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应用安全防护和逆向分析 计算机与互联网 书籍|6998726

Android应用安全防护和逆向分析 计算机与互联网 书籍|699872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姜维 著
图书标签:
  • Android安全
  • 应用逆向
  • 安全防护
  • 移动安全
  • Android开发
  • 漏洞分析
  • 代码审计
  • 恶意软件
  • 计算机安全
  • 互联网安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互动出版网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84452
商品编码:23000685613
丛书名: 网络空间安全技术丛书
出版时间:2018-01-01

具体描述

 书[0名0]:  Android应用安全防护和逆向分析|6998726
 图书定价:  99元
 图书作者:  姜维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1/1 0:00:00
 ISBN号:  9787111584452
 开本:  16开
 页数:  0
 版次:  1-1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介绍Android应用的安全防护方[0法0]与逆向分析技术,分为四篇:基础篇、防护篇、工具篇、操作篇,共26章。基础篇包括[0第0]1~7章,主要介绍移动应用安全的基础[0知0]识,包括Android中NDK开发[0知0]识、逆向中需要用到的命令、编译之后的apk包含的四类主要文件格式解析等。防护篇包括[0第0]8~14章,主要介绍移动应用安全防护的相关技术,包括混淆、签[0名0]校验、反调试检测等安全策略,Android应用升级[0权0]限、降低[0权0]限等,配置文件中的问题,应用签[0名0]机制,apk的加固策略,so文件的加固策略等。工具篇包括[0第0]15~19章,主要介绍逆向分析常用的工具以及使用场景,包括如何开启设备的总调试开关,反编译利器apktool、Jadx、X [p1o1s] ed、CydiaSubstrate等。操作篇包括[0第0]20~26章,主要介绍Android中的逆向分析技巧,包括静态方式和动态方式,介
 目录

