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二次回路识图(第2版)

电气二次回路识图(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越明 著
图书标签:
  • 电气二次回路
  • 继电保护
  • 电力系统
  • 识图
  • 图纸阅读
  • 自动化
  • 电气工程
  • 电力技术
  • 专业书籍
  • 工程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江阴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31239
商品编码:23404791928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5-04-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基本信息
书名: 电气二次回路识图(D2版)
作者: 编者:王越明//王朋 开本:
YJ: 48
页数:
现价: 见1;CY=CY部 出版时间 2015-05-01
书号: 9787122231239 印刷时间: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精彩导读 目录 D1章 二次回路概述
 1.1 二次回路的基本概念
  1.1.1 电气设备及一次和二次回路
  1.1. 2二次回路的任务及内容
 1.2 二次回路图
  1.2.1 二次回路图的特点
  1.2.2 常用的二次接线图
D2章 电气二次回路图的识图知识
 2.1 图形符号、文字符号及回路标号
  2.1.1 图形符号
  2.1.2 文字符号
  2.1.3 回路标号
 2.2 识图要求和方法
  2.2.1 二次回路识图的基本要求
  2.2.2 二次回路识图的方法
 2.3 二次回路识图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2.3.1 基本步骤
  2.3.2 注意事项
 2.4 接线图识图
  2.4.1 原理接线图的识图
  2.4.2 展开接线图的识图
  2.4.3 安装接线图的识图
D3章 控制回路识图
 3.1 断路器的控制信号回路
  3.1.1 概述
  3.1.2 控制开关
  3.1.3 断路器控制信号回路识图
 3.2 隔离开关的控制及闭锁回路
  3.2.1 隔离开关控制回路识图
  3.2.2 隔离开关的电气闭锁电路
 3.3 控制回路识图实例
D4章 ZY信号回路识图
 4.1 ZY信号回路简介
 4.2 ZY信号回路识图
  4.2.1 事故音响信号回路
  4.2.2 闪光信号装置
  4.2.3 预告音响信号回路
D5章 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识图
 5.1 电压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
  5.1.1 电压互感器的基本知识
  5.1.2 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
 5.2 电流互感器及其接线
  5.2.1 电流互感器的基本知识
  5.2.2 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方式
  5.2.3 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要求
D6章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二次回路识图
 6.1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基本知识
  6.1.1 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
  6.1.2 自动装置的基本知识
  6.1.3 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二次回路识图方法
 6.2 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装置的二次回路识图
  6.2.1 阶段式电流保护的二次回路识图
  6.2.2 方向电流保护的二次回路识图
  6.2.3 方向性零序电流保护的二次回路识图
 6.3 变压器保护的二次回路识图
  6.3.1 变压器的主保护二次回路识图
  6.3.2 变压器的后备保护二次回路识图
 6.4 母线差动及失灵保护的二次回路识图
  6.4.1 单母线WQ差动电流保护的二次回路识图
  6.4.2 元件固定连接的双母线差动保护的二次回路识图
  6.4.3 母联相位差动保护的二次回路识图
  6.4.4 失灵保护的二次回路识图
 6.5 发电机保护的二次回路识图
  6.5.1 发电机的故障、异常运行状态及应装设的保护
  6.5.2 发电机保护二次回路识图
 6.6 自动装置的二次回路识图
  6.6.1 自动重合闸的二次回路识图
  6.6.2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二次回路识图
D7章 测量回路识图
 7.1 电流、电压测量回路
  7.1.1 电流测量回路
  7.1.2 电压测量回路
 7.2 功率测量回路
  7.2.1 有功功率的测量
  7.2.2 无功功率的测量
 7.3 电能的测量回路
  7.3.1 有功电能的测量
  7.3.2 无功电能的测量
 7.4 测量回路识图实例
 7.5 交流电网绝缘监察装置
