更是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期待,我猜想他肯定能从更深邃的角度解读李小龙。我非常好奇,一个从小就离家远行的年轻人,如何在异国他乡,在文化碰撞的巨大张力下,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他的人生经历中,一定充满了不为人知的挣扎、思考和顿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走进他内心最真实的世界,去感受他对于武术、哲学、乃至生命本身的理解。我期待能看到他如何将东方哲学融入西方文化,创造出截然不同的个人风格。他是否也曾迷茫,是否也曾怀疑,但最终是如何凭借着一股强大的信念,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传奇?这本书,或许能给我很多启发,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思考如何让平凡的日子也闪耀出艺术的光芒。
评分“生活的艺术家”,这个词组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对“意义”的追寻。李小龙,这个名字自带光环,但我总觉得,他的传奇不仅仅在于那些令人惊叹的武技,更在于他身上那种不断挑战自我、突破极限的精神。《生活的艺术家》这个书名,让我预感到这本书会比以往我看到的任何关于他的介绍都更加深入,更加贴近他的灵魂。梁文道的推荐,更是让我坚信这一点。我非常好奇,在那些激烈的训练和拍摄背后,他究竟是怎样理解“生活”的?他的人生哲学是如何孕育出来的?他是否也曾面临巨大的压力和质疑,又是如何克服的?我渴望了解他如何将东方哲学与西方文化巧妙地融合,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本书,或许能够揭示出,他不仅仅是一个功夫巨星,更是一位深刻的思想家,一位真正懂得如何去“活”的人。
评分《生活的艺术家》这个标题,让我想起了那些将日常生活升华为一种独特美学的大师们。李小龙,一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力量与生命力的符号,如果他也被称作“生活的艺术家”,那他身上究竟蕴含着怎样的艺术?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跨越文化界限,并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充满敬意。李小龙无疑是其中一个。梁文道的推荐,更是增添了我对这本书的信心,我相信他能够挖掘出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并赋予其深刻的解读。我特别想了解,是什么样的经历,什么样的思考,让李小龙能够在功夫的基础上,发展出如此深刻的哲学体系?他是否也像许多艺术家一样,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地自我否定和重塑?我期待这本书能带我进入他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对于武术、对于人生、对于世界的独特理解。或许,他不仅仅是创造了一种功夫,更是创造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面对挑战、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
评分读到《生活的艺术家》这个书名,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许多关于李小龙的经典画面,但总感觉少了些什么,少了点“人”的味道。这本书以自传的形式出现,再加上梁文道的背书,让我觉得它可能触及到了一些更加私密、更加本质的东西。我好奇的是,在镜头之外,在那些激昂的打斗场面背后,李小龙是如何思考的?他的哲学思想是如何形成的?是如何影响他的人生选择的?我一直觉得,真正的艺术家,不仅仅是技艺精湛,更是对生活有着深刻的洞察和独到的理解。李小龙是否也是如此?他是否会在深夜独处时,思考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他的人生轨迹充满了传奇色彩,但我也很好奇,在他取得辉煌成就之前,是否也经历过不为人知的艰辛和默默无闻的付出?我希望这本书能描绘出一个更加立体、更加丰满的李小龙形象,不仅仅是那个银幕上的功夫偶像,更是那个有着独立思想、不断探索的哲学家和战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