对本书的赞誉
前言
基础篇
[0第0]1章 Android中锁屏密码加密算[0法0]分析 2
1.1 锁屏密码方式 2
1.2 密码算[0法0]分析 2
1.2.1 输入密码算[0法0]分析 2
1.2.2 手势密码算[0法0]分析 7
1.3 本章小结 9
[0第0]2章 Android中NDK开发 10
2.1 搭建开发环境 10
2.1.1 Eclipse环境搭建 10
2.1.2 Android Studio环境搭建 12
2.2 行代码:HelloWorld 14
2.3 JNIEnv类型和jobject类型 18
2.3.1 JNIEnv类型 19
2.3.2 jobject参数obj 19
2.3.3 Java类型和native中的类型映射关系 19
2.3.4 jclass类型 19
2.3.5 native中访问Java层代码 20
2.4 JNIEnv类型中方[0法0]的使用 21
2.4.1 native中获取方[0法0]的Id 22
2.4.2 Java和C++中的多态机制 24
2.5 创建Java对象及字符串的操作方[0法0] 27
2.5.1 native中创建Java对象 27
2.5.2 native中操作Java字符串 28
2.6 C/C++中操作Java中的数组 32
2.6.1 操作基本类型数组 32
2.6.2 操作对象类型数组 33
2.7 C/C++中的引用类型和ID的缓存 36
2.7.1 引用类型 36
2.7.2 缓存方[0法0] 37
2.8 本章小结 38
[0第0]3章 Android中开发与逆向常用命令
总结 39
3.1 基础命令 39
3.2 非shell命令 40
3.3 shell命令 45
3.4 操作apk命令 49
3.5 进程命令 50
3.6 本章小结 52
[0第0]4章 so文件格式解析 53
4.1 ELF文件格式 53
4.2 解析工具 54
4.3 解析ELF文件 57
4.4 验证解析结果 60
4.5 本章小结 61
[0第0]5章 AndroidManifest.xml文件格式解析 62
5.1 格式分析 62
5.2 格式解析 63
5.2.1 解析头部信息 63
5.2.2 解析String Chunk 63
5.2.3 解析ResourceId Chunk 68
5.2.4 解析Start Namespace Chunk 70
5.2.5 解析Start Tag Chunk 72
5.3 本章小结 82
[0第0]6章 resource.arsc文件格式解析 83
6.1 Android中资源文件id格式 83
6.2 数据结构定义 85
6.2.1 头部信息 85
6.2.2 资源索引表的头部信息 85
6.2.3 资源项的值字符串资源池 86
6.2.4 Package数据块 87
6.2.5 类型规范数据块 88
6.2.6 资源类型项数据块 89
6.3 解析代码 93
6.3.1 解析头部信息 93
6.3.2 解析资源字符串内容 94
6.3.3 解析包信息 96
6.3.4 解析资源类型的字符串内容 97
6.3.5 解析资源值字符串内容 98
6.3.6 解析正文内容 99
6.4 本章小结 105
[0第0]7章 dex文件格式解析 106
7.1 dex文件格式 106
7.2 构造dex文件 107
7.3 解析数据结构 108
7.3.1 头部信息Header结构 108
7.3.2 string_ids数据结构 112
7.3.3 type_ids数据结构 115
7.3.4 proto_ids数据结构 116
7.3.5 field_ids数据结构 118
7.3.6 method_ids数据结构 119
7.3.7 class_defs数据结构 120
7.4 解析代码 128
7.4.1 解析头部信息 128
7.4.2 解析string_ids索引区 129
7.4.3 解析type_ids索引区 130
7.4.4 解析proto_ids索引区 130
7.4.5 解析field_ids索引区 131
7.4.6 解析method_ids索引区 132
7.4.7 解析class_def区域 132
7.5 本章小结 134
防护篇
[0第0]8章 Android应用安全防护的基本策略 136
8.1 混淆机制 136
8.1.1 代码混淆 136
8.1.2 资源混淆 136
8.2 签[0名0]保护 138
8.3 手动注册native方[0法0] 140
8.4 反调试检测 144
8.5 本章小结 145
[0第0]9章 Android中常用[0权0]限分析 147
9.1 辅助功能[0权0]限 147
9.2 设备管理[0权0]限 148
9.3 通[0知0]栏管理[0权0]限 149
9.4 VPN开发[0权0]限 149
9.5 本章小结 150
[0第0]10章 Android中的run-as命令 151
10.1 命令分析和使用 151
10.2 Linux中的setuid和setgid概念 159
10.3 Android中setuid和setgid的使用
场景 162
10.4 run-as命令的作用 165