  7.5.1 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时电压和电流的变化
  7.5.2 绝缘监察装置的原理及接线图
D8章 操作电源识图
 8.1 概述
  8.1.1 对直流操作电源的基本要求
  8.1.2 直流操作电源的分类
 8.2 蓄电池直流系统
  8.2.1 概述
  8.2.2 蓄电池直流系统的运行方式
  8.2.3 浮充电式直流系统识图
 8.3 硅整流电容储能直流系统识图
  8.3.1 硅整流电容储能直流系统
  8.3.2 储能电容器的检查装置回路识图
 8.4 直流系统监察装置和电压监视装置回路识图
 8.5 事故照明切换电路识图
D9章 二次回路识图实例
 9.1 主变的二次回路识图
  9.1.1 主变的交流回路
  9.1.2 主变的保护控制回路
  9.1.3 主变的信号回路、端子排及设备表
 9.2 线路的二次回路识图
  9.2.1 交流回路
  9.2.2 保护控制及信号回路
附录
 附录1 电气常用新旧图形符号对照表
 附录2 电气常用新旧文字符号对照表
 附录3 小母线新旧文字符号及其回路标号
 附录4 主接线图
 附录5 主变高压侧二次回路图
 附录6 主变低压侧二次回路图
 附录7 35kV分路二次回路图
参考文献

目录
。。。。。。。。。。

《深入理解电气二次回路:设计、分析与应用》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电气二次回路知识体系,涵盖从基本原理到实际应用的各个层面,帮助读者掌握电气二次回路的设计、分析、安装、调试及维护的关键技能。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力求让读者不仅理解“是什么”,更能明白“为什么”以及“如何做”。 第一部分:电气二次回路基础理论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系统性地回顾和深入理解电气二次回路的基石。 第一章:电气二次回路概述 1.1 二次回路的定义与作用 详细阐述二次回路在整个电气系统中的定位,区别于一次回路的直接输送电能,二次回路主要承担信息传递、控制、保护、测量、信号显示等功能,是实现电气设备自动化运行和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 讲解二次回路在不同电气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电动机等)中的具体作用,例如,发电机励磁调节、变压器分接头控制、断路器操作与保护、电动机起停控制等。 分析二次回路的组成部分:继电器、接触器、按钮、指示灯、断路器、传感器、控制器、电缆、端子排等,并简要介绍它们各自的功能。 1.2 二次回路的分类与特点 按照功能进行分类:控制回路、保护回路、测量回路、信号回路、信号联锁回路、自动装置回路等,并对各类回路的典型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讲解。 按照控制方式分类:直接控制、间接控制、逻辑控制、PLC控制等,并分析其优缺点。 讨论二次回路的特点:电压低、电流小、线路多、功能复杂、对可靠性要求高、易受外界干扰等,并提出相应的克服方法。 1.3 二次回路的设计原则与基本要求 可靠性原则:强调二次回路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运行条件和潜在故障,确保在高可靠性要求的电力系统中稳定运行。 安全性原则:探讨二次回路设计中必须遵守的安全规范和标准,包括接地、绝缘、过载保护、短路保护、误操作联锁等。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原则:在设计时预留接口和冗余,以便于未来的系统升级和功能扩展。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力求降低材料成本和维护成本。 标准化与规范化原则:遵循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采用通用元器件,便于安装、维护和备品备件的更换。 易于操作与维护原则:合理布局元器件,清晰标记,便于现场人员的识别、操作和故障排除。 第二章:常用电气元器件及其原理 2.1 继电器 电磁继电器:深入讲解线圈、铁芯、衔铁、触点的工作原理,区分常开触点、常闭触点、转换触点,分析其动作特性、恢复特性,以及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选择。 固态继电器(SSR):介绍其工作原理(光耦合、开关电路),分析其优点(无机械磨损、响应速度快、寿命长)和缺点(发热、漏电流),以及在特定场合的应用。 时间继电器:讲解其工作原理(如热延时、电磁延时、电子延时),分析其不同延时类型(得电延时、失电延时),以及在各种延时控制中的应用。 中间继电器:阐述其作为中间环节的作用,用于放大触点容量、实现触点扩展、逻辑组合等。 其他类型继电器:简要介绍如信号继电器、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功率方向继电器、零序电流继电器等,及其在保护和控制中的作用。 2.2 接触器 讲解电磁式接触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线圈、触点(主触点、辅助触点)、灭弧装置。 分析接触器的主要参数:额定电压、额定电流、操作电压、机械寿命、电气寿命。 介绍不同类型的接触器(如交流接触器、直流接触器)及其适用范围。 详细讲解接触器在电机起停、照明控制、电容补偿等回路中的应用。 2.3 按钮、开关与指示灯 按钮:介绍自复位按钮、自锁按钮、选择开关、转换开关等,分析其触点形式和应用。 