10.5 调用系统受uid限制的API 166
10.6 本章小结 168
[0第0]11章 Android中的[0all0]owBackup属性 169
11.1 [0all0]owBackup属性介绍 169
11.2 如何获取应用隐私数据 170
11.3 如何恢复应用数据 175
11.4 本章小结 175
[0第0]12章 Android中的签[0名0]机制 176
12.1 基本概念 176
12.2 Android中签[0名0]流程 182
12.3 Android中为何采用这种签[0名0]机制 191
12.4 本章小结 192
[0第0]13章 Android应用加固原理 193
13.1 加固原理解析 193
13.2 案例分析 195
13.3 运行项目 206
13.4 本章小结 208
[0第0]14章 Android中的so加固原理 209
14.1 基于对so中的section加密实现so加固 209
14.1.1 技术原理 209
14.1.2 实现方案 210
14.1.3 代码实现 210
14.1.4 总结 220
14.2 基于对so中的函数加密实现so加固 221
14.2.1 技术原理 221
14.2.2 实现方案 223
14.2.3 代码实现 224
14.3 本章小结 230
工具篇
[0第0]15章 Android逆向分析基础 232
15.1 逆向工具 232
15.2 逆向基本[0知0]识 233
15.3 打开系统调试总开关 233
15.4 本章小结 237
[0第0]16章 反编译神器apktool和Jadx 238
16.1 逆向操作惯例 238
16.2 反编译常见的问题 238
16.3 分析apktool的源码 240
16.4 解决常见问题 249
16.5 apktool的回编译源码分析 254
16.6 Jadx源码分析 256
16.7 本章小结 258
[0第0]17章 Hook神器X [p1o1s] ed 259
17.1 安装教程 259
17.2 环境搭建 259
17.3 编写模块功能 260
17.4 运行模块 264
17.5 本章小结 265
[0第0]18章 脱壳神器ZjDroid 266
18.1 ZjDroid原理分析 266
18.2 工具命令分析 268
18.3 工具日志信息 272
18.4 工具用[0法0]总结 272
18.5 工具使用案例 273
18.6 本章小结 276
[0第0]19章 Native层Hook神器Cydia Substrate 277
19.1 环境搭建 277
19.2 Hook Java层功能 277
19.3 Hook Native层功能 279
19.4 框架使用事项说明 283
19.5 本章小结 283
操作篇
[0第0]20章 静态方式逆向应用 286
20.1 smali语[0法0] 286
20.2 手动注入smali语句 288
20.3 ARM指令 288
20.4 用IDA静态分析so文件 290
20.5 案例分析 292
20.5.1 静态分析smali代码 292
20.5.2 静态分析native代码 300
20.6 本章小结 303
[0第0]21章 动态调试smali源码 304
21.1 动态调试步骤 304
21.2 案例分析 305
21.3 本章小结 324
[0第0]22章 IDA工具调试so源码 325
22.1 IDA中的常用快捷键 325
22.2 构造so案例 331
22.3 逆向so文件 332
22.3.1 获取应用的so文件 332
22.3.2 用IDA进行调试设置 336
22.3.3 IDA调试的流程总结 343
22.4 用IDA解决反调试问题 343
22.5 本章小结 355
[0第0]23章 逆向加固应用 356
23.1 逆向加固应用的思路 356
23.2 获取解密之后的dex文件 359
23.3 分析解密之后的dex文件内容 364
23.4 逆向方[0法0] 369
23.5 逆向测试 373
23.6 逆向加固应用的方[0法0]总结 374
23.7 本章小结 376
[0第0]24章 逆向应用经典案例分析 377
24.1 加壳原理分析 377
24.2 脱壳过程 380
24.3 如何还原应用 393
24.4 脱壳经验总结 394
24.5 本章小结 395
[0第0]25章 Android中常见漏洞分析 396
25.1 解压文件漏洞分析 396
25.1.1 漏洞场景 396
25.1.2 漏洞原因分析 398
25.1.3 漏洞案例分析 398
25.1.4 漏洞修复 399
25.1.5 漏洞总结 400
25.2 录屏授[0权0]漏洞分析 400
25.2.1 漏洞场景 400
25.2.2 漏洞原因分析 402
25.2.3 漏洞修复 402
25.2.4 漏洞总结 403
25.3 本章小结 403
[0第0]26章 文件加密病毒Wannacry样本分析 404
26.1 病毒样本分析 404
26.2 获取密码 405
26.3 文件解密 409
26.4 病毒分析报告 414
26.5 本章小结 414