行程开关/限位开关:讲解其工作原理和在行程控制、位置检测中的应用。 指示灯:介绍不同颜色、不同形式(LED、白炽灯)的指示灯,以及它们在信号显示中的作用(运行、停止、故障、电源指示等)。 2.4 断路器与隔离开关 断路器:介绍其在二次回路中的作用(用于操作和隔离),讲解其操作机构(手动、电动、电磁、气动),以及常见的操作方式(合闸、分闸)。 隔离开关:说明其仅作为检修隔离之用,不能带负荷操作。 2.5 传感器与变送器 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介绍将物理量(温度、压力、位移、流量等)转换为电信号的原理。 常用传感器类型:如温度传感器(热电偶、热电阻)、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接近开关、光电开关等,及其在监控和测量回路中的应用。 变送器:讲解变送器将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信号转换为标准信号(如4-20mA)的作用,便于远距离传输和PLC采集。 2.6 其他辅助元器件 保险丝/熔断器:介绍其在过流保护中的作用,不同类型(管式、片式)的特点。 端子排:讲解其在连接和过渡作用,以及不同类型(螺钉式、插入式)的选择。 电缆与电线:介绍不同绝缘材料、导线截面的电缆电线,以及敷设方式的要求。 电源模块:介绍为二次回路提供稳定直流电压的电源模块。 第二部分:电气二次回路的设计与分析 本部分将聚焦于实际的二次回路设计方法、图纸识读以及故障分析。 第三章:电气二次回路图纸识读 3.1 图纸的作用与基本构成 阐述电气图纸在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中的核心作用。 介绍电气图纸的种类:原理图、展开图、安装图、接线图、端子图等,以及它们各自表达的内容。 讲解图纸的基本构成元素:符号、线条、文字、图例、标题栏等。 3.2 图例与符号详解 系统性讲解国家标准规定的常用电气图例和符号,包括各种元器件(开关、继电器、接触器、灯、电机等)、导线、接地符号、以及线路的表示方法。 重点讲解用于表示触点状态(常开、常闭、转换)的符号。 讲解用于表示导线连接(连接点、跨接)的符号。 介绍如何根据图例查找和识别图纸中的具体元器件。 3.3 原理图的阅读与分析 独立回路分析法:从电源端开始,逐个分析信号的传递路径,识别控制逻辑和保护功能。 功能区域划分法:将复杂图纸划分为若干功能单元(如起动回路、停止回路、保护回路),逐个攻破。 关键节点分析法:抓住核心元器件(如接触器主触点、继电器线圈),分析其控制和被控制关系。 逻辑推理与判断:结合元器件的特性,推断在不同操作下回路的工作状态。 理解串联与并联:分析元器件在串联和并联状态下的电气特性和控制逻辑。 3.4 展开图与安装图的联系 讲解展开图如何反映元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关系。 讲解安装图如何反映元器件在实际柜体或设备中的物理布局。 重点分析如何通过端子编号在原理图、展开图和安装图之间建立联系,实现从设计到接线的准确转化。 3.5 实际案例分析 选取不同类型的典型电气二次回路图纸(如电机正反转控制、星三角降压启动控制、照明控制回路、简单保护回路等),进行详细的图纸解读和功能分析。 引导读者动手实践,通过反复阅读和分析,提高图纸识读能力。 第四章:典型二次回路的设计与分析 4.1 电机控制回路 直接启动回路:讲解按钮、接触器、热继电器等组成的简单启动控制。 正反转控制回路:分析互锁触点在防止短路中的作用,讲解按钮和接触器的组合。 星三角降压启动回路:深入讲解定时器(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主触点、角触点、星点触点的切换逻辑,以及何时选择星形连接和三角连接。 电动机综合保护回路:介绍如何集成过载、短路、欠压、缺相等保护功能。 4.2 照明控制回路 单回路控制:简单介绍开关控制。 多点控制:如双控(楼梯照明)、多控(酒店、走廊)的设计,分析其逻辑关系。 集中控制与分组控制:介绍照明配电箱的控制原理。 4.3 变压器控制回路 调压回路:讲解自动电压调整装置(AVR)的原理,介绍其与调压开关、接触器、电动机之间的联动。 温度监控与报警回路:分析温度传感器、信号灯、蜂鸣器的连接。 瓦斯保护与事故信号回路:介绍其工作原理和接线方式。 4.4 继电保护回路基础 过流保护回路:分析电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断路器执行元件的配合。 差动保护原理简述:介绍其核心思想,及其在变压器、发电机保护中的应用。 距离保护原理简述:介绍其工作原理,及其在线路保护中的应用。 低压电气设备的保护:如塑壳断路器的热脱扣和电磁脱扣。 4.5 信号与联锁回路 信号显示回路:讲解运行、停止、故障、报警等信号的指示方式。 逻辑联锁回路:分析电气联锁(如防止断路器误合闸、误分闸)和机械联锁在保证安全运行中的重要性。 操作顺序联锁:讲解如何通过触点和时间继电器实现复杂操作的顺序控制。 第五章:电气二次回路的安装与调试 5.1 柜体与设备安装 柜体结构与元器件布局:讲解二次回路柜的结构特点,以及元器件的合理布局原则(如按功能分区、强弱电分开、操作方便等)。 元器件固定与连接:详细介绍各种元器件的固定方法,以及导线与端子的连接要求(如压接、螺钉紧固、标记清晰)。 导线敷设与布线:讲解导线的颜色区分、截面选择、敷设方式(穿管、桥架、明敷)、弯曲半径要求,以及线槽内的布线规范。 接地与屏蔽:强调二次回路的接地要求,包括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以及屏蔽线的正确使用。 5.2 接线工艺与标准 端子接线规范:讲解导线剥线长度、压接套管的使用、螺钉紧固力矩等。 标记与标识:强调对导线、端子、元器件进行清晰、准确的标记,便于识别和维护。 