《深度探索:现代软件架构与高可用性设计》 内容简介 在当今快速迭代、追求极致用户体验的软件开发浪潮中,构建稳定、可靠、可扩展且易于维护的现代软件系统已成为核心挑战。本书《深度探索:现代软件架构与高可用性设计》并非聚焦于特定的技术栈或开发语言,而是以宏观的视角,系统性地梳理和剖析构建高质量软件系统的关键原则、核心方法论以及业界领先的设计模式。它将带领读者深入理解支撑现代复杂应用背后的思想精髓,赋能开发者从容应对业务增长带来的技术压力,打造能够抵御故障、弹性伸缩、持续演进的卓越软件。 第一部分:现代软件架构的基石 本部分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理解当前软件架构演进的脉络及其核心驱动力。 1. 从单体到微服务:架构范式的变迁与权衡 单体应用的优劣势回顾:深入分析单体架构在开发初期的高效性、易于部署的特点,同时也揭示其在代码耦合、技术栈僵化、部署困难、团队协作效率下降等方面的局限性。 微服务架构的兴起与核心理念:详细阐述微服务将庞大的系统拆解为独立、自治、可独立部署的服务的思想,重点解析其带来的开发效率提升、技术多样性、弹性伸缩、故障隔离等优势。 微服务设计的挑战与对策:深入探讨微服务架构在分布式事务、服务发现、配置管理、API网关、日志聚合、链路追踪、跨服务通信、部署运维复杂度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并提供业界成熟的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例如,通过 Saga 模式、本地消息表解决分布式事务问题;使用 Nacos、Consul 等服务注册与发现中心;利用 Spring Cloud Gateway、Kong 等 API 网关进行统一入口管理;引入 ELK 栈、Prometheus+Grafana 进行全面的可观测性建设。 架构选择的权衡艺术:强调不存在绝对最优的架构,而是需要根据业务需求、团队规模、技术成熟度、成本效益等因素进行审慎选择。介绍“服务化”、“事件驱动架构”、“Serverless”等其他重要的架构模式,以及何时采用它们,何时将微服务进一步拆解或回退。 2. 领域驱动设计 (DDD) 的核心价值 理解业务领域:DDD 的核心在于以业务领域为中心进行软件设计。本书将详细讲解如何通过“限界上下文 (Bounded Context)”来划分大型复杂领域,如何识别“聚合根 (Aggregate Root)”、“实体 (Entity)”、“值对象 (Value Object)”等核心概念,以及如何建立清晰的“领域事件 (Domain Event)”和“命令 (Command)”来驱动业务流程。 战略设计与战术设计:区分 DDD 的战略设计(如上下文映射、共享内核)和战术设计(如仓储模式、领域服务),指导读者如何将业务理解转化为可执行的软件设计。 DDD 在微服务中的应用:阐述 DDD 如何帮助微服务更好地实现“高内聚、低耦合”,确保每个微服务都专注于一个明确的业务领域,从而提升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理解性。 3. 数据驱动的架构演进 数据库的选择与演进: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关系型数据库,而是深入探讨各种类型数据库(如关系型、NoSQL、时序数据库、图数据库)的适用场景和技术特性。讲解如何根据数据模型、访问模式、一致性要求、性能需求来选择最合适的数据存储方案。 数据一致性与一致性模型:深入分析强一致性、最终一致性等不同一致性模型,以及它们在分布式系统中的实现方式(如两阶段提交、三阶段提交、Paxos、Raft 等共识算法)。 数据同步与数据集成:探讨CDC(Change Data Capture)、ETL(Extract, Transform, Load)、ELT(Extract, Load, Transform)等数据同步技术,以及如何构建高效的数据管道,实现跨数据源的数据共享和集成。 第二部分:构建高可用性的坚实防线 本部分将聚焦于保障系统在面对各种故障和高并发请求时,依然能够提供稳定、可靠服务的关键技术和设计原则。 1. 故障容错与降级策略 理解故障模式:系统性地分析软件系统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故障,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分区、服务不可用、硬件故障、软件Bug、数据损坏、性能瓶颈等。 容错设计模式:详细讲解熔断 (Circuit Breaker)、降级 (Degradation)、限流 (Rate Limiting)、重试 (Retry)、超时 (Timeout)、舱壁隔离 (Bulkhead) 等容错机制,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它们在保障系统可用性方面的重要性。例如,使用 Hystrix、Sentinel 等框架实现熔断和限流。 优雅降级与业务连续性:探讨如何在发生故障时,通过牺牲部分非核心功能或降低服务质量来保证核心业务的连续性。例如,在高并发时暂时关闭评论功能,但保证商品详情和下单功能正常。 2. 弹性伸缩与负载均衡 水平扩展与垂直扩展:分析两种扩展方式的优劣,以及如何根据应用特性选择合适的扩展策略。 负载均衡技术:深入讲解四层和七层负载均衡的原理、常见的算法(轮询、加权轮询、最少连接、IP Hash 等),以及 Kubernetes Service、Nginx、HAProxy 等工具的应用。 自动化伸缩 (Auto-scaling):介绍如何基于CPU利用率、内存使用率、请求队列长度等指标,实现服务器资源的自动伸缩,以应对流量的峰值和低谷,最大化资源利用率。 3. 高可用性部署与运维 多活、同城双活、异地多活:讲解不同级别的多活部署策略,以及如何通过负载均衡、DNS 切换、数据同步等手段实现跨机房、跨地域的高可用。 