线束制作:介绍线束的制作规范,以及在复杂回路中的应用。 防止误接:通过合理布线、清晰标记、严格检查,最大限度地防止导线误接。 5.3 调试方法与步骤 通电前检查:对柜体结构、元器件连接、接地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防止带电作业。 单回路通电测试:逐个对控制回路、保护回路进行通电测试,验证其动作是否正确。 元器件功能测试:单独测试按钮、指示灯、继电器、接触器等元器件的动作。 连锁功能测试:验证各种电气联锁和逻辑联锁是否有效。 仿真模拟测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仿真软件或模拟信号,验证复杂控制逻辑和保护功能。 带负荷试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带负荷运行测试,观察系统运行状态。 5.4 常见故障的判断与排除 常见故障现象分析:如“接触器不吸合”、“指示灯不亮”、“保护拒动”、“误报警”等。 故障排除思路:从简到繁,从易到难,遵循“先外部后内部”、“先电源后信号”、“先主回路后辅助回路”的原则。 测量工具的使用:介绍万用表、钳形电流表等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经验总结与案例分享:分享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典型故障及其排除过程。 第三部分:进阶应用与发展趋势 本部分将探讨更复杂的二次回路应用,以及未来电气二次回路的发展方向。 第六章:PLC在电气二次回路中的应用 6.1 PLC基本原理与构成 CPU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电源模块、通信模块的介绍。 PLC的工作流程:扫描、执行、通信。 6.2 PLC编程基础 介绍梯形图、指令表、结构化文本等编程语言。 讲解基本逻辑指令:AND、OR、NOT、XOR。 讲解定时器、计数器指令。 讲解数据指令、比较指令、跳转指令。 6.3 PLC在典型二次回路中的应用 电机控制:利用PLC实现直接启动、正反转、星三角启动等。 过程控制:通过PLC连接传感器和执行器,实现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自动控制。 顺序控制:利用PLC的定时器和计数器实现复杂的生产过程顺序控制。 数据采集与监控:通过PLC采集现场数据,上传至上位机进行显示和分析。 6.4 PLC系统集成与调试 PLC选型原则。 PLC与外部设备的接口连接。 PLC程序的下载、上传与调试。 PLC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护。 第七章:智能控制与现代化二次回路 7.1 工业以太网与现场总线技术 介绍Modbus、Profibus、Profinet等工业通信协议。 讲解现场总线在简化布线、提高通信效率、实现设备互联互通方面的优势。 分析智能仪表、智能断路器、智能传感器等如何通过现场总线集成到二次回路中。 7.2 SCADA与HMI系统 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介绍其系统架构、功能,以及在数据采集、监控、报警管理中的作用。 HMI(Human-Machine Interface):讲解人机界面的设计原则,以及在操作员与自动化系统交互中的关键作用。 分析SCADA/HMI系统如何实现对电气二次回路的集中化、图形化管理。 7.3 数字化二次回路与智能运维 状态监测与预测性维护:介绍利用传感器数据进行设备状态评估,预测潜在故障,实现预防性维护。 故障诊断与自愈:探讨智能二次回路如何实现故障的自动检测、诊断和部分自愈功能。 数据分析与优化:通过对运行数据的分析,优化二次回路的控制策略和运行参数,提高系统效率和可靠性。 7.4 电气安全与网络安全 探讨在数字化、网络化的二次回路中,如何保障电气安全和信息安全。 分析潜在的网络攻击风险,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附录 常用电气图例符号汇总 电气二次回路接线规范参考 常见电气元器件技术参数表 典型二次回路图纸示例 本书结构清晰,语言严谨,理论与实践并重,旨在为电气工程师、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一份系统、实用、具有参考价值的电气二次回路学习指南。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更自信地应对电气二次回路的设计、分析、施工、调试及维护工作,从而提升电气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之前一直觉得电气二次回路像天书一样,那些繁杂的符号和线条看得我头晕眼花,根本不知所云。但自从我翻开了《电气二次回路识图(第2版)》,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理论讲解,而是非常有条理地把我带入了二次回路的世界。 刚开始,我以为它会像其他教材一样,上来就给你一大堆公式和原理,然后让你硬记。但这本书的思路很清晰,它从最基础的概念入手,比如二次回路的重要性,它和一次回路的区别,以及二次回路在整个电气系统中的作用。然后,它循序渐进地介绍各种常见的元器件,比如断路器、继电器、指示灯、按钮等等,并且用非常生动形象的图示来展示这些元器件的符号以及它们在图纸上的样子。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每个元器件时,都会配上实际的安装照片或者示意图,这样我就可以把书上的符号和现实中的东西对应起来,印象一下子就深刻了。 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停留在单个元器件的介绍上。它花了很大的篇幅讲解如何将这些元器件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它用了大量的实例,从简单的照明回路到复杂的保护和控制回路,一步步地教我如何分析图纸。我尤其赞赏它在讲解复杂回路时,采用的“分块分析法”。它把一个大的二次回路分解成几个小的、易于理解的部分,然后逐一讲解每个部分的功用和工作原理。这就像是在侦探破案一样,让我能够抽丝剥茧,最终理解整个回路的逻辑。 而且,这本书在识图技巧上也给了我很多实用的建议。比如,如何快速找到图纸中的关键信息,如何理解图纸的图例和符号规范,以及如何通过回路的走向来判断电流的通路。它还提供了一些常见的错误识图分析,让我能够避免一些低级错误。我发现,有了这些技巧,我不再是那个看到图纸就发怵的人了,我开始能够自信地去解读和分析各种二次回路图。 总而言之,《电气二次回路识图(第2版)》是一本非常优秀的书籍,它不仅内容详实,而且讲解生动,方法实用。它真正地帮助我克服了对二次回路的恐惧,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电气二次回路识图技术。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在电气领域工作或学习的朋友,相信它也能像帮助我一样,为你打开新的视野。

评分

这本《电气二次回路识图(第2版)》简直是我近期阅读过最实用的技术书籍了!作为一个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接触电气图纸但又觉得有些吃力的人,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够真正帮我“看懂”图纸的书。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 它不同于那种只讲理论不讲实际的书,而是非常接地气地从最基础的电气二次回路入手。它不像很多教材那样直接抛出复杂的原理图,而是先从最简单的电路入手,比如常见的指示灯控制电路、电动机的启停控制电路等等。通过这些简单的例子,它一步步地把我引入到二次回路的世界,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 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元器件时,所采用的“符号-实物-功能”相结合的方式。它不仅给出了标准的电气符号,还配上了清晰的设备实物照片,并且详细解释了该设备在回路中的具体作用。这种多角度的讲解方式,让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非常立体的认知,不再是死记硬背那些符号。 而说到识图方法,这本书更是给了我很多“干货”。它不仅仅是教我认识图纸上的线条和符号,更重要的是教我如何去分析这些线条和符号所代表的逻辑关系。它会讲解如何从一个控制点出发,追踪电流的路径,从而理解整个控制过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用了大量的篇幅讲解了如何分解复杂回路,如何抓住关键节点,如何通过一些特定的符号来判断电路的工作状态。这些方法论上的指导,对我来说是受益匪浅的。 而且,这本书还很贴心地提供了一些常见的二次回路故障分析,并且教你如何通过图纸来定位故障。这对于我们日常的维护工作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总而言之,这是一本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好书,我强烈推荐给所有需要掌握电气二次回路识图技能的朋友们。

评分

这本书,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曾经混沌的电气二次回路识图之路。《电气二次回路识图(第2版)》这本书,简直是为我们这些在现场摸爬滚打的电气技术人员量身定做的。 它没有那些华而不实的理论,而是直击问题的核心。从最基本的符号识别开始,它就非常清晰地阐述了每一个符号的含义,并且通过大量的实际设备图片,让我能够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工作中的设备一一对应。这种“理论结合实际”的学习方式,让我的记忆更加深刻,理解也更加透彻。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非常注重对电气逻辑的分析。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图纸上有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分析这些元器件是如何相互配合,最终实现特定的控制功能。它通过对不同类型回路的详细剖析,比如保护回路、控制回路、信号回路等,让我能够逐步掌握分析复杂回路的思路和方法。 我尤其赞赏它在讲解保护回路时,所采用的那种“由点及面”的讲解方式。它会先详细讲解某一个保护元件的工作原理,然后再说明它是如何在整个保护回路中发挥作用的,最后再将其置于整个系统大背景下进行分析。这种层层递进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保护功能的实现机制。 另外,这本书在图纸的阅读技巧方面,也给了我很多实用的建议。比如,如何快速浏览图纸,如何抓住关键的控制点,如何通过信号的流向来判断电路的工作状态等等。这些技巧对我来说,是极大的帮助,让我能够更高效地完成图纸的阅读和分析工作。 