容器化与编排:深入分析 Docker、Kubernetes 等容器化和容器编排技术在提升部署效率、简化运维、实现弹性伸缩方面的巨大优势。 持续集成/持续部署 (CI/CD):强调自动化构建、测试、部署流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 CI/CD 管道来加速软件交付、降低人为错误,从而提升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可观测性 (Observability):重点讲解日志 (Logging)、指标 (Metrics)、追踪 (Tracing) 三大支柱在故障排查、性能优化、系统监控中的关键作用,并介绍 Prometheus, Grafana, ELK, Jaeger, Zipkin 等主流工具。 第三部分:现代软件开发的实践智慧 本部分将超越技术本身,探讨在现代软件开发流程和团队协作中,有助于提升软件质量和项目成功的实践方法。 1. 敏捷开发与精益思想 敏捷原则与价值观:回顾敏捷宣言,强调个体和互动、可工作的软件、客户合作、响应变化的核心理念。 Scrum 与 Kanban:详细介绍 Scrum 的迭代开发、角色定义(产品负责人、Scrum Master、开发团队)、事件(Sprint Planning, Daily Scrum, Sprint Review, Sprint Retrospective)以及制品(Product Backlog, Sprint Backlog, Increment)。讲解 Kanban 如何通过可视化流程、限制在制品数量来优化工作流。 精益原则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从消除浪费、构建质量、延迟决策、快速交付、尊重人才等方面,阐述精益思想如何帮助团队提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开销。 2. 代码质量与重构实践 代码设计原则:深入讲解 SOLID 原则(单一职责、开闭原则、里氏替换原则、接口隔离原则、依赖倒置原则)、DRY(Don't Repeat Yourself)、KISS(Keep It Simple, Stupid)等经典设计原则。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与端到端测试:强调测试在保证代码质量、辅助重构、加速开发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介绍不同层级的测试方法论及其适用场景。 重构的艺术:讲解如何通过一系列小步、安全的改动来改进现有代码的结构,而不改变其外在行为。介绍常见的重构手法(如提取方法、移动字段、替换继承关系为组合)及其应用时机。 3. 团队协作与知识共享 DevOps 文化:阐述 DevOps 的核心理念——打通开发与运维之间的壁垒,实现高效协作、自动化流程,最终加速产品上市时间和提升系统稳定性。 知识管理与文档规范:强调建立有效的知识管理机制,如团队 Wiki、技术分享会、代码评审文化,以及编写清晰、准确的文档,对于知识传承和团队效率至关重要。 目标读者 本书面向所有希望提升软件系统质量、构建高可用性应用的软件工程师、架构师、技术经理以及对现代软件工程感兴趣的开发者。无论您是初入职场的开发者,还是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都能从中获得宝贵的启示和实用的指导,从而在复杂多变的软件开发领域中稳步前行,打造出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的卓越产品。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一开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拿起这本书,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然而,这本书的质量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简直是给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它以一种非常独特且引人入胜的方式,深入浅出地探讨了Android应用安全防护与逆向分析的方方面面。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在讲解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种严谨的逻辑性和清晰的条理性,使得即便是非常复杂的技术概念,也能被我这个非专业人士所理解。书中的案例分析尤其精彩,那些来自真实世界的攻击场景,配合详细的剖析和解决方案,让我切实感受到了技术的力量和安全的重要性。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内存安全和漏洞利用的章节,作者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图示,将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内存读写操作讲解得清晰易懂。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授技术,更重要的是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我的安全思维,让我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去审视Android应用的安全性,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护和分析。