总而言之,《电气二次回路识图(第2版)》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它内容详实,讲解深入浅出,方法实用。它不仅帮助我解决了识图的难题,更重要的是,它提升了我对电气二次回路的整体理解能力。我真心推荐给所有对电气二次回路感兴趣的朋友们。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我这个电气小白的救星!我一直对那些密密麻麻的电气图纸感到束手无策,感觉它们就像加密的语言,让我无法理解。但《电气二次回路识图(第2版)》却以一种极其友好的方式,把我拉近了二次回路的世界。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并没有直接丢给我一堆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从实际应用出发,生动地解释了二次回路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我才知道,原来那些看似简单的按钮、指示灯背后,隐藏着如此复杂的控制逻辑。书里对每一个元器件的介绍都非常到位,不仅给出了标准的符号,还配上了清晰的实物照片,让我能够轻松地将抽象的符号与具体的设备联系起来,这极大地增强了我的理解和记忆。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逻辑性。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元器件,而是非常有条理地讲解如何将这些元器件组建成功能各异的回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从最基础的照明控制到复杂的保护联动,它循序渐进地展示了如何一步步读懂图纸。我特别喜欢它讲解复杂控制逻辑时,采用的那种“化整为零”的方法,把一个庞大的系统分解成几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然后逐一攻破,让我不再感到迷茫。 而且,这本书在提高识图效率方面也给了我很多宝贵的经验。它教我如何快速定位关键信息,如何识别不同的图例,以及如何通过电流的流向来推断电路的工作状态。书里还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识图误区,并给出了纠正方法,这对我来说简直是太及时了,避免了我走很多弯路。 总而言之,《电气二次回路识图(第2版)》是一本真正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书。它内容丰富,讲解透彻,方法实用。它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识图,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我对二次回路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我非常庆幸能遇到这样一本好书,它让我对电气工作充满了信心。

评分

《电气二次回路识图(第2版)》这本书,对我来说,绝对是一次意外的惊喜。我一直以为自己对电气图纸有点基础,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总是感觉隔靴搔痒,很多细节的东西把握不好。这本书,正好填补了我知识上的这些空白。 它最让我赞赏的一点是,它并没有局限于“看懂”图纸,而是更进一步地去“理解”图纸背后的逻辑。它会非常深入地去剖析每一个控制原理,为什么会这样接线,它到底是为了实现什么功能。不像有些书只告诉你怎么做,而这本书会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 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一些比较复杂的控制逻辑时,所采用的“流程图”和“时序图”的辅助说明。这些图表非常直观地展示了控制信号的传递过程和各个环节的工作顺序,让我能够非常清晰地把握整个控制流程。再加上书里对各种继电器、接触器、传感器等元器件工作原理的深入讲解,我感觉自己对二次回路的理解上升了一个层次。 而且,这本书在标准和规范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它详细介绍了国家和行业相关的电气图纸绘制规范,以及符号的使用标准。这对于我们从事规范化操作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帮助我们避免在图纸绘制和解读过程中出现不规范的错误,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这本书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它的语言风格非常严谨,但又不失可读性。它在讲解复杂概念的时候,会尽量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并且辅以大量的图例和实例,让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具象化。我感觉就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交流,他能把最难懂的东西讲得明明白白。 总而言之,《电气二次回路识图(第2版)》是一本非常有深度、有价值的书籍。它不仅能教会你如何识图,更能让你深入理解二次回路的精髓。如果你想在电气领域有更深入的发展,这本书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