评分

作为一名Android开发者,我一直对应用的安全防护方面有所关注,但很多时候都停留在表面。这次有幸拜读了《Android应用安全防护与逆向分析》,我才真正领略到Android安全世界的深度与广度。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其系统性和实践性。作者从Android架构的底层出发,层层递进地讲解了各种安全防护措施,从应用程序本身的加固,到操作系统级别的安全机制,都做了详尽的阐述。特别是关于应用签名、证书校验、数据加密等章节,讲解得非常透彻,并且提供了大量的代码示例,让我能够轻松理解并应用到实际开发中。在逆向分析方面,这本书也给予了我极大的启发。它详细介绍了各种逆向工具的使用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演示了如何分析和破解APK文件。这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恶意软件的攻击方式,也让我能够更有效地发现自己应用中的潜在漏洞。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安全意识和技术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对Android安全防护也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

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理解Android应用安全领域深度内容的书籍,而《Android应用安全防护与逆向分析》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甚至超出了我的期望。这本书的强大之处在于,它并没有简单地堆砌技术术语,而是通过循序渐进的讲解,将复杂的安全概念变得易于理解。我尤其被书中关于Android沙箱机制和进程隔离的论述所吸引,作者不仅解释了其原理,还详细介绍了如何在不同场景下利用或规避这些机制。在逆向分析的部分,本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指导,从反编译到动态调试,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细致入微,并且附带了大量的实验环境和代码示例,让我能够动手实践,加深理解。读完这本书,我对Android应用的安全防护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并且能够更自信地应对各种安全挑战。它不仅是一本技术宝典,更是一本能够激发我探索欲望的启蒙读物,让我对Android安全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渴望在未来深入研究。

评分

这本《Android应用安全防护与逆向分析》给我带来了完全意想不到的震撼。起初,我只是抱着学习一些基础安全知识的想法,但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其深度和广度所吸引。它不仅仅是简单罗列一些安全技巧,而是系统地、深入地剖析了Android系统底层的安全机制,从权限管理、内存保护到进程通信,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鞭辟入里。尤其是关于代码混淆和加固的章节,作者并没有止步于概念介绍,而是结合了实际案例,详细解释了各种混淆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规避它们。书中对逆向分析工具的运用也相当精湛,从静态分析到动态调试,每一个步骤都清晰明了,并且提供了大量实践指导,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循序渐进地掌握这些复杂的技能。读完这本书,我对Android应用的开发和运行有了全新的认识,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把解锁Android世界隐秘角落的钥匙,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去,去发现和解决那些隐藏在代码深处的安全隐患。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在于它激发了我对安全领域持续探索的热情。

评分

我一直认为,在快速发展的技术领域,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更新知识是至关重要的。最近,我偶然接触到了这本《Android应用安全防护与逆向分析》,它完全刷新了我对Android安全研究的认知。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没有采用枯燥乏味的说教方式,而是通过大量生动形象的案例,将那些抽象的安全概念具象化。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不同攻击向量的分析,无论是SQL注入、XSS攻击,还是更复杂的内存溢出,作者都进行了详尽的拆解,并提供了相应的防护策略。更令我赞叹的是,本书在逆向分析部分,对于各种反调试、反静态分析技术的介绍,可以说是面面俱到,并且给出了非常实用的绕过方法。这对于我们从事安全攻防的研究人员来说,无疑是一本宝贵的参考手册。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会联想到自己过去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类似问题,这本书的讲解,让我茅塞顿开,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本书不仅仅是技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让我学会从攻击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更好地构建安全的防护体系。

评分

好书,对安全防护有帮助

评分

好书,对安全防护有帮助

评分

学到了很多

评分

好书,对安全防护有帮助

评分

好书,对安全防护有帮助

评分

学到了很多

评分

好书,对安全防护有帮助

评分

总体还是不错的

